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自古以來是我國固有神聖領土。即使在離我國大陸最為遙遠的南沙群島島嶼,如太平島、中業島、南威島等島嶼上,均有我國古代漁民建造的土地廟 ,個別島嶼上還有我國古代漁民為埋葬死去同伴建立的墳墓。近代以來,南沙群島一些島嶼先後被法國、日本佔領,1946年12月,中國政府指派高級官員赴南沙群島接收,在島上舉行接收儀式,派兵駐守。南海屬於我國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沒有引起任何爭議。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特別是70年代,隨著南海石油的發現,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瘋狂佔領我國南沙群島島嶼,並開始爭奪沙洲、暗礁、暗沙和暗灘。我國大陸直到1988年才進駐南沙島礁,此時南沙群島所有島嶼均被佔領,我國進入南沙島礁也遭到瘋狂竊取我國南沙群島的國家瘋狂幹擾阻撓。我國南海「九段線」內南沙群島的230多個島嶼、沙洲、暗礁、暗沙和暗灘中,50多個被佔領,我國目前實際控制的有9個(大陸7個、中國臺灣2個),大陸實際控制的7個島礁,6個為1988年「3·14海戰」前後進駐,美濟礁則到1994年底才開始建設。我國2013年至2015年在實際控制的南沙7個島礁進行填海工程後,美濟島成為整個南海面積最大的島,達到了5.66平方公裡,戰略價值極高。美濟礁是我國最晚實際控制的南沙群島島礁(時間越晚,難度越大),也是我國實際控制的南沙群島最東的島礁,南沙群島東部不僅島礁眾多,而且石油資源極其豐富,對我國意義重大。美濟礁地理環境獨特,是發展海洋養殖的絕佳場所,目前已成為我國南海重要的漁業基地。
美濟礁位於九章群礁以東海域,是一個橢圓形的珊瑚環礁,頂部全由珊瑚構成,東西約9公裡,南北約6公裡,總面積約46平方公裡。 四周礁石在退潮時露出水面6英尺,礁盤以外約1公裡處,水深可達千米以上。環礁內潟湖面積約36平方公裡,水深20米~30米。南部和西南部有三個礁門, 南門西水道有37米寬,長275米,水深18米以上,大型船隻可以在漲潮時通過該口進入潟湖,為一天然避風良港。距離永暑礁約290公裡、渚碧礁約193公裡、海南三亞約1130公裡,距離菲律賓巴拉望島約230公裡。
1935年,中華民國公布雙門環礁名稱為南惡礁。1947年,中華民國公布名稱為美濟礁。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布名稱為美濟礁。
1994年12月底開始,為配合南海漁政部門建設漁港需要,我國在美濟礁開始建設第二代高腳屋,美濟礁開始有了長駐船隻和人員。
南沙第一代高腳屋,這是一種由竹竿作柱、篾席為牆、瀝青封頂的簡易竹棚高腳屋,戰士稱它為「海上貓兒洞」,矗立在高溫、高溼、高鹽的茫茫大海上,條件非常惡劣,守礁戰士在海水中執勤,趟著海水巡邏,非常艱苦。
物資補給時只能通過圖中小船進入礁中高腳屋,補給周期長,遇上惡劣天氣只能延後補給時間,戰士們的主要食品是方便麵和罐頭,而且缺少新鮮蔬菜,淡水資源也非常缺乏,痛痛快快洗一次澡是一種奢望。在高溫、高溼、高鹽、颱風多發的茫茫大海,除了要克服惡劣的環境,還要忍受得住孤獨。
1995年4月,我國在美濟礁礁坪上建立14座簡易鋼架鐵皮高腳屋,鐵皮高腳屋,由鐵皮等金屬搭建成箱式,鐵皮屋內酷熱難耐,白天猶如蒸桑拿,而且還要面對肆虐的颱風,條件仍然十分艱苦
南沙不僅高溫、高溼、高鹽,而且颱風頻發,平均每年發生颱風6~7次,最多達10餘次,其中70%來源於西太平洋,30%來源於南海本身,颱風旺季為每年7~10月。
1995年1月17日上午,一艘菲律賓漁船駛入美濟礁澙湖發現了中國的施工船隊。1995年2月2日,菲律賓派出一艘巡邏艦和一架機號為「CSZ11」的OV-10野馬偵察機抵近美濟礁海域,並將大量戰鬥機調到南沙群島及增加駐軍。1995年3月23日,菲律賓出動海軍把我國在五方礁、仙娥礁、信義礁、半月礁和仁愛礁等南沙島礁上設立的測量標誌炸毀。派出海軍巡邏艇和空軍飛機,突然襲擊停靠在半月礁附近的4艘中國漁船,拘留了船上62名漁民,指控他們「非法進入菲律賓專屬經濟區捕魚」「非法破壞海洋自然環境」。1995年5月13日,菲律賓政府組織了38名本國與外國記者,分別用船隻和直升飛機載運到美濟礁進行所謂的「採訪」,企圖使美濟礁事件引起國際上的關注。雖然菲律賓出動了1艘登陸艦和1艘護衛艦,還有2架武裝直升機,但我國漁政34號船始終堵住主航道,與菲律賓海軍周旋8個小時,其中直接對峙1個多小時,最後,菲律賓海軍沒有辦法只好撤走。
