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南天文臺:困住六星系的黑洞,十億個太陽,它是怎麼誕生的?

2020-11-23 騰訊網

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VLT(甚大望遠鏡)發現一個宇宙大爆炸九億年後就形成的超大黑洞(QSO)SDSS J1030 + 0524,質量高達太陽的十億倍!在它布置的引力網中,有六個星系被黑洞強大的引力纏在了裡面!

照片顯示的黑洞周圍的天區

超大黑洞和它的引力網

歐南天文臺的科學家在獅子座和長蛇座之間的暗星座六分儀座附近發現了這個黑洞,距離地球大約129億光年(按宇宙誕生的時間計算,實際距離在300億光年不到點),由於早期觀測條件的局限性,科學家一開始並沒有注意到這個區域的複雜結構!

紅圈處就是這黑洞所在的位置

這個黑洞被六個星系包圍,彼此之間複雜的絲網狀聯繫,為中心黑洞提供大量的物質來源!論文的合著者,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林·諾曼(Colin Norman)稱這項發現為超大規模黑洞在大規模網狀結構中的大量暗物質暈圈中形成並生長的理論提供了支持。

黑洞周圍的絲網狀的氣體流規模大約是銀河系大小的300倍以上,義大利研究人員米尼奧利稱,這些物質順著這個絲狀流為黑洞提供大量的質量!

這些超大黑洞是怎麼誕生和成長的?

黑洞曾經是廣義相對論中預言的天體,大神史瓦西從愛因斯坦的引力場公式中推導出了黑洞的史瓦西度規,儘管推導過程比較複雜,不過黑洞也可以用簡單的牛頓經典力學來解釋並輔助理解史瓦西度規!

理論上所有的天體都有一個環繞速度和逃逸速度,這個速度和天體的質量和直徑有關,那麼當質量保持不變,直徑不斷縮小時,就會有一個天體的直徑環繞速度是光速,地球的這個直徑大約是18毫米,此時只有環繞速度達到光速時才不會被這個「小地球」的引力吸引!

而此時在這個「小地球」內部,即使物質運動達到光速的熱壓力也不能阻止坍縮,此時這個「小地球」就會無可避免的坍縮成黑洞,而這個光速環繞圈就是這個黑洞的事件視界直徑,之內連光都無法逃逸。

超大黑洞的誕生

根據黑洞誕生理論,有一種大於25~30倍以上質量的恆星,晚年會超新星爆發坍縮成黑洞,當然也有超大恆星不經過超新星爆發直接坍縮成黑洞,這種叫做恆星型黑洞,不過恆星型誕生後,它們只能通過吸積周圍的物質或者經過黑洞合併成更大的黑洞,但這些黑洞的質量很難超過太陽的20倍,即使在2019年11月中國科學家發現的70倍巨型恆星型黑洞屬實,這個數量級和十億倍太陽質量差距也太大了。

超大黑洞可能誕生自宇宙大爆炸初期,只有在此時才會出現高密度區域,這些區域會直接坍縮稱超級質量的黑洞,它們將成為未來即將誕生的星系核心!因此在每一個星系中心的巨大黑洞,都有可能來自宇宙大爆炸時期,比如M87星系中心65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中心黑洞質量為太陽的400萬倍!

這些星系未來的境地如何?會被這個黑洞吞噬嗎?

據《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的論文介紹,這些星系分布在5.71Mpc範圍內(Mpc是百萬秒差距,約為326萬光年),即:1861萬光年內,大約是本星系群直徑的兩倍!它們的命運會怎樣呢?會被中心黑洞吞噬嗎?

其實銀河系的命運可以翻出來參考下,巨引源是一個距離銀河系大約1.5億光年的一個非常神秘區域,是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中心的長蛇-半人馬座超星系團附近的引力異常處,也是周圍大約數萬個銀河系質量的引力中心!

紅色文字處為本星系群

但銀河系並不會被吞噬,因為由於宇宙膨脹,巨引源遠離銀河系的速度遠高於銀河系靠近的速度!不過這個(QSO)SDSS J1030 + 0524周圍由於範圍不大,也許它們的命運會被銀河系更倒黴一些!

延伸閱讀:VLT 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

這是歐洲南方天文臺設在智利的光學望遠鏡陣列,位於智利安託法加斯塔以南130千米的帕瑞納天文臺,由四臺口徑8.2米望遠鏡組成,組成的等效口徑相當於16米,四臺望遠鏡可以單獨觀測,也可以組成光學幹涉儀的方式進行高解析度觀測!

甚大望遠鏡始建於1986年,最後一臺主望遠鏡於2000年7月完成,歷時15年,,其餘輔助望遠鏡於2012年2月全部完工,總共耗資5億美元,它取得的成果是可以堪比哈勃望遠鏡的地面望遠鏡!

