電極材料新突破 藉助3D列印製備石墨泡沫獲成功

2021-01-21 澎湃新聞

為實現高效的能量存儲設備,3D 列印正被廣泛應用於電化學領域。近日,西北工業大學團隊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增材製造實驗室合作新成果讓業界為之一振。

電極材料機械性能展示

聯合團隊利用數字光處理(DLP)和化學氣相沉積(CVD)兩種現代工業技術,研製出一種獨特的 3D 中空石墨泡沫(HGF),其具有周期性的多孔結構和良好的力學性能,成功實現了電極的高機械強度和超高活性材料負載量。成果論文發表在 《探索》上 。

「該成果不僅為製備具有優秀機械強度和電化學性能的電極材料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同時也為先進能源存儲設備的規模化應用提供了一條新的道路。」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黃維告訴《中國科學報》。

異軍突起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希望找尋一種可循環再生的綠色能源。3D 列印可以實現快速成型,成本相對較低,因此廣受關注。

在過去幾年中,大量研究使用 3D 列印來創建電化學能量轉換和存儲的電極/設備,專家們在該領域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仍有許多挑戰和缺點需要去被解決。

自2018年起,西北工業大學團隊便致力於開發具有更高精度和獨特結構設計的新型 3D 列印電極。

「團隊自成立以來,通過3D列印技術實現高性能電極的定製化和產業化是一直以來奮鬥的目標。通過選擇不同的列印技術、結構設計和列印材料用於實現電極材料多樣化的定製。」 論文通訊作者、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教授官操介紹說。

目前,由於3D列印電極可以提供更高的活性材料負載量從而實現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3D列印技術在包括金屬離子電池、金屬空氣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等能源存儲領域的研究逐漸火熱起來。

3D 列印技術包括熔融沉積建模(FDM)、噴墨列印(Ink jetting)、選擇雷射熔融(SLM)和立體光刻(SLA)等。

電極作為導電介質中輸入或導出電流的組件,多年來科學家們不斷調整其組成及其產生的化學反應,以追求更好的電池性能。而常用的電極材料包括金屬、金屬氧化物、金屬碳化物、金屬硫化物、碳基材料、導電聚合物、金屬有機框架材料 (MOFs) 及其複合材料等。

其中碳基材料,如石墨烯和碳納米管(CNTs)是柔性透明導電電極(FTCEs)最常用的電極材料之一,有著優異的電學、光學和機械性能。高質量的石墨烯以其導電性好、機械柔韌性強和光學透明度高、化學穩定性好的特點被廣泛應用於製備 FTCEs。

然而,本文作者之一、新加坡國立大學團隊帶頭人丁軍教授表示,目前針對3D列印技術的實際運用的探索依舊存在一定局限。

機械穩定性壓倒一切

目前,3D 列印技術製備薄膜電極主要有擠出式和噴墨式兩種方法,兩種方法的工作原理儘管較為類似,但所用墨水的性質有較大差異。

而由于越來越多對於三維電極構築的需求,3D 列印石墨烯 / 石墨電極材料的製備大多採用直寫墨水列印方法(擠出式)。

由於該技術解析度較低通常大於 200μm,只能實現某些簡單的 3D 結構如網格、叉指結構等,因而限制了其應用。此外,對於包裝,運輸而言,這種 3D 碳材料的機械性能也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之前的研究卻較少關注。

開發出什麼樣的電極更具前途,並能帶來優秀的機械性能和電化學性能呢?

