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8月15日給參加第三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的大學生回信。他在信中表示,上百支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參加「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幫助老區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既取得了積極成效,又受到了思想洗禮,我感到十分高興。
今年4月和7月,教育部依託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平臺,組織開展了「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實踐活動。大學生創客兵分三路,精準幫扶老區建設,17個項目與19個延安當地政府部門、學校、合作社及農戶籤訂43項落地合作協議,預計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200餘戶;10餘個項目與延安當地中小學、各區縣青年驛站籤訂長期支教幫扶和電商服務培訓協議。本版聚焦參加「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的6支大學生創新創業扶貧(簡稱「大創」扶貧)團隊,聽聽他們在接到總書記回信時的感受和體會,讀讀他們的扶貧故事。
誰說農產品不能進入優選頻道
出鏡高校:廈門大學
創業項目:毓成優選
項目負責人:
艾薩·阿尤普(新疆)
【讀信感悟】
我是一名從南疆偏遠地區走出來的農村大學生,在十幾年的受教育過程中,得到黨和國家、學校及援疆省市的無微不至關懷。
今年7月份,我和項目團隊成員很榮幸代表廈門大學赴延安參加「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來到延安之前,我們就對這片革命熱土憧憬已久。
實踐活動第二天,我們來到習近平總書記曾經生活、工作了7年的梁家河村。看到總書記曾經住過的窯洞、當年帶領村民一起建的沼氣池時,心裡由衷充滿敬意。
總書記的回信,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還念給並不太懂漢語的父母聽,作為一名農民黨員的父親聽後更是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對總書記的關懷表達了感謝,並要求我深刻學習總書記的回信精神。
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在回信中對我們的鼓勵,並結合紮根新疆工作的人生目標,盡最大努力,和億萬人民一起,為實現偉大中國夢奮鬥。
【創業掃描】
2015年,艾薩·阿尤普和團隊小夥伴為了幫農戶賣棗、賣農特產品,開創了「毓成優選」創業項目,走上精準扶貧之路。
去年,陝西漢中秦嶺深處的紫柏山區蜂農銷售蜂蜜受阻,團隊為解決蜂蜜推廣渠道不足問題,策劃了紫柏山土蜂蜜項目。因第一次涉足蜂蜜加工,實施過程中遇到種種難題,如標籤列印與設計圖紙不一致、成品儲存位置有限等。
「最終,我們完成了10萬餘元的銷售額。」整個團隊非常激動,並在第一時間將貨款打給農戶。
不久前,艾薩·阿尤普回到新疆,又在新疆實施了一個創業項目「網際網路+雙語教育」扶貧,意在通過「網際網路+」普通話普及、法律普及、技能學習模塊等方式,幫助南疆農村地區少數民族群眾提高漢語水平、法律意識及非農職業能力。
【扶貧實效】
「毓成優選」項目團隊目前擁有總計150畝新疆紅棗種植基地和位於秦嶺深處紫柏山區的蜂蜜基地。2016年末,與陝西省留壩縣政府合作,成功將當地特色的農副產品——秦嶺紫柏山土蜂蜜通過線上眾籌的方式推向市場,在此過程中幫助農戶將土蜂蜜用安全的運輸方式運至上海,並與上海某公司合作對原蜜進行專業初加工及罐裝,使產品達到國家一級標準,最終通過眾籌產生銷售額近11萬元。
「小滿良倉」幫貧困戶打贏「價格戰」
出鏡高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創業項目:小滿良倉
項目負責人:張旺
【讀信感悟】
「我們向祖國保證,向總書記保證:作為當代青年,定將秉承『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四有理念,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積極踐行時代使命,在創新創業中增長知識才幹,在艱苦奮鬥中錘鍊意志品質,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
這是我和我們項目團隊,也是所有當代大學生的共同心聲。
中國共產黨本身就是中國最偉大、最成功的「創業者」。我們在「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中,感悟最深的是老一輩革命家的創業精神和艱苦樸素、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越是艱苦環境中,越要練就解決問題的能力,將物質上的艱苦樸素提升到精神上的艱苦樸素,不忘初心,方能把有限的資源恰到好處地用於核心目標。
總書記的回信恰似指揮棒,點燃我們的青春夢想,也指引創新創業青年以第三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為契機,用知識、技能和創新創業實踐重振老區雄威,矢志不渝不負家國夢。
【創業掃描】
「吳起縣小米3.5元一斤,高出網上小米價格的3—4倍。」陝西省延安市吳起縣小米憑啥賣這麼貴?
