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蒲城:這裡是「北京時間」

2021-01-21 騰訊網

為了陝西蒲城縣旅遊進一步發展,3月30日至31日,受中共蒲城縣委、蒲城縣人民政府邀請,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專家、中國國家旅遊局改革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德安傑環球顧問集團董事長賈雲峰先生,德安傑環球顧問集團副總裁劉向梅女士赴陝西省蒲城縣進行考察。考察團一行先後對蒲城縣的多處重點旅遊景點進行了,並針對蒲城旅遊發展情況與中共蒲城縣委副書記、蒲城縣政府縣長張毅鋒等領導進行了溝通交流。

蒲城縣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東北部,古稱「重泉」、「南白水」,屬渭南市管轄。蒲城縣北京時間的誕生地,陝西產糧第一大縣,被稱為酥梨之鄉和焰火之鄉。因國民革命軍上將楊虎城和「以屍血諫」道光皇帝的清代名相王鼎的家鄉,故有「將相故裡」之美譽。

考院

始建於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的蒲城清代考院博物館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科舉考試盛行的時候,每逢考試都要搭建遮風避雨的涼棚,為解決反覆拆裝的重複工作,縣令和鄉紳共同修建了考院。在沒有考試的時候,考院被用來接待尋訪的官員使用。考院座北朝南,結構嚴謹,布局合理,從現在的大門往後,基本保持了當年的風貌。工程質量要求很高,均由當時的能工巧匠來承建。

楊虎城將軍紀念館

楊虎城將軍是民國陝軍將領。自護國起義以來,百戰不屈,曾為17路軍總指揮、陸軍二級上將,陝西省主席,勢力遍布於陝甘兩省絕大部分地區。他聯合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名揚海內外。楊虎城將軍紀念館是以他故居為館址的紀念館,位於蒲城縣城東槐院巷中段,被評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屬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3A旅遊景區。

王鼎和林則徐紀念館

王鼎是清代名相,鴉片戰爭中他極力主戰,反對議和投降割讓香港。林則徐因禁菸抗英遭到光緒皇帝貶官治罪,王鼎曾力保林則徐。為了表達抗擊鴉片戰爭的入侵的決心,王鼎以投河為諫言,他不畏權貴、剛直不阿的浩然正氣,永遠值得人們緬懷和追念。王鼎與林則徐交往深厚,在禁菸抗英等大事件上觀點一致。林則徐來陝期間,王鼎為其準備了下榻居所,目前蒲城縣內的林則徐紀念館也是目前全國保存最完好的林則徐紀念館之一。

時間博物館

自古以來,對時間的敬畏都是中國思想裡不可缺少的。漢代著名天文學家張衡也曾在《東京賦》裡寫道「規天矩地,授時順鄉。孔傳曾有雲,「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建國初期,毛澤東主席曾表示:「中國必須有中國的標準時間,中國的時間不能掌握在外國人手裡」。

蒲城授時中心是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第一個國家授時中心。在陝西省蒲城縣城西北西山唐憲宗景陵附近金幟山上。1970年9月建成竣工,經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代號為『326』,蒲城短波授時臺於1970年12月15日開始試播,電臺呼號為「BPM」。蒲城短波無線電授時臺的研製建設工程,凝聚了20世紀60年代我國許多科研院所科學家的智慧和勞動,是當時中國科技發展水平的縮影。現國家授時中心臨潼總部保持的基準時間通過微波與蒲城授時部時間保持同步。

興文麥草工藝社

有著「點草成金的農民藝術家」的蒲城興文麥草工藝社總設計師賀興文先生帶領考察團一行參觀了蒲城麥草工藝社,並向賈雲峰先生介紹了製作工藝。他是「中國國家人才庫高級工藝美術大師」之一,多年來,他堅持依託蒲城國家小麥主產區秸稈遍地的有利資源,在學習探索中挖掘提升關中地區的麥稈畫製作技藝,變廢為寶,化草為金,實現了麥稈傳統工藝的弘揚傳承和農村產業經濟發展的「雙促進」。其作品先後作為外交和國際國內交往的饋贈禮品饋送給國際貴賓,多幅作品被國內外多家博物館收藏,被《人民日報》、《陝西日報》等媒體多次報導。

