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伊波拉病毒還恐怖的東西…來了,人類至今沒戰勝它!

2021-01-20 藥前輩

3月14號

史蒂芬.威廉.霍金  

終於擺脫肉體

飛向群星,他屬於宇宙!

而折磨他一生的正是ALS

肌萎縮性脊椎側索硬化(「漸凍症」)

而這一切的元兇,都離不開

朊蛋白原

是的

變形蛋白


01


1985年4月的一天,在英國東南部肯特郡的小城阿什福德(Ashford),有某個農婦發現,自家牛圈裡有一隻編號127的奶牛變得病懨懨的,體型也明顯變得消瘦。


一開始,這頭可憐的奶牛顯得非常睏倦,無精打採,對草料也毫無興趣。接下來又開始站立不穩,踉踉蹌蹌地倒在畜欄的邊緣,口吐白沫,像是人發高燒一樣不住地顫抖著……



憂心忡忡的農婦找到了一些當地的獸醫,但他們都表示無法確認這究竟是什麼症狀。後來一位獸醫權威懷疑這頭牛得了一種罕見的腦部腫瘤,於是將其宰殺並對牛屍進行了解剖,當他小心翼翼地打開牛的顱骨之後,眼前的景象令他感到吃驚:


死牛的腦組織充滿了無數的小孔,像是一坨千瘡百孔的爛肉,充斥著大量組織壞死導致的空泡,還有大量細胞纖維增生的跡象……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頭病牛的大腦,簡直像一塊滿是孔洞的海綿。


因此,經過英國中央獸醫實驗室的確認,將這種病症命名為牛海綿狀腦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在民間它有一個大家更加熟悉的名字——「狂牛症」


感染狂牛症的它們,有著幾乎一致的症狀:發病後走路不穩,肌肉不住地震顫,很快就無法站立而倒地不起,最後發展出更多並發病狀而死亡。


並且,也有一些病牛行為異常,焦慮、緊張,不斷舔舐自己,因為瘙癢而摩擦,甚至有攻擊人的行為發生。病牛大多在兩周到三個月之間死亡。



當時誰也沒有想到,僅僅數年之後,狂牛症開始在整個英國流傳開來,如同一場瘟疫一般。僅是1996年一年,英國就被迫屠殺了15萬頭瘋牛,然而這並沒有阻擋住瘟疫的蔓延,無數病牛不斷繼續死亡。


到了1997年時,英國已經有37萬頭牛染病,並且病魔開始有向歐洲大陸傳播開去的趨勢……



如果找不到病魔的根源,就沒有辦法遏制它的瘋狂攻勢,但當時所有的努力都失敗了。




02


更可怕的事情,也在同時發生著。


1995年5月時,英國一名19歲的少年史蒂芬·邱吉爾(Stephen Churchill)在家鄉的一家自助餐廳裡,吃了一頓看似普通的煎牛排。從此,這個曾經健康無比的大男孩的噩夢,就開始了……



一開始他感到頭痛,很快變得全身無力,一種非常壓抑的負面情緒充斥著他的周身,他開始拒絕說話,總是一個人靜靜地發呆


史蒂芬的父母對此感到非常詫異,於是帶他去看了醫生。在經過診斷之後,醫生覺得史蒂芬的生活習慣非常健康,基本上不存在什麼患大病的可能,因此他們只能判定他得了抑鬱症


然而,無論吃何種精神藥物,都無法阻止史蒂芬的「抑鬱症」繼續加重下去



他的母親心急如焚,為了拯救自己的兒子,她親自開著車,帶他去了一家他曾經最愛的餐廳,然而史蒂芬對著那些精美的菜餚,依然表現得全無熱情。


「沒有食慾嗎?史蒂芬,這可是你最喜歡的一道菜啊……」


可是,他的兒子甚至回憶不起自己曾經來過這。他的記憶開始不斷消失,甚至連路都不會走,再之後就開始渾身顫抖,臥床不起。



幾天後,史蒂芬就失去了神智,並且染上了急性肺炎,儘管醫生用盡辦法搶救,但他還是死在了手術室裡。


少年史蒂芬的病故,震驚了整個英國,醫學界終於將他的死和狂牛症聯繫到了一起:是啊,它們的症狀如此驚人地一致。不僅如此,專家們將史蒂芬的死因,聯繫到了1913年時所發現的某種病症