「一畝地一年就產500斤,各種農藥化肥農具的費用至少需要1500元左右,賣不到這個價格,農民就得賠錢。」「小滿良倉」為貧困農戶打起了一場「價格戰」。
然而,農業扶貧不只是讓農產品賣出去,更重要的是讓農產品有經濟效益,讓農民的勞動得到尊重。
陝北青年電商培訓,「小滿良倉」為農民打響了「商戰」。
「愛心是有限的,獻愛心活動帶來的收益難以持續。」培訓會上,大家紛紛舉薦一個殘疾小夥兒分享他的紅棗暢銷之策,小夥兒很誠實,「因為受愛心幫助,銷量才好,但這治標不治本。」
聽說電商通過手機就可以和顧客溝通,小夥兒在培訓會上卯足勁兒學。
「只一天的培訓,我就通過手機賣出了產品。」小夥兒興奮地介紹。根據培訓所學,他按照顧客需求,種植了小黃瓜,通過先預定後種植的營銷方案,再也不用擔心「產品種出來沒人要了」。
【扶貧實效】
「小滿良倉」項目現已開展8期針對陝北老區農民電商培訓,累計600餘名老區青年受惠,不僅為其提供免費辦公場地,還助其入駐電商創業園區。
「快遞集中發貨,解決老區物流費用高問題。」經協商,老區快遞發貨價格為:3公斤以內,全國4—6元任意發。
目前,該項目正與陝西5所高校合作開展消費扶貧項目,搭建高校扶貧平臺。未來,該項目還計劃每年為延安輸送青年電商人才1000餘人。
幫銷平臺消除農民「滯銷」之憂
出鏡高校:南開大學
創業項目:農夢成真
項目負責人:李丹
【讀信感悟】
「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
參加「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我們團隊走進延安,參觀梁家河,聽著總書記曾經帶領梁家河村民和插隊知青打壩淤田,修沼氣池,種蔬菜,建磨坊、裁縫鋪、鐵業社等陝北老區的「創業」故事,團隊成員激動不已。
總書記的回信,為投身「大創」扶貧事業的大學生指引了人生航向。
迷茫,糾結,這是青年成長中的最大障礙。我們時常會問自己——「要樹立怎樣的信念」「要以怎樣的價值觀看待世界」……
在總書記回信的字裡行間,我們感受到成長的力量。篤定要「紮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幹,在艱苦奮鬥中錘鍊意志品質,在億萬人民為實現中國夢而進行的偉大奮鬥中實現人生價值」。
在「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校訓精神的薰陶下,我們秉承「知中國,服務中國」的南開傳統,將以總書記的回信為激勵和鞭策,更加專注於打造全國滯銷農產品幫銷平臺這一精準扶貧項目。
【創業掃描】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
「農夢成真」項目就是為農村奔小康而生,是典型的農業領域項目。
在農村調研過程中,該團隊深刻感受到「農產品滯銷」就是農民脫貧增收的「心肌梗」。
對症下藥方能顯療效。該團隊花4年時間,走遍全國23個省份,以實踐出真知,創新性探索出獨特而有效的商業模式,涵蓋「農夢電商」「農夢公益」「農夢青年聚」三大主題板塊。
「農夢電商」即通過「網際網路+」實現農產品直銷,深入貧困地區,幫助農民解決滯銷優質農產品銷售難題;「農夢青年聚」即通過開展農夢講堂和農夢沙龍,聚集青年力量,打造源源不斷的人才基地;「農夢公益」,則是團隊開展「農夢支教」「農夢募捐」「農夢書屋」「農夢發展」等活動之基,吸引農村青年返鄉創新創業,助力農村產業升級。
【扶貧實效】
截至目前,「農夢成真」項目已為貧困地區銷售15種特色農產品,在37個地方開展電子商務,實現銷售額2000餘萬元,項目平臺已吸引20餘萬粉絲。
除此之外,該項目還設立「農夢基金」,面向經濟困難家庭支持兒童教育,現已直接捐贈8萬餘元。
飄向貧瘠土地的「彩雲本草」
