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無夏之年,這是一個全年寒冷的時期,人類因此遭巨大打擊

2020-08-10 宇宙行者

按照傳統的認知,我們知道地球上一年有著四個季節。除了極地、赤道以及一些特別的地區外,人類居住的多數地方都有著冷暖時期之分。一般來說,一個正常有冷暖時期的地方是不會出現持續一年都是寒冷的情況。然而在上個世紀就真的有一年全年都是寒冷的,導致當時的糧食大減產,餓死不少人。

1816年3月,地球多數地區氣溫應該要從寒冷的冬季中回升,慢慢回到春天的模樣。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地球的氣溫直到4月份都沒有回升,還是一副冬天的模樣,並且氣溫還在持續下降中。到了六、七月份,氣溫依然寒冷無比,甚至一些地區還下起了暴風雪。

原本是春天和夏天的季節,直接變成了冬天,這導致當時的糧食顆粒無收,而且大多數動植物都被冷死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1816年的全年寒冷呢?當時限於科學知識的匱乏,人們沒有足夠的條件去調查這件事的原因。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科學水平的提高,一些科學家在經過大量的調研和分析後得出,1816年的寒冷是火山爆發導致的。

這究竟是一場什麼樣的火山爆發呢?它不僅導致全球氣候變得異常無比,還讓人類因此受到巨大的磨難。後來,科學們通過研究發現,其實自1812年開始,世界上的火山就慢慢變得活躍起來。這些火山不斷把地球內部的一些物質釋放到大氣層中,使得大氣層有了隔膜。

特別是在1815年4月,印度的一座名為坦博拉的火山開始爆發,其爆發的等級達到了驚人的七級。最為重要的是,坦博拉火山的爆發持續了將近三個月的時間,直到7月份左右才停止了活躍。這次坦博拉火山的大爆發,直接導致了全球的大氣發生變化,一些二氧化硫直接進入到大氣層中,從而產生了一種氣溶膠。氣溶膠會阻擋陽光的透入,這使得1816年的陽光根本沒有辦法照射大地。而長時間缺少陽光照射的地球,因為沒有了熱能,使得許多動植物大量死亡。

如今,雖說地球上沒有比較活躍的大火山。但活火山仍然很多,而且科學家也無法精確的預知這些活火山的爆發時間。一旦活火山大量爆發了,那人類恐怕還會再一次遭遇全年寒冷的時期。值得慶幸的是,現在人類科技比較發達,在應對類似災難時會比以前好很多。所以,對於突如其來的寒冷,人類也會有相應的方法應對。