自適應光學雷射導星

相關焦點

  • 歐南天文臺:困住六星系的黑洞,十億個太陽,它是怎麼誕生的?
    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VLT(甚大望遠鏡)發現一個宇宙大爆炸九億年後就形成的超大黑洞(QSO)SDSS J1030 + 0524,質量高達太陽的十億倍!在它布置的引力網中,有六個星系被黑洞強大的引力纏在了裡面!
  • 10億個太陽!古老黑洞困住六個星系
    黑洞是怎麼長大的?吞噬物質!這是由於它自身強大的引力將萬物「撕扯」、「壓縮」在自己的體內。黑洞的成長在黑洞成長的過程中,不知道有多少恆星、行星以及星際物質成為了它的食物。宇宙中的巨型黑洞最大的黑洞到底有多大?宇宙之大,無奇不有,即使像銀河系中心這樣的400萬個太陽質量的黑洞也遠遠無法達到古老宇宙中那些巨型黑洞級別。可想而知,巨型級別黑洞的大可能有的已經超出人類的理解範圍。
  • 用蜘蛛網結構的氣體流困住6個星系,10億個太陽質量黑洞神秘力量
    黑洞是宇宙間一種密度極大的天體,黑洞有像離地球最近的麒麟座恆星級小黑洞,也有像銀河系中心人馬座a*這樣的星系超大質量黑洞,最近歐洲南方天文臺通過望遠鏡就發現在宇宙深處有一個約10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通過類似蜘蛛結構的氣體牢牢控制這附近的6個星系,刷新了天文界對於黑洞的認知。
  • 像M87星系中心65億個太陽質量的黑洞咋來的?
    我們都知道小質量黑洞怎麼來的,8倍太陽質量以上的恆星死亡後都會演化為較小質量的黑洞,但是例如我們銀河系中心400萬個太陽質量、M87星系中心65億個太陽質量的黑洞怎麼來的?有這麼大的恆星能通過超新星演化出這麼大的黑洞嗎?顯然不可能!所以我們今天就了解下宇宙早期的超大質量黑洞演化過程,它咋來的!
  • 黑洞從一開始就是星系陷入了「蜘蛛網」
    藝術家對古代網狀結構的印象,具有中央超大質量黑洞,大量氣體和至少六個原始星系圖片:ESO這是圍繞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星系在第一個十億年宇宙的第一光譜鑑定,研究人員寫道在他們的研究中,今天在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出版。由於觀測的局限性,可能沒有早期檢測到這樣的系統。確實,天文學家從未見過這種事情,但這並不是完全出乎意料的,因為星體的排列有助於解釋超大質量黑洞的早期出現。
  • 具有三個「層」的黑洞是什麼樣的,它如何撕裂遙遠星系中的恆星?
    黑洞就像一個非常密集的物質袋,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龐大質量和微小的體積,並使得時空結構大大扭曲。從流浪的恆星到光線的光子,任何過於接近的東西都會被它捕獲。這其中的大多數黑洞,都是大質量恆星的凝聚殘餘物,其坍塌的核心存在於爆炸性超新星之後。然而,黑洞家族也有幾個分支,從與人類細胞相同的微小結構到成長為強大的巨人,可以比太陽大數十億倍。
  • 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形成的?
    銀河系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形成的?這個問題可以擴展為"包括銀河系在內的星系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形成的?"。
  • 歐南天文臺:發現最近黑洞,距離一千光年,它將開啟天文學家噩夢
    黑洞那麼「黑」,我們是怎麼發現它的?19年4月10日發布的黑洞解讀怎麼才能看到黑洞?讓我們看不到黑洞的是引力,看到黑洞的也是引力!HR 6819雙星系統中的黑洞是怎麼發現的?而據天文學家估計,這樣的黑洞可能在銀河系中高達數百萬個,所以這個噩夢還不是一般得大,按這個概率,估計100光年內就可能有好幾個黑洞在東遊西蕩!這個距離最近的黑洞,會對地球產生威脅嗎?
  • 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400萬個太陽質量、M87星系中心65億個太陽質量的黑洞怎麼來的?也許我們只說過的最大的超新星產生了一個20到3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個可以理解。但這很難解釋為什麼宇宙中有數百萬個或數十億個太陽質量的黑洞。
  • 銀心黑洞才四百萬倍太陽質量,它怎麼讓上千億恆星圍繞它公轉的?
    銀心黑洞才四百萬倍太陽質量,它怎麼能束縛住銀河系上千億恆星運動的?銀河系的總質量約為太陽的5000-10000億倍,但銀心黑洞只有太陽的400萬倍,只有整個銀河系的1%%%-0.04%%,這和絕對控股的太陽比較反差實在是太大了,那麼一個儘管質量巨大但比例微不足道的銀心黑洞是如何HOLD住有著數千億顆恆星的銀河系的?
  • 宇宙幽靈——被困在超大質量黑洞的宇宙氣體蜘蛛網中的星系
