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2013年記者採訪已經退休的陳偉文將軍時,將軍對於南沙海戰如此形容:「這是我作戰生涯中最精彩的一次戰鬥,也是最考驗我,最鍛鍊我,最讓我矛盾,也給我最多榮譽,顧慮最多,擔子最重的一次戰鬥……」。說到這裡,陳將軍連用了幾個「最」字,這樣加重語氣的講述在整個採訪過程中是不多的。」
究竟是怎麼樣的經過,讓當時擔任指戰員的陳偉文將軍如此的印象深刻,並且以顧慮最多,擔子最重來形容。我們一起了解,1988年發生於南沙赤瓜礁的那場驚心動魄的自衛反擊戰。按照老規矩在了解這個事件前,我們需要先了解發生這個事件的國際形勢和背景,能夠讓我們更加清楚的了解,當事人的心態和責任。
即便改革開放,局勢依然嚴峻
1974年中國海軍和南越海軍曾經在西沙群東有過衝突,那是越南戰爭即將結束後,南越政府為了增加影響了,在得到美國的軍艦資助後越發膨脹,如果說在1956年時侵佔西沙附近島礁是為了佔領土地,那麼到了1974年就是為了南海之下的豐富的能源資源。南海的能源資源有多豐富。南海被稱為「第二波斯灣」。初步探明,其石油的潛在儲量為787億噸,天然氣為33萬億立方米。所以在這個消息一經發布,南越政府就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一場戰役爆發,南越丟盔棄甲。南越政府被北越吞併後,我國開始縮減對於越南政府的支持,然而升米恩,鬥米仇。越南政府不但不感謝早前我方的大力支持反而認為中國中斷幫助就是罪,加上我國和蘇聯交惡,蘇聯願意資助越南用以針對我國,使得越南越加蠻橫,根本不把我國放在眼裡,這也是對越反擊戰爆發的原因之一。
越南不僅從北部邊境意圖侵佔我國領土,在海上小動作不斷,南越曾經侵佔我國6個島嶼,北越統一後,不但不選擇歸還,反而更加大膽的選擇繼續入侵,這次他們把目光放在了南沙。
越南敢於如此囂張是因為,有「靠山」背後支持。中蘇關係自珍寶島戰役後就急速惡化,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後,蘇聯更是視中國為敵人。1985年蘇聯在金蘭灣增駐20多艘艦船,對中國進行威懾。
金蘭灣是越南東南部重要軍港、海軍基地,位於慶和省南部海岸。港灣深入內陸17公裡,由兩個半島合抱成葫蘆形的內外兩個海灣組成。內港金蘭,面積60平方公裡,灣口僅寬1300米;外港平巴灣,水深10-22米,灣口寬約4000米,口外水深30米以上。水深可停泊航空母艦,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深水港之一,它同時位於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水路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
並且南沙群島距離中國海軍航空兵最南部的海南陵水機場還有900公裡,當時中國飛得最遠的殲8-2作戰半徑只有800公裡,無法提供掩護。越南卻依靠蘇聯的支持擁有最為先進的戰鬥機蘇-22.擁有空中優勢和支援優勢。但時不論哪一方面對於我海軍具是不利。
飛機的研發是緩慢的,雖然中美建交當時美國不會提供技術,中蘇交惡,中國在那個年代只得自己摸索。怎一個難字能夠形容。
只得加快改革開放
戰火一觸即發
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第十四屆海洋委員會年會通過《全球平面聯測計劃》。《聯測計劃》要求在全球海平面建立統一編號的海洋觀測站,並決定由各國負責建設本國境內的海洋觀測站,將來所得觀測資源,由各國共享。《聯測計劃》明確要求中國建立5個海洋觀測站,其中中國大陸沿海建3個,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各建一個。建於南沙群島的海洋觀測站編號為「74」。
越南方面在聯合國開會時起初同意我方建設,隨後不知是誰背後吹得風,讓越南認為不能放過這個機會。越南對於中方建設,數次阻撓。
當時我國剛剛改革開放,世界都在看著中國,所以此時我國不能過於高調。還是那句話,一切忍耐是 為了日後的強大,不能樹敵過多。
然而越南卻把這種忍讓看成了,懼怕。越南當局多次派艦船抵達我永暑礁周圍偵察和騷擾,並企圖派人登礁與中國對抗。其行為遭到失敗後,遂調兵遣將肆無忌憚地侵佔了中國南沙群島的一些島礁。從1988年1月15日至2月19日,越南軍隊連續侵佔了中國南沙群島中的西礁、無弋礁、日積礁、大現礁、東礁等5個島礁。至此,越南侵佔中國南沙群島中的島礁增加到20個。
陳偉文時任海軍南海艦隊榆林基地參謀長(此戰過後,破格提拔為少將),當天是由他負責帶隊前往爭議島礁,進行巡邏工作,在臨行前。艦隊司令員特意和他有一番談話。
