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午,一輛冷藏專用汽車從成都緊急開往瀘州,車上載著的是6支五步蛇毒血清。
6月30日上午,瀘州市古藺縣馬蹄鎮果園村村民陳大姐因為被一條原矛頭蝮蛇咬傷,在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救治時,因抗蝮蛇毒血清注射無效,急需五步蛇毒血清。
陳大姐被毒蛇咬傷的手
據了解,因為五步蛇在瀘州罕見,當地醫院一般都沒有儲備這種血清。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蛇咬傷救治及普及中心也只儲備了2支,在給患者注射後,急需繼續用藥。
幹農活時
一條小蛇咬傷手掌
6月30日上午10點30分左右,在地裡幹活的陳大姐被雜草中的一條小蛇咬傷手掌。「不到一尺長,手指頭粗細,看起來是紅褐色的。」陳大姐說,蛇咬著她不放,她最後把蛇摔在地上,用鋤頭打死了。
「當時就覺得很痛。」陳大姐說,她找了一點水清理了傷口,便趕緊騎著腳踏車回了家,然後去鎮衛生院救治,但衛生院醫生建議她趕緊到大醫院注射蛇毒血清。
醫院護士正在為陳大姐做皮試,準備注射五步蛇毒血清
6月30日下午3點30分左右,陳大姐搭車趕到了瀘州。下車的時候,她的手臂已經腫起來,並且部分手臂已經失去知覺。在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裡,醫生拿出毒蛇圖片讓陳大姐辨認,以確定她是被哪一種毒蛇咬傷。陳大姐指認了圖片,為原矛頭蝮蛇,俗稱烙鐵頭蛇。
醫院蛇咬傷救治及普及中心醫師王小彬告訴紅星新聞,這種蛇在瀘州比較多,瀘州比較常見的毒蛇是原矛頭蝮蛇、短尾蝮蛇、竹葉青、絞花林蛇等。
傷者凝血功能破壞
急待五步蛇毒血清
坐在病床上的陳大姐意識清楚,但整個手掌和小臂還腫著,手掌看起來已經發紫。負責診治的副主任醫師吳興明告訴紅星新聞,蛇毒破壞了陳大姐的凝血功能,受傷引流的小傷口,還一直無法止血。
王小彬介紹,蛇毒導致的凝血功能破壞,其他藥均沒有明顯療效,只有蛇毒血清才能治療。陳大姐的傷,正常情況下注射抗蝮蛇毒血清是有效的,但目前出現了凝血功能改變的情況,因此需要用五步蛇毒血清治療。
工作人員緊急把五步蛇毒血清從成都送往瀘州
但醫院常備的大多數是抗蝮蛇毒血清,僅有的2支五步蛇毒血清注射後,還需要緊急調藥。醫院聯繫了日常為醫院提供抗蛇毒血清的上藥控股四川生物製品有限公司,該公司立即派員專程送藥到瀘州。
該公司瀘州區經理張曉忠介紹,下午2點過,護士開始給傷者做皮試,並準備注射五步蛇毒血清。
夏天防蛇
四川醫院每年收治患者5000例
2018年,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蛇咬傷救治及普及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也在2018年收治了200多例蛇咬傷患者,今年5月以來,已經是收治了上百例。
醫院急診外科副主任吳佳奇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醫院蛇咬傷救治及普及中心成立後,收治的蛇咬傷患者有明顯增加,每年5月到9月,是蛇咬傷的高發時期。據多年數據分析,大部分蛇咬傷患者來自農村,但近年來也偶有收治在城區被蛇咬傷的患者。
目前,該院蛇咬傷救治及普及中心正在調研瀘州地區的毒蛇種類和分布,計劃在年底拿出比較詳盡的瀘州地區毒蛇調研報告。
上藥控股四川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全川醫院每年大概收治5000例左右的蛇咬傷患者。張曉忠介紹,就銷售情況來看,近年抗蛇毒血清在瀘州的用量有所增加,特別是地處山區的敘永縣、古藺縣。
醫生支招:
謹記急救八字訣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林勇介紹,被蛇咬傷後現場急救的要點是八個字:冷靜、結紮、衝洗、排毒。
冷靜:指被蛇咬傷後不要驚慌,忌亂跑,以免血液循環加快毒素吸收。
結紮:指蛇傷後可用茅草、布條在傷口上10—15cm處結紮,以阻礙靜脈回流,減慢毒素吸收。但不可長時間結紮,以免患肢缺血壞死,以30分鐘左右松解一次為宜。
衝洗:用大量清水反覆衝洗傷口。
排毒:在以上三點的基礎上盡力擠壓傷口,以排出毒血。
經過以上的處理雖可祛除一部分蛇毒,但不可輕視,必須儘快送到蛇傷專科醫院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
紅星新聞記者 楊靈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