椽頭蒸饃

椽頭蒸饃是陝西關中的渭南地區的特色麵食,屬於饅頭一類的小吃。因為蒸出來的樣子酷似「椽頭」,所以叫「椽頭蒸饃」。早在清初,蒲城縣城東槐院巷一帶始做椽頭蒸饃,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工藝改進成為省內外著名美食。林則徐被貶來蒲城時,宰相王鼎曾以椽頭饃待之。慈禧西逃西安時,點名要吃蒲城的椽頭蒸饃,作為清廷貢品,受歷代皇帝的青睞。直到九十年代初,這一民間名吃才重新煥發生機。今天,椽頭蒸饃已被縣委、縣政府列入三產開發項目,受到極大重視。外地人來蒲,能為吃到椽頭蒸饃而榮幸。逢年過節,椽頭蒸饃已成為饋贈親朋好友的上等佳品,往往是供不應求。

重泉古鎮

蒲城重泉民俗飲食文化暨古城景區位於陝西省蒲城縣孫鎮新區南環路以南,分兩期建設,將建設成一個集文化展示、文化交流、原生態餐飲、民俗文化體驗、休閒娛樂、生態觀光、環境保護於一體的新概念生態園,已於2016年01月01日完成一期建設並投入運營。高峰期間,重泉古城接待遊客已達81萬人次,小長假遊客達46萬人次,首日高達21萬人次。

