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讀研已經成為本科生畢業的一個常規選擇,追求深造的途徑。湘潭大學17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楊雅然同學成功保研至山東大學古典文獻學專業有怎樣的訣竅?
沉澱 成長 成功
「保研與考研一樣,都是殘酷且公平的。保研看上去似乎更加輕鬆,但卻需要長時間的努力作鋪墊」,楊雅然回憶保研緣起時說到,「較勁與要強使我的大學成績一直都挺好的,績點排名也非常靠前,所以就走上了保研這條路。」
熱愛閱讀的楊雅然
在拿到保研入場券後,她開始真正搜集保研信息,關注「保研論壇」、「易保研」等各種微信公眾號,積極向學長學姐們諮詢,並且根據自己的意向學校情況,她認識到本科學習的基礎還存在薄弱環節,於是開始潛心鑽研《文心雕龍》等經典著作。經過了好幾個月廢寢忘食而忙碌充實的生活,在五月伊始眾多學校的夏令營開始報名,她開始對照不同的學校定製自己的申請材料,在嘗試了眾多大學後,最終參與了西南交通大學和雲南大學的夏令營並拿到了優秀營員,這兩個確定名額對於當時患得患失的楊雅然來說相當於吃了一顆定心丸,至今她仍感激這兩所學校。八月初預推免報名陸續開放,有了夏令營的經驗,她在準備正式申請時變得得心應手,在短時間內就能根據教育部學科評估數據以及自身情況向許多大學投出了材料。當然這其中包括就山東大學。
考慮到疫情這一特殊情況,許多學校採取了線上面試方式。楊雅然總結說,面試無非就是自我介紹、抽題、回答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考察的是基礎知識的紮實程度以及我們的分析與表達能力,這一個環節的確需要面試者擁有極大的閱讀量、強大的記憶力以及隨機應變的能力。
難忘 收穫 時光
大學時光看上去無比漫長,但是如今回眸已是滄海一瞬。楊雅然回憶起大學前三年的生活時,時常露出溫暖的笑意。每一節課、每一個老師都是令人難忘的,關愛學生又學識淵博的李劍波老師、講課細膩而深刻的沈雲霞老師、講課如行雲流水的何雲波老師、有著文學風骨的徐煉老師,都給楊雅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的課堂包羅萬象,各種思想在此匯聚,激起她對學術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也幫助鍾情《文心雕龍》的她堅定了未來的研究方向——古典文獻學。
《文心雕龍》是她的心頭摯愛
在準備保研的最初階段,她廣泛閱讀了大量教材為自己的基本功打底。從袁行霈版的《古代文學史》到遊國恩版的《古代文學史》,從王力版本的《古代漢語》到郭錫良版本的《古代漢語》,厚厚的書籍打造出她成功的根基。回首保研複試的場景,她常常感嘆即使讀了很多書,仍是遠遠不夠的。無論是古代文學還是古典文獻學,都極為考驗閱讀量。更為困難的是,大量的閱讀僅僅是基礎,而創新思維才是更重要的。今人研究古文的意義就在於挖掘時代精神,熔鑄今日中國經典。
踏實 堅持 暢想
楊雅然的保研歷程已經告一段落,接下來她有很長一段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將曾經規劃的目標一一實現,讓大學的最後一年過得更加充實。首先是開始準備畢業論文,雖然已經保研成功,但她表示自己還是會認真對待畢業論文,努力準備材料和方向,最後交上一份讓自己滿意的答卷。其次,多參加一些活動,楊雅然在談話中提到自己之前在活動上的參與度不是很高,所以接下來她會在這方面多花些時間,比如去找一些實習工作,以此來鍛鍊自己的能力,為之後的發展做準備。正如她自己所說,綜合發展才能走得更遠。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適應研究生的學習,楊雅然準備深入學習古典文獻學的相關知識,不辜負自己讀研深造的初心。
當問到楊雅然未來想從事的職業時,她笑著說,回到家鄉山東讀研,這是一種意料之外幸福。在熟悉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這亦是一種令人羨慕的幸運。她打算讀完研究生後,就在山東當地直接找一份工作,當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或者成為一位為人民服務的公務員。楊雅然扎紮實實地走著自己選擇的路,用行動講述著自己精彩的故事。作為一個成功保研的中文學子,她積極熱心地給學弟學妹們傳授經驗、分享資料,就像一位親切的鄰家姐姐,絲毫沒有距離感。當詢問楊雅然對學弟學妹們的叮囑時,她總結了兩點——堅持和耐心,堅持自己的目標,在整個過程中要有耐心。
楊雅然對未來充滿嚮往
正如她一直堅持保研目標,耐心地對待這個過程中的每一件事,最終從湘大走向山大,翻開了人生新的篇章,奔赴下一場山海。
(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18漢語言文學二班 李芊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