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年地球發生了什麼,為何北半球到處都是夏天下雪結冰的現象

2020-12-06 張生全精彩歷史

歷史上的1816年沒有夏天。

在這一年中出現了6月下雪,7月結冰,8月霜凍的現象。因此,1816年,也被人們稱作「無夏之年」,甚至有人把這一年稱作「凍死人的1816年」。

這一年夏天,低溫席捲了全球。最為嚴重的是歐洲、北美和亞洲,整個地球北半球的年平均氣溫因此下降了近3℃。

當時處於嘉靖年間的中國同樣未能倖免,雲南因此出現了大面積的饑荒。

(1816年的夏天)

在美國東北部,1816年的初春還相對正常,雖然春寒料峭,但大部分人家已經移除了取暖設施,熄滅了房間內的爐火,期待著一個春暖花開的五彩季節如期而至。2月的時候,雖也遭遇了長時間的倒春寒天氣,但相較往年也還算正常。3月間,氣溫逐漸回升,樹木變綠,春花競相開放,但大風天氣明顯多於往年。

到了4月份,本該春意盎然的天氣突然變冷,甚至下起了凍雨,天空中居然飄下了雪花。5月的天氣更加詭異,就像進入了冬天,不但天上繼續紛紛揚揚地飄下了雪花,池塘和河裡在低溫中也結上了一層薄冰,莊稼被凍雨和霜雪蹂躪,大部分農作物被直接凍死。

6月份的時候,加拿大和美國部分地區出現了暴風雪,農民們不得不穿上冬裝在田間地頭忙碌,儘量讓殘存的莊稼能活下去,很多地方凍死了人畜。更為奇怪的是,氣溫有時候會高達35℃,但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急劇下降到0℃。

夏日寒流席捲了整個美國新英格蘭地區,並且向南蔓延到了美國的維吉尼亞。據當地的地方志記載:「在6月的數場大雪後,人們需要坐雪橇出行。7月4日,正值美國獨立日,這一天大雪紛飛,水塘裡的水結了冰,參加獨立日慶典的人們不得已擁入教堂,因為那裡的火爐能夠讓大家得到一絲溫暖。」

8月的加拿大情況急劇惡化,地面上幾乎看不到綠色植物的影子,全都被冰雪覆蓋,一位市民用僵硬的手記載了當時的情況:「霜凍和冰雪凍死了地裡所有的豆類和穀物,田裡空空如也,像12月一樣一片雪白。」

(異常氣候下的災民)

在歐洲,1816 年夏天的雨量,比往年要高出許多,大雨在愛爾蘭無休無止地下了整整8 個星期,農作物全部毀於一旦。低溫和多雨的天氣導致英格蘭的農作物遭受了滅頂之災,大片的草場和苜蓿被毀於一旦。

在中國,也有廣大地區出現了極端的低溫天氣。例如,在江西彭澤縣的縣誌裡就有如下記載:「六月下旬北風寒,二十九日夜尤甚,次早九都、浩山見雪,木棉多凍傷。」

在東北黑龍江,雙城在農曆七月出現嚴重霜凍。作物失收,墾丁逃亡。在臺灣新竹、苗慄等地發生了罕有的冬天霜凍,新竹出現「十二月雨雪,冰堅寸餘」。

極端低溫天氣帶來的後果就是莊稼大面積凍死,糧食減產嚴重,引發饑荒。

史料中記載了1816年雲南的饑荒「是歲大飢,路死枕籍」,百姓飢腸轆轆,餓殍千裡,甚至為了生存賣兒賣女。

在美國,因饑荒導致數萬人死去。研究此次低溫氣候的科學家韋伯說:「人們被迫以田鼠為食,甚至為了一塊植物的根莖不惜大打出手。」緊隨饑荒而來的就是瘟疫流行,「大多數人都因罹患傷寒等流行病,以及和饑荒有關的病症死去」。

(坦博拉火山噴發)

那麼,造成此次「無夏之年」低溫天氣的罪魁禍首是誰呢?

這是因為前一年的印尼松巴哇島坦博拉火山噴發造成的。

這座並不著名的火山海拔有2851米,位於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北部。在1815年4月5日,坦博拉火山開始隆隆發作。駐紮在數百公裡外爪哇島上的士兵,以為發生了戰爭,立即全副武裝集合,等待著上戰場的命令。

這座火山強勢噴發時,把多達150立方千米的塵埃和巖石拋到空中。噴湧而出的火山灰和火山渣覆蓋了巴哇島方圓一百英裡的區域,厚度達到了約3.7米。

熾熱的巖漿以每小時上百公裡的速度,順著山勢傾瀉而下。所過之處萬物俱焚,山腳的森林和草場,都被焚燒殆盡。

這次坦博拉火山噴發和其後引發的海嘯,是有記載以來損失最為嚴重的,共造成超過10萬人死亡。噴發的火山灰,衝上平流層,形成了一個大約4億噸的巨大氣體,將地球層層包裹。