當時,兩名德國醫師,漢斯·庫茲菲德(Hans Creutzfeldt)阿爾馮斯·雅各(Alfons Jakob),同時第一次記錄了一種新的人類疾病:患病者初期會出現記憶力衰退、四肢運動失調等症狀,隨後會逐步惡化,並出現腦功能及認知能力下降、不規則抽搐和視力模糊等現象,一般在半年至兩年內,就會不治身亡。



這種病,就以他們兩人的名字來共同命名,被稱為「克雅二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


克雅二氏病在當時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病症,也完全無藥可醫,甚至學術界連致病的原因也完全搞不清楚。如果不是史蒂芬的死,加上狂牛症的肆虐,誰也不會在意這種病。


然而,在對克雅二氏病的研究過程中,有些醫生從那些厚厚的醫療檔案中發現了一些極端可怕的事情,一些……可能是人類史上最原始可怖的篇章。




03


在南太平洋中央,有一個由600多個島嶼組成的海島國家,名叫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



眠眠大愛的一部作品:《槍炮、細菌和鋼鐵》的作者賈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就曾經在這裡進行田野考察,並記錄了當地原住民的各種古老習俗。


這個總面積46萬餘平方公裡的國家,地處赤道多雨氣候區,氣候炎熱潮溼,因為充沛的降雨而形成了一個個的熱帶雨林。在這些茂密的雨林之中,曾經居住著多達1000多個部族。



這些部族的祖先,在大約4萬年前時從非洲大陸沿著印度洋邊緣,一直遷徙到了這裡,並在這些散亂的群島間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因為地理形狀實在是過於支離破碎,因此,每個島上的原住民都擁有著各不相同的習俗和傳統。


眠眠今天聚焦的,是位於東部山區中的一個名叫「弗爾(fore)」的部族。上世紀50年代時,一位名叫丹尼爾·卡爾頓·蓋杜謝克(Daniel Carleton Gajdusek)的冒險家兼醫學家來到弗爾部族進行田野研究。



他觀察到,弗爾族人中有一種非常離奇的病症,患者常常表現為:關節疼痛、全身乏力、行走困難、全身顫抖、記憶喪失和痴呆等等……(嗯,你們是不是已經非常熟悉這些症狀表達了……)



當地人將這種病症稱之為「庫魯病(kuru)」,這個詞來自於弗爾族語言中的詞「kuria」,意思是顫動。沒錯,因為當地土著發現,這個病發作後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停地渾身顫抖。而且,全世界只有弗爾族這麼一小簇人,會患上庫魯病。


經過進一步觀察,蓋杜謝克發現了一個很難解釋的現象:庫魯病的患者絕大多數都是女性和幼兒。



是的,這種病似乎有著非常顯著的性別區別對待,女性發病率如此之嚴重,以至於當地的男女人口比例竟然達到了3:1。甚至連照顧幼兒基本都是男性來完成的。



那麼,庫魯病這種懸殊的發病率,究竟是什麼導致的呢,傳染的方式又是什麼呢?


出於一個醫生的責任感,蓋杜謝克決定搞清楚這一切。他調查了當地的飲用水、日常食物和土壤,但卻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的致病源。這就有點奇怪了,畢竟大部分原始土著的病症,都是因為這些原因導致的。


直到某一天,蓋杜謝克見到了這個部族不為人知的可怕一面……



那天之前,部族中某位成員病發離世了。在他的葬禮上,整個部族的成員都圍著他的屍體。其中一個塗著面紋的強壯男子,手執尖刀將屍體切割成了一塊塊,然在場的所有人一擁而上,抓取那些屍塊……


然後,他們毫不猶豫地將生人肉放進了嘴裡……


這樣血腥的場面,令蓋杜謝克感到強烈的不適,他忍住巨大的嘔吐感,繼續觀察著這人類史上原始到極致的一幕。


他發現,就如同獅群分食獵物一樣,弗爾族人在分食成員屍體時,也有著家族地位的區別:男性往往吃到的都是那些充滿肌肉纖維的部分,而最不受歡迎的大腦,最終都留給了那些婦女和兒童。


……插句嘴,那啥……你們愛吃腦花麼?





04


眠眠不知道,那一夜蓋杜謝克醫生後來是如何度過的,但是他卻發現了一些不得了的東西……


直覺告訴他,庫魯病詭異的特性,必然和弗爾族這種同類相食的可怕風俗有關。那致病的真正元兇,就藏在這些死屍的腦組織中。



那麼,這種元兇會是什麼呢?


