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夏之年的1816和疫情縱橫的2020,它們有什麼必然的聯繫

2020-09-09 數風雲野史

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顆不起眼的行星,但對於人類來說它不僅是一顆行星,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對於太陽來說它是一顆可有可無的行星,但對於地球來說太陽是遠不得也近不得的能量來源。一個王朝可以採取海禁和閉關鎖國的政策,但是無論如何也阻止不了太陽黑子和火山爆發。一個病毒引起人類的恐慌,可見古往今來, 自然的變動也是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量變。

一、一個全球的低溫,一個全球的病毒

1816年,低溫席捲全球,猶如災難大片。2020年,病毒席捲全球,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據保守估計, 1816年北半球平均氣溫下降了0.4℃ ~0.7℃。在西方,這一年被稱為「無夏之年" ,在民間的記憶裡被稱為「凍死人的1816年」。嘉慶年間的雲南饑荒與西方所說的「無夏之年」有共同的氣候背景。2020年因病毒死亡人數達80多萬人。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1816年低溫在美國,飢餓的人群往西遷移,改變了農業結構,拓展了領土。在中國,饑荒導致民變,引發了清朝由盛轉衰的道光蕭條。同時自然的陰霾還影響到繪畫風格和文學基調,促進了新宗教的誕生,新發明的湧現。2020年疫情在美國引起多地暴亂,黑人和白人兩級分化,美國的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嚴重。中國以最快的速度戰勝疫情,成為世界上影響力最強的國家。

二、「凍死人的1816年」和「疫情縱橫的2020年」的其他災害

1816年發生了六月飛雪,新罕布夏州88歲的醫生愛德華在日記中寫道,在1816年的6月7日天氣極其寒冷,土地凍得堅硬,風雪呼嘯了一天,在中午的暗彩處,冰者12英寸那麼長。

6月17日早晨氣溫下降到零度以下,佛蒙特市附近的一個農夫有很大一塊玉米田,這幾天晚上他都在田裡燃起篝火,和家人輪流看守不讓火熄滅,以免玉米凍死。猶如災難大片要冰封整個世界。對美國東北部夏天的生動記憶保存在下面的民謠裡:樹木沒有一片葉子,山脈光禿禿,田野愁眉苦臉,山網陰鬱,枝梗枯槁,這就是那一年的夏天,沒有短袖。

1816年在亞洲的印度,季風延遲,夏季陰雨連綿,加重了霍亂的傳播,瘟疫從恆河流域的班加羅爾一直蔓延到莫斯科。在中國雲南地區發生大面積災荒,被稱之嘉慶大災荒,可以說。對於靠天吃飯的農民來說,糧食歉收常常意味著死亡,嘉慶大災荒是雲南近代有記載的規模最大、最嚴重的一次饑荒。

2020年不僅疫情席捲全球,還有全球變暖,澳大利亞的火災從2019年8月到2020年3月才算結束。熊熊烈火然燒著整個森林,猶如人間地獄。還有非洲豬瘟,它的襲擊豬肉馬上秒變奢侈品。

三、發生災難前的災難

1815年4月5日,沉睡了5000年的印尼松巴哇島坦博拉火山巖漿噴薄而出,氣勢洶洶。五天之後,也就是1815年4月10日晚7時左右,坦博拉火山巖再次爆發,隨後斷斷續續持續百餘天,當煙霧消散以後,坦博拉火山已「噴掉了山頂」 ,其高度從4100米銳減到2850米。坦博拉火山爆發的劇烈程度相當於1883年喀拉喀託火山爆發的10倍,噴出的火山灰在地球大氣圈中形成一個層面,它「一手遮天」 ,將太陽釋放給整個地球的光和熱給擋在了外面,導致了低溫天氣。因為火山灰在大氣層中需要時間流動,所以並沒有立刻影響附近地區的氣候,直到1816年影響才顯現出來。

2020年之前人類不注重環境和衛生,不注重鍛鍊,不愛護大自然。才有了病毒的滋生。全球變暖有自然的因數菲律賓、日本、印尼火山噴發,和澳大利亞的大火。

1816年和2020年的必然聯繫

1816年屬是農曆的丙子年,2020年是農曆的庚子年,它們都是鼠年。中間間隔204年。

不論是「無夏之年」還是疫情縱橫之年都是影響著歷史進程的一年,它們都影響著世界上每一個國家。也是在時刻提醒著人類該如何生存。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無論人類的科技有多麼的發達,在大自然面前還是那麼的渺小。