「開發具有更高精度和獨特結構設計的新型 3D 列印電極將是非常有前途的。」官操表示。

在DLP和CVD的幫助下,該團隊設計出了一種結構簡單、多孔性好的輕質HGF。

「有限元計算和壓縮試驗證明,採用迴轉體多孔結構的多孔HGF可以有效地防止應力集中引起的結構失效,從而保持機械的穩定性。」官操介紹說,機械的穩定性壓倒一切。

在石墨泡沫上進一步包覆MnO2 納米片,可以直接用作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而不需要額外的黏合劑和集流體。而受益於其獨特的中空多孔結構,不僅可以實現活性物質的高質量負載,而且還具有顯著的高面積和體積電容。

有限元分析結果證實,預先設計的螺旋狀多孔結構可提供均勻的應力區域,並減輕應力集中引起的潛在結構破壞趨勢。實驗結果顯示在較低的材料密度下,製備的石墨泡沫可以實現高的機械強度。

當石墨泡沫表面覆蓋超高載量的 MnO2時,MnO2/ HGF 可以同時實現高的面積、體積和質量比容量。

此外,組裝的準固態不對稱超級電容器同樣顯示出優秀的機械性能和電化學性能。這種具有良好力學和電化學性能的三維多孔和堅固材料的策略將為先進儲能器件的實際應用鋪平道路。

未來與期許

談及之後的科研計劃,黃維說,「今後,研發多功能電極3D 列印技術,開發適合的 3D 列印材料體系,實現能源存儲器件的一步列印是我們不斷探索的課題。」

「探討最合適的列印工藝參數和結構參數,推動能源存儲器件技術與產業的發展,實現新型能源存儲器件的工業化和產業化是我們最終的目標。」黃維進一步介紹說,在電極材料製造的同時,對研發高比容量和高比功率的能源存儲器件要求越來越高,同時低成本,簡易製造程序的工藝方法也能夠幫助3D列印電池生產企業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毋庸置疑,與工業相關的、堅固耐用的金屬電極仍然是大多數原型設備的首選材料。與傳統方法相比,一些 3D 列印原型設備顯示出可比或更好的性能,從獨特的電極結構(例如,表面孔隙率和粗糙度)到與列印能力相關的電化學電池設計。

然而,不同類型的 3D 列印電極和不同列印技術的器件之間的差異還沒有系統的研究,這方面的知識差距仍然很大。同樣,目前關於傳統系統和工業系統的比較數據也很有限。     

官操則認為,隨著我國「中國製造2025」發展戰略的提出,製造技術將面臨巨大的提檔升級與更新換代的歷史機遇。3D列印技術是對傳統加工技術的有效補充,是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戰略性技術。目前,3D列印技術在能源存儲領域的成果已初見端倪,多種列印技術和材料不斷用於3D列印技術中,這將為3D列印技術在能源存儲領域的發展帶來機遇。

「可以相信的是,隨著列印技術和材料的不斷發展,未來具有良好耐久性、優異安全性以及更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 3D 列印電池最終將在更多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官操表示。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 10.34133/2020/7304767

