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張治中:主席為何說你日記吹噓我,張說春風化雨的感覺

2021-01-09 講史論教D

毛主席與張治中:讓你做彭德懷副手委屈了吧?你的日記盡在吹噓我

留在北平,促成新疆解放

1949年,時年60歲的張治中經過反覆思想鬥爭,決定留在北京,並發表了著名的《對時局的聲明》,以此表明自己的態度。他說:"我多年來所積累的內心苦悶與之一掃而空,真是精神上獲得了解放!"毛主席對張治中慰勉有嘉,希望他參加新政協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工作。張治中表示:"過去這一階段的政權是我們負責,今已失敗,成為過去了,我這個人也已成為歷史了。"毛主席笑著說:"過去就算過去了,等於過了年三十,今後就從年初一做起好了。"

張治中當即感動地說:"聽從您的吩咐,好好為新中國服務。"隨即毛主席要張治中出面促成新疆和平解放。於是,張治中憑自己與新疆陶峙嶽、包爾漢等人的關係,三次去電指出:"兄等應為革命大義,新疆和平亦為全省人民和全體官兵利害計,及時表明態度。正式宣布與廣州政府斷絕關係,歸向人民民主陣營。"不久,新疆警備總司令陶峙嶽、新疆省主席包爾漢通電起義,新疆獲得了和平解放。

留守西北,做彭德懷副手

新疆和平解放後。毛主席十分高興,命令彭德懷以西北軍負責人名義飛赴烏魯木齊。同時對張治中說:"希望你到西北去與彭德懷合作,我們再來一次國共合作吧。"張治中說:"現在是您的領導,談不上什麼國共合作,不過西北不少人和部隊常常懷念我,我也常常想念他們,您認為我有必要先去新疆。我願做彭老總的顧問。"毛主席笑道:"你去做彭德懷的副手,委屈了吧。你過去是西北四省的軍政長官,現在當副手,委屈了吧?"張治中忙說:"我誠意接受,聽命令,聽吩咐。"毛主席又說:"你有時還得回北京,今後可往返於西安、烏魯木齊、北京之間。"張治中表示:"請您放心,我一定和彭主席合作好。"

張治中上任後,先受彭德懷的委託,對起義部隊做了大量的、細緻的工作,為穩定西北局勢,促進西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對此彭德懷說:"張治中先生起到了我們無法起到的作用。他與我們合作得很好。"

的確,張治中與西北局領導人彭德懷、楊明軒、張稼夫、汪鋒、趙壽山等相處得很融洽。在西安,彭老總把楊虎城的公館修繕一新,給張治中夫婦居住,張治中也經常送一些食品給西北局負責同志。在工作中,張治中更做到了肝膽相照。當時西北軍政委員會的幹部大多是從陝甘寧邊區政府調來的,習慣於陝北的生活,每天只吃兩頓飯,既影響工作,又影響身體健康。張治中認為很不合理,就向彭德懷進言:"現在進城了,條件變了,為了保證身體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應改每天兩頓為每天三頓。"這個意見立即得到了彭德懷同志的採納,很快付諸實施了。

參政議政,成為主席諍友

1954年,張治中調回北京工作,先後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民茨中央副主席等職。張治中調回北京時,正值全國人大第一屆第一次會議開幕前夕。他聽說毛主席在會議上不準備講話,就通過周總理和彭真同志向毛主席建議說:"人民領袖應該在人民代表大會上講話,這是人民的意願。"但後來周總理和彭真告訴他,毛主席還是決定不發表講話。

於是,張治中便直接寫信給毛主席,說:"這次人大會議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會,您是國家主席,開幕式時又是主持人,怎能不講話?"過了兩天,毛主席找到張治中說,"就只你一令人希望我講話。"張治中說:"不是的,不只我一個人,全體代表和全國人民都希望您能講話,聽到您的聲音。"毛主席沉吟了一陣,然後默默地說:"那讓我考慮一下再說吧!"到了開幕那天,毛主席果真發表了著名的講話:"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掌聲。大會休息時,毛主席幽默地對張治中說:"你勝利了,本來不準備講話,誰知一拿起筆越寫越多,真成了一篇講話。"張治中說:"這是人民的希望,您的講話太鼓舞人心了。"

不久,全國人大緊接著舉行第一次常委會。會後,張治中提了個書面建議,主張每個常委每年都要出去視察,了解地方情況,聽取民眾意見,這樣開會才好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劉少奇委員長收到建議後,認為很好,就轉給毛主席看了。毛主席看後,立即批道:"此建議很好,可把範圍擴大到全國人大代表。"以後,毛主席又"加上全國委員",這一制度形成後,到今天已有30多年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是張治中先生首先提出來的。

的確。張治中對中國共產黨的領袖們在政治上是十分坦率的。張治中知道毛主席、周總理和劉少奇同志日理萬機,常常通夜不眠。所以碰到他們,張治中總是認真地問:"您昨晚到底睡沒睡,如果不注意休息,我是要提就見的。"對方只好苦笑搪塞過去。1959年,毛主席表示要退居二線,內部傳達座談。張治中發言說:"這也好,讓毛主席多些休息時間,好多考慮大問題,是件好事。"張治中還多次對周總理說:"像這樣不知疲倦地工作,長此下去,是難以為繼的,我真為您擔心,您也太不聽我的勸告了。"

為出版日記,與毛主席爭論

1958年,毛主席決定到中南和華東部分省市視察,特地邀請張治中隨行。杭州是這次巡視的最後一站,下榻賓館後,張治中把20多天中所寫的近4萬字的日記整理裝訂成一本小冊子,取名《真摯、親切、爽快、率直、英明、偉大的人民領袖——隨從毛主席視察日記》,並送給毛主席審閱。

毛主席看了題目後,當著柯慶施、陳不顯等人的面說:"你的日記我是不看的,你盡在吹噓我。""不過,我是想發表的,還是請您先看看。"張治中堅持道。"我不看你就不能發表。"毛主席笑著說。張治中也笑著爭辯說,"我有言論自由權。"毛主席說:"你寫的是我的事情,我不答應,當然不能隨便發表。過去蕭三也寫過一篇文章,我也曾不讓他發表。"張治中見事情有些僵了,就進一步解釋說:"我寫的都是親身見聞,是合乎實際的,有一句說一句,一點也沒有誇大。您應看了之後才能表態,如既不看又不準發表,那我不服。"毛主席最後表示:"那好,我再考慮考慮,但是你只能說服,不能壓服!"

