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北半球夏天到處下雪,未來還會重演嗎

2020-05-14 猩猩科學頻道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

相信大家也知道,雖然冬天的氣溫相對較低,但是隨著四季輪迴,夏天來臨時,氣溫也會回升。一般情況下,除了那些比較寒冷等地區(如南北極、高原等地區)以外,很多地區的夏天都會出現高溫的情況。如果在夏天,低緯度低海拔地區出現結冰、降雪的情況,看起來就有點不可思議了。問題是,「六月飛霜」的情況真的存在嗎?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異常現象的出現的呢?

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北半球夏天到處下雪,未來還會重演嗎

看起來不可思議,「六月飛霜」的情況還真的出現過。在1816年(即嘉慶二十一年),北半球地區出現了天氣嚴重異常現象,在當年的夏天出現了罕見的低溫天氣,亞洲、歐洲、北美洲等地區都受到了影響。看起來這是一場「半全球性」的「六月飛霜」,所以當年也被稱為「無夏之年」,意思是當年沒有夏天。

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北半球夏天到處下雪,未來還會重演嗎

在當年夏天,美國、加拿大等地區出現了霜凍、河流結冰、降雪等異常天氣,在歐洲地區則導致了大量家畜被凍死,在亞洲很多地區,6、7月份也出現了降雪的情況。記載指出,1816年是自1400年以後北半球地區最寒冷的一年。雖然我們沒法體驗到當年到底有多冷,但是夏天出現降雪、河流結冰等情況,就知道這不是正常的現象。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了這一場「冰期」呢?

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北半球夏天到處下雪,未來還會重演嗎

目前的觀點認為,1812年及1814年,加勒比海及菲律賓地區出現了一些火山噴發事件,隨後在1815年(即1816年的前一年),森巴瓦島的坦博拉火山也發生了爆發。這是我們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噴發事件之一,據記載,這一次火山噴發的火山灰高達44公裡,到達平流層的高度,火山灰的總體積達到150立方公裡。這些火山的噴發,將大量的火山灰排放到了空氣中,阻擋太陽光照射到地面,最後導致了這一場「小冰期」。

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北半球夏天到處下雪,未來還會重演嗎

​從這一個原因來看,並不是說「天降異象」,只是地球發生了一些災害,導致了「半全球性」的小冰期。這也說明了一點,我們在大自然面前是很渺小的。既然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曾經發生過,在未來是否還會重演呢?

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北半球夏天到處下雪,未來還會重演嗎

其實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所以未來是否會重演這一幕,不得而知。不過,導致出現這樣的「小冰期」的威脅還是存在的。對於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原因,有一些觀點認為,可能是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到地球,不僅導致了火山噴發,還掀起了大量塵埃物質。這些塵埃物質進入到平流層中,導致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太陽光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出現了小冰期。即使在撞擊事件中,有一部分生物倖存下來,但是由於地球出現了冰河時代,很多生物沒法適應突然驟變的環境,也出現了大規模的死亡。

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北半球夏天到處下雪,未來還會重演嗎

由於宇宙中,存在各種小天體,小行星碰撞地球的可能性雖然很小,但是小概率事件還是有可能發生的。如果在未來再次出現小行星碰撞地球的情況,確實是可能會再次出現類似的冰河時代,常年可能會出現冰凍狀態,當然,夏天也可能會出現下雪的情況。除此之外,如果一些火山(如黃石火山等)再次出現大規模噴發,也有可能再次出現類似的場景。