相關焦點

  • 1816!為什麼這一年沒有夏天呢?
    "無夏之年"必有氣候反常的現象,正常情況一年四季都是存在的,包括如今人類面對極端氣候現象的時候,雖然春秋季不那麼明顯,但是確實也還能找到季節的"臨界點",那"1816年"——無夏之年到底是什麼情況?
  • 1816年,為什麼這一年沒有夏天?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無夏之年」必有氣候反常的現象,正常情況一年四季都是存在的,包括如今人類面對極端氣候現象的時候,雖然春秋季不那麼明顯,但是確實也還能找到季節的「臨界點」,那「1816年」——無夏之年到底是什麼情況。 要是按照這一年的年份來說,不太可能是因為類似於如今的氣候變化而帶來的巨大影響。
  • 1816年,為什麼這一年沒有夏天?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無夏之年」必有氣候反常的現象,正常情況一年四季都是存在的,包括如今人類面對極端氣候現象的時候,雖然春秋季不那麼明顯,但是確實也還能找到季節的「臨界點」,那「1816年」——無夏之年到底是什麼情況。要是按照這一年的年份來說,不太可能是因為類似於如今的氣候變化而帶來的巨大影響。肯定是又由其他氣候現象所引發出來的,所以這個需要從其他因素來理解才正確。
  • 1816年全球無夏,六月份還在下大雪
    1816年的無夏之年根據史料記載,在19世紀初期,也就是1816年的時候,全球大範圍內都經歷了一場可怕的「無夏之年」。當時,雲南地區的受災情況非常的嚴重,明明已經是六月份,可是天空中仍然下著鵝毛般的大雪,很多地方的糧食都顆粒無收。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場可怕的災難無異於是「催命符」,讓很多人都活活餓死了。
  • 1816「無夏之年」,北半球六月飛霜,歐洲20萬人被凍死
    全球範圍持續性的氣候寒冷、乾旱,使得耕地變少、農作物歉收,饑荒、戰爭和各種瘟疫、流行病像夢魘一樣困擾著人類,數億人為之喪命。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小冰期」,在中國也稱為「明清小冰期」。黑龍江農曆七月出現嚴重霜凍,安徽、江西等地亦有農曆六、七月出現降雪的紀錄,雲南全省出現嚴重饑荒。一時之間,人人自危,民間更是流傳這是老天爺在告訴大家大清朝發生了天大的冤屈,讓嘉慶帝十分頭疼。
  • 1816年,6月飄雪、7月霜凍,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異常天氣的發生
    1816年,6-7月間,中國的江西、安徽出現飄雪天氣;中國東北部黑龍江出現霜凍天氣。大量農作物減產,全國陷入一片饑荒之中。造成這種異常天氣的原因是:1815年,位於印度尼西亞的坦博拉火山爆發。據推測,這次火山爆發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5萬顆廣島原子彈的當量。
  • 1816年地球發生了什麼,為何北半球到處都是夏天下雪結冰的現象
    歷史上的1816年沒有夏天。在這一年中出現了6月下雪,7月結冰,8月霜凍的現象。因此,1816年,也被人們稱作「無夏之年」,甚至有人把這一年稱作「凍死人的1816年」。這一年夏天,低溫席捲了全球。最為嚴重的是歐洲、北美和亞洲,整個地球北半球的年平均氣溫因此下降了近3℃。
  • 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如今的地球生態環境之下,出現什麼異常的氣候現象,對大家來說都不是什麼陌生的事情,全球變暖加劇,就算是我們在2020年看到的氣候現象可能也只是開始,因為人類還在不斷對地球產生破壞,加大溫室氣體排放等等,這些狀態之下地球只會變得越來越差,就算是科學界呼籲遵守《巴黎協議》,但是結果並沒有所有的國家和地區來遵守實施
  • 六月飄雪、七月霜凍,1816年因火山爆發引發的北半球氣候反常
    坦博拉火山的這次爆發,乃是世界上有歷史記載的最大一次火山爆發,爆發指數高達7級(VEI-7),火山爆發指數主要用來評估火山爆發威力及噴發量,共計八級。這次火山爆發,噴入空中的火山灰和碎石估計約為170立方公裡、約1300億噸。
  • 地球的「無夏之年」是指什麼?1816年的地球有多冷?
    1816年為什麼被人們稱為「無夏之年」?這年都發生了什麼?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好好介紹介紹,這個千年一遇的怪異一年,它到底有多「怪」。 這年地球氣候出現嚴重反常,沒有夏天,低溫席捲全球,尤其北半球,六月結冰,七月霜凍,這樣的現象相繼出現在亞歐大陸,和北美洲。