當時蓋杜謝克覺得,既然已經追查到了致病源——屍腦,那麼調查清楚病原體也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無非就是微生物、細菌,或是病毒中的一種。


於是,他首先從研碎的屍體腦組織液中,分離出了菌類和微生物(主要是原蟲),並將其注入黑猩猩的顱骨中。過了20個月,黑猩猩果然開始發病了,症狀和庫魯病極其相似(嗯,你們都知道是什麼樣了吧)。



這說明致病的病原體,肯定不是細菌、真菌或微生物。


接下來,他又將殺菌後的腦組織液進行放射性照射,以使得其中的核酸失去活性,這意味著其中的病毒也被殺死了。


然而沒想到的是,在進行移植後,黑猩猩依然出現了發病症狀,甚至還帶有傳染性。



這個現象令蓋杜謝克大驚失色,因為從理論上而言,現在的腦組織液裡,沒有細菌真菌,沒有微生物,甚至連病毒都沒有……只有一些蛋白質……


難道僅僅是蛋白質本身,也會使人致病致死,還具有不可思議的傳染性嗎?這完全顛覆了此前醫學界的認知。


為了驗證這樣的想法,蓋杜謝克又進行了一個對照組的實驗,將其中一組的蛋白質進行了分解酶處理。結果,這一組的黑猩猩真的沒有發病……



果然,某種蛋白質才是庫魯病的真正兇手。


雖然,蓋杜謝克沒有繼續追查出這種蛋白質致病的原因,但他依然憑藉著對庫魯病研究的貢獻,獲得了1976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根據蓋杜謝克所得出的結論:庫魯病的病原是某種侵害入的大腦和神經系統的蛋白質,以腦組織為主要寄主,可以長期地潛伏,世衛組織和巴布亞紐幾內亞政府嚴格禁止了當地同類相食的習俗,果然庫魯病的發病率急劇下降直至趨近於零。




05


其實,早在300年前,歐洲人就已經發現一些綿羊和山羊會患有一種奇怪的「羊瘙癢症(Scrapie)」。其症狀表現為:喪失協調性、站立不穩、煩躁不安、奇癢難熬,直至癱瘓死亡。



此外、還有水貂、鹿和一些貓科動物也有類似的病症。


在結合了羊瘙癢症、狂牛症、克雅二氏病、庫魯病等病症的共通之處後,醫學界漸漸摸到了這類病症的共同原因,而真正將它大白於天下的,是美國神經學家——斯坦利·普魯西納(Stanley Prusiner)



1982年時,他發現了一種致病的蛋白,並以自己的名字將其命名為「prion」,中文翻譯為「朊蛋白」


所謂「朊(念ruan)」,其實就是蛋白質的別稱。在很多媒體中,將朊蛋白稱為「朊病毒」,這其實是不太準確的,因為它其中並沒有病毒所攜帶的核酸物質。因此,學術界也將其稱為「朊毒體」



當普魯西納提出這樣的觀點時,引發了學術界的軒然大波:畢竟在此之前,學術界認為傳染病的病原體都是微生物,都必須具備可複製的核酸,比如細菌、病毒、真菌、原生動物等(不然拿什麼複製?)。


而蛋白質這種人畜無害的軟萌玩意兒,咋就成了致病元兇呢?


儘管頂著無數質疑的聲音,1997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依然頒發給了普魯西納,而且是獨享。



這嚴重挑戰了很多學術界的權威,並且由於一般諾獎的評選,必須經過十年以上的檢驗,因此僅僅第二年就頒獎給普魯西納,招致了很多人的不滿,甚至有人罵他是民科。


但事實證明,普魯西納的確是個天選之子,他那離經叛道一般的觀點居然真的是正確的。


那麼,朊毒體的致病原理是怎樣的呢?


正常的朊蛋白(PrPC),是一種生物體內的普通細胞膜蛋白,但是當基因突變之後,它的摺疊方式發生了變化,導致了三級結構變異。



這種變異的朊蛋白(PrPSC)在人體中無法消化,加上它們和正常蛋白的一級結構相同,因此也不會被免疫系統識別並清除,只會積累在人體的大腦和神經系統中,並越積越多(集聚成了澱粉樣纖維),最終破壞了腦組織。


這就好比一個群體混進了奸細,他們和普通成員一樣,連情報局也辨別不出,最後奸細的數量就會在這個群體裡越來越多。這就是為何狂牛症的病牛大腦,全都變成充滿破洞的海綿體的原因。



然而朊毒體沒有核酸,它靠啥來複製並實施傳染的呢?