相關焦點

  • 1816年地球發生了什麼,為何北半球到處都是夏天下雪結冰的現象
    歷史上的1816年沒有夏天。在這一年中出現了6月下雪,7月結冰,8月霜凍的現象。因此,1816年,也被人們稱作「無夏之年」,甚至有人把這一年稱作「凍死人的1816年」。這一年夏天,低溫席捲了全球。最為嚴重的是歐洲、北美和亞洲,整個地球北半球的年平均氣溫因此下降了近3℃。
  • 1816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如今科學發達的階段,大家肯定是可以明顯知道,肯定是氣候發生了改變,所以才導致1816年氣候反常現象,結果沒有夏季的出現。確實是因為受到了1815年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爆發的影響,北半球天氣出現的嚴重反常。
  • 1816年,為什麼這一年沒有夏天?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無夏之年」必有氣候反常的現象,正常情況一年四季都是存在的,包括如今人類面對極端氣候現象的時候,雖然春秋季不那麼明顯,但是確實也還能找到季節的「臨界點」,那「1816年」——無夏之年到底是什麼情況。 要是按照這一年的年份來說,不太可能是因為類似於如今的氣候變化而帶來的巨大影響。
  • 1816年,為什麼這一年沒有夏天?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無夏之年」必有氣候反常的現象,正常情況一年四季都是存在的,包括如今人類面對極端氣候現象的時候,雖然春秋季不那麼明顯,但是確實也還能找到季節的「臨界點」,那「1816年」——無夏之年到底是什麼情況。要是按照這一年的年份來說,不太可能是因為類似於如今的氣候變化而帶來的巨大影響。肯定是又由其他氣候現象所引發出來的,所以這個需要從其他因素來理解才正確。
  • 1816年,全球範圍出現六月飛霜,致20萬人被凍死,到底發生了啥?
    但是誰會想到這種異常在世界歷史上曾經發生過。 1816年,全球出現「六月飛霜」,20萬人被活活凍死,在這一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公元1816年(嘉慶21年),中國遇到了「六月霜凍」,甚至七月和八月的寒冷天氣都在繼續。黑龍江在7月遭受霜凍。
  • 1816年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何地球失去了夏天,終日不見太陽?
    確實,地球的力量是很強大的,人類根本無法與之抗衡,就拿1816年的那一場全球性的災難來說,我們總算見識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很多人都不知道1816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但知道的人直到現在還心有餘悸。因為1816年是恐怖的一年,那一年,很多地區都失去了夏天,大多數地區,都是大雪飄揚,河流結冰常態。就連一隻昆蟲都結成了細碎的小冰晶,甚至飛在天空的鳥兒也結成冰塊,然後掉了下來,砸在白白的雪上,留下一個坑。那麼那一年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 1816!為什麼這一年沒有夏天呢?
    "無夏之年"必有氣候反常的現象,正常情況一年四季都是存在的,包括如今人類面對極端氣候現象的時候,雖然春秋季不那麼明顯,但是確實也還能找到季節的"臨界點",那"1816年"——無夏之年到底是什麼情況?
  • 1816年,全球大面積出現六月飛霜,致20萬人凍死,當年發生了啥?
    但是在1816年,全球範圍內都出現了六月飛雪,被史學家稱為「無夏之年」,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公元1816年,正值中國的嘉慶二十一年。《清史稿》記載「農曆八月,天氣忽然寒如冬」,雲南昆明四季如春的城市,卻連續三年降雪,東北黑龍江更是在大夏天發生了嚴重的霜凍。在安徽江蘇等地,也有六月飛雪的情況發生。
  • 那一年的地球北半球沒有夏天!
    圖片來源:電影《後天》NEXTMIND想像一下,如果北半球的每個角落都沒有了夏天這並不非什麼科幻小說劇情,據維基百科顯示,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下圖)發生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釋放超過1000億立方米的物質,至少有7萬人死亡。火山爆發的聲響震耳欲聾,遠在2000公裡外的蘇門答臘島也聽見了這次爆發,有船員因此被震破耳膜。
  • 1816「無夏之年」,北半球六月飛霜,歐洲20萬人被凍死
    在小冰期裡,公元1816年又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是嘉慶二十一年,農曆八月時「天氣忽然寒如冬」。一時之間,人人自危,民間更是流傳這是老天爺在告訴大家大清朝發生了天大的冤屈,讓嘉慶帝十分頭疼。