出鏡高校:雲南大學滇池學院
創業項目:彩雲本草——基於保水劑的雲南中藥材種植
項目負責人:趙慶早
【讀信感悟】
我是一個來自西南部烏蒙山區的農村孩子,來到延安山區,也有一種回到烏蒙山的親切感。我知道從大山裡走到城市有多艱難,但也深知大山多麼需要支援開發和建設。
「把青春夢融入中國夢,書寫無愧於時代的青春之歌和華彩人生。」總書記對我們寄予厚望,這一殷殷囑託,將不忘初心、敢於擔當、勇於開拓的精神無比清晰地印刻在了我們心中。
「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結束回到昆明後,我們成立的昆明痴香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就開始計劃9月份開展「紅色體驗下助力精準扶貧」活動。
但是,收到總書記的回信時,我們認為這是最好的時間節點——活動也於8月15日啟動,在國家級貧困縣會澤縣設立首個活動地點,為烏蒙山區貧困戶提供5—10畝免費中藥材種苗及技術支持。同時,與富縣恆康高原綠色專業種植合作社、富縣富鹿農副產品有限公司對接,8月底將派遣第二批技術人員實地調研考察,為項目落地延安做最後準備。
【創業掃描】
通過讀書走出烏蒙山區,但家鄉善良淳樸的農戶生活困難、土地荒廢嚴重的問題是趙慶早始終不敢忘懷的。
「農閒時間,村民上山採挖野生中藥材到集市販賣」的現象給了趙慶早靈感。
2015年,趙慶早帶領一群90後大學生紮根大山深處調研並發現,烏蒙山區擁有豐富的中藥材資源。
尋找技術市場,建立「政府+農戶+企業」農業生產合作社模式,趙慶早成立了昆明痴香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帶領農戶種植經濟價值高的中藥材,讓原先只能長出幾角錢「土豆與玉米」的貧瘠土地不再「貧窮」,吸引農村青年返鄉創業。
【扶貧實效】
「彩雲本草」項目已先後在烏蒙山區、雲南羅平縣、富源縣等地採用直接和農戶合作方式,推廣種植中藥材。
目前,該公司中藥材種植面積達940畝,預計成熟期年產值突破500萬元,將帶動12戶農民創業就業,1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也將實現人均年收入由2000元提高至6000元,最高可達1.2萬元。
線上平臺助農產品走出大山
出鏡高校: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創業項目:土圭垚——全國特產綜合平臺
項目負責人:劉海瑞
【讀信感悟】
「學習延安精神,堅定理想信念,錘鍊意志品質,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體現了當代中國青年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總書記的回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者是肯定,更是鞭策。我們要助力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為革命老區的發展貢獻綿薄之力,把創新創業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
我們在梁家河村了解到,知青院、沼氣池等地都留下總書記當年奮鬥的故事。我們要發揚總書記當年艱苦奮鬥,帶領村民與惡劣環境鬥爭的不屈不撓的精神,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我們團隊將入駐革命老區,帶著「大創」扶貧的使命和責任,在革命老區開展與「網際網路+」相關的知識普及和商業實踐活動,幫助農民提升對「網際網路+」的認知:「網際網路+」並不是微信聊天,也不是看網頁這麼簡單,在這個平臺上,要讓農村、農民、農業與世界互通互聯。
