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詞,顧名思義,即包括數詞和量詞。
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二)第七課中,孩子們第一次接觸了和名詞搭配的數量詞。
在課文中,「一頭黃牛、一隻貓、一群鴨子、一隻鳥、一個蘋果、一顆棗、一堆杏子、一個桃」是孩子們對數量詞的第一印象。因此,針對數量詞的配套練習就成為了這一課的考點,比如:「一( )黃牛、一( )貓、一( )鴨子、一( )鳥、一( )蘋果、一( )棗、一( )杏子、一( )桃」。
然而,針對一年級學生識字量比較小的問題,很多孩子在離開了拼音之後,上面的題目卻不會做了。這些明明在課本上出現過的詞語,背誦過的課文,為什麼不會做呢?
筆者總結了原因,大致是以下三點:
很多同學不認得漢字的字形,比如「杏、棗」這些沒學過的漢字,離開了拼音,他們就不認得了。由於識字量的原因,很多孩子記得「蘋果、黃牛、鴨子」等漢字的讀音,卻不會寫相應量詞的漢字,如「顆、群、堆」,導致亂填量詞而失分。其實在小學一年級,小朋友遇到自己不會寫的漢字,可以用拼音來代替,但是部分同學拼音無法順利拼寫,導致他們在考試中類似題型不斷失分。
針對以上問題,要讓孩子們更好地完成數量詞這一類的題型,既要進一步加大識字量,閱讀量,讓孩子掌握準確用拼音拼寫漢字的方法;又要加強量詞的積累儲備,在平時更好地規範使用量詞。
接下來,我和大家分享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上冊常見量詞。
很多家長看到這裡,不禁犯了難,這些常見的量詞搭配怎麼讓孩子們更好地掌握呢?讓他們抄?很多字他們不會認、不會寫;而且小孩子寫字又慢……
別著急,大家可以嘗試這樣做:
把內容進行分解,每天記住8-12個量詞搭配即可(每個孩子學習情況不一樣,可以根據孩子具體情況來增減每天學習量詞的數量),貴精不貴多。家長可以用手機錄音功能,把這些內容分解開來,根據每天學習的量,把當天需要學習的內容讀一遍,然後讓孩子反覆播放錄音跟讀。在孩子能夠準確出學習內容後,家長可以口頭考考孩子,比如「一什麼牛奶?一什麼大象?」在孩子能夠準確回答後,家長不妨抄出題目考一考孩子,或是下載下面兩幅圖,列印出來,每天考一兩行。
最後,我想特別強調的是,家長們讓孩子做題後,一定要批改,如果家長沒時間,寧可每天只做一行,改一行,改出錯誤以後,一定要讓孩子們及時訂正。家長們如果沒辦法及時批改、讓孩子及時訂正,那麼練習不如不做,否則,只會加深他們錯誤的印象,適得其反。
今天的知識點就說到這裡,如果你還有任何疑問,可以在下方給我留言,我會努力為你解答。
如果你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遇到了難題,也歡迎你告訴我,相信你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後,就會發現,語文並不難。
感謝你的關注、點讚、評論、轉發。
拓展閱讀
牢記拼音有口訣,邊讀邊寫輕鬆學——部編版一年級拼音學習口訣
每日讀一讀,認真拼一拼——部編版語文一年級拼音配套拼讀練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