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遭風滾草侵襲,房屋被巨大乾草球包圍,居民無法外出……這種新聞每年都會跳入人們的視線裡真的挺煩人……
但你知道澳大利亞風滾草是何種植物嗎?它與美國風滾草又有什麼不同?
什麼是風滾草?
風滾草並不單指某一種植物,世界各地區的風滾草植物並不相同。最常見的是刺沙蓬、鹼蓬、沙蓬、濱藜等。南非也有風滾草,它是石蒜科植物燈臺百合。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菊科、十字花科、石竹科、豆科植物也會形成風滾草。
▲上圖是不同的風滾草植物
▲刺沙蓬 Salsola tragus L.
肆虐美國是藜科,豬毛菜屬植物刺沙蓬。這種植物它是一年生的,並不會像所謂的「科普號」告訴你的那樣。當乾旱來臨的時候,會從土裡將根收起來,團成一團隨風四處滾動。總有一天它們會找到適合自己生長的環境然後發出新枝,冒出新芽,開出玫紅色至淡紫色的花。刺沙蓬可沒有這種能力,它就是乾草團,死透氣了,不生根的。
▲鱗葉卷柏 Selaginella lepidophylla (Hook. & Grev.) Spring,
那種遇水就長的風滾草是卷柏屬植物,但它並不能對美國本土構成威脅,而且人家本就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仁,何來入侵一說?
了解了美國風滾草,我們再來看看 多毛黍 Panicum effusum R.Br.。沒錯風滾草到了澳大利亞又換了個名字。
▲多毛黍 Panicum effusum R.Br.
多毛黍(我翻譯的,因為它暫時還沒有官方的中文正名)隸屬於禾本科,黍屬。蘇格蘭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1810年在其著作《Prodromus Flora Novae Hollandiae(澳大利亞植物區系)》中首次描述Panicum effusum R.Br。
它是一種多年生植物,高約70釐米,葉片長5-30釐米,寬0.4-1釐米,表面具毛。種穗的長通常為5-50釐米。
▲為什麼叫多毛黍明白了嗎?
分布於澳大利亞各地,特別是在東部地區。喜生於乾旱稀樹草原,沙漠的中低養分粘性土壤上。花期在夏季。高度耐旱,對霜凍敏感,多由風傳播種子。
在極端乾燥的條件下,快速生長的草變成了風滾草,並且堆積在居民住宅附近對人們造成滋擾,入侵袋鼠家的是這種植物的種穗。
一些居民把這種風滾草歸咎於當地的牧民,因為它是牧場的牧草。這種草營養價值中等,具有一定的飼用價值(降雨後綿羊食用會生病)。它的種子有食用價值,但收集起來並不那麼容易。
備註: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