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醫學家葛洪曾言:「山水草木,井灶洿池,猶皆有精氣。」意思是說世間萬物皆有靈性,「靈性」在古人看來又可稱精氣和靈魂,具備和人類相似的特性,比如報恩、復仇。
很多小說家、影視劇創作者以「萬物有靈」寫了很多故事告誡人們去尊重自然。然而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並沒有見識過萬物的靈性,甚至會想當然的認為那不過是傳說、假設罷了。
實際上,在真實的生活中有這樣一位倒黴男子,被蛇追殺五年有餘,然後被蛇群咬死在田裡,蛇群在其墳墓「安家」。
動物真的會記仇嗎?蛇群與這名男子之間又有何深仇大恨?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讓我們一起去尋找答案。
程地明,利川市獅子壩鄉人,是一位捕蛇人。蛇乃冷血動物,對人類來說它們是危險的,有的蛇體內蘊藏劇毒可以讓人立刻喪命。
但同時蛇也是一劑補藥,越毒的蛇效果越好價格也越高。於是乎,便衍生出了一個職業——捕蛇人。
蛇一般不會群居,作為獨居生物生活在各自領域中,所以陳地明捕蛇時往往要一條一條的抓,多年練就的好眼力讓他可以憑藉一些蛛絲馬跡找到蛇的藏身之所。
1986年4月,程地明像往常一樣,與他的兩位同行一起上山抓蛇。事後據這兩位同行回憶說,當天他們與程地明上山抓蛇時,遇到了一件不同尋常的事,他們甚至覺得那件事,很可能就是後來導致程地明被群蛇圍攻的原因。
時間回到二十四年前,程地明與兩位同行一路上抓了很多蛇,程地明突然發現前方的草裡有一條紅色的蛇,離近一看原來是「紅脖頸槽蛇」,又名野雞頂、扁脖子、紅脖遊蛇等,屬於毒牙類毒蛇,有劇毒。
看到是這條蛇,程地明一行人頓時來了精神,在他們看來這是要發小財了。然而當他們靠近蛇時,卻發現這條蛇周圍,突然竄出七八條同樣的蛇。
這些蛇極具攻擊性,直接朝程地明三人襲來,幸好他們三人也備有刀具,便跟蛇群對上了,畢竟殺的越多,賣的錢就越多。
此刻,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一般來說,蛇一旦受到傷害往往會主動逃脫,可這些蛇卻是越砍越多。不斷有蛇從草裡竄出來,雖然他們很想把蛇撿起來裝進袋裡,但奈何蛇太多他們只能連忙逃跑。
第二天,程地明三人還特地叫了村裡人,一起去紅勃頸槽蛇的所在地,村裡一群人都看到了地上全是蛇的屍體,不寒而慄。
經過此事,程地明不敢捕蛇了,因為他聽家裡老人說過,遇到蛇群攻擊只能逃跑不能殺蛇,否則會被蛇惦記上,遭受厄運。
兩年後,蛇的價格更高了,程地明聽說隔壁有人憑藉著抓蛇掙了不少錢。在貪婪面前,人類往往會下意識的屏蔽過去的記憶,甚至畏懼。
程地明又幹起了老本行,然而不知怎的,程地明好像運氣有點過於「好」了,別人想抓蛇抓不到,蛇卻是主動來找他。每次抓蛇都有很大的收穫,卻經常被蛇咬傷。
一次他在馬鞍山抓蛇,剛剛將一條松花蛇放入袋中,卻被突然從草裡跳出一條青竹標蛇咬傷。
還有一次,程地明正憑藉著蛛絲馬跡去翻找蛇穴的時候,一條蛇好似潛伏在石頭縫中,故意趁程地明不注意,突然出現咬住了他的右拇指。
據程地明妻子回憶,從1989年到1991年程地明多次被蛇咬傷,且程地明經常遭遇蛇的襲擊,好像蛇在故意追殺程地明一樣。
幸好現代醫療技術發達,要是在古代恐怕早就挺不過去了。
時間來到1991年農曆7月15日,程地明獨自在田地裡幹活,突然一群蛇向他襲來,因為手頭工具不足加上與蛇搏鬥不夠小心,接連被咬中九口。
最後倒地不起,被人發現時早已沒了呼吸,經檢測為蛇毒毒發症狀,程地銘終究難逃一劫。
最可怕的事還在後頭,一次村民劉老漢在田地裡幹農活時,發現在程地明的墳頭上有一大堆蛇聚在一起,劉老漢被嚇得一身冷汗趕緊跑回村裡報警。
警察請來專家,結果專家也沒辦法解釋清楚,為什麼蛇群要在程地明的墳頭上聚集後來安家。
後來程地明的墳頭甚至成了當地景點之一,名叫「利川蛇墓」,每年3月到9月蛇群便會在此盤踞,讓人不解。
古人說「萬物與我同體」,意思是說我們與世間萬物其實是平等的,人受傷會憤怒,會想著報復,而世間萬物又何嘗不會如此。所以生而為人要懂得敬畏,敬畏自然,敬畏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