這是因為,它能與正常結構的朊蛋白結合,並誘導其改變結構(具體原因很複雜和熱力學有關,眠眠就不贅述了,想了解可以留言),轉變成可怕的朊毒體。這就類似於病毒的複製,只不過它們是誘導正常蛋白以病理蛋白為模版,不斷複製為更多的病理蛋白。


下圖中藍色的為正常蛋白,紅色的為變性蛋白,可以看出變性蛋白在不斷誘導正常蛋白變成自己的同類……



而狂牛症之所以大規模傳播,就是因為當時英國為了提高牛肉出產效率,將其它牛肉和骨頭的混合物(肉骨粉)加入飼料中,其中來源可能包含病死牛隻。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同類相食惹的禍啊。




06


如果只論傳染性和致死性的話,可能朊毒體還並沒有那麼可怕。但它真正的可怕之處,在於極其難以殺滅(特別是人體內的滅活)。


朊毒體具有和一切已知傳統病原體截然不同的特性。


它對各種物理化學因素,都有著異乎尋常的抵抗力:短時間高壓蒸氣消毒不能使之完全失活,對紫外線的抵抗力比常規病毒高40到200倍,對射線輻射、超聲波、酒精、酸等傳統滅活方式的抗性都極強,甚至在室溫下10%-20%的福馬林溶液中,還可以存活長達18個月。



加上朊毒體不能被多種核酸酶滅活,於是實驗室中經常看到的場景是:所有病毒都老早就掛了,只有一堆朊毒體肆無忌憚地存在(對,甚至不能說存活,它們可以稱為生命體的邊界)。


因此,依賴於各種高溫煎烤蒸煮病牛肉,試圖殺滅朊毒體是毫無意義的,這一點上哪怕是我堂堂大吃貨國也無能為力,只能阻止牛肉進口……而英國也只能通過焚燒處理病死牛,用肉體毀滅的方式來做掉朊毒體。




是的,朊蛋白原本也只是一種蛋白質,只不過原本歲月靜好的它們,走上了歪路,發生了「變性」(非正常摺疊),才會變成了置人於死地的殺手:朊毒體。


其實在醫學界,除了朊蛋白,還有一些其他的「變性蛋白」,只不過它們不會出現過類似朊毒體那樣的生物體間傳播。


這些變性蛋白所導致的病症,被統稱為「神經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聽起來這個名字似乎蠻陌生的,但實際上具體的病症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比如:小腦萎縮症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也就是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綜合症(Parkinson’s disease)、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ALS,也就是「漸凍人」,冰桶挑戰那個,也是霍金患的病症)……



嗯,這些病症的元兇,都是變性蛋白。


其實正常人的身體,是有著蛋白清除能力的,只是隨著年齡增大,蛋白清除系統逐漸老化,變性蛋白不能及時清除,就長期積壓,形成蛋白沉澱。當人體內的蛋白沉澱超過細胞降解的極限時,就會發生非正常摺疊反應,以此達到自我保護。


變性蛋白聚集在大腦和神經系統的不同部位,於是,就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神經退行性疾病。



下圖中左邊是正常的大腦,右邊是患病的大腦,差異一目了然。



雖然朊毒體在內的變性蛋白很可惡,但是人類已經發現它們,已經在研究它們了,已經研究了很多年…


因此,眠眠相信,代表著地球生命體最高智慧的我們,對決連生命體都幾乎算不上的它們,人類一定可以贏下這一戰!

