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性宇宙假說之宇宙有意識嗎?存在的本質是什麼?

2020-12-05 探索貓百家號

看到一個問題:如果沒有人類,宇宙有時間概念嗎?

在惠勒的延遲思想實驗的影響下,有人提出了參與性宇宙模式假說,雖然宇宙的行為在道理上講已經演化了幾百億年,但某種「延遲」使得它直到被一個高級生物所觀察才成為確定。我們可以在一些量子事件發生之後通過更改觀測手段來確定已經發生的量子事件的結果,即,在我們觀測歷史之前,歷史是不存在的,我們觀測歷史的方法決定了歷史的樣子。我們的觀測行為本身參與了宇宙的創造過程!

更狠一點的,甚至有很多科學家認為,宇宙和人類一樣,是有意識的生命體。科學家表示,基於意識連接和量子力學,自我意識始於大腦中的量子事件,並把我們的思維和宇宙連接。很多科學家都接受這種基於量子力學的宇宙意識。很難想像人類的意識是否只是宇宙這顆大腦微乎其微的一部分。

首先我先聲明一下,我是不認可宇宙是有意識的生命體,這個假想的成分太多,這種想像源自對意識本身的認知不足。我對意識的看法是:意識是亞宏觀物質中微觀量子與外部微觀量子之間相互作用(量子相干到退相干)形成的信息,這種信息加能量可以驅動亞宏觀物質在所影響的範圍內熵減。

我認為其實參與性宇宙假說,本質的東西就是:存在是人類與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結果,是一種群體性共同認可,是共識信息。存在並非獨立於人類的,存在是與人必然相關的。

我們應該建立新的「存在觀」:存在並非獨立於人類的,存在是與人必然相關的。我對存在是這樣認知的:

存在的本質是人類群體中的個體與外部相互作用形成的共同認可。

從以上的認知來看,存在是一個群體中的信息共識。沒有得到共同認可的個體感應信息,不是存在,如某些人說看到了外星人但人類群體,尤其是引領主流認知的群體不認可,那麼這種就是不存在。

量子力學中,哥本哈根關於量子塌縮即成為信息的前提,其實就是已經暗中有一個前提,即這是一種信息共識,薛丁格的貓思想實驗中也是一樣,都是背後自帶了這種共同認可,信息,是一種群體共識。

時間,就是這樣的存在。他似乎無形無影,但又是真實的感應到。

我們做一個「思想實驗」:宇宙中截取一個封閉的環境,在這個封閉環境中,不斷的發生著從量子相干到退相干,而發生量子相干的機率要小很多,所以宇宙中一個封閉環境,必然是信息熵增的。或許時間就是這樣的綜合效應,因信息熵熷而產生,所以有時間的最小間隔:普朗克時間(普朗克時間=普朗克長度/光速),一定尺度以下就不會有時間的概念。

