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猩猩
相信大家也知道,雖然冬天的氣溫相對較低,但是隨著四季輪迴,夏天來臨時,氣溫也會回升。一般情況下,除了那些比較寒冷等地區(如南北極、高原等地區)以外,很多地區的夏天都會出現高溫的情況。如果在夏天,低緯度低海拔地區出現結冰、降雪的情況,看起來就有點不可思議了。問題是,「六月飛霜」的情況真的存在嗎?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異常現象的出現的呢?
看起來不可思議,「六月飛霜」的情況還真的出現過。在1816年(即嘉慶二十一年),北半球地區出現了天氣嚴重異常現象,在當年的夏天出現了罕見的低溫天氣,亞洲、歐洲、北美洲等地區都受到了影響。看起來這是一場「半全球性」的「六月飛霜」,所以當年也被稱為「無夏之年」,意思是當年沒有夏天。
在當年夏天,美國、加拿大等地區出現了霜凍、河流結冰、降雪等異常天氣,在歐洲地區則導致了大量家畜被凍死,在亞洲很多地區,6、7月份也出現了降雪的情況。記載指出,1816年是自1400年以後北半球地區最寒冷的一年。雖然我們沒法體驗到當年到底有多冷,但是夏天出現降雪、河流結冰等情況,就知道這不是正常的現象。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了這一場「冰期」呢?
目前的觀點認為,1812年及1814年,加勒比海及菲律賓地區出現了一些火山噴發事件,隨後在1815年(即1816年的前一年),森巴瓦島的坦博拉火山也發生了爆發。這是我們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噴發事件之一,據記載,這一次火山噴發的火山灰高達44公裡,到達平流層的高度,火山灰的總體積達到150立方公裡。這些火山的噴發,將大量的火山灰排放到了空氣中,阻擋太陽光照射到地面,最後導致了這一場「小冰期」。
從這一個原因來看,並不是說「天降異象」,只是地球發生了一些災害,導致了「半全球性」的小冰期。這也說明了一點,我們在大自然面前是很渺小的。既然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曾經發生過,在未來是否還會重演呢?
其實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所以未來是否會重演這一幕,不得而知。不過,導致出現這樣的「小冰期」的威脅還是存在的。對於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原因,有一些觀點認為,可能是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到地球,不僅導致了火山噴發,還掀起了大量塵埃物質。這些塵埃物質進入到平流層中,導致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太陽光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出現了小冰期。即使在撞擊事件中,有一部分生物倖存下來,但是由於地球出現了冰河時代,很多生物沒法適應突然驟變的環境,也出現了大規模的死亡。
由於宇宙中,存在各種小天體,小行星碰撞地球的可能性雖然很小,但是小概率事件還是有可能發生的。如果在未來再次出現小行星碰撞地球的情況,確實是可能會再次出現類似的冰河時代,常年可能會出現冰凍狀態,當然,夏天也可能會出現下雪的情況。除此之外,如果一些火山(如黃石火山等)再次出現大規模噴發,也有可能再次出現類似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