相關焦點

  • 藉助3D列印技術製備石墨泡沫電極 | 黃維院士、官操教授團隊和Jun Ding課題組合作新進展
    和化學氣相沉積兩種現代工業技術,製備了一種具有高機械性能和周期性多孔結構的石墨泡沫,最終成功實現了電極的高機械強度和超高活性材料負載量。石墨烯/石墨電極材料已被廣泛的探索。目前,而3D列印石墨烯/石墨電極材料的製備大多採用直寫墨水列印方法(擠出式)。然而,由於該技術解析度較低(通常大於200 µm),只能實現某些簡單的3D結構(如網格,叉指結構等),從而限制了其應用。
  • 西工大黃維院士團隊:3D列印製備石墨泡沫,實現電極材料新突破!
    電極材料機械性能展示 聯合團隊利用數字光處理(DLP)和化學氣相沉積(CVD)兩種現代工業技術,研製出一種獨特的 3D 中空石墨泡沫(HGF
  • 3D列印石墨泡沫革新電極材料
    聯合團隊利用數字光處理和化學氣相沉積兩種現代工業技術,研製的一種獨特的3D中空石墨泡沫(HGF),具有周期性多孔結構和良好力學性能,成功實現了電極高機械強度和超高活性材料負載量。相關論文已發表於《探索》。  「該成果不僅為製備優秀機械強度和電化學性能的電極材料提供了一種新方法,也為先進能源存儲設備的規模化應用提供了一條新路徑。」
  • 西工大發力更高精度和獨特結構設計的新型3D列印電極
    根據北京科協,為實現高效的能量存儲設備,3D 列印正被廣泛應用於電化學領域。近日,西北工業大學團隊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增材製造實驗室合作新成果讓業界為之一振。北京科協更高精度聯合團隊利用數字光處理(DLP)和化學氣相沉積(CVD)兩種現代工業技術,研製出一種獨特的 3D 中空石墨泡沫(HGF),其具有周期性的多孔結構和良好的力學性能,成功實現了電極的高機械強度和超高活性材料負載量。成果論文發表在 《探索》上 。
  • 3D列印材料新突破:乳膠3D列印
    要實現科學工程的突破,需要大量的工作和研究,更需要專業團隊技術攻關。 近日,據白令三維了解,來自高分子創新研究所、科學院和工程學院的維吉尼亞理工學院跨學科團隊共同提出了一種新的乳膠3D列印方法,並獲得了國家科學基金會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也與米其林北美合作開展這個項目。
  • 3D列印新工藝 石墨烯氣凝膠更精細
    石墨烯是一種擁有獨特性質的二維材料,但要對其展開充分的利用,必須將之以 3D 的形式重現。好消息是,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已經展示了他們新開發的一種 3D 列印石墨烯氣凝膠方案,且其解析度遠高於此前的水準。
  • 21世紀的潛力股:3D列印耗材之石墨烯
    Andre Geim和Kostya Novoselov成功地從石墨中分離出了石墨烯,這項成果使得他們兩位在2010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direct-ink writing)的3D列印工藝和該實驗室自己設計的氧化石墨烯複合油墨來列印微結構,製造出可以保留能量的超級電容,比當前使用電極製造的同類電容薄10到100倍。
  • 研究人員3D列印石墨烯電極,可以檢測食物中的毒素
    來自南洋理工大學、布拉格化學科技大學和沙特國王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製作了3D列印的石墨烯電極,能夠檢測食物中的真菌毒素zearalenone(又名ZEA,有毒的次生代謝物)。科學家們相信,他們的研究可以為食品安全保障的新方法鋪平道路。
  • 川大:固態盤銑法製備MOS2 /石墨烯納米片,用於鋰離子電池
    本文所述的方法為通過剝落商業晶體材料製備二維材料和複合材料提供了一種簡單而環保的方法。(a)塊狀MoS 2 /石墨混合物和MoS 2 / GNS在不同研磨次數下的XRD圖譜(b)拉曼光譜。10-MoS 2 / GNS的XPS光譜,(c)C 1s,(d)Mo 3d和(e)S 2p光譜。(f)10-MoS 2 / GNS的TGA曲線。
  • 石墨電極是什麼原料_石墨電極用途介紹
    摘要:石墨電極目前已經廣泛的運用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那麼石墨電極的是一種什麼材料?石墨電極的原料是什麼?本文主要介紹了石墨電極的定義、石墨電極的優點分析和加工形式,其次還重點分析了石墨電極的應用以及它的原料分析。   石墨電極是什麼?
  • 導電聚合物「升維」製造3D列印迎來新突破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趙選賀團隊發明了一種導電聚合物墨水,首次實現了導電聚合物的高精度3D列印,為導電聚合物的加工製造提供了一個簡單快速、成本低廉的技術。該墨水列印性優異,實現導電聚合物微結構的高解析度3D列印;並可與現有列印材料集成,實現多材料3D列印。趙選賀團隊展示了高密度電極、柔性微電路等生物電子器件的快速、高通量製造。
  • 常溫發泡法連續製備石墨烯氣凝膠及其AI應用
