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野豌豆屬約200多種,我國有43種5變種,其中在上海有記錄7種,分別為廣布野豌豆、蠶豆、小巢菜、救荒野豌豆、窄葉野豌豆、四籽野豌豆、長柔毛野豌豆。屬植物可做牧草或綠肥,有些種類嫩葉可食,少數種類花果期有毒。
之前的野花花序都有分享到,然後這次剛好做一個集合,共涉及其中的上海植物志記錄到的5種。
分類檢索
1、葉無卷鬚 ----蠶豆
1、葉有卷鬚
2、花序無或近無總花梗 ---救荒野豌豆
2、花序具明顯的長4或短的總花梗
3、花大,花序有花10-40朵 ----廣布野豌豆
3、花小,花序有花小於10
4、花1-2朵著生於花序軸先端,種子4 ----四籽野豌豆
4、花2-4(-7)密集於花序軸頂端,種子2 ----小巢菜
以上基本忽略,看氣質就好了
蠶豆,先出場了,得名其形似蠶,也是最近的時令菜,關於吃蠶都,還有to皮 or not to皮之爭,最近鮮嫩的就不用吐皮了,清明節回家已經嘗過了,和鹹菜一起炒是餐桌上最好吃的一道菜了(除去肉)。不同於後面幾種,這個是人工栽培的,原產歐洲地中海沿岸,亞洲西南部至北非,相傳西漢張騫自西域引入中原。
救荒野大豆,又叫大巢菜,有一種說法是巢菜有大小二種,大者即薇,乃野豌豆之不實者,小者即蘇東坡所謂元修菜也。《詩經裡》「採薇採薇」大概也就是它了,後也有伯夷、叔齊採薇而食之,或許是中了這菜的毒,其毒性為全草有毒,其毒性隨生長期而變化,以花期和結實期毒性最大。
小巢菜,又稱元修菜,因為巢元修喜歡吃,蘇軾有詩《元修菜》序曰:「菜之美者吾鄉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餘亦嗜之。」
四籽野豌豆,沒什麼說了,確定過四個種子咯,當然也有不是的。
廣布野豌豆,一串藍紫小花,廣布於我國各省區的草甸、林緣、山坡、河灘草地及灌叢,這解釋沒誰了。
突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