【創業掃描】
參加「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要從延安出發,到達富縣和洛川縣。
「品牌推廣」是富縣難以發展的一大絆腳石;「銷售渠道窄」是制約洛川發展的極大因素。
「結合項目自身優勢,正好可以精準解決兩縣農產品銷售的窘境。」該項目團隊聯繫平臺所籤約的網紅和主播,讓他們到富縣果園和企業進行直播或推廣產品,充分利用粉絲效應拓展富縣企業品牌。
現場操作擁有3萬人的平臺交易流程和後臺銷售數據,給洛川當地企業人員以最直觀感受。有企業迅速籤約武漢市12家線下水果店鋪,解了洛川縣果農銷售之「渴」。
【扶貧實效】
2016年底,「土圭垚」項目平臺上線15天內,銷量達16萬元,為湖南、湖北兩省大山深處的部分農民實現收益。目前,該項目粉絲量已達3萬餘人。除利用線上平臺為農民增收外,該項目還完成了與線下店鋪、酒店及土特產酒樓等的籤約,讓更多大山裡的好味道走出山門、走向世界。
「蒜泥科技」幫山裡娃當創客
出鏡高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創業項目:蒜泥科技—Visbody3d人體掃描
項目負責人:楊少毅
【讀信感悟】
「陝西是根,延安是魂」,7年的梁家河插隊歷練,讓青年時期的習近平深知什麼是實際,什麼是實事求是。因而,總書記「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才幹,在艱苦奮鬥中錘鍊意志品質」的呼喚是那麼有力量。
「老師,你能教教我們嗎?」「老師,我們能再多看一會兒嗎?」跟隨「青年紅色築夢之旅」來到延安市洛川縣交口河鎮中心小學進行科普支教,鄉村孩子懇求的聲音著實刺痛了我們,心頭久久揮之不去的,是鄉村孩子對於科技教育渴望的眼神。
扶貧先扶智。總書記的回信讓我們感動,也深受鼓舞,「蒜泥科技」將牢記總書記囑託,將最好的教育資源引進鄉村,在鄉村孩子心中埋下創新的火種,使其依靠自己的雙手造出一張走出鄉村的「通行證」。
【創業掃描】
「老師,3D印表機可以列印出一個我嗎?」
「老師,這個機器人會說話嗎?」
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交口河鎮中心小學的學生圍站在以往只能在屏幕上才能看見的機器人旁邊,稚嫩的聲音透著對未知強烈的渴望。
跟隨第三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同期活動「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蒜泥科技」團隊為山裡娃帶來了會跳舞的機器人、3D印表機、會編程的EV3機器人,還有地震探測儀等農村「罕見」的教學工具。
中國的創客教育推廣剛剛開始,大都局限在一二線或省會城市。「如何讓鄉村孩子走出大山?」「如何讓鄉村孩子有走出大山的能力?」「蒜泥科技」以問題為導向,與該縣相關部門達成創客教育精準扶貧合作意向。
這次是延安,下次就要挺進陝北山區更深處,深入甘肅、寧夏……
【扶貧實效】
「蒜泥科技」項目與陝北地區的水利希望小學、交口河鎮中心小學、洛川縣安民中學、豐園小學及洛川縣中學完成籤約,計劃在5所學校開學第一時間前往學校實施幫扶計劃。並將此次籤約的鄉村學校作為試點合作基地,每年以5—10所學校的速度開展鄉村創客幫扶計劃,輻射西北5省。
目前,該項目正在籌劃「鄉村創客漂流計劃」,並向周邊縣、鎮、鄉、村延伸。(本報記者 李薇薇)
《中國教育報》2017年08月17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