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年,6-7月間,中國的江西、安徽出現飄雪天氣;中國東北部黑龍江出現霜凍天氣。大量農作物減產,全國陷入一片饑荒之中。
造成這種異常天氣的原因是:1815年,位於印度尼西亞的坦博拉火山爆發。據推測,這次火山爆發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5萬顆廣島原子彈的當量。
我們用數據說話:該火山爆發所釋放的火山灰飄揚了400多公裡之後,仍能厚積數尺;即便2000多公裡外的人也能聽見火山爆發的巨響;火山爆發當場就造成印度尼西亞7萬人死亡,間接導致數十萬人死亡。其所釋放的火山灰多達600億噸;噴出的巖漿超過1400億噸,使得該火山的海拔高度降低了1000多米。
伴隨火山噴發產生的二氧化硫漂浮在大氣層中,使得來自太陽的熱量很難傳遞到地球上,使得當時整個北半球的溫度下降了0.4-0.7度。
在加拿大5-6月份,出現異常寒冷的天氣,使得大量農作物減產;而且氣溫變化無常,使得數十萬人凍死。
在美國東北部,同樣出現了即位罕見的天象,農作物減產嚴重。
而1815年,拿破崙剛剛打完了戰爭,糧食還在短缺之時,1816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整個歐洲出現饑荒,導致大約20萬人死亡。
這場災難是空前的,但是在文學上有許多作家以此創作了許多文學作品。比如美國作家威廉·K·克林格曼曾就這一年的異常天氣寫了一本書——《無夏之年》,也算是災難給人類的一點「貢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