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瀟湘晨報
記者| 李瓊皓 通訊員 劉樂
" 洞庭湖城陵磯水位還在漲!" 2020 年汛期,洞庭湖這場大水致城陵磯超警時間長達 967 小時,為新世紀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洪水過程。
然而,在迎戰長達 42 天的高洪過程中,洞庭湖區不潰一堤一垸,無一因災死亡失蹤人員,實現了 " 大洪水、少受災 " 的目標。
大水,對水利工程來說,就是一場大考。近年來,在 " 水安全戰略 " 新思路的指導下,湖南水利人將民生水利作為著力點," 利 " 在生命財產保障," 牢 " 在工程科學建設," 實 " 在農村安全用水。
用責任擰緊抗疫 " 安全閥 "
" 過年期間的自來水沒有斷過,水質很好,可以直接用來煮飯。" 疫情期間,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萬塘鄉大灣村貧困戶朱香會表示。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湖南省各級水利部門按照省委、省政府系列部署要求,先後發動 12 萬餘人奮戰在防疫情、保供水一線,齊心協力保障著全省 4 萬餘處農村集中供水工程供水安全、5600 餘萬農村居民的 " 水缸子 "。
為了確保疫情防控期間農村群眾有水喝、喝上放心水,省水利廳多次發出通知,強化責任擔當放首位,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自 2020 年 1 月 28 日以來,省水利廳堅持每天一調度,基層水利幹部職工奮戰在防疫情、保供水一線,齊心協力保障全省 4 萬餘處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安全運行。" 保障供水也是參與防控阻擊戰,水利部門確保農村群眾有水喝、喝上放心水,就是為防控做貢獻。" 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定點扶貧村,返鄉務工人員成疫情防控中的重點排查對象。由於地處偏遠,口罩、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物資成為不少貧困村裡的緊俏貨。省水利廳全力部署各項業務工作有序開展的同時,多方籌措防疫消毒物資,全力支援一線疫情防控。
南縣防汛隊員堅持查不放鬆。
永順縣卓福村是省水利廳的定點扶貧村。接到村裡的求助後,省水利廳駐村扶貧工作隊積極聯繫省內各大醫藥製品廠商和防疫物資供應渠道,800 個口罩,1 箱消毒酒精、1 箱 84 消毒液和部分一次性手套、消毒棉籤等物資,2 月 3 日一早,扶貧隊員就駕車專程將這些物資送往卓福村防疫檢查站點,分發給一線防疫人員,緩解當地疫情防控燃眉之急。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脫貧攻堅工作同樣也不能放鬆。2019 年順利脫貧摘帽的卓福村往後工作的目標任務是鞏固脫貧成果不返貧,水利廳駐村扶貧隊隊長唐光澤表示,在打好防疫戰的同時,工作隊、村支兩委、駐村幹部將重點發展防疫工作中的先進分子和入黨積極分子,凝聚黨員群眾向心力,打造一支永不撤退的工作隊。
在有效疫情防控下,湖南重大水利工程得以儘快復工。2 月 10 日,省水利廳召開廳務會議並提出,要求相關各地堅持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水利工程建設復工和備汛工作,確保 " 兩不誤 "。
汛期即將來臨,確保水利工程的安全度汛至關重要。省水利廳要求各地,把影響 2020 年度汛的在建工程作為重中之重,儘快完成工程度汛隱患的排查摸底,建立臺帳並實施銷號管理。
疫情防控和施工生產 " 兩不誤 "。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及時協調解決工程項目在用工保障、物流運輸、物資供應等方面的需求和困難,確保順利復工。去冬今春,全省水利建設計劃完成投資 214 億元,建設項目 1544 個,春節前總體進度已達 85%。
用信心打贏防汛 " 阻擊戰 "
2020 年進入主汛期以來,湖南全省降下了近 20 輪強降雨,降雨比往年同期多三成,尤其是入汛以來,四大河流除了湘江流域,澧水、沅水、資水都發生了較大洪水,洞庭湖地區大部分水文站點,7 月以來,一直處於超警戒水位。
6 月 28 日以來,洞庭湖區的常德、益陽、嶽陽三市累計投入 246.6 萬人巡堤查險。截至 8 月底,三市累計上報堤垸險情 569 處,已全部及時進行應急處置,沒有發生重大險情。
湖南省水旱災害防禦事務中心防汛抗旱督察專員嚴樂軍回憶,2002 年洞庭湖大洪水,湖區常德、益陽、嶽陽三市共出現各類險情 3000 多處,潰決大小堤垸 129 個。他說:" 同樣是大水年份,但 2020 年洞庭湖區的險情數量大幅減少,而且未潰一堤一垸,說明近年來持續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卓有成效。"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洞庭湖區的安全度險,和這些年持續加大對湖區堤防建設、對防汛加強科技力量支撐、加強湖區人民的防汛意識分不開。
