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五課堂」,實現「三全育人」新突破

2021-01-09 半月談網

精心打造「五課堂」,實現「三全育人」新突破

河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河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講話精神,圍繞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協同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引領學校「大思政」格局,創新「思政樹人—校史育人—校風塑人」育人機制,形成「十全育人」合力,實現「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新突破。

建設思政「全課堂」,融推學科建設發展。馬克思主義學院參與起草並指導落實《河北工業大學課程思政實施意見》。各思政課程支部對接全校各專業支部,搭建課程思政交流平臺,促進思政課教師參與課程思政協同建設,打造黨建引領「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全課堂」,實現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良性互動。思政課與專業課教師交流互鑑,推動新文科與新工科融合發展,引領學科發展新方向;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研究優勢互補,助力「雙一流」學科群建設。《近現代史綱要》建成國家級一流課程、思政本科專業建成省級一流專業、5門思政類課程建成省級示範課程;課程思政孵化6門專業課成為國家級一流課程,學校國家級課題立項突破110項,15個專業建成國家一流專業。

創新實踐育人「活課堂」,激發人才創造力。馬克思主義學院立足駐地,連通京-津-冀、輻射全國開展社會實踐,在支教扶貧中探索大中小思政一體化新思路,構築了學生廣泛參與、導師全程指導的「網際網路+X」實踐育人體系。「拾光支教團」連續三年在陝西藍田縣和河南睢縣等開展支教活動,開設7門特色課程,覆蓋9個年級、5000餘人次,獲評天津市大學生志願服務「三下鄉」優秀實踐服務團,被推薦參評全國百強隊伍。統籌全校200餘支隊伍走訪津冀11個地市200餘處革命遺址,圍繞山西洪洞大槐樹、河北雄安蘆葦畫、天津楊柳青年畫等民俗文化進行全國範圍大調研,141支學生團隊獲批省市級以上立項,1600餘人次走進基層,形成調研報告141篇,受到人民日報、學習強國、中國教育報等關注,獲挑戰杯、創青春等7項國家級獎項,京津冀大學生講思政課競賽獎10餘項,極大提升了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築牢意識形態「硬課堂」,打造育人思想矩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馬克思主義學院以築牢高校意識形態陣地為目標,堅持推動單周全校學理論、雙周全校集體備課機制,確保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零時差」進頭腦、進課堂,使全體教師自覺成為黨的創新理論的傳播者、意識形態陣地的守護者。師生研究闡釋宣傳黨的創新理論水平不斷提升,思政工作隊伍活力迸發。近五年,教師在校內外開展理論宣講1000餘場,受眾10萬餘人,獲評河北省宣傳文化「四個一批」人才、基層宣講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北辰之光」思政公眾號推出思想引領文章333期,閱讀量300餘萬次,多篇推送被學習強國等國內重要媒體轉載。「河小馬」「餃餃者」等班團組織媒體平臺良性互動,「馬院書香文化節」「馬克思主義理論青年成長論壇」「京津冀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生論壇」交相輝映,自媒體與主流媒體融合聯動,線上線下形成思想引領合力,成為構築學生思想意識形態防線的亮麗品牌。

打造思政隊伍「強課堂」,激活關鍵主體熱情。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思政課教師「六個要」的總要求,馬克思主義學院堅持引育並舉,配齊建強思政課專任教師隊伍。根據「專職為主、專兼結合」原則,廣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組建思政專家隊伍,充分吸收管理隊伍智慧資源;選拔德才兼備的青年骨幹赴海內外高水平大學和研究機構研修,以培「帶」訓、以賽「帶」訓,培養造就一批青年骨幹;完善考評激勵機制,充分發揮思政課教師、班導師、輔導員等思政骨幹的表率作用,激活全校思政工作隊伍的創新創造熱情。

構建基層黨建「紅課堂」,提升紅色文化育人功能。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的新要求,馬克思主義學院依託全國黨建樣板支部、全省黨建「雙帶頭人」工作室等平臺,充分發揮紅色文化鑄魂育人的功能,實施「黨建+紅色文化育人工程」,以黨建思政凝聚團隊文化,以學科發展反哺黨建思政,形成「黨建+教學科研」「黨建+團隊建設」融合模式。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覆蓋率100%,支部成為開展線上線下紅色文化主題展的戰鬥堡壘,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進實踐,2人獲全國思政課「教學骨幹」,1人獲首屆全國思政課教學展示特等獎,40餘人次獲省市級教學比賽獎項。彰顯了黨支部與教學科研協同建設、提升紅色文化育人的鮮明特色。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取得突出成效,1人獲全國高校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5人獲河北省三好學生、3人獲河北省冀青之星,總計獲獎及榮譽100餘人次。學生思想過硬,疫情期間火線入黨5人,「黨建+紅色文化育人工程」已見成效。(執筆人:張青衛,河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