    在天文學家的幫助下ESO氏超大型望遠鏡天文學家發現了六個星系圍繞著一個超大質量的星系,ESO的VLT的新觀測揭示了圍繞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幾個星系,所有這些星系都躺在一個宇宙的「蜘蛛網」中,氣體的體積是銀河系的300多倍。
  • 一張「蜘蛛網」將六個星系困在超大質量黑洞周圍
    新的觀測顯示,在宇宙的早期歷史中,六個星系被困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軌道上。根據ESO的聲明,智利南部歐洲天文臺的超大型望遠鏡(VLT)和其他天文臺提供的新數據使天文學家對宇宙小於十億年時的黑洞演化有了新的發現。
  • 在宇宙深處,六個星系把一個超級黑洞包圍了
    在一項發布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上的新研究中,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在宇宙深處捕捉到驚人一幕——在一片巨型氣體網絡之中,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附近緊密圍繞著六個星系。據介紹,這片氣體網絡所延伸的範圍超過銀河系300倍,潛伏在其中的超大質量黑洞則是一個質量相當於太陽
  • 太陽是怎麼誕生的?為什麼可以燃燒幾十億年,它的燃料又是什麼?
    毫無疑問,太陽是太陽系中質量最高的天體,如果把整個太陽系內的所有天體質量加在一起,甚至包括小行星和宇宙塵埃,太陽佔據總質量的99.86%,從這個角度來看,太陽系中除了太陽之外的天體都是「陪襯」。那麼太陽是怎麼誕生的?它為什麼可以持續燃燒幾十億年,太陽的燃料又是什麼呢?
  • 大黑洞誕生記:科學家模擬首批星系如何孕育巨型黑洞
    藉助「藍水」超級計算機「復興模擬」項目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大質量黑洞可以在沒有恆星存在,但快速擴張的星系區域形成,尤其是暗物質光暈。據科學家預測,無論是在宇宙誕生之初還是當前的星系,絕大多數大質量黑洞的源頭都是暗物質光暈。科學家模擬的年輕星系,在產生輻射(白色)和金屬(綠色)的同時加熱周圍氣體。
  • 白羊座裡有四個太陽,獅子座的星系在逃跑!
    白羊座:一個有著四次日落的外星世界白羊座離地球146光年,在白羊座內的氣體巨星30 Ari Bb是它的奇蹟。這顆巨大的系外行星天空中有四個太陽,不是一個,也不是兩個,而是四個!你可能納悶:一個星球怎麼能有四個太陽呢?
  • 迄今最大黑洞:質量相當於400億個太陽,它才是「黑洞之王」
    鯨魚座,這個黑洞的質量驚人,它的質量相當於太陽的400億倍,這就被人們稱作為超大黑洞這就是「霍姆博格15A星系」的中心。,這個星系中心應該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而它的質量是相當於400億個太陽。而體積也十分龐大,他的半徑超過了幾乎太陽系中所有行星的軌道之和,天文學家們認為這個黑洞和獵狗座中的TON 618共同稱作是人類已知的最大黑洞。通過研究這個星系由兩個小星系合併成的,這也是十分罕見的。這也是為科學家探究這個該天體形成應該新的想法,銀河系在大約幾十億年後也會和仙女系進行碰撞,這次相撞也可能誕生一個質量更大的黑洞。
  • 天文學家首次發現:超大質量黑洞同時捕獲多個星系
    (宇宙非常年輕的時候),數個星系同時被一超大質量黑洞所捕獲的情景。實際上,已有的觀測數據顯示,宇宙在誕生後的 9 億年時就已經存在這種帶有超大質量黑洞的網狀結構了,這些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通常約為 10 億個太陽質量,但無論是在空間中延伸如此之廣的巨大網絡,還是網中存在的超大質量黑洞,科學家一直以來都沒弄清楚,即如此巨型且蘊含大量物質的結構究竟是如何在宇宙誕生初期就形成並擴張的。
  • 天文學家首次發現:超大質量黑洞同時捕獲多個星系
    根據一篇 10 月 1 日發表在期刊《天文及天體物理學》(Astronomy & Astrophysics)上的研究,天文學家們已成功藉助歐洲南方天文臺(ESO,一個歐洲的天文觀測及研究機構)的超大望遠鏡 VLT(Very Large Telescope),首次觀測到了宇宙在誕生後約十億年時(宇宙非常年輕的時候),數個星系同時被一超大質量黑洞所捕獲的情景。
  • 數百萬倍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是怎麼形成的?
    在浩渺無垠的宇宙中,有許多我們都不曾參透的東西,而且我們能觀測的都只是能發光的星系恆星等。像不發光的黑洞,是從理論中誕生出來的天體,經過理論研究一個世紀的時間,才在今年被科學家們拍到了黑洞真實存在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