這些氣體中,包括水蒸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氟和氯等,它們在大氣層中經過反應後形成溶膠,阻擋和反射了太陽光,使得太陽的熱量難以抵達地面,從而導致極端低溫天氣,最終形成1816年的「無夏之年」。

(參考資料:《坦博拉火山爆發帶來的影響》)

相關焦點

  • 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北半球夏天到處下雪,未來還會重演嗎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相信大家也知道,雖然冬天的氣溫相對較低,但是隨著四季輪迴,夏天來臨時,氣溫也會回升。一般情況下,除了那些比較寒冷等地區(如南北極、高原等地區)以外,很多地區的夏天都會出現高溫的情況。如果在夏天,低緯度低海拔地區出現結冰、降雪的情況,看起來就有點不可思議了。問題是,「六月飛霜」的情況真的存在嗎?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異常現象的出現的呢?
  • 1816年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何地球失去了夏天,終日不見太陽?
    有人說,人類已經掌握了統治地球的力量,我們無須再畏懼任何災難,因為現代的科技已經足夠保護地球,保護人類;也有人說,大自然的力量無窮盡,人類窮其一生,也無法真正的捍衛大自然,對此他們舉出了6500萬年前那一顆巨大的隕石墜落地球的場景,是的,強如恐龍一般厲害的生物也毀於那一場災難。這兩種觀點,想必大多數人都選擇這是第2種。
  • 1816年,為什麼這一年沒有夏天?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無夏之年」必有氣候反常的現象,正常情況一年四季都是存在的,包括如今人類面對極端氣候現象的時候,雖然春秋季不那麼明顯,但是確實也還能找到季節的「臨界點」,那「1816年」——無夏之年到底是什麼情況。 要是按照這一年的年份來說,不太可能是因為類似於如今的氣候變化而帶來的巨大影響。
  • 1816年,為什麼這一年沒有夏天?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無夏之年」必有氣候反常的現象,正常情況一年四季都是存在的,包括如今人類面對極端氣候現象的時候,雖然春秋季不那麼明顯,但是確實也還能找到季節的「臨界點」,那「1816年」——無夏之年到底是什麼情況。要是按照這一年的年份來說,不太可能是因為類似於如今的氣候變化而帶來的巨大影響。肯定是又由其他氣候現象所引發出來的,所以這個需要從其他因素來理解才正確。
  • 1816「無夏之年」,北半球六月飛霜,歐洲20萬人被凍死
    一時之間,人人自危,民間更是流傳這是老天爺在告訴大家大清朝發生了天大的冤屈,讓嘉慶帝十分頭疼。 不僅中國如此,當年的北半球天氣均出現了嚴重的反常,歐洲、北美洲、亞洲都出現六月飛霜的異象,被稱為「無夏之年
  • 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如今的地球生態環境之下,出現什麼異常的氣候現象,對大家來說都不是什麼陌生的事情,全球變暖加劇,就算是我們在2020年看到的氣候現象可能也只是開始,因為人類還在不斷對地球產生破壞,加大溫室氣體排放等等,這些狀態之下地球只會變得越來越差,就算是科學界呼籲遵守《巴黎協議》,但是結果並沒有所有的國家和地區來遵守實施
  • 地球的「無夏之年」是指什麼?1816年的地球有多冷?
    1816年為什麼被人們稱為「無夏之年」?這年都發生了什麼?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好好介紹介紹,這個千年一遇的怪異一年,它到底有多「怪」。 這年地球氣候出現嚴重反常,沒有夏天,低溫席捲全球,尤其北半球,六月結冰,七月霜凍,這樣的現象相繼出現在亞歐大陸,和北美洲。
  • 六月飄雪、七月霜凍,1816年因火山爆發引發的北半球氣候反常
    「六月飄雪,七月霜凍」,這可不是文學作品中冤案帶來的反常現象,而是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由於這種反常的氣候,這一年也被稱為了「無夏之年」。那麼,為何會產生如此反常的氣候呢?而其始作俑者便是一座火山的爆發。
  • 1816年,全球範圍出現六月飛霜,致20萬人被凍死,到底發生了啥?
    大自然可以說是地球上一個極為神秘的存在。在它的控制下,無數的特殊現象和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給人們帶來了意外的災難。我國曾經有一個叫「六月飛霜」的成語,它用異常的天氣現象來表達不滿的存在。但是誰會想到這種異常在世界歷史上曾經發生過。 1816年,全球出現「六月飛霜」,20萬人被活活凍死,在這一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 1816!為什麼這一年沒有夏天呢?
    "無夏之年"必有氣候反常的現象,正常情況一年四季都是存在的,包括如今人類面對極端氣候現象的時候,雖然春秋季不那麼明顯,但是確實也還能找到季節的"臨界點",那"1816年"——無夏之年到底是什麼情況?
