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 大國工匠篇」嶽長平:農林科技創新帶動科技扶貧

2020-12-05 央廣網

央廣網許昌12月3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張浩)桃花如何有香味?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嶽長平研究了整整14年。桃花與梅花的雜交使桃花有了撲鼻沁香,也讓忙活了14年的「花痴」嶽長平心裡開了花。「我最大的快樂就是研究成果快成功時,那時候拼命的研究、觀察。我喜歡研究,喜歡創新,我也熱愛這片土地。」嶽長平說。

嶽長平向採訪團介紹工作經歷(央廣網記者 王勇生 攝)

嶽長平,一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農民科技工作者。「高中畢業,因為不捨得交5角錢的畢業證錢,就沒有了高中畢業證。」從小家境貧寒的嶽長平過著地裡刨食,靠天吃飯的生活。高考落榜後他就開始鑽研果樹育苗栽培技術,只為實現了「土雞變成金鳳凰」的夢想。

嶽長平在實驗田地介紹科研成果(央廣網記者 王勇生 攝)

因為沒有文化,沒有專業技術,嶽長平做夢都想上大學,這個夢想在他32歲時實現了,1995年,鄢陵縣裡推薦嶽長平到河南農業大學林學系花卉園藝專業脫產學習兩年。這一經歷為嶽長平以後的科研之路產生了很大影響。1997年脫產學習兩年的嶽長平回到鄢陵縣林科所擔任所長,彼時的林科所是一個陷入困境、舉步維艱、負債纍纍的國有科研單位。

紮根田壟20年,嶽長平苦心研究,先後主持完成科技成果10項,開發名優特新品種20多個,每年出圃各種小雜果苗達500萬棵,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其中最為突出的成果——「黃金方柿」,為鄢陵本地牛心柿與日本甜柿雜交培育所得,是嶽長平多年心血的結晶。在這個新品種培育過程中,嶽長平指導科研人員進行深入研究,經過進一步去劣選優,使之成為集體科研成果。中國林科院和西北農大的教授評價該品種果形之大、單果之重,堪稱柿果之最。這一項成果為林科所帶來300多萬元的收入。

嶽長平與採訪團旗幟合影(央廣網記者 王勇生 攝)

嶽長平認為,搞果樹育苗栽培不能怕「土」,越「土」才越接地氣;自己出力流汗搞科研卻讓別人摘桃子也不能怕人說「傻」,「傻人」自有「傻人」福。成為「土科學家」後的嶽長平不忘造福鄉鄰。嶽長平積極發展產業扶貧帶動全縣萬畝農田種植新型花卉,「年輕人跟我學技術,老人在地頭種植。」嶽長平說。在鄉鄰眼裡,嶽長平從未離開過田間地頭,簡單到如何做一個好的柿餅,高深到花卉嫁接技術難題,嶽長平像一個「百曉生」。

農林科技創新帶動技術扶貧(央廣網記者 王勇生 攝)

從事農林研究40餘年,嶽長平被評為「許昌市勞動模範」「全國技術能手」「全國首屆優秀農民工」,同時也是許昌市拔尖人才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的獲得者,2019年,嶽長平當選第三屆「中原大工匠」。