相關焦點

  • 我省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工作推進會召開
    一校兩生的生源特點促使學校在紮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推進「三全育人」的同時,深入思考如何在新時代構築「全」的體系下提升工作「精」度,進而實現分層次、有重點、全覆蓋的育人新格局,發揮1+1>2的整體功效。
  • 深化「三全育人」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關鍵詞]三全育人;改革;立德樹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的根本問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重要論斷,多次強調「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這要求我們不斷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在育人的高度、力度、效度上下功夫,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
  • 「十三五」安徽答卷:畫好「三全育人」的同心圓
    「十三五」安徽答卷:畫好「三全育人」的同心圓 2020-12-02 11:00:33   來源:安青網
  • 同濟大學召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交流會,推動思政工作...
    1月15日上午,同濟大學「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交流會在四平路校區召開,全面總結展示我校兩年多來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交流典型做法經驗,進一步把「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工作引向深入。
  • 艾上AI智能教育,精心打造暑期英語課堂
    原標題:艾上AI智能教育,精心打造暑期英語課堂近日,艾上AI智能教育旗下智能英語學習平臺"艾賓英語"進行了六大內容的更新迭代,包含教學資料、題庫更新、中考專項課、高考專項課、自然拼讀Level 1和國際音標課。
  • 研討交流促提升 宿州學院紮實推進「三全育人」工作
    近日,宿州學院召開安徽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項目建設研討會。會上,李月雲作題為《以文化、實踐、課程育人為著力點,打造『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特色 》的項目建設階段性總結匯報。具體從項目建設的兩個整合聚力和總體思路,實踐和文化育人—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建設、科學研究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第一二三課堂的平臺搭建融合、黨建+思政+課程建設模式、課程思政等重點工作開展情況,以及建設的成效、不足和努力的方向等方面進行總匯報。
  • 【校報特稿】「三全育人」「五育並舉」 天津大學「五育」之德育...
    除課程核心內容和基本原理外,「思政課程」教學普遍採用漸進式推行「中班教學、小班研討」的教學模式,增強師生的互動交流;推動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試點,實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加強「思政課程」網絡資源庫、案例庫建設,採用「翻轉課堂」等形式;打造「思政課程」教師「天馬長鳴」微信公共號,運用大學生喜愛的方式開展思想理論教育。推進考核方式改革,實施綜合評價體系。
  • 黎明職業大學持續推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
    黎明職業大學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戰略工程、系統工程、民生工程持續抓緊抓好,緊扣一個核心、突出兩個特色、聚焦三個維度、抓好四個關鍵、實施五項計劃,以形成「有效供給、有效協同、有效制度、有效評價和有效經驗」為突破重點,探索生成了一系列具有黎明特色、符合高職特點的實踐成果、制度成果和創新項目,構建系統化「三全育人」樣板體系。
  • 海洋學院精心打造線上教學課堂
    為全面實施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工作方案,保障在線教學順利實施,從3月份線上教學啟動至今,海洋學院高度重視、積極響應、全力投入,精心落實每一門線上課程的教學安排,努力實現線上與線下教學同質等效。走心:院士、院長齊上陣,努力打造鑄金教學體系不管是線上教學還是線下教學,教學質量始終是重中之重。
  • 河海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入選教育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
    中國水利網站2月28日訊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文公布了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名單,我校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入選「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  教育部開展第二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共遴選產生3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區、15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42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綜合改革試點建設周期為2年,旨在從宏觀、中觀、微觀各個層面一體化構建育人工作體系,實現各項工作的協同協作、同向同行、互聯互通,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適應和滿足學生成長訴求、時代發展要求、社會進步需求。
