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單元是識字單元,以4個識字主題「場景」「樹木」「動物」「農事」串聯起本單元54個會認的字、2個多音字、40個會寫的字,目的是引導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中識字學詞。
《場景歌》是一組數量詞歸類識字,把數量詞分類集中在4幅不同的場景圖中,以歌謠的形式呈現,讓學生在朗朗上口的誦讀中欣賞美麗景色,感受美好生活,認識事物及表示事物的漢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數量詞表達方式。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你們去過什麼地方旅遊?看到過什麼?
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去研學旅行,一路上,我們會看到哪些美麗的場景呢?讓我們走進識字單元的第一課《場景歌》。(板書課題)
初讀課文,識字寫字
藉助拼音,讀讀兒歌,注意讀準字音。兒歌一共有幾個小節?用筆標一標。
1.讀準字音。「艘」和「翠」是平臺音,「一叢翠竹」平翹夾雜,要反覆練習正音;特別注意「一」的不同變調,師範讀,對兒歌中每個「一」的變調作出正確引領。
2.識記字形。「艘、艦、帆、園、銅」用形聲字的規律識記,也可用熟字換偏旁的方式。「艘"和「艦」偏旁相同,舟字旁表義,表示和船有關。組詞區別「園"和「圓」,如「花園、果園、公園」,表示種蔬菜、花果、樹木的地方,「圓形、圓圈、圓桌」表示形狀像圓圈或球的 。「翠」字可出示「翠竹」圖畫,明白「翠」表示綠色。「號」可聯繫學過的標點符號名稱組詞識記,如「逗號、句號、問號」等。還可靈活運用學過的其他識記方法,如:加一加,「帆、軍、艘、園」等。
3.寫好生字。本課重點引導觀察左右結構的字,「橋、孔、群、隊、旗、銅、領」注意左右兩部分的佔格大小以及筆畫的穿插。「旗」字注意右上的「短撇、橫」不能丟掉,「領」的左部第二筆是點。
走進場景,學習課文
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描繪了哪些地方的場景,每個場景裡有哪些景物?
1.學習第一小節,海港風景
自由讀第一小節,說說這個場景中描繪了那些景物?
一隻海鷗 一條帆船
一艘軍艦 一處港灣
出示海港風景圖,引導學生試著用上第一小節中的短語說一說自己看到的景物。
質疑:同樣是形容船,為什麼用了不同的詞?(「艘」一般用來形容體型較大的船隻,如「一艘艦艇」,「條」則形容小船,如「一條船,一條小舟」。)
圖文對照讀。
你能模仿課文說一說嗎?
一隻( ) 一條( ) 一艘( ) 一處( )
2.學習第二小節,田園風光
自由讀第二小節,邊讀邊想像,自己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出示田園風光圖,理解詞語。
「一方魚塘」中「一方」作為數量詞,一般用來形容方形的物品,如「一方硯臺、一方手帕」;「一方」有時也專指用地、土地,如人們生活中常用語「一方水土」。
「一行垂柳」中的「垂柳」,生活中多叫「柳樹」。觀察畫面中的柳樹,發現柳樹都是筆直地從樹枝上倒掛下來,可以引出古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一行垂柳」表示河岸邊有許多垂柳,讀讀悟悟,感知「一行垂柳」的顏色和姿態。
拍手打節奏讀第二小節。
仿照課文說一說:
一方( ) 一塊( ) 一叢( ) 一群( )
3.學習第三小節,公園景色
欣賞完海港和田園的景色,讓我們到公園裡去看一看。
自由讀第3小節。
出示公園景色圖,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儘量用上第3小節中的短語。
藉助圖畫,理解「一叢翠竹」。「叢」用於聚集生長在一起的草木,還可以說「一叢草、一叢杜鵑花」等。
師生合作讀第三小節。
仿照課文說一說 :
一( )小溪 一( )石橋
一( )翠竹 一( )飛鳥
4.學習第四小節,少先隊員活動的場面
在這樣美麗的景色中,一群快樂的孩子外出春遊啦!
自由朗讀第4小節,拓展想像:這群「紅領巾」在說什麼,唱什麼?指導讀出孩子們快樂的心情。
比較「一面隊旗」 和「一隊「紅領巾」」中的「隊 」:前者特指中國少年先鋒隊,後者用於成隊的人。一隊「紅領巾」中的紅領巾指的是少先隊員。
齊讀第四小節。
仿照課文說一說:
一面( ) 一把( ) 一隊( ) 一片 ( )
回歸整體,練習背誦
1.自由練讀課文,在讀正確讀通順的基礎上讀出節奏和韻味。
2.多種形式進行趣味朗讀:如同桌分小節朗讀、拍手打節奏讀、師生合作讀、男女生對讀等形式,讀出情趣,讀出韻味。
3.練習背誦可分三步訓練:
第一步補充數量詞背誦,如,一( )海鷗,一( )沙灘;
第二步藉助畫面背誦,如畫面是海鷗就背誦「一隻海鷗」;
第三步看場景圖背誦。
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出示課後練習第二題」說一說,看誰說的多」,學生自主閱讀,並在括號裡填上恰當的詞語。
除了兒歌中出現的數量詞,還可以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積累,學習用不同的數量詞表達同一個事物。如「」一竿翠竹、一孔石橋、一片魚塘、一片稻田、一群海鷗、一隻帆船」。
第三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下面的圖畫,學習正確運用數量詞表達熟悉的事物。運用「數量詞+事物名稱」的形式,選擇一個說說畫面。
課後還可以選一張你喜歡的照片或圖畫,仿照課文說一說。
我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