作為水利防汛中的一支尖兵力量,水利專家隊伍在確保險情早發現早處置中起著獨一無二的作用。4 月初,省水利廳調整充實防汛搶險專家庫,落實了 118 名專家,制定了對口服務方案,為地方防汛工作提供技術支撐。7 月 25 日下午,省水利廳君山組專家在巡查洞庭湖沿線堤段和華容河北堤時,發現堤角存在蟻穴滲漏群,當即現場召開 " 會商會 ",採取應急措施對其搶護處置,通過專家和當地防汛隊伍的齊心合力,險情終於得到控制。汛期以來,全省水利系統累計派出 2000 多批次近 9000 人的專家組、工作組深入一線指導防汛,群策群力,共同防守,569 處堤垸險情第一時間得到有效處置。
眾所周知,長江三口來水和湘資沅澧四水匯集洞庭湖之後,再經城陵磯一口流向長江,從另一個方面講,汛期能否控制上遊來水量就決定洞庭湖區防汛的 " 生與死 "。省水利廳通過聯合調度,分割洪水吃進水庫肚裡。
2020 年自 4 月 1 日入汛到 7 月 27 日,全省降雨較常年偏多 4%,其中 7 月 1 日至 7 月 27 日較常年偏多 46.4%,四水洪水總量超過 380 億立方米。與此同時,長江上遊先後形成了三次流量超過 50000 立方米每秒的編號洪水,大約相當於 1.57 個洞庭湖(城陵磯站水位 33.5 米時)的水量。如何不讓如此巨量的洪水都匯入洞庭湖這個 " 盆 " 裡?
省水旱災害防禦中心調度事務部主任科員於思洋介紹,湖南通過科學調度,統籌上下遊、山區湖區和近遠期,為水庫防洪 " 賦能 ":雨前充分騰庫,主峰入庫時全力攔洪削峰,精準滯洪錯峰 …… 避免湘資沅澧四水與長江洪水不利組合和惡劣疊加,縮短洞庭湖城陵磯地區超保證水位時間。
專家組在現場參與協助處理險情。
暴雨與洪水同步,水庫調度先於洪峰。6 月中旬,湖南 11 座大型水庫通過發電或預洩,預留防洪庫容達 87 億立方米。7 月 8 日 0 時起,在澧水上遊出現超額洪量的情況下,湖南調度江埡水庫、皂市水庫等大中型水庫壓減出庫流量,總計削減澧水幹流組合洪峰流量超 8000 立方米 / 秒,使澧水小渡口水位從 41.50 米降至 40.10 米,有效降低了西洞庭湖高洪水位。
為減輕長江上遊來水影響,湖南水利部門協調並配合三峽水庫開展省內水庫聯合調度,攔洪錯峰削峰,並控制洞庭湖區農田澇片排澇泵站對洞庭湖排澇,減少入洞庭湖洪量。
據長江水利委員會初步分析,包括湖南省大型水庫在內的長江中上遊水工程聯合調度,降低長江幹流城陵磯(蓮花塘)站水位 0.8 米左右。汛期以來,湖南一共發布 109 次水庫調度令,累計攔蓄洪量近 71 億立方米,減淹耕地面積 162 萬畝。
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索溪峪街道白虎堂社區黨員、志願者在洪水來臨之前義務疏通河道,搶護河堤、河壩。
用初心守護水利扶貧 " 碩果 "
" 多虧了水利部門,我們村家家戶戶都通水了,吃水問題再也不用愁了。" 芷江侗族自治縣土橋鎮馬田村村民吳久久打開水龍頭笑著說。炎熱的夏季,清澈的山泉水譁譁地流淌,冰涼的泉水瞬間消散了暑氣。這是湖南省貧困人口實現飲水安全有保障的一個縮影。
2020 年,在省水利廳及有關部門開展的駐村幫扶下,湘西州永順縣卓福村貧困戶用上自來水洗菜。
近年來,省水利廳聚焦 " 兩不愁三保障 " 薄弱環節,緊盯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科學謀劃、精準發力,提前完成農村飲水安全、農田水利建設等重點項目脫貧攻堅任務,實現了全省 580 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有保障。
" 十一五 " 至 " 十三五 " 時期,全省累計投入 300 多億元,持續開展農村飲水安全大規模建設。目前,湖南已建成各類農村集中供水工程近 4 萬處(其中," 千噸萬人 " 工程 1115 處," 千人 " 工程 4976 處),農村集中供水率接近 90%。全省農村供水格局已初步形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已成為農村人口覆蓋面最廣、受益人口最多的惠民工程之一。
在 15 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選取 30 處電站為小水電扶貧項目,總裝機規模 13.64 萬千瓦,確保收益資金專項用於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貧困村的基礎設施等公益事業建設。
如何保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順利建設?省水利廳通過尋找可靠的水源、強力督促各地建立工程名錄,加快推進水利重點項目建設等方式,想方設法推進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如落實千人以上工程單位的運行管理責任,強化農村飲用水水質問題整改落實等,通過水費收繳、向財政爭取維修養護資金等舉措落實管護經費,促進農村供水工程長期良性運行。
在科學策略引導下,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卓有成效。涔天河水庫自 2017 年首臺機組啟動發電以來,每年直接為地方增加稅收 4000 餘萬元,有力推動了縣域經濟發展。待涔天河灌區工程完工後,永州市可新增旱澇保收灌溉面積 50.66 萬畝。犬木塘水庫 2020 年動工,衡邵乾旱走廊地區的邵東、祁東等 8 個縣市區將因此受益。