陳偉文找到劉副司令,此時劉司令神情嚴肅,沉默不語,良久後,對陳偉文說:「關於這次行動,首長有文件,你看一下,這是絕密,你看看就行了」。陳偉文看得很仔細,特別把『不主動惹事、不首先開槍、不示弱、不吃虧、不丟面子,如果敵人佔領我島嶼,要強行將其趕走』的原則記住了,並立即歸納為『五不一趕』的原則。」。然而不惹事,不示弱,不吃虧的界限十分難以把握。
考慮到局勢的危機,戰鬥隨時可能爆發,中國海軍增兵南沙。2月22日,海軍南海艦隊502編隊趕到;3月5日,海軍東海艦隊531編隊趕到,加上已在南沙的552編隊艦隻,永暑礁附近海面集中了中國15艘艦船。各艦逐礁守衛,防止越軍繼續侵佔中國島礁。
我在上篇記錄西沙海戰的文章中,有提過1975年南海艦隊戰備落後,只有4艘過千噸的老式軍艦,還都已經過了服役期限。西沙海戰是中國海軍以小艇戰大艦的典範戰例,然而也是無奈,如果有大艦,誰願意在噸位上示弱。僅僅13年南海艦隊,就有如此規模,是改革開放的功勞。
越南方面似乎並不懼怕,越南以505登陸艦為主力艦,步步緊逼。
505登陸艦美國建造的LST坦克登陸艦,標準排水量1653噸,滿載排水量4100噸,最大航速12節,裝備4座雙聯40毫米口徑炮。
1988年3月14日7點50分,502艦政委李楚群帶領7名士兵,駕著小艇繞過敵船,駛向礁盤。越軍船頭的2挺機槍已瞄準中國小艇,並操起高音喇叭說:「中國小艇開近了,不能貽誤戰機,否則,不是一名合格的越南軍人」。小艇駛近纜繩,跟礁上的越兵只有十幾米遠,礁石、船上越軍均不敢開槍,中國海軍戰士龍田山和吳海金配合砍斷越軍小船的系泊纜繩。
楊志良
502南充艦為65型火炮護衛艦,有100毫米炮3門、37毫米炮8門;531鷹潭艦和556湘潭艦都是054H1型飛彈護衛艦,各有上遊1號飛彈4枚、100毫米炮4門、37毫米炮8門
1988年3月14日8點10分,越軍開始向中國軍人做侮辱性的動作。8點20分,海上指揮所發出命令:「把他們擠出礁盤。」守礁中國十幾個戰士與越軍護旗人員發生衝突。杜祥厚折斷越南旗杆,反潛兵張清趕上,收繳了越旗。一名越軍舉槍向張清瞄準,楊志亮以為越南要開槍,他作為軍官,必須保護好自己的兵,於是出手打偏了越南士兵的配槍,幾乎同時,一聲槍響,楊志亮左臂被鮮血染紅,島上眾人瞬間一愣,不知是誰,先說了話,越南人開火了,越南人開火了,瞬間中方士兵開始還擊,越南登陸艦開始向島上我方人員開火。隨後越南604艦向,我軍指揮艦502開火,此時陳偉文,腦海還在想著臨行前,司令的囑咐,以及首長的命令。開戰事關重大,不能猶豫,我們也不想惹事,但中國領土絕不容許侵佔,毛主席說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些想法幾乎是在陳偉文腦海中一閃而過。隨後他做出了他這一生,最自豪,最莊重,最重要的決定:「下令各艦,開火還擊」。瞬間數門大炮轟隆作響,向著敵人噴湧火舌。
主炮射出第一發炮彈,炸飛了敵船上的機槍。502艦上的37毫米炮、100毫米炮一齊開火。射擊9分鐘後,敵604船起火下沉。8時57分,越軍登礁人員打出白旗投降。
赤瓜礁戰鬥爆發後,位於鬼喊礁的越南海軍505登陸艦以40毫米炮向中國艦隊射擊,編隊指揮所命令531艦反擊,531艦距離30鏈(3海裡)邊機動邊射擊,當即擊中越505艦7發100毫米炮彈,其前炮被摧毀,煙囪被擊中,駕駛臺起火。
越南海軍505艦為了避免沉沒只能向鬼喊礁搶灘,隨後燃燒了5晝夜,艦艇徹底燒毀。
瓊礁方向,556艦於9時15分接到編隊指揮所命令,立即對越605船反擊,越605船中彈起火,指揮臺被擊毀,船體傾斜嚴重,甲板上水。9時37分,556艦停止射擊,後經查證,越605船於當晚沉沒。
南沙之戰,我海軍艦艇消耗100毫米炮彈285發,37毫米炮彈266發,擊沉越船2艘,重創越船1艘,俘虜越軍40多人,其中中校軍官1人。越船傷亡約300人。我方只有楊志亮1人為越軍走火輕傷。戰鬥全程越南海軍被我軍壓著打。
事後我軍藉此機會收復華陽礁、東門礁、南薰礁、渚碧礁,連同此前佔領的永暑礁和赤瓜礁,共6個島礁,填補了中國對南沙群島實際控制的空白。 。2016年3月14日越南河內發生聲索南海主權的示威,報導稱1988年南沙海戰越軍死亡64人。
陳偉文
十分巧合的是此戰越南方面指揮人員曾經留學中國同樣畢業於大連艦艇學院是陳偉文將軍的學弟。
此人在畢業時還曾寫信感謝母校感謝中國,感謝毛主席。真可謂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此戰指戰員陳偉文事後記個人二等功,並通報全軍嘉獎。
1988年9月1日,中央軍委破格授予陳偉文海軍少將軍銜。1995年,陳偉文將軍從廣州艦艇學院副院長職位上退休。
將軍戎馬半生,依然掛念,南海局勢。記者在採訪結束前他是這樣說的:「我多麼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南沙能收復,祖國疆土能統一,我多麼希望祖國有一支強大的、有威懾力的海軍艦隊,這樣太平洋就真正太平了!」。如今中國海軍的實力想必老將軍足以欣慰,我們的祖國強大了,我們有世界上一流的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