  • 因果與規則的必然聯繫
    宇宙萬物都受規則制約,只要有規則發生作用,則必然伴隨因果現象。比如月球旁邊為什麼會有個地球?地球上為什麼有山有水?石頭和水為什麼形狀不一樣?為什麼原子所含質子中子電子數會有差異等等,所有做為「結果」的現象,必然會有其通過規則起作用的「原因」,這個因果是嚴格符合規則的,所以必然是無誤差的,也是必然可以通過規則推導的。因果輪迴也一樣,但當然不是「上輩子殺雞,下輩子變狗。上輩子做壞事,下輩子做牛做馬。
  • 飛機顛簸和飛行高度有必然聯繫嗎?
    轉自東方航空訂閱號我們坐飛機時,有時會有顛簸,有人說這是因為在對流層飛才這樣,那麼飛機顛簸和飛行高度有必然聯繫嗎
  • 韓會師:鈔票多少和匯率升貶有必然聯繫嗎
    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適當的動機且需要一定的外部條件配合,雖然在極端情況下會發生很多極端的事情,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極端的事情一定會很快發生。「  「師兄你把我說糊塗了。」  望著這個上學時讀書時間不到打遊戲十分之一的師弟,筆者真有暴揍他一頓的衝動,但也只得繼續解釋:「你知道M2都包括什麼吧?主要包括現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居民儲蓄存款,對吧?」
  • 1816年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何地球失去了夏天,終日不見太陽?
    確實,地球的力量是很強大的,人類根本無法與之抗衡,就拿1816年的那一場全球性的災難來說,我們總算見識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很多人都不知道1816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但知道的人直到現在還心有餘悸。因為1816年是恐怖的一年,那一年,很多地區都失去了夏天,大多數地區,都是大雪飄揚,河流結冰常態。就連一隻昆蟲都結成了細碎的小冰晶,甚至飛在天空的鳥兒也結成冰塊,然後掉了下來,砸在白白的雪上,留下一個坑。那麼那一年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 張文宏稱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 抗疫概念股有哪些
    現在已經進入秋冬季節,大家最擔心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早之前有專家稱,國內第二波疫情估計在秋冬季爆發。對於這個問題,張文宏稱第二波疫情是必然的,目前,國內正面臨這境外輸入風險,必須要做到百分百隔離,千萬不讓小火苗爆發變成指數級上升,要不然,後果會很嚴重。
  • 於正的發言真讓人反感,流量和演技直接並沒有必然聯繫
    畢竟最近集中在他身上的討論就挺多的,先是跟汪海林的那場罵戰,引發了很多的關注和討論,網友們都想見見那些所謂的文人過招會是怎樣精彩絕倫的場面。但結果應該也是讓廣大網友挺失望的,原來文人之間的罵戰和普通人也沒什麼區別,並沒有多麼的高雅!於正近日又上了熱搜,因為他說自己從來不用流量,他用不用流量沒人關心,但是這句話倒是又給他自己帶來了不少的流量!
  • 航旅縱橫緊急上線通知系統 實時推送航班疫情動態
    1月30日,航旅縱橫緊急上線「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患者同航班自動通知系統」。 如有同航班的旅客確診,航旅縱橫將實時推送提醒信息:「航班發現確診患者,請您返家後暫不要外出,居家封閉隔離觀察,並第一時間到所在社區進行登記。發現異常者請立即就近到指定發熱門診就診。就診過程中要全程佩戴口罩,儘量不要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 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北半球夏天到處下雪,未來還會重演嗎
    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異常現象的出現的呢?在1816年(即嘉慶二十一年),北半球地區出現了天氣嚴重異常現象,在當年的夏天出現了罕見的低溫天氣,亞洲、歐洲、北美洲等地區都受到了影響。看起來這是一場「半全球性」的「六月飛霜」,所以當年也被稱為「無夏之年」,意思是當年沒有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