從1998年下半年到1999年初在我國海軍江湖級飛彈護衛艦的保護下,我國在美濟礁礁坪修建了4座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第三代高腳屋,第三代高腳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礁堡。
第三代礁堡上既有各種現代化武器裝備、發電裝置、現代化通訊設備,還有能保證數月飲用的淡水儲蓄池,以及平整而牢固的多功能平臺,此外還建有氣象設施、漁業補給設施和防衛設施,設立漁政哨所,保障我國南沙美濟礁海域漁民的漁業生產。
1998年10月,菲律賓再次挑起美濟礁事件,他們拍了一組中國船在原建築旁卸貨的空中偵察照片,指責中國在美濟礁擴大「軍事建築」,為了擴大事態,於11月29日派出海軍拘捕了在仙娥礁附近捕魚的20名中國漁民,投入巴拉望島普林塞薩港的一個牢獄裡。
1999年5月,菲律賓「馬德雷山號」軍艦以「機械故障」為由擱淺在仁愛礁,從此非法佔領了仁愛礁。仁愛礁是距美濟礁東南17海裡的一個環礁,南北長15公裡,東西寬約5.6公裡,環礁頂部面積51.62km2,礁坪面積21.37km2。低潮時大部分露出,北半環較完整,南半環斷成數節,形成若干礁門,30噸級船隻可進入礁湖。
美濟礁地理環境十分獨特,有南沙最大、最完整的潟湖,一年溫差僅2攝氏度,全年平均水溫在25℃左右,而鹽度基本上穩定在33度。潟湖裡面水淺,最深僅27米,外面一公裡外水深可達到上千米,非常適合價格昂貴的暖水魚東星斑、老虎斑等的生長,是發展海洋養殖的絕佳場所。早在1992年,海南省水產局副局長林載亮參加編寫《南沙漁場圖》,發現美濟礁的鹽度、溫度、水質十分適合養殖。經過潛心考察論證,2001年,他對外公布了《南沙美濟礁瀉湖養殖可行性報告》。
2007年,林載亮出資80萬元,購買了60000條老虎斑和東星斑魚苗,並把自己的漁船瓊京太01號整修一新,帶著老家的3名族親和9名工人前往美濟礁開始了他的養殖夢想。
2007年11月21日6點,16級颱風海貝思正面襲擊美濟礁,不僅網箱漁排全部被毀,還使在網箱上作業的9名工人遇難,只有3名倖存者在漁排上漂了200多公裡,才被經過的外國船隻救了下來。在潟湖邊緣的一處礁石上立著一塊紀念碑,正面刻著「中國南沙美濟礁養殖遇難者紀念碑」,背面鐫刻著9位遇難者名字,紀念碑的正面面向南海南端,背面的人名對著北方祖國家鄉的方向。
2008年3月,當時已74歲的林載亮決定再次出徵南沙,他和合伙人湊錢又買了60000尾老虎斑和東星斑魚苗,再次踏上了美濟礁的徵程。
林載亮教授是福建平潭人,前些年每年年底都會委託海峽都市報組織公益義賣「愛國魚」活動,林載亮教授也現身公益義賣活動現場,為大家帶來最新的南海消息。每條石斑魚均八九十斤,切成塊,五斤裝,筆者有幸買過兩次,石斑魚的魚皮厚達兩三釐米,富含魚膠,肉質十分鮮美。
歷經多次的挫折,林載亮終於在南沙開闢了自己的養魚場,專門養殖東星斑、軍曹魚、龍膽魚、老虎斑等高檔深海魚。
2012年12月5日,海南省三沙市南沙區美濟村正式成立,林載亮成為首屆美濟礁村的村主任,他的6名平潭族親和其他人員共33名成為美濟礁村的首批村民。村民的家和村委會都設在美濟礁潟湖內的「瓊富華01號」漁船上。中國漁民常年居住在此進行遠洋漁業捕撈和網箱養殖,美濟礁成為南海最重要的漁業基地之一。
林載亮也成為2012年感動福建十大人物之一。
菲律賓對我國南海始終動作不斷。2012年4月10日,菲律賓海軍企圖在南海黃巖島附近抓扣我國漁民,被我國海監船制止,雙方隨後發生對峙。2014年5月6日,瓊瓊海09063、瓊瓊海03168兩艘漁船在南沙半月礁(距離美濟礁130公裡)遭遇菲律賓武裝船隻攔截。瓊瓊海03168漁船成功撤離,另一漁船及11名漁民被扣留。
2013至2015年,我國在實際控制的南沙7個島礁赤瓜、東門、南薰、華陽、永暑、渚碧、美濟礁吹沙建島,同時在赤瓜、華陽、永暑、渚碧、美濟礁建立現代化燈塔。美濟礁吹填造陸工程從2015年1月16日開工,2015年6月30日竣工,投入大型挖泥船32艘,造陸566萬平方米,修築混凝土護岸25.7公裡。
位於美濟礁東頭的燈塔,高60多米,是南沙諸多島礁上最高的建築。南沙五大燈塔日夜守護南海,為過往的船隻指明航向,保障著國際航線通航安全,南海航線是全球最重要的海上貿易通道之一。
美濟礁東頭的燈塔「海上明燭」,為人們指引方向、照亮航程,為航海者點亮一盞永不熄滅的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