  • 那一年的地球北半球沒有夏天!
    圖片來源:電影《後天》NEXTMIND想像一下,如果北半球的每個角落都沒有了夏天這並不非什麼科幻小說劇情,據維基百科顯示,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下圖)發生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釋放超過1000億立方米的物質,至少有7萬人死亡。火山爆發的聲響震耳欲聾,遠在2000公裡外的蘇門答臘島也聽見了這次爆發,有船員因此被震破耳膜。
  • 酷熱難當,快消失吧夏天!這一年全球真的無夏,卻讓世界陷入困境
    還真別說,差不多兩百年前,還真有一年裡是沒有夏天的,全球很多地方都發生了六月飛雪,當然不是因為某個人比竇娥還冤,而是一座火山爆發了,火山灰遮天蔽日,擋住了陽光,才造成了罕見的全球「無夏之年」。正是這些火山灰和氣體,在空氣中形成溶膠,將地球層層包裹,甚至在歐洲很多國家的上空,都能夠看到瀰漫的火山灰。太陽光好久都無法直射到地面,人類不得不暫時告別了夏天。
  • 1816年,全球大面積出現六月飛霜,致20萬人凍死,當年發生了啥?
    產生「六月飛雪」大概率都是因為夏季高空有較強的「冷平流」,將含有雪花的積雨雲拉到地面,從而產生降雪。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小範圍的,有著地區的局限性。但是在1816年,全球範圍內都出現了六月飛雪,被史學家稱為「無夏之年」,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公元1816年,正值中國的嘉慶二十一年。
  • 1815年的一次火山爆發,讓北半球丟失了夏天
    2020年遇到的災難太多了,甚至網友說「就算現在報告發現了外星人也沒啥好奇怪的」的確,也主要是人類的歷史太短,地球生命也太脆弱,一個病毒、一次山火就能把人類的文明敲回原型放長遠一點,在地球的歷史上,火山搞一搞、冰川紀搞一搞,實在玩夠了還可以呼叫小星星外援現在蹦躂歡騰的的人類,興許地球母親擠個痘痘就得接近團滅——
  • 北半球小冰河時期 臺灣平地也下雪
    (報系資料照/郭吉銓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霸王寒流」發威,全臺灣冰成「凍番薯」,連平地都下雪跟霰。民眾可能疑惑,之前專家一直說今年強聖嬰現象會造成暖冬,為何還這麼冷?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17世紀前後,北半球小冰河時期,臺灣不少地方都有平地下雪紀錄。
  • 1816年歷史上稱為「無夏之年」,也是歷史上最黑的一年
    "《知史以明鑑·查故以至今》181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裡,很多地方都「
  • 無夏之年的1816和疫情縱橫的2020,它們有什麼必然的聯繫
    一、一個全球的低溫,一個全球的病毒1816年,低溫席捲全球,猶如災難大片。2020年,病毒席捲全球,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據保守估計, 1816年北半球平均氣溫下降了0.4℃ ~0.7℃。在西方,這一年被稱為「無夏之年" ,在民間的記憶裡被稱為「凍死人的1816年」。
  • 印尼最可怕的火山爆發,奪走了地球三年的夏天
    蝴蝶效應這個現象告訴我們,細微的變化會導致未來狀態的極大差別。歷史上,印尼的一次驚天動地的火山爆發,給全人類造成了巨大的影響。01 巨獸甦醒 萬人劫難19世紀初,印尼群島還處在荷蘭殖民時期,當時,這裡以盛產胡椒、丁香、肉豆蔻等熱帶香料而聞名。
  • 1816年,6月飄雪、7月霜凍,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異常天氣的發生
    1816年,6-7月間,中國的江西、安徽出現飄雪天氣;中國東北部黑龍江出現霜凍天氣。大量農作物減產,全國陷入一片饑荒之中。造成這種異常天氣的原因是:1815年,位於印度尼西亞的坦博拉火山爆發。據推測,這次火山爆發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5萬顆廣島原子彈的當量。
  • 人類在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年,七月下大雪,中國沒有夏天
    所以從1816年開始,全球的氣候都處於非常異常的情況之中。特別是1816年,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寒冷的一年之一。由於這種極端天氣,持續了近3年,導致人們沒有糧食可吃,開始吃樹皮,最後連樹皮都沒有了,只能吃觀音土充飢,不少人在這場自然災害中喪生。據史料記載,雲南饑荒最為嚴重:「是歲大飢,路死枕籍」。由於1816年的夏天,氣溫驟降,7月飛雪,所以稱這一年為「無夏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