  • 地球的「無夏之年」是指什麼?1816年的地球有多冷?
    1816年為什麼被人們稱為「無夏之年」?這年都發生了什麼?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好好介紹介紹,這個千年一遇的怪異一年,它到底有多「怪」。 這年地球氣候出現嚴重反常,沒有夏天,低溫席捲全球,尤其北半球,六月結冰,七月霜凍,這樣的現象相繼出現在亞歐大陸,和北美洲。
  • 六月飄雪、七月霜凍,1816年因火山爆發引發的北半球氣候反常
    「六月飄雪,七月霜凍」,這可不是文學作品中冤案帶來的反常現象,而是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由於這種反常的氣候,這一年也被稱為了「無夏之年」。那麼,為何會產生如此反常的氣候呢?而其始作俑者便是一座火山的爆發。
  • 北半球小冰河時期 臺灣平地也下雪
    (報系資料照/郭吉銓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霸王寒流」發威,全臺灣冰成「凍番薯」,連平地都下雪跟霰。民眾可能疑惑,之前專家一直說今年強聖嬰現象會造成暖冬,為何還這麼冷?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17世紀前後,北半球小冰河時期,臺灣不少地方都有平地下雪紀錄。
  • 1816年歷史上稱為「無夏之年」,也是歷史上最黑的一年
    本該是火熱的夏季,卻到處冰天雪地,江河裡的水被結成厚厚的冰,馬車都可以在上面行走;鳥兒在空中飛過,一不留神就被凍死落地。這就是被歷史上稱為「無夏之年」的1816年!「無夏之年」發生的原因夏天飄起鵝毛大雪,其原因主要來自1815年4月份在印度尼西亞發生的火山爆發事件!
  • 2020年北半球歷史最低溫,深圳會下雪嗎?
    十一過後,各地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降溫,有報告顯示,北半球已遭遇最有記錄以來最低氣溫,這報告一出來,很多人都想過,2020年的冬天應該是個寒冬,那麼,深圳能會不下雪呢?一、按照4年前的記錄,深圳是也有可能會下雪的。
  • 無夏之年的1816和疫情縱橫的2020,它們有什麼必然的聯繫
    一、一個全球的低溫,一個全球的病毒1816年,低溫席捲全球,猶如災難大片。2020年,病毒席捲全球,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據保守估計, 1816年北半球平均氣溫下降了0.4℃ ~0.7℃。在西方,這一年被稱為「無夏之年" ,在民間的記憶裡被稱為「凍死人的1816年」。
  • 酷熱難當,快消失吧夏天!這一年全球真的無夏,卻讓世界陷入困境
    今年的夏天又特別炎熱,35℃以上的高溫天氣連綿不絕,很多人的命都是空調給的。這時候,大家都會期盼著,如果沒有夏天多好,再也不用在炎炎烈日下煎烤。還真別說,差不多兩百年前,還真有一年裡是沒有夏天的,全球很多地方都發生了六月飛雪,當然不是因為某個人比竇娥還冤,而是一座火山爆發了,火山灰遮天蔽日,擋住了陽光,才造成了罕見的全球「無夏之年」。
  • 1816無夏之年,這是一個全年寒冷的時期,人類因此遭巨大打擊
    1816年3月,地球多數地區氣溫應該要從寒冷的冬季中回升,慢慢回到春天的模樣。原本是春天和夏天的季節,直接變成了冬天,這導致當時的糧食顆粒無收,而且大多數動植物都被冷死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1816年的全年寒冷呢?當時限於科學知識的匱乏,人們沒有足夠的條件去調查這件事的原因。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科學水平的提高,一些科學家在經過大量的調研和分析後得出,1816年的寒冷是火山爆發導致的。
  • 北半球酷暑南半球奇寒 專家:夏熱冬冷或加劇(圖)
    中新網7月26日電 最近一段時間,北半球各國先後遭遇了「集體高溫」。而在人們印象裡很少與「嚴寒」掛鈎的南半球國家,卻紛紛遭遇數十年不遇的極端寒冷天氣。為什麼一南一北,會同時出現極端天氣?地球到底怎麼了?
  • 1816年,6月飄雪、7月霜凍,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異常天氣的發生
    1816年,6-7月間,中國的江西、安徽出現飄雪天氣;中國東北部黑龍江出現霜凍天氣。大量農作物減產,全國陷入一片饑荒之中。造成這種異常天氣的原因是:1815年,位於印度尼西亞的坦博拉火山爆發。據推測,這次火山爆發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5萬顆廣島原子彈的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