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鄭州大學研究生畢業的和笑天轉頭到汙水處理廠當起了一線工人,並且一幹就是10年,還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他是如何做到的?12月1日,帶著疑問,跟隨「中國夢·大國工匠篇」活動採訪團,大河網記者深入採訪了中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馬頭崗水務分公司副總經理和笑天。
鄭大碩士畢業為何選擇當了個汙水處理工?
2011年7月,和笑天從鄭州大學化學系環境科學專業畢業,進入鄭州市馬頭崗汙水處理廠工作,成為一名水區車間的運轉工人。
「因為我是環境科學專業的,我很喜歡這個行業,這個工作也比較對口。」和笑天告訴記者,儘管如此,初到廠裡那段時間他特別不適應。「說實在話,剛開始,這份工作與我的想像差距很大。我在學校的時候參與了水汙染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研究,工作後,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巡視、抄表、開關設備、打掃衛生一度心理落差特別大,甚至感到迷茫,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但是面對新的工作崗位,他很快調整了心態。「我積極向同事請教,不僅在短時間內學會了一級處理工藝段的設備操作及日常維護,而且對整個汙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和關鍵設備都有所了解,還通過自身的不斷學習、刻苦鑽研,很快成為本職崗位上的能手。」和笑天說。
經過三年多的不懈努力,和笑天在2014年首屆「排水杯」全國城鎮排水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取得汙水處理工第一名的成績,並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如何從汙水處理中找到「寶藏」?
和笑天告訴記者,提高專業技能水平,光憑熱情和幹勁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在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新時期,要想真正做好本職工作,就必須刻苦鑽研技術,做一名學習型、高技能的青年產業工人。
2016年5月,中原環保創立了「和笑天勞模創新工作室」,以發揮勞動模範帶頭作用,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和職工的創造潛能。和笑天介紹說,勞模創新工作室現在有專業技術人員14人,主要從事汙水處理生產工藝研究、生產設備改造與創新及新技術的運用和技術改進等工作。
「截至目前,我們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精確曝氣系統、智能加藥系統、精確排泥系統等創新成果,已經獲得11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11項河南省科學技術成果證書、20項國家專利,並申報了六項國家發明專利,累計為公司創造直接經濟效益1500多萬元。此外還進行了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議等百餘項,為汙水處理廠的運行解決了多項疑難雜症。」和笑天說,特別是精確曝氣系統的成功研發,填補了河南省汙水處理精確曝氣技術空白。
大河網記者了解到,所謂精確曝氣是通過軟體和上位機來自動控制曝氣量從而精確控制生物池的溶解氧。「一開始我們計劃是採購設備,但廠家報價都是數百萬元以上。我們沒有這麼多的預算,就決心自己研發。」和笑天告訴記者,他們把汙水廠運行多年的經驗總結起來,專門抽調自控工程師脫產去外面培訓編程,不斷摸索,不斷優化,歷時一年時間終於自主設計並實施了一期生物池精確曝氣系統,僅花費30萬元。這項技術還獲得了兩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和兩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此外,作為汙水處理行業的傑出代表,和笑天不僅憑藉自己精湛的技藝成為「全國技術能手」,同時積極提攜後學,累計培養出鄭州市技術能手、科技創新能手、工程師、高級技師等專業技術等級人才70餘人。
「作為一名汙水處理工人,幹的可能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兒,但卻是實打實地為老百姓做好事,我為自己是一名汙水處理工人感到驕傲和自豪。也將和更多的勞動者一起,奮戰在平凡的崗位上,為鄭州的碧水藍天做出自己的貢獻。」和笑天說。
相關報導: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陳建平:普通電焊工如何成長為焊接技能專家?來看看他的「秘訣」
勞模工匠是如何煉成的?2020河南省「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