長按二維碼,關注「未享  future_sharing」

相關焦點

  • 比伊波拉病毒更恐怖的四種疾病
    無藥可解的伊波拉病毒被稱為「非洲死神」,而實際上,以下四種病毒比伊波拉更恐怖。流感儘管我們在內心深處都清楚流感是完全能夠殺死人類的大疾病,但總是難以動搖它在我們心中只是「嚴重一點的感冒」的感覺。
  • 比伊波拉病毒還恐怖的東西……來了,大家久等了……
    接下來,他又將殺菌後的腦組織液進行放射性照射,以使得其中的核酸失去活性,這意味著其中的病毒也被殺死了。然而沒想到的是,在進行移植後,黑猩猩依然出現了發病症狀,甚至還帶有傳染性。,也會使人致病致死,還具有不可思議的傳染性嗎?
  • 【英國專家:新冠病毒的傳染性,讓它比伊波拉病毒更可怕】流行病...
    2020-03-09 19:07:48來源:FX168 【英國專家:新冠病毒的傳染性,讓它比伊波拉病毒更可怕】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O Richard Hatchett在電視節目中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力在中國、義大利、伊朗等國家已經得到展示,這可能對全球50%-70%的人口造成威脅。
  • 比伊波拉更強的病毒:掩埋僅能隔離 需高溫鹼水解
    近日,不少網友在知乎上熱議:「有什麼病毒比伊波拉更強大
  • 它被稱為史前巨獸,比恐龍還要「恐怖」,為何能存活至今?
    人類還未誕生之前,地球上被各種巨大的生物所霸佔,像恐龍、鱷魚、鯊魚等等,陸地有恐龍,空中有飛龍,海洋中有鯊魚,它們憑藉自身優勢在地球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甚至當時地球上,沒有任何生物可以與它們抗衡,像恐龍在地球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一種生物是它的天敵,除了恐龍以外還有一種史前怪獸叫做鱷魚,讓人好奇的是為什麼鱷魚能夠戰勝恐龍,在地球上生存至今呢?
  • ...人類終將戰勝HIV|HIV|抗艾|戰勝|免疫系統|愛滋病|病毒|細胞|...
    科學家明明知道愛滋病病毒(HIV)是如何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為何各類藥物對它還是久攻不下?人類到何時才能真正降服愛滋病?擁有「高智商」,讓免疫軍團淪陷HIV可能是目前人類發現的最聰明的病毒。人體內有一套強大的免疫系統,外界的細菌、病毒想要進入人體興風作浪,都會受到免疫系統的迎頭痛擊。
  • 既然有些病毒要依賴宿主,為什麼還要讓宿主死亡?
    人類和病毒抗爭是一段血淚史,有些病毒已經被我們徵服並載入史冊,有些病毒我們至今還拿它們沒辦法。縱觀人類傳染性疾病,我們會發現有些病毒十分溫和,比如普通的流感病毒,有些病毒則來勢洶洶,最嚴重的會殺死宿主,比如伊波拉病毒。
  • 非洲再爆神秘病毒.病毒相繼爆發,遠古病毒逐漸被發現...人類從未戰勝病毒...
    ……諷刺的是,如果根據人類掌握的現有宏基因組來判斷,這個病毒甚至不滿足成為病毒的要求,因為「絕大多數已知變形蟲病毒都有一些典型特徵,最終這些特徵允許科學家們將它們分類到常見的基因進化類別裡去。」這90%的基因,人們給它的定義是「孤兒基因(ORFans)」——在人類世界既沒有源頭,又沒有參考。除了基因極為特殊以外,科學家也無法探測出這個病毒粒子中蛋白質的含量,這意味著它們可能隨時都在改變自己適應環境……科學家發出警告:「它的起源成謎,已經超出了人類對物種進化的認識!
  • 病毒竟然如此恐怖,我們能否利用這種特性來造福人類?
    上期文章我們了解到了十大恐怖病毒,對人類來說基本上是無解的,只能靠自身的免疫系統配合疫苗來防治。病毒就像一個超能力者,有著許多人類無法做到的特殊能力。今天我們來談談我們如何利用病毒的這種恐怖特性來造福人類。美國的疾病管制中心(CDC)把病毒分為四個等級,一級到四級危害性依次增加。
  • 為什麼人類的免疫系統能戰勝非洲豬瘟病毒但是豬卻不行? ​
    為什麼人類的免疫系統能戰勝非洲豬瘟病毒但是豬卻不行?非洲豬瘟病毒並不感染人,但是會摧毀生豬的免疫系統。這不但會導致豬肉的品質降低,還可能會使得大量其他的病毒、病菌在瘟豬體內寄生,有些耐高溫菌種在高溫加熱後依然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人吃了非洲豬瘟肉雖然不會有直接風險,但有可能會有次生風險。對瘟豬進行無害化處理是為了阻斷傳染源。
  • 病毒是人類「敵人」嗎?傳染病專家解讀「病毒迷思」