    石墨烯氣凝膠(又名石墨烯泡沫、石墨烯海綿等等)是由二維石墨烯片組裝得到的一種超輕多孔材料,在智能傳感、能量儲存、吸附及隔熱隔聲等各領域展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目前,無論是模板法或者「溶膠-凝膠」法等,所得到的石墨烯氣凝膠都是從石墨烯前驅體稀溶液而來,組裝結構機械穩定性差,難以經受複雜變形;同時,複雜的冷凍乾燥工藝限制了其大規模連續化與高精度微型化製備,不利於其規模化應用。
  • 川大:固態盤銑法製備MOS2 /石墨烯納米片,用於鋰離子電池
    作為陽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LIB)中,研磨10個周期的MoS 2 / GNS,在200 mAg –1的 150次循環後,展現出約654 mAh g –1的高可逆容量,並具有出色的速率容量(418mAhg– 1在2Ag –1)相比於商業MoS2 /石墨。本文所述的方法為通過剝落商業晶體材料製備二維材料和複合材料提供了一種簡單而環保的方法。
  • 【高工鋰電·前沿】負極材料新突破 Fe2O3將替代石墨?
    負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商業化的石墨材料存在的理論容量偏低問題(372 mAh/g),嚴重製約了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的發展。因此,開發新的具有高充放電容量、安全經濟的負極材料, 是目前電池材料研究領域的重點之一。Fe2O3作為鋰電負極材料,具有理論容量高(~1000 mAh/g)、成本低、環境相容性好等優點,因而受到廣泛關注。
  • 中國液態金屬研究再獲突破,可為4D列印等提供新方向
    中國液態金屬研究再獲突破,可為4D列印等提供新方向 中國證券網 2016-11-11 11:27 來源:澎湃新聞
  • 雷射刻寫製備氮摻雜的碳化矽材料能用於生物調控
    他們通過使用海綿狀的石墨層將緻密的立方碳化矽層與PDMS基質相接,提升了這兩層表面之間的電化學和光電化學活性。他們也開發了在PDMS表面的二維碳化矽圖樣以及獨立的碳化矽三維構造。Nair等人同時也為這些雷射製造的複合體材料建立了功能應用的基礎,他們先是將其使用在柔性電極上,用於刺激離體心臟搏動;又將之使用在光化學電極上,為平滑肌片層局部輸送過氧化物。這項工作現如今已發表於《科學進展》。
  • 合肥研究院成功製備納米零價鐵/石墨烯複合材料
    合肥研究院成功製備納米零價鐵/石墨烯複合材料 2015-05-26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同時,作為在汙染土壤和水體修復與治理方面可以提供具有成本-效益解決方案的一項新技術,將納米零價鐵應用於環境汙染的治理和修復成為備受關注的新型汙染控制技術。但納米零價鐵極易團聚和易被氧化,使其應用受到限制。  應用等離子體研究室科研人員採用H2/Ar混合氣體等離子體在石墨烯上負載納米零價鐵,製備成納米零價鐵/石墨烯複合物。
  •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發展了一種通用的界面自組裝策略,製備出一系列面內平行柱狀的有序介孔聚合物/石墨烯複合納米片,並將其應用於平面微型超級電容器,相關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二維材料,如石墨烯,是一類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的平面微型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發展二維材料基複合介孔納米片,不僅可有效抑制片層的堆疊,增加比表面積,而且可大大緩衝電極的體積膨脹,提高電解液離子的擴散和電化學性能。但是,目前報導的都是關於面內垂直柱狀的介孔納米片,而面內平行柱狀的有序介孔納米片的可控制備仍面臨著很大挑戰。
  • 新工藝:高解析度3D列印石墨烯三維結構!
    導讀近日,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與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工藝,採用投影微立體光刻技術,3D列印複雜的石墨烯三維結構。這種方法列印出的石墨烯三維結構,解析度比之前的方法高出一個數量級,並可以保留石墨烯二維材料的卓越機械特性。
  • 合肥研究院製備出高性能紗球狀MoS2電極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功能材料與器件研究部研究員趙邦傳課題組,在MoS2鋰/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性能調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科研人員對材料的形貌進行優化設計,製備出一種高性能的紗球狀MoS2電極材料,相關研究成果以Yarn ball-like MoS2nanosphe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