嘉禾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盤江水廠)運行管理規範。
2020 年投資超 30 億元實施重點防洪工程,包括實施水釀塘水庫等 10 座大中型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工程,實施流域面積 3000 平方公裡以上中小河流治理項目 146 個,治理河長約 302 公裡。
激發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內生動力,省水利廳堅持將水利扶貧與扶志、扶智結合起來。" 十三五 " 以來,湖南 13 萬多水庫移民實現喬遷新居;技術幫扶夯實基層,省水電職院免費招收 6 名貧困學生進行職業教育,為 400 餘名貧困學生辦理生源地助學貸款入學;每年聘用貧困人口 300 餘人擔任小型水庫管理員、村級水管員等水利公益管護崗位,助力貧困群眾早日脫貧出列。
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省水利廳和省庫區移民事務中心持續對永順縣卓福村和新化縣白龍村開展駐村幫扶。其中,通過實施脫貧工程、黨建工程、產業工程、基建工程、造血工程 " 五項工程 ",白龍村極大改善了村民的出行、飲水、教育等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提高了全村集體經濟收入,綜合貧困發生率由 2014 年的 11.74% 降至 2019 年底的 0.85%。
用智慧加快構建 " 湖南水網 " 新格局
湖南是水利大省,水情歷來是最大的省情,水安全始終是全省面臨的重大挑戰。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水安全工作,把水安全上升為國家戰略,省委、省政府明確要求 " 認真落實水安全戰略 "。省水利廳主要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十四五 " 期間,全省水利系統要著力構建四大水安全保障體系,加快形成 " 湖南水網 " 新格局。
2020 年 6 月 29 日,湖南省水安全戰略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經省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規劃立足湖南現實基礎,力爭到 2035 年,全域配置優質水資源,謀劃防洪、飲水、用水及河湖生態四大水安全格局,形成 " 湖南水網 "。
" 湖南水網 " 從構建四個體系著手,防洪安全體系、飲水安全體系、用水安全體系及生態安全體系。其中,推進以洞庭湖和湘江幹流為重點的堤防建設,提升 " 一湖四水 " 防洪能力。
省水利廳主要負責人介紹,以洞庭湖區為主戰場,以湘資沅澧流域為重點單元,以 100 個縣級以上城市為重點保護對象,構建 " 一湖四水百城 " 防洪格局。" 重點實施洞庭湖防洪、四水防洪控制性水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工程,實現洞庭湖區整體抵禦 1954 年型洪水,基本具備分蓄 160 億立方米超額洪水能力,城市防洪全部達標。"
為了保障人民群眾喝上放心水、優質水,規劃還提到,推進 " 城鄉供水一體化、區域供水規模化、工程建管專業化 ",構建 " 一帶四片多點 " 飲水格局。重點實施湘江沿線水資源配置工程,椒花、大興寨等水源工程,增強縣級以上城市應急水源保障能力,實現優質水庫水源覆蓋 3500 萬人等。
保障糧食安全、產業發展等方面,將規劃 " 一圈四縱三橫 " 用水格局。" 一圈 " 即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 四縱 " 即湘資沅澧," 三橫 " 即沅澧連通、引沅補資、引資濟漣。重點實施洞庭湖北部水資源配置、四口水系綜合整治、灌區現代化建設等,實現區域流域間水資源高效利用,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至 30 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達 0.615 等。
構建河湖生態安全體系,堅持 " 重在保護,要在治理 "。具體來看,重點實施長江及四水流域岸線保護與治理、洞庭湖生態水網、水環境治理及水生態修復等,實現河湖水域空間保有率不低於 6.5%,河湖重要斷面生態流量滿足程度提高到 95% 以上、主要江河湖庫地表水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達 99%。
當前各地水利建設掀起高潮。湖南水利建設重點項目達 649 個。在 2400 多處水利水毀工程、330 餘座病險水庫、24 個城市防洪圈建設現場,在農村安全飲水盲區死角,在大通湖流域、圭塘河流域、漣水流域等水生態修復與水資源保護工程建設現場,相關各方正在抓緊施工,全力保障在 2021 年 3 月底之前完成年度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