  • ...全力推動十項重點工作實現新突破 奮力譜寫西安新時代追趕超越...
    王浩強調,要充分認識西安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以十項重點工作新突破推動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一是在推進新時代對外開放上實現新突破,重點在做大開放載體、做優開放通道、做好開放平臺、做強開放產業上下功夫、見實效。二是在生態西安建設上實現新突破,堅決當好秦嶺生態衛士,完成全域治水碧水興城主要任務,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加快城市增綠和「三河一山」環線綠道建設。
  • 打造「融合式」教學團隊,創造「浸潤式」學習環境 西南醫科大學...
    原標題:打造「融合式」教學團隊,創造「浸潤式」學習環境 西南醫科大學:學生在課程思政中「精術立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種叫ECMO(體外膜肺氧合機)的設備,在搶救重症患者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這和我們今天的課程有什麼關係呢?
  • 精心描繪全域旅遊新藍圖
    >近年來,賈汪始終堅持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為主線,按照「生態立區、產業強區、旅遊旺區、文明興區」戰略發展定位,持續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生態優先潘安湖畔的馬莊村,堅持黨建引領、文化興村、產業旺村,不斷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路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馬莊文化」和「馬莊現象」。
  • 包信和:打造理工醫交叉融合的「新醫學」人才「雙通道」
    他表示,「學醫」路上,科大瞄準「新醫學」,以生命科學與醫學部為「新醫學」改革創新試點,突破當前臨床醫學本科專業、臨床醫學專業學位點和科學學位點的人才培養體系限制,打造理工醫交叉融合的「新醫學」人才「雙通道」,培養理工背景臨床醫生和醫學科學家。此外,中科大面向全校大一、大二在校本科生設立醫學英才班。
  • 創新教學模式,打造生物新課堂
    近日,樂山市實驗中學八年級生物組以深化高效課堂教學改革、切實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出發點,立足學校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了以學生為主講的生物新課堂教學活動。課前,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教材,明確知識點,並指導學生從自身角度去理解新舊知識的銜接以及和生活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突破知識點。
  • 浙大四院醫共體打造「雲課堂」人才均質化培養 未來可期
    近日,浙大四院醫共體科教管理中心「雲課堂」正式上線。首開課程從8:30持續到20:30,浙大四院總院區神經內科主任趙國華、院感科主任袁鳳琴等七位專家通過網絡直播授課。課程中,學員互動性強,討論氛圍濃厚,教師課堂節奏把握精準,教學形式也得到了學員的一致讚賞,學員們表示受益匪淺。新冠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浙大四院醫共體廿三裡院區、福田院區院長、各部門負責人十分重視,全員參與培訓學習,院感科主任袁風琴課間多次強調院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得到了大家一致好評。
  • 團聚力助力高校第二課堂建設 服務超過150萬大學生
    參加一回迎新志願活動、聽一堂專家講座、組織一次社團活動、報名一場創業實踐……打開第二課堂系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大三學生蘇炳南參加的所有第二課堂活動全都記錄在冊。「每參加一次素質能力拓展活動,我的能力畫像就會發生改變,通過數據可以更直觀的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蘇炳南說,第二課堂就像一面鏡子,可以看到自己優缺點,找到與理想職業間的差距,並及時作出調整。
  • 實施五個「順變傾力」 實現五個「全面推進」
    學校順應時勢,積極實施五個「順變傾力」,實現五個「全面推進」:一是高位識變,傾力領會和重構教師教育信息化新理念,全面推進人才培養方案創新;二是應時謀變,傾力規劃和創建智慧校園新平臺,全面推進師生主動適應信息化變革;三是借勢應變,傾力推廣和打造混合式教學新模式,全面推進教師教育課堂革命;四是創新施變,傾力探索和開闢治理信息化新路徑,全面推進師範院校治理體系建設;五是主動求變,傾力探索和建構服務育人信息化新機制
  • 上海電力大學數理學院:「方圓」溯源塑本 「三全」正己立人
    上海電力大學數理學院黨委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院黨委強化政治引領,加強頂層設計,繪就一體化「施工圖」,形成合力育人、協同育人的長效機制,以「『方圓』溯源塑本,『三全』正己立人」為總體思路,紮實推進「三全育人」工作,特色鮮明、成效初顯。架起人才培養「預本研聯通橋」,推行「石榴籽計劃」,繪好育人同心圓。
  • 南方電網廣東江門供電局堅持「傳承+創新」 精心打造「優質電網...
    (央廣網發)央廣網江門12月3日消息 走進南方電網廣東江門供電局項目管理中心辦公室,掛在牆上的「匠人團隊 勞模精神」幾個大字讓人眼前一亮,團隊介紹裡一組組數據、一個個榮譽更是讓人稱讚不已。然而這背後,是一次次攻堅克難完成大規模、工序複雜建設工程,一次次突破技術瓶頸,在工程建設道路上不懈探索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