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的結束,地球也來到了志留紀,這一時期約從4億3800萬年前到4億800萬年前,經歷了約3000萬年,也就來到了晚上的21點41分到21點50分,在這一時期開始出現了陸生植物,脊椎動物也在這一時期壯大了起來,由於劇烈的造山運動,地球表面出現了較大的變化,海洋面積減小,大陸面積擴大,生物也開始從海洋慢慢地走向了陸地。
接著,時間來到了晚上的21點50分,這時地球進入到了泥盆紀,約從4億800萬年前至3億6000萬年前,經歷了約4800萬年,也就是約15分鐘,到晚上的22點05分結束,這一時期是地球生物界發生巨大變革的時期,是海洋生物向陸地大規模進軍的時期,這時出現了兩棲動物,也出現了石松、木賊、真蕨等新物種,現代魚類也開始發展了。
這時的海洋出現了一種叫鄧氏魚的海洋生物,這種魚體長可達11米,重達6噸,主要食物是有硬殼保護的魚類及無脊椎動物,可以說是一個讓其他生物聞風喪膽的大怪物。到了泥盆紀的晚期,發生了地球史上的第二次生物大滅絕,這次滅絕的主要是海洋生物,氣候變冷,海洋面積減少,稱霸一時的鄧氏魚也在這一浩劫中絕滅了。
泥盆紀生物大滅絕後地球就來到了石炭紀,這一時期經歷了約7400萬年,約從3億6000萬年前到2億8600萬年前,即晚上的22點05分到22點28分,這一時期的地球氣候溫和潮溼,有頻繁的造山運動,陸地面積不斷增大,陸生生物得到空前發展,出現了大規模的森林,但這時的森林是蕨類森林,而不是現在所見到的那種森林,這些森林為煤炭的形成創造了基礎,全世界煤炭儲量有50%都屬於這一時期。
兩棲動物也在這一時期佔到了統治地位,同時也出現了有翅昆蟲,如:蟑螂和蜻蜓,但這時的昆蟲可以說都是巨蟲,蜻蜓的翼展開後能接近1米,蜘蛛有人頭那麼大,如果真的生活在這時期估計帶小朋友去撲蜻蜓就有點難度了。
石炭紀結束後就到了二疊紀,但這時的環境並沒有石炭紀那麼好,這時氣候乾熱,地殼褶曲,造山運動頻繁。這一時期約從2億8600萬年前到2億4800年前,共經歷了3800萬年,也就是從晚上的22點28分到22點40分,按一天來看這隻有短短的12分鐘,但在這12分鐘中脊椎動物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爬行動物開始繁盛起來。
但也在這12分鐘後發生了地球史上的第三次生物大滅絕,也是最嚴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超過了95%的生物在這次浩劫中消失了,逃過兩次大滅絕的三葉蟲也在這次大浩劫中消失了,陸地中的很多爬行動物也消失了。這次浩劫使得佔領了海洋近3億年的主要生物都消失了,也讓整個生態系統獲得了一次徹底的更新。科學界普度認為這是地球從古生代向中生代轉折的裡程碑。
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都屬於古生代的細分,古生代是約從5億7000萬年前開始,到2億4800萬年前結束,約經歷了3億2200萬年,即是從21點到22點40分,在這1小時40分鐘中地球經歷了兩次生物爆發,三次生物滅絕,從原核生物發展到了脊椎動物,生物的進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在地球的尺度來看,這也不過是短短的一段而已。
二疊紀生物大滅絕後,就來到了中生代,中生代分為三個紀,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約從2億4800萬年前到7900萬年前,經歷了約1億6900萬年,即從晚上的22點40分到約23點37分,壓縮到一天來算還不到1個小時,在這不到1個小時的時間裡,地球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關注我,下期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的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