相關焦點

  • 宇宙科學之謎,為何無法破解?意識的本質是什麼?
    人類的意識世界裡面有速度,距離,大小,空間,時間,分門別類,而前面的這個比喻,是因為在我們的意識裡有大小之分,多少之別?就像魚兒永遠不會察覺水的存在。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們無法突破,大之最大,小之最小,也許我們需要另一種新的意識和思維模型,比如你可以接受一種東西的疊加態:他既是大的也是小的,他既不是好的,也不是壞的,或者說時間等於距離。
  • 「宇宙各區間時間不對等性」假說
    關於這個假說,也只是我個人的一種想法,歡迎專業人士討論,有不當之處,歡迎指正。首先,我來提出一種悖論。在時間對等的情況下,空間會出現的一種悖論。我們都知道,任何物體都是有空間大小的,例如,國家存在於地球,地球存在於太陽系,太陽系存在於銀河系······ 最大的就是宇宙了,如果按空間論來看,宇宙之外是什麼呢?
  • 關於意識物質論的假說
    接下來我將更深入地論證和論述意識物質論作為一個假說存在的可行性。根據最新的宇宙學理論,比較可靠的說法是宇宙起源於大爆炸奇點,這是目前大多數科學家認可的說法,也是最與實際觀測相符合的假說。眾所周知,我們的世界是不斷運動著的,就算是最小的粒子也不例外,相信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原子的結構圖時都有驚嘆,為什麼原子結構這麼與我們平時可見到的星系相似?原子結構是如此像宇宙的各種星系,以至於讓人不禁硺磨原子的本質究竟是什麼,真的只是物質嗎?真的這麼簡單嗎?另外還有個驚人的事實,為什麼這樣的原子能夠構成我們的身體?
  • 宇宙所有物質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可能不是弦理論,而是能量片段
    在兩千年前的古希臘,人們就開始思考物質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自然界的物質五花八門,樹木、動物、巖石、空氣……它們難道就沒有共同之處嗎?他們相信,這些物質的本質無外乎有五種形態,分別是水、火、土、氣和以太。其他的我們都熟悉,以太到底是什麼呢?原來,以太是亞里斯多德編出來的一種物質,分布在天空之上,是光的傳播介質,也是我們能看見夜空中星星轉動的原因。顯然,這種分類更偏向於哲學,而不是科學。到了19世紀,英國化學家J.道爾頓在總結了以往人們的成果後提出了現代的原子學說。
  • 宇宙存在邊界嗎?如果邊界存在,那在界限之外會有什麼?
    相比於整個宇宙來說,別說人類,就連人類所生活的地球都是很渺小的一個存在。也許正是因為人類意識到宇宙的浩大,所以在對宇宙的研究之初,人類一度認為宇宙的空間是無限的。不過,隨著主流宇宙學說的建立,人類對宇宙有了更多的認識,根據經典的大爆炸宇宙學說,科學家認為現在的宇宙在持續膨脹中。對此,很多人都有這麼一個疑問,雖然宇宙仍在膨脹變大,但它是否存在著一個界限呢?
  • 宇宙是一個有意識的生命體?
    《新科學家》2020年5月2日 宇宙有意識嗎《科學美國人》2020年5月 阿爾茨海默病新紀元《自然》2020年4月30日 分子注射器宇宙到底有沒有意識?我們都知道大腦是有意識的,是有固定思維模式的,但由於意識本身無形又無相,所以隱藏在它背後的那些秘密令人困擾不已。
  • 人類意識是宇宙第一意識?意識能否讓人類更長壽?更有意義?
    歡迎各位大神點評,參與討論。您的積極參與正在改變這個世界和我們正在懶於生存的星球命運!一,什麼叫意識?答:本人認為,對意識的理解,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向去分析解答。所謂狹義層面,就是具備生物特性包括病毒、單細胞、動物和植物等,對有形和無形空間包括自我信息的有意和無意的聯繫和反饋。
  • 性存在的本質
    我一直認為宇宙是一個大的意識體。通俗的講,意識就好似物質具有萬有引力的「力」一樣,它存在於我們不可見的萬事萬物中,不過不同的物質具有的意識形態不一樣。物以類聚就是同類物質依據自我意識聚合在一起。性作為生命物質特有的自然現象,性的本質就是延續生命存在形式。性作為生命物質的一種存在狀態,不是無緣無故就產生的,它一定和生命的意識能動力相關聯。
  • 探求宇宙奧秘,了解微觀粒子波粒二象性的本質
    光能源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啟發下,1924 年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提出一個假說,指出波粒二象性不只是光子才有,一切微觀粒子之後, 科學家為驗證波粒二象性, 通過光的幹涉、 衍射、光電效應、康普頓效應以及湯姆孫的電子通過金的多晶薄膜的衍射和約恩遜的電子通過夾縫的衍射等實驗,證實光和電子存在波粒二象性。
  • 意識的誕生,奇蹟的一躍丨宇宙中為什麼存在意識