相關焦點

  • 「中國夢 大國工匠篇」陳建平:普通電焊工如何成長為焊接技能專家...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一般都是單手焊接,今天我給大家展示雙手焊接,這也是我的絕活……」12月1日,跟隨「中國夢·大國工匠篇」活動採訪團,大河網記者在中國電建集團河南工程有限公司焊接技術培訓中心見到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陳建平。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和笑天:如何從汙水處理中找到「寶藏」?研發...
    12月1日,帶著疑問,跟隨「中國夢·大國工匠篇」活動採訪團,大河網記者深入採訪了中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馬頭崗水務分公司副總經理和笑天。鄭大碩士畢業為何選擇當了個汙水處理工?2011年7月,和笑天從鄭州大學化學系環境科學專業畢業,進入鄭州市馬頭崗汙水處理廠工作,成為一名水區車間的運轉工人。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和笑天:如何從汙水處理中找到「寶藏...
    12月1日,帶著疑問,跟隨「中國夢·大國工匠篇」活動採訪團,大河網記者深入採訪了中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馬頭崗水務分公司副總經理和笑天。和笑天告訴記者,提高專業技能水平,光憑熱情和幹勁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在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新時期,要想真正做好本職工作,就必須刻苦鑽研技術,做一名學習型、高技能的青年產業工人。2016年5月,中原環保創立了「和笑天勞模創新工作室」,以發揮勞動模範帶頭作用,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和職工的創造潛能。
  • 【中國夢 大國工匠篇】和笑天:如何從汙水處理中找到「寶藏」?研發...
    12月1日,帶著疑問,跟隨「中國夢·大國工匠篇」活動採訪團,大河網記者深入採訪了中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馬頭崗水務分公司副總經理和笑天。  和笑天告訴記者,提高專業技能水平,光憑熱情和幹勁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在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新時期,要想真正做好本職工作,就必須刻苦鑽研技術,做一名學習型、高技能的青年產業工人。  2016年5月,中原環保創立了「和笑天勞模創新工作室」,以發揮勞動模範帶頭作用,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和職工的創造潛能。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劉爭平:凍土凍不掉他對...
    編者按: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它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人的成長需要工匠精神,企業發展也離不開工匠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少不了工匠精神。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和笑天:如何從汙水處理中找到「寶藏...
    12月1日,帶著疑問,跟隨「中國夢·大國工匠篇」活動採訪團,大河網記者深入採訪了中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馬頭崗水務分公司副總經理和笑天。和笑天告訴記者,提高專業技能水平,光憑熱情和幹勁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在現代科技飛速發展的新時期,要想真正做好本職工作,就必須刻苦鑽研技術,做一名學習型、高技能的青年產業工人。2016年5月,中原環保創立了「和笑天勞模創新工作室」,以發揮勞動模範帶頭作用,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和職工的創造潛能。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 劉輝:全能鉗工「多面手」以技服人
    今天中國江西網關注的大國工匠是江鈴汽車股份公司車架廠衝壓車間模具鉗工高級技師劉輝,他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2009-2012年全國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立功競賽十佳優秀個人、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高技能領軍人才、江西省第一屆首席技師等榮譽稱號。
  • 興文人才丨年產值近億 陳福告訴你如何打造科技創新引擎
    他長期在基層一線從事科研及生產工作,紮根廣南,二十年如一日,致力於油茶、蒜頭果等研究工作,以發展廣南林業經濟,帶動農村農民發展致富為己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科研人的創新精神和匠心精神,他就是雲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油茶研究所所長、高級工程師——陳福。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漯河市勞動模範蘆永軍:用匠心為中國冶煉...
    12月3日上午,2020河南省「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走進河南豫中新材料有限公司,看該公司總工程師蘆永軍如何在歲月寒暑中堅守匠心不移,為中國冶煉鑄造加「料」,為科技創新添智,為中國製造助力。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兩項成果在全國發明展覽會上獲獎
    11月19日至21日,第二十四屆全國發明展覽會和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在廣東佛山舉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參展的「肉牛科技創新服務助力陝甘寧脫貧攻堅」和「科技創新服務海原縣高端牛產業發展和脫貧攻堅」兩項成果被中國發明協會授予「科技助力扶貧獎」。
  • 「中國夢 大國工匠篇」和笑天:專注汙水處理創新技術 為綠水青山...
    懷揣夢想 紮根基層2011年鄭州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的和笑天,懷揣著為祖國綠水青山努力奮鬥的夢想,主動放棄了公務員和收入較高的設計院,毅然決然投身到汙水處理行業,成為了一名水區車間的運轉工人,從校園走向車間,從象牙塔到生產一線,和笑天十年如一日堅守在汙水處理生產崗位上,沉浸於枯燥乏味的汙水處理工作中,展現出敬業專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大創」扶貧為實現中國夢添磚加瓦
    本版聚焦參加「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的6支大學生創新創業扶貧(簡稱「大創」扶貧)團隊,聽聽他們在接到總書記回信時的感受和體會,讀讀他們的扶貧故事。項目負責人:張旺【讀信感悟】「我們向祖國保證,向總書記保證:作為當代青年,定將秉承『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四有理念,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積極踐行時代使命,在創新創業中增長知識才幹,在艱苦奮鬥中錘鍊意志品質,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
  • 智齒科技入選「年度最具獨角獸潛力創新企業TOP20」
    12月2日上午,獵雲網在「逆勢生長-NFS2020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上頒布了2020「年度最具獨角獸潛力創新企業TOP 20」榜單。客戶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提供商智齒科技與各行業19家創新獨角獸共同獲此殊榮。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基礎化學教育教學成長紀實
    值得一提的是,以尚仰震、白錦鱗等為代表的物理化學教授把熱力學原理應用到「土壤-植物-大氣連續體系水分運移關係分析」,在「土壤學報」上發表論文1篇,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成為教學典型案例。薛澄澤教授將無機及分析化學知識融入到農林資源與環境科學中,主持的「陝西農業土壤背景值研究」獲陝西省科學技術成果三等獎。
  • 珠江鋼琴集團高級調律師陳德然獲中國輕工「大國工匠」稱號
    近日,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主辦的第二屆輕工「大國工匠」評選名單出爐,珠江鋼琴集團高級調律師陳德然過五關斬六將,成為中國樂器行業唯一上榜「大國工匠」。▲「大國工匠」陳德然從事鋼琴製作27年的陳德然,曾榮獲「中國樂器行業工匠」、「南粵工匠」和「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
  • 大變之年,唯「技術」可爭大國未來
    也正是如此,科技強國的思想、前沿技術的戰略地位逐步躍進。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如是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從這個信號來說,2021必然也是高度聚焦技術發展與技術應用的一年,將科技強國的理念踐行到底。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張湧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1月22日,中國工程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張湧教授成功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湧1956年出生於內蒙古和林格爾縣,現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獸醫學一級學科總學術帶頭人。同時也是農業農村部動物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和陝西省動物胚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獸醫學科組成員。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以身許國蘇勝勇:深耕串列加速器維修技術與...
    編前語:「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開展,中央新聞網站、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及主要商業網站共同參與。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採訪報導基層工匠典型,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網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電工李萬坤:半路出家的「門外漢」自學成...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導(賈親親):來自中車洛陽機車有限公司機車事業部的電工高級技師李萬坤是半路出家的「門外漢」,他靠自學成為技術能手,當上了「大工匠」。由於精通各種型號機車電路檢修技術,李萬坤被工友們親切地稱為「李萬能」。
  • 科技部:中國已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大國
    央廣網北京2月27日消息(記者劉柏煊)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在韓國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北京八分鐘」表演以高科技元素驚豔全場,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科技的力量。科技部昨天表示,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大國,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科技創新正在加速產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