    在人類文明史中,病毒一直以敵人的身份登場。如今,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中,人類對付病毒的辦法依舊寥寥可數。病毒這種結構簡單的生物,靠著不斷演化、變異,快速地適應著這個世界。未來,人類究竟有沒有可能完全戰勝病毒?
  • 世界知名病毒專家自述恐怖經歷:我感染新冠後,差點死了
    早前,2月初時,皮奧特反覆透過媒體發聲,「新冠病毒比伊波拉病毒更危險。英國極有可能出現大暴發,整個醫療系統將不勝負荷。」「我可能中招了。」皮奧特想。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證實了他的猜測:陽性。「過去10年,我從沒請過1天病假。我自認有些工作狂,但也作息規律、飲食習慣健康,每天堅持運動。2月至今,我一直在家辦公。」
  • 人類歷史上最為恐怖的5種病毒
    歷史上曾經爆發過三次案例,其中最嚴重的是發生在14世紀的歐洲,當時黑死病到底有多恐怖呢?幾乎奪走了一半歐洲人的生命,還造成人口危機,並破壞社會經濟,動搖教會勢力等。對於黑死病的來源一般認為,是蒙古人將被感染的黑鼠或者跳蚤帶到了熱那亞以及威尼斯地區,之後才蔓延開來。
  • 世界上「最恐怖」的六大河流:看似平靜,至今卻沒人敢輕易靠近!
    今天作者就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上世界上「最恐怖」的六大河流,掉進去就死了,至今沒人敢輕易靠近!世界上「最恐怖」的六大河流:掉進去就死了,至今沒人敢輕易靠近首先,第一條可怕的河流便是俄羅斯的卡拉時河,為什麼說這條河流可怕呢?
  • 伊波拉恐怖之謎:以人類基因做模板進行複製,第四級病毒無法治癒
    伊波拉疫情發展至今,已經不知道這是多少次,世衛組織宣布「伊波拉全球警戒」。伊波拉於1976年最先在薩伊發現,此後在加彭、蘇丹、賴比瑞亞、象牙海岸和烏幹達等非洲國家也先後發生,死亡率高達在50%~90%,足以與歷史上的鼠疫相比。由於這樣慘烈的高致死率,世界衛生組織把伊波拉,列為對人類危害最嚴重的病毒之一——第四級病毒。
  • 史上第一恐怖的病毒是什麼
    伊波拉是排名世界第一的恐怖病毒,致死率高達90%左右,它比愛滋病還要厲害百倍,它讓全世界的科學家都束手無策,很多驚悚電影和懸疑小說都把它當成主角。它首先在非洲的薩伊猴子體內被發現,曾經令整個村莊的人都死亡。生物學家把它列為最高危險級別的病毒!
  • 史上第一恐怖的病毒是什麼?
    伊波拉是排名世界第一的恐怖病毒,致死率高達90%左右,它比愛滋病還要厲害百倍,它讓全世界的科學家都束手無策,很多驚悚電影和懸疑小說都把它當成主角。它首先在非洲的薩伊猴子體內被發現,曾經令整個村莊的人都死亡。生物學家把它列為最高危險級別的病毒!
  • 比伊波拉還兇猛!非洲出現神秘疾病,死亡率高達90%
    報導截圖  CNN說,這不免引起人們擔憂,如果這位患者沒有感染伊波拉病毒怎麼辦?相反,如果她是神秘而恐怖的「X疾病」零號病人呢?報導還稱,這種神秘疾病的致死率卻和伊波拉病毒一樣高達50%至90%。英國已經將這兩個病例隔離,並限制從南非來的旅行。過去兩個星期到過南非的人、過去兩個星期與去過南非的人有密切接觸者,都必須立即隔離。  發現伊波拉病毒的醫生警告:「X」病毒隨時會來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一個偏僻小鎮因根代的醫院裡,一名女性患者和兩個嬰兒在隔離病房裡等待著伊波拉病毒檢測結果。
  • 病毒究竟是什麼東西?
    冠狀病毒是病毒物種裡的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它是在20世紀60年代被發現的。  冠狀病毒的英文是「coronavirus」,前綴「corona」來自拉丁文,是「王冠」的意思。冠狀病毒有日冕形的外冠,它是(+)單鏈核糖核酸病毒。目前還沒有針對冠狀病毒的疫苗或治療藥物。  冠狀病毒是一種人畜共患的病毒,主要感染人類、哺乳動物及禽類。
  • 「阿爾法狗」雖然在棋盤上戰勝了人類,但它取勝的利器是模仿人類
    「阿爾法狗」雖然在棋盤上戰勝了人類,但它取勝的關鍵「武器」卻恰恰是模仿人類。「阿爾法狗」是美國谷歌公司旗下人工智慧公司「深度思維」開發的智能軟體(圍棋電腦程式),研發者稱它「已經集合了3000萬種職業棋手的下法」,但這款圍棋電腦程式與此前不同的是,「它具有數百萬次深度學習與自我對戰,十分接近帶著直覺和第六感的人類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