    看到一個問題「為什麼宇宙中有意識的存在」。現在我喜歡簡單的說明問題,即使是假設,也不喜歡很長的論述。如果按照流行的假說,意識是量子糾纏的結果,那麼,再分析,意識的基礎就是微觀量子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正好這個也符合哥本哈根詮釋,信息是量子塌縮的結果,意識即信息。這是一個假設性的基礎認知,是下面分析的基礎。
  • 宇宙之外存在著什麼空間
    例如我們所在地球就有很多事情是我們未知的,例如我們的大海,雖然我們現在已經可以在海面上的任何一個地方遨遊,但是對於海底我們還有很多的未解之謎,即使我們國家現在已經可以深潛到幾千米的海底但是面對幾萬米的地方我們還是不知道到底有什麼,而地面以下的地核呢?我們更是一點了解都沒有!這僅僅是我們所生活的星球就有很多很多我們不了解的問題!而面對浩瀚而沒有邊際的星空,我們的自己顯的又那麼的渺小!
  • 空間是否有盡頭,時間存在起點嗎?這是個有關宇宙的迷思
    ,時間存在起點嗎?因為彼時的人類對於宇宙幾乎是一無所知,所以無限就是最能夠讓人心安的解釋。而隨著人類科學的進步,人類開始探尋宇宙的由來,一時之間,各種關於宇宙起源的假說撲面而來,最終以宇宙大爆炸假說勝出而告終。
  • 量子理論謎團:觀察決定狀態,意識決定存在,宇宙有整體意識嗎?
    在圍繞原子核跳動時它表現為粒子,但它伴隨著神秘的波,這就是量子物理學中奇怪的「波粒二象性」。1925年,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提出了著名的「薛丁格波動方程」,精確地描述了伴隨電子的波的運動,這個波的運動用希臘字母ψ(普西)表示,它驚人地精確預計了電子的行為,引發了物理學的一場革命。
  • 什麼是「玻爾茲曼大腦」?宇宙或許存在無數意識體漂浮在星空中
    人類在數個世紀的發展中,文明在高速的進步,這離不開科學家對宇宙的用心鑽研。科學的本質就是總結一切我們身邊發生的規律,並且把這些規律延展。那麼在眾多的科學規律中,最重要的一條定律是什麼呢?愛因斯坦認為熱力學第二定律是「宇宙中的第一定律」,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熵增定律」。
  • 意識並不僅在大腦之中,也可能存在宇宙中!宇宙或許存在主觀意識
    自從物理學被確立以來,其發展可謂是以飛一般的速度成為人類最前沿的學科,而物理學經過牛頓的經典力學,愛因斯坦的宏觀物理學,到最前沿的量子物理學也不過短短幾百年,雖然說牛頓和愛因斯坦對我們影響十分深遠,但要說現代物理學對物質微觀和本質的研究,就不得不提量子物理學。
  • 宇宙不是唯一的?科學家提出多元宇宙假說與平行宇宙假說
    但是逐漸的科技發展之後,地球才發現地球是一顆球體,我們地球處在太陽系當中,太陽系僅僅又是銀河系的一個系統罷了,銀河系又在宇宙當中是無數星系中的一個,所以說宇宙的龐大是我們人類沒有辦法想像的。而且對於宇宙有沒有邊界?宇宙之外會是什麼?會不會還存在著更大的宇宙?這一些問題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 什麼是平行宇宙?它和多重宇宙有何區別?
    多元宇宙(多重宇宙)是一個由多個宇宙組成的假說群體,包括人類賴以生存的宇宙。這些宇宙共同組成了所有存在的一切:整個空間、時間、物質、能量、物理定律和描述它們的物理常數。多元宇宙中的不同宇宙被稱為「平行宇宙」、「其他宇宙」或「另類宇宙」。
  • 宇宙同樣存在意識嗎?人類意識和宇宙意識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繫?
    對於現代科學,甚至於對於整個人類來說,世界上存在著兩大終極秘密,一個終極秘密就是宇宙,另一個終極秘密就是人類自身的意識。而在這兩個方面,科學家們都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研究。大多數的科學家都認為,只要揭開了兩個秘密中的一個,那麼可能人類就能夠解釋一切,了解所有的疑問和未知。
  • 探索宇宙奧秘——存在之謎!
    存在之謎現代科學發現宇宙是由物質和能量構成的,物質結合形成萬物。宇宙因何存在?物質來源於哪裡?因為人類感受到了存在著的宇宙。假若存在是恆久的現實,那麼,物質不曾被創造,永遠也不會湮滅,宇宙(物質/能量)自始至終永久存在。宇宙為何以「存在」而存在(是什麼讓宇宙恆久存在,為何不存在絕對空無的狀態)?如果存在是恆久的現實,物質自始至終永久存在。我們該如何定義宇宙的年齡和歷史?
  • 什麼是宇宙,宇宙有哪些秘密呢
    宇宙及宇宙的天體是怎樣形成的?宇宙有多大,真的是無邊無際嗎?天空那些密密麻麻的星星為什麼不會「掉」 下來,是誰在用- -雙看不見的巨手操縱著它們?熊熊燃燒的太陽之火會熄滅嗎?地球自轉為什麼越來越慢,誰是「罪魁禍首"?月球真的在漸漸遠離地球嗎?掛在太空中這-串串問號,總是在不斷地吸引著人類探究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