考察完畢,賈雲峰先生向張毅鋒縣長匯報了考察情況,並與浦城縣重要領導進行了會談交流。浦城縣旅遊資源豐富,為中國近代歷史保留了重要證物,蒲城縣的歷史古蹟能夠保存如此完好,蒲城縣政府和人民作出了大量的工作。蒲城縣在古蹟保護、產業建設、文創開發等領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相信,在「北京時間」的發源地,通過在特色節慶活動和旅遊商品等領域努力下,浦城縣將迎來美好的未來,讓世界看到文旅領域的「中國時間」。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嘟嘟嘟,北京時間,這裡是陝西蒲城
    嘟~嘟~嘟,現在是北京時間上午12點整。這是我們熟悉的報時聲,讓人感覺親切又溫暖,當我走進蒲城,我忽然覺得這句話「誤導」了我們許多年,正確的報時應該是:這裡是蒲城,現在是北京時間上午12點整。蒲城,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是陝西歷史文化名城,素有「龍脈福地 將相故裡」、 「酥梨之鄉、焰火之鄉、西甜瓜之鄉」等美譽,這裡,更是中國的報時城,我們聽到的報時時間,就是從蒲城發出去的。4月28日下午,我們冒雨從合陽趕往蒲城,時間是北京時間下午4點。
  • 西安周邊遊|北京時間 蒲城發布
    最近一則「北京時間來自西安」的微博熱搜讓許多人Get到了新知識點,同時作為「發布」北京時間的蒲城也成功引起人們的注意。 北京時間產生地 中國酥梨之鄉 酥
  • 【陝西日報】北京時間 從蒲城發出
    北京時間緣何發自蒲城  「現在是北京時間x點整」。  幾十年來,每當聽到這樣的聲音,一種神聖的莊嚴感油然而生,人們以此校正自己的手錶或安排自己的行程。  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莊嚴的北京時間卻不是來自北京,而是發自我省的蒲城縣。  那麼,北京時間為什麼是從蒲城發出的呢?
  • 北京時間從這裡發出――國家授時中心蒲城授時部
    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大到國家的運轉、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都須臾離不開時間這個參數,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中國的標準時間、標準頻率的信號每天源源不斷地來自我國版圖中央的一個地方,這就是坐落在陝西渭北高原蒲城縣的國家授時中心授時部。
  • 「北京時間」居然是從陝西來的?
    北京時間是從北京發出的嗎?發播不在北京而在陝西蒲城的情況,也就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發出的標準時間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發播。這裡跳動著全中國時間的脈搏,北京時間的產生、國家時間標準的維持以及閏秒的調整全都發生在這裡。
  • 北京時間從這裡發布
    西安鐘樓夜景 視覺中國 資料在古都西安眾多名勝古蹟中,鐘樓無疑是光彩奪目的一個。千百年來,這裡的鐘聲一直是古人安排勞作和生活的標準。現在,這座鐘樓向東30千米,有一處幽靜的小院,我國現代的標準時間——北京時間就從這裡產生。這裡是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由它運行維護的長短波授時系統,承擔著我國高精度標準時間的產生、保持和發播任務。
  • 國家授時中心北京時間 陝西製造
    古人用「晨鐘暮鼓」報時,現代的城市裡會在中心或繁華地帶掛個巨大的鐘表報時,而現在我們使用的「北京時間」,是用無線電波來傳播的。作為中國的時間標準,北京時間「誕生」在1949年。中國橫跨五個時區,但依據國際慣例——首都所在時區時間為本國標準時間,我國將北京所在的東八時區(即東經120度的)作為統一標準,並將其命名為北京時間。
  • 你知道「北京時間」來自哪裡嗎?其實來自這裡
    你所見的倒計時「北京時間」,它實際上不是來自北京!其「生產者」是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位於陝西驪山腳下,附近是有著上千年歷史的秦始皇兵馬俑和華清池。  原名陝西天文臺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成立於1966年。中國現代的標準時間——北京時間,就是在這裡產生,再通過70公裡外的陝西蒲城長短波授時發播系統發出的。
  • 你知道北京時間不是真的北京時間嗎?
    北京時間不應該在北京嗎?相信很多人下意識地會認為北京時間就是北京的時間。其實不是的,今天給大家科普一個小冷知識。北京時間其實是陝西時間,北京時間來自陝西臨潼。具體來說我們每天聽到的北京時間誕生地,就是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 陝西一個千年歷史縣城,被稱為「將相故裡」,是北京時間誕生地
    在陝西,有這麼一個縣城,迄今有3000餘年的歷史,它是陝西歷史文化名城,還是北京時間的誕生地,有很多名人的故鄉和唐代帝王陵墓,這就是蒲城!蒲城縣被稱為「梨之鄉」和「煙花之鄉」,保存著9處國家級一級文物、2處省級文物、4600餘件館藏文物,周邊還有唐橋陵、唐泰陵等雄偉的唐代帝王陵墓,蒲城也是國民革命軍上將楊虎城和清朝宰相王鼎的故鄉,被稱為「將相故裡」。在蒲城縣城南口渭清路與西禹高速交匯處,有一座巨大的「日晷」雕塑,國家授時中心承擔著產生、維持和傳送中國標準時間的任務。為什麼在蒲城定北京時間?
  • 不能忘卻的「時間印記」——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蒲城長短波授時臺的背後
