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歷時四年才拿到這筆錢,但是法官讓我們很放心,公司也很有責任心!」2020年11月30日下午,在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為81名申請執行人在線發放330餘萬元欠薪款的儀式上,員工代表王力(化名)感嘆道。
2016年——2019年,大興法院執行局陸續收到86起京微雅格(北京)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京微雅格公司)與該公司員工的勞動爭議案件,執行標的總額800餘萬元。
2003年,京微雅格公司的前身雅格羅技在美國矽谷創立,2005年與清華大學合作遷至北京,2010年京微雅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11年,在做了數年技術積累後,京微雅格公司走上商業化道路,當年營業收入為129萬元人民幣,2012年營業收入達305萬人民幣。在2014年和2015年1-10月,京微雅格公司營業收入為708.32萬元和692.46萬元。目前,京微雅格公司共申請了200多項專利,並擁有90多項已授權專利。雖然京微雅格公司和賽靈思、阿爾特拉等國外巨頭差距較大,但在國內從事FPGA開發的公司中無疑是佼佼者,處於領先地位。但隨後,京微雅格公司在經營上遭遇困境,在行業界引發不小的震動。
2016年底,第一批40餘名申請執行人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京微雅格公司財產,執行標的近700萬元。執行法官助理梁棟了解到,2016年5月,京微雅格公司遭遇經營困難,要執行回這筆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仔細核查申請執行人提供的財產線索的基礎上,通過四次扣劃,470餘萬元執行案款到位。但下一個難題隨之而來,這40餘名工人還有270餘萬元的工資款沒有著落,現在這筆錢該怎麼分?
「雖然案款不足,但也要讓申請執行人滿意分配結果。」經歷了一次執行異議、一次複議、多輪分別談話、多次集體調解後,申請執行人終於同意了法院提出的分配方案。2017年11月28日,40餘名申請執行人分別拿到了各自被拖欠工資款的63%。
2018年2月,一篇名為《再續FPGA初心,京微齊力脫胎京微雅格重新起航》的報導引起了梁棟的注意。報導稱,原京微雅格公司八名員工利用公司專利技術重新創業,設立了京微齊力公司。此時,京微雅格公司進入法院執行程序的案件已經達到86件,總金額800餘萬元(其中未執行到位300餘萬元)。梁棟立即聯繫京微齊力公司了解情況,京微齊力公司承諾待公司完成融資並正常運營後,將對原京微雅格公司所欠工資款負責到底。經過對京微齊力公司經營狀況的全面評估,並與申請執行人多次溝通,執行法官決定「活封專利之水,養初創企業大魚」,助力京微齊力公司成長,給「再分蛋糕」創造條件。
2019年8月,京微齊力公司主動聯繫大興法院,想解決原京微雅格公司的欠薪問題,但目前公司不足以支付全部欠薪款,欲與申請執行人協商適當減免相關款項。京微齊力公司提出了三套分配方案,因部分條款未能與申請執行人達成一致意見,後又受疫情影響融資未能成功,此次和解不得已被中止。
2020年10月中旬,融資成功的京微齊力公司再次聯繫大興法院,欲就2019年未能達成和解的事宜同申請執行人進行調解,經過多次協調溝通,京微齊力公司終於與81名員工達成初步協議,剩餘欠薪款也終於有了著落。
案款發放現場,大興法院執行局工作人員通過視頻連線逐一核對當事人信息,在線與員工確認和解協議內容,通過現場轉帳方式,直接將330餘萬元案款匯至員工在線提供的銀行帳號中。
會上,法官助理梁棟說道,四年來,京微雅格公司系列案件能夠妥善解決,離不開法官的韌性,離不開企業的擔當,也離不開申請執行人的理解,三方合力共同創造了各方共贏的良好局面。
大興法院執行局副局長張守國介紹到,京微雅格公司系列案件人數多、金額高、時間跨度大,案件能得到妥善解決,一方面得益於大興法院執行團隊化改革,通過設置不同的執行團隊,實現簡易案件「速辦理」,普通案件「精處置」,達到1+1>2的效果;另一方面得益於積極開展執行領域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釘釘、微信等互聯用應用,積極開發自主辦公平臺——「案款管理雲平臺」,實現案款發放全流程網絡化、無紙化,提高案款發放效率。
【來源:北京大興法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