相關焦點

  • 地球的「無夏之年」是指什麼?1816年的地球有多冷?
    1816年為什麼被人們稱為「無夏之年」?這年都發生了什麼?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好好介紹介紹,這個千年一遇的怪異一年,它到底有多「怪」。 這年地球氣候出現嚴重反常,沒有夏天,低溫席捲全球,尤其北半球,六月結冰,七月霜凍,這樣的現象相繼出現在亞歐大陸,和北美洲。
  • 1816!為什麼這一年沒有夏天呢?
    "無夏之年"必有氣候反常的現象,正常情況一年四季都是存在的,包括如今人類面對極端氣候現象的時候,雖然春秋季不那麼明顯,但是確實也還能找到季節的"臨界點",那"1816年"——無夏之年到底是什麼情況?
  • 1816年,為什麼這一年沒有夏天?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無夏之年」必有氣候反常的現象,正常情況一年四季都是存在的,包括如今人類面對極端氣候現象的時候,雖然春秋季不那麼明顯,但是確實也還能找到季節的「臨界點」,那「1816年」——無夏之年到底是什麼情況。 要是按照這一年的年份來說,不太可能是因為類似於如今的氣候變化而帶來的巨大影響。
  • 1816年,為什麼這一年沒有夏天?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無夏之年」必有氣候反常的現象,正常情況一年四季都是存在的,包括如今人類面對極端氣候現象的時候,雖然春秋季不那麼明顯,但是確實也還能找到季節的「臨界點」,那「1816年」——無夏之年到底是什麼情況。要是按照這一年的年份來說,不太可能是因為類似於如今的氣候變化而帶來的巨大影響。肯定是又由其他氣候現象所引發出來的,所以這個需要從其他因素來理解才正確。
  • 1816年歷史上稱為「無夏之年」,也是歷史上最黑的一年
    "《知史以明鑑·查故以至今》181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裡,很多地方都「
  • 1816「無夏之年」,北半球六月飛霜,歐洲20萬人被凍死
    從15世紀初開始到20世紀初這段時期,是人類歷史上比較難熬的一個階段。全球範圍持續性的氣候寒冷、乾旱,使得耕地變少、農作物歉收,饑荒、戰爭和各種瘟疫、流行病像夢魘一樣困擾著人類,數億人為之喪命。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小冰期」,在中國也稱為「明清小冰期」。
  • 無夏之年的1816和疫情縱橫的2020,它們有什麼必然的聯繫
    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顆不起眼的行星,但對於人類來說它不僅是一顆行星,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對於太陽來說它是一顆可有可無的行星,但對於地球來說太陽是遠不得也近不得的能量來源。一個王朝可以採取海禁和閉關鎖國的政策,但是無論如何也阻止不了太陽黑子和火山爆發。一個病毒引起人類的恐慌,可見古往今來, 自然的變動也是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量變。
  • 1816年全球無夏,六月份還在下大雪
    地球上的氣候並不是一直保持不變的,人類和世間萬物一樣生活在地球上,自然也就必須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同時接受大自然所賦予的一切。即便是不好的經歷,畢竟在自然面前,任何生物都是非常弱小的,也都是過客。
  • 1816年,全球大面積出現六月飛霜,致20萬人凍死,當年發生了啥?
    左右譖之,王系之,仰天而哭,五月為之下霜。 ——淮南子 戰國時期的鄒衍侍奉燕惠王非常忠心,但是燕惠王的左右卻誣陷他,使燕惠王不信任鄒衍。最後鄒衍仰天痛哭,明明農曆五月卻下起了鵝毛大雪。這就是「六月飛霜」的來歷,所以後來六月飛雪也被用於重大冤案,在《竇娥冤》中也出現過相關片段:「血濺白綾,六月飛雪,三年大旱。」
  • 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北半球夏天到處下雪,未來還會重演嗎
    在1816年(即嘉慶二十一年),北半球地區出現了天氣嚴重異常現象,在當年的夏天出現了罕見的低溫天氣,亞洲、歐洲、北美洲等地區都受到了影響。看起來這是一場「半全球性」的「六月飛霜」,所以當年也被稱為「無夏之年」,意思是當年沒有夏天。
  • 1816年地球發生了什麼,為何北半球到處都是夏天下雪結冰的現象
    歷史上的1816年沒有夏天。在這一年中出現了6月下雪,7月結冰,8月霜凍的現象。因此,1816年,也被人們稱作「無夏之年」,甚至有人把這一年稱作「凍死人的1816年」。這一年夏天,低溫席捲了全球。最為嚴重的是歐洲、北美和亞洲,整個地球北半球的年平均氣溫因此下降了近3℃。
  • 科學家說地球將進入小冰河期,全球變暖將停止,這是真的嗎?
    自從我們進入工業革命之後,我們的科技迅速發展,人類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多。這一系列的活動導致最為直接的問題就是全球環境的變化,全球變暖這個問題在近幾年的時間內尤為突出,很多人都已經親身感受到了全球變暖給我們帶來的變化和影響,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我們感到沒有以往的冬天那麼寒冷。
  • 人類在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年,七月下大雪,中國沒有夏天
    所以從1816年開始,全球的氣候都處於非常異常的情況之中。特別是1816年,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寒冷的一年之一。年是我國的清嘉慶二十一年,據史料記載,在這一年的農曆六七月份,我國的江西、安徽等南方地區發生了極端的天氣。
  • 1816年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何地球失去了夏天,終日不見太陽?
    有人說,人類已經掌握了統治地球的力量,我們無須再畏懼任何災難,因為現代的科技已經足夠保護地球,保護人類;也有人說,大自然的力量無窮盡,人類窮其一生,也無法真正的捍衛大自然,對此他們舉出了6500萬年前那一顆巨大的隕石墜落地球的場景,是的,強如恐龍一般厲害的生物也毀於那一場災難。這兩種觀點,想必大多數人都選擇這是第2種。
  • 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下面我們也來看看一個比較反常的氣候現象,1816年氣候反常現象。1816年無夏季?在1815年4月15日,該火山突然出現大爆發,威力為火山爆發指數的7級,所噴出的火山灰總體積多達150立方公裡,而且抵達高至44公裡之平流層,所以直接導致當年氣候可能就出現大變,同時在1816年的氣候都沒有正常,這就是科學家們懷疑與這座火山噴發有關的原因。
  • 這一年全球真的無夏,卻讓世界陷入困境
    從1812年開始,全球火山都進入了一個活躍期,大大小小的噴發有好多次。而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的爆發,直接導致了來年的寒冷。原先海拔4100米高的坦博拉山,一下子被削去1200多米,這恐怕是人類經歷過的最猛烈的爆炸。人類製造的最大氫彈是5000萬噸TNT當量,坦博拉火山的能量至少是其兩百倍。到了1816年的初夏,天空中的火山灰遲遲沒有消散,太陽的熱量到達不了地表,天氣自然也無法回暖,整個北半球的平均溫度下降了至少3℃。
  • 歷史上的今天|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一次火山爆發!導致近10萬人死亡...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一次火山爆發!讓我們先把時間撥回到1815年4月5日,在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上,一陣轟隆隆的聲音悶悶地響起, 突然三股火光從松巴哇島上沖天而起,沉睡中的坦博拉火山甦醒了。漫天飛舞的煙柱和氣體一直飛向高空,大地為之搖晃,大量的巖漿噴湧而出,產生的氣流將大樹連根拔起。當地居民沒當回事,紛紛走回屋子繼續睡覺。
  • 一直喊全球變暖,又說地球2020年後進入小冰期,到底變暖,變冷?
    全球變暖這件事相信大家都很了解,被喊了幾十年,已經深入人心,到現在依然常被提及,並且我們自身也能感受到現在的氣溫有明顯的變化。主要原因是從上世紀開始,隨著人類工業的發展,大量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甲烷被大量的排放到大氣中,這些氣體就像是給地球蓋了一層厚厚的棉被一樣,導致了全球氣溫的增長。
  • 一直喊全球變暖,又說地球2020年後進入小冰期,到底變暖,變冷?
    我們認識小冰期主要是來自16世紀到19世紀中葉這段時間,因為根據記載這三個世紀,全球氣溫普遍偏低,因此帶來了很多的自然災害,這段時間我國正好處在明清兩代,因此也被稱為明清小冰期。 這個時期到底有多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