    有一座「時間博物館」,他的身軀裡潛藏著一組龐大的地上建築群和地下「迷宮」。如今這裡雖已布滿歷史的滄桑,但我們依然能從這些厚重的鋼板和龐大的發播裝置中感知到「時間的痕跡」;   有一群時間守護者,他們在意氣風發的年紀便遠離都市來到這裡,憑藉滿腔熱血與十足的幹勁,硬是在一個山洞裡「挖出」了我國第一個短波授時系統,並用畢生的心血書寫屬於「時間的傳奇」。
  • 探訪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北京時間從這裡發布
    北京時間從這裡發布——探訪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走近大科學工程  本報記者 陸成寬  在古都西安眾多名勝古蹟中,鐘樓無疑是光彩奪目的一個。千百年來,這裡的鐘聲一直是古人安排勞作和生活的標準。現在,這座鐘樓向東30千米,有一處幽靜的小院,我國現代的標準時間——北京時間就從這裡產生。
  • 北京時間其實是「西安時間」?
    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為「北京時間」來自首都北京。其實不然。真正的北京時間,其實並不誕生在北京。反而是在一個大家都想不到的地方——西安。西安中國的國土面積廣大,從東五區到東九區橫跨5個時區。在民國時期,中國也劃分了5個時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方便管理,使用了單一時區制,以東八區的北京時間為標準時。中國的5時區劃分制也基本退出歷史舞臺。
  • 【陝西科技傳媒網】見證「北京時間」---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
    6月13日至14日,本報記者隨中省主流媒體採訪團,赴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臨潼本部、渭南蒲城授時部、秦嶺深處洛南昊平觀測站,探秘「北京時間」如何發出,見證為了「北京時間」永不停歇、時刻追逐的科技工作者們!
  • 「北京時間」產自西安?這些有趣的知識點了解下
    央視節目《開講啦》讓「北京時間」上了熱搜「北京時間」竟然「產自」西安?這個話題引發了全國人的熱議臨潼?蒲城?還是涇陽?「北京時間」到底出自哪裡?「北京時間」不是產自北京:雖然命名「北京時間」,但不是從北京發出的,而是由位於西安市臨潼區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產生和發播。寶貴的時間是一種怎樣的存在?網友的爭議到底是怎樣的真相?「古長安」晨光暮色中的聲響《尚書·堯典》中記載「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授時已是歷史悠久的文化。
  • 北京時間是從陝西這個地方來的
    陝西關中平原這裡風調雨順,土地肥沃,農業發達。又有著天然的屏障使這裡易守難攻。這就是關中平原的地理優勢因此這塊寶地成為歷代帝王建都的首選,也成為了中國埋葬皇帝最多的地方,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一共七十三位皇帝長眠於這土地之下。
  • 北京時間並不誕生在北京,竟然是來自這個城市,你知道嗎
    在記憶裡,北京時間8點整,是永遠難忘的一句話。無論是城市的鐘樓,還是鐘錶上的報時,「北京時間」應該是每個人一生中都一定會聽到的話。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為「北京時間」來自首都北京。而且,作為祖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用這裡的時間來作為標準指揮時間刻度,自然也是天經地義的。但其實不然。真正的北京時間,其實並不誕生在北京。反而是在一個大家都想不到的地方——西安。中國的國土面積比較大,尤其是東西跨度尤為明顯。因此全國必須要核定一個時間作為標準,從而能夠讓人們正常的工作生活。
  • 你知道的「北京時間」不是來自北京
    你所見的倒計時「北京時間」,它實際上不是來自北京!其「生產者」是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北京時間和北京當地的時間不一樣!這是為什麼呢?問題1什麼是「北京時間」?我國幅員遼闊,橫跨5個時區,為了方便管理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定義一個全國(包括香港、澳門、臺灣)人民通用的標準時間!
  • 「北京時間」發播不在北京 北鬥系統保障精準授時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或看到「北京時間」這個詞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北京時間」的發播,並不在北京那它來自哪裡呢?走進國家授時中心,為您一一揭曉↓↓↓總臺央視記者 常青:我們每天所說的「北京時間」,其實並不來自於北京,這個時間的真正來源就是我現在所在的地方,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 「北京時間」來自西安「時間雕刻者」講述背後的故事
    在這一秒裡,地球繞太陽轉了30公裡;飛船飛出去將近8公裡;世界上大約有4個寶寶出生;蜂鳥振翅55次……時間和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最近,話題#北京時間是在西安產生的#成為網絡熱門話題,截至記者發稿時,該話題的微博閱讀量已達到9602萬。1月5日,三秦都市報全媒體記者走進位於臨潼區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聽科學家講述「北京時間」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