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史以明鑑·查故以至今》
181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裡,很多地方都「沒有了夏天」!有些地方甚至在七八月份出現零度天氣,下起了黃色、紅色,甚至是肉色的雪。
本該是火熱的夏季,卻到處冰天雪地,江河裡的水被結成厚厚的冰,馬車都可以在上面行走;鳥兒在空中飛過,一不留神就被凍死落地。
這就是被歷史上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
「無夏之年」發生的原因夏天飄起鵝毛大雪,其原因主要來自1815年4月份在印度尼西亞發生的火山爆發事件!
1815年4月5日至12日,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上的坦博拉火山爆發,當時場面相當恐怖。火山噴出來的巖漿高達44公裡以上,把160多平方公裡的火山灰直接推到了平流層!而且火山爆發產生的溫度直接把山體熔化了,整座大山從海拔4300米熔化到2851米,可見這次火山爆發的規模有多大了。
大量的火山灰停留在平流層,天空就像被蓋上了厚厚的棉被一般,太陽都變得暗淡無光,人們可以直接用肉眼看到太陽黑子和耀斑。坦搏拉火山爆發後,當地居民沒有及時撤退,造成死亡的人數高達九萬多人,但因此而造成的影響卻在第二年才表現出來。
1816年的時候,由於厚厚火山灰的原因,太陽光線無法照射進來,很多地方就在夏天出現了極端的低溫天氣。本該烈日炎炎的夏天卻下起了鵝毛大雪,雪中夾雜著火山灰,顏色變得非常古怪,有黃色,有紅色,有些則是肉色。
突如其來的天氣變化,讓鳥兒變得難以適應,夏天本該是覓食的季節,卻變得寒風透骨,經常有鳥兒飛著飛著就掉到地上,死了。
「無夏之年」涉及的地區無夏之年導致夏天出現罕見的低溫天氣,農作物產品全部沒有收成,因此很多地方出現了饑荒災情,受影響的地區有美洲、歐洲和亞洲。
1816年初夏的時候,美國的氣候還算穩定,平均溫度可以有20多度。但從5月份開始,美國東北部地區開始出現霜凍,農作物直接就被凍死了;同樣的現象發生在加拿大、英格蘭等地區,導致美洲糧食價格飛速上漲;
歐洲的情況也不樂觀,由於糧食短缺,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搶糧食的現象,其中瑞士最為嚴重。德國發生霜凍是在8月份,情況也一樣嚴重,在這場災難中,歐洲大約有20多萬人死於夏天的低溫。
亞洲受災最嚴重的地方就是中國雲南,1816年正好是嘉慶二十一年,史書上記載那年農曆八月份,「天氣忽然寒如冬」,由於惡劣的低溫天氣,導致雲南發生了嚴重饑荒。同時受影響的還有東北地區、安徽、江西,不過相比雲南來說,情況稍微好一點。
知曉更多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歡迎關注道人,為你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