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3月14日,越軍在我國南海處公然挑釁我方海軍,在無視我方軍隊的警告後,強行登陸赤瓜礁,並開槍打傷了我國在島上的考察人員。為捍衛祖國的領海、領土主權,我軍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進行自衛反擊。這就是發生在我國近代史上的「314海戰」。
在這場海戰中,我國海軍頂住壓力,一舉擊沉了敵人兩艘艦船,前後殲敵400餘人,俘虜40多人,其中還包括一個中校軍官,而我軍僅有一人傷亡。
而爆發這場戰鬥的焦點,正是南海群島中的赤瓜礁。也正是通過這場戰鬥,我國正式穩定了赤瓜礁等地區的局勢。
後來,為了改善我國在南海群島駐守官兵的艱苦條件,南海群島吹沙填海工程正式提出並實施。經過多年的努力,赤瓜礁早已模樣大變,那麼這個曾經爆發過海戰的赤瓜礁現狀如何?
赤瓜礁隸屬於海南省三沙市,自古以來便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它位於中國南沙九章群礁西南角,為幹出礁。幹出礁是海洋中「礁」的一種,指平均大潮高潮面以下,海圖深度基準面以上的孤立礁石。
整個赤瓜礁為冬瓜狀的巨大礁盤,礁內有次成瀉湖,東北有缺口與外海相通。赤瓜礁和南海眾多礁石地區一樣,沒有地下水源,需要靠船隻運補。但赤瓜礁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風浪特別小,這是南海群島中,很多地區都比不了的。
在南沙水兵的日記介紹中,就曾提到過赤瓜礁的風浪問題:「赤瓜礁風浪環境優於南薰礁、東門礁、渚碧礁等,不怕大浪。」
雖說沒有大浪,但其駐守條件仍舊十分艱苦。為了改善赤瓜礁的駐守官兵的艱苦情況,我國決定於2013年冬季正式開始在赤瓜礁進行吹沙填海作業,建立赤瓜島。
2014年6月,填海工作正式宣告結束,整個島的面積增添為0.117平方公裡。與此同時,島嶼的固邊處理、種樹綠化工程、防務等設施的建設也趨於完善。截止2015年5月15日,赤瓜礁的地面建築工程接近完工,開始收尾階段。
經過多年的努力,赤瓜礁已經成為了赤瓜島。打漁歸來的村民每天都能看到種在赤瓜礁西側的椰子樹和棕櫚樹。
2015年,我國還在島上建設了太陽能發電廠和一個直升機停機坪。不止如此,為了防止靠近深海地區風大浪大,在靠近深海區的附近都種上了一排排的防風林。
除了這些,我國還在赤瓜礁和華陽礁各建設了一座50米高的燈塔,為世界海運業提供公共服務產品。赤瓜礁的燈塔上下層是赤紅色的,華陽礁的燈塔則是華樸淡灰色的。
而中國移動海南分公司早在2011年就在赤瓜礁開通了移動通信業務,如今在赤瓜島上,4G網絡已經全天候覆蓋,隨時隨地都能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
隨著吹沙填海工程的正式完工,赤瓜礁已經成功轉變為了人工島,其面積相當於南沙第六大的南子島。且赤瓜礁的戰略意義十分重要,它位於南沙群島的中部,北可支援渚碧礁、南薰礁等,西可支援永暑礁、華陽礁;東可支援美濟礁;南部瀕臨南華水道,為戰略核潛艇的重要陣地。
筆者曾在網上看到一個網友對赤瓜礁的評論,可以去赤瓜礁開小賣部。如果赤瓜礁未來真的發展成為一個旅遊勝地,那麼小賣部必定會像雨後春筍般從此地長出來,如果真是這樣,那這位網友的眼光還是十分長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