幾天後,在由滬返京的列車上,張治中再次向毛主席進言說:"我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我覺得主席存著一種戒心。""什麼戒心?"毛主席問。"您好像隨時存在著怕造成個人崇拜的戒心。"張治中說。"說下去。"毛主席回答。"您是中國的列寧,不是中國的史達林,您不像史達林那樣會造成個人崇拜的。"毛主席說:"你的目的是要我同意發表你的日記吧?"張治中說:"我的日記發不發表關係不大,您完全可以決定。但最近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兩本《毛主席在群眾中》的書,出版後大受歡迎,大家爭相傳閱,您看到了沒有?"毛主席見張治中將自己的軍,就強硬地說:"凡是說到我的,我向來不看。我知道後,就不許出版。"張治中最後承認這次爭論失敗了。回到北京後,朋友們問他此行的感受如何,他高興地說:"一句話,隨主席考察20日,天天如在春風化雨之中。"

晚年生活,得到主席關心

張治中在新中國的土地上平靜地生活了19年後,到1969年時,不幸辭世,享年79歲。在張治中生命的最後兩年,他的生活也遭到了一定的打擾,但他還是有幸得到了毛主席的關心,最後辭世也走得比較安詳。

據記載,1968年10月1日,張治中已經身患疾病,但遵照他的意願,周恩來總理還是安排他上天安門城樓歡度國慶節,不過,當時他已不能行走,上城樓基本都是靠著警衛員推輪椅才上去天安門的。當靠近毛主席時,張治中拉了拉毛主席,緩慢地對主席說:"您的步子走得太快,我是難以跟上的。毛主席聽了沉吟了一下,然後握著張治中的手說:"你好好養病吧,保重身體。"

張治中回到家後,病情加重,到了10月17日時病情更重,他在病床上口授了自己的遺囑,他說:"我的病體已不行了,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已近八十,自無遺憾。理明牽掛少,心閒歲月寬。我請求在我死後能追認我為共產黨員。遺憾的是我不能再為祖國和平統一盡力了……"1969年4月6日,張治中先生與世長辭了,終年79歲。4月9日,張治中的遺體安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周總理親臨主持告別儀式。

其實,在那個時期,毛主席曾明確指示說:"張治中先生是我們的朋友,是民主黨派負責人,大家要清楚,在共產黨以前就有了孫中山領導的革命。" 周總理也強調說:"毛主席去重慶談判,是張治中接去的,毛主席回延安也是張治中去送的,他是我們的真朋友。"

生平軼事,為了和平受好評

張治中先生一生軼事不少,最明顯的有兩件:一件是關於他終於愛情的故事,另一件是關於他直言進諫的故事。

張治中與妻子洪希厚,兩人十八九歲就早早就結婚了,當時張治中家境貧寒,但妻子始終對他不離不棄,尤其難得的是,他的妻子從來不幹涉他的工作,而且除了張治中帶兵在外徵戰之外,夫人洪希厚幾乎從不與他分離,兩人相守一直到終老。洪希厚到1976年,83歲病逝。

張治中在國民黨政府任職時,經常向蔣介石直言進諫,有明確記載的就至少有四次,包括皖南事變後上萬言書,1945年為反對內戰再上萬言書,1948年建議下野的蔣介石親蘇和共,1949年時還給蔣介石寫了長篇改革建議。但總得來說,張治中對蔣介石的直言進諫並未讓蔣介石改弦更張,這可能與其最後決定留在北平,加入新中國建設有一定的關係。

針對張治中留在大陸的評價,很多人都給出了自己的評價,比如蔣介石就因此痛罵張治中說"革命叛徒,文白無能喪權辱國",蔣經國則說"他太天真了,將來死無葬身之地"。毛主席評價張治中說,"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周恩來則評價說,"有一點可以肯定,他是一個愛國主義者"。

正是張治中這種不論在曹在漢,都心繫和平,為中國和平奔波的精神,所以被後人尊稱為"和平將軍"。

最後推薦下面這本是給大家閱讀。

相關焦點

  • 張治中為什麼說考上警察是「天大的」好消息?
    在揚州,張治中剛剛通過了考試,順利地進入巡警教練所。巡警教練所只有幾十名警察學生,教學生當警察的規矩和知識。三個月後,他終於補上了一名正式的警察。過去的「備補兵」、「備補警察」的痛苦經歷依然歷歷在目。難掩喜悅,他提筆給家裡寫了封信,把這個「天大的」好消息告訴回去了。
  • 周恩來總理床前囑託勿忘臺灣兩個人,一個是張學良,另一個是誰你...
    那天上午11點左右,周恩來醒來,說:「我要見羅青長。」 1993年9月筆者在京訪晤羅青長同志時,曾問他周恩來當時和他說了什麼。羅青長告訴我,總理主要是交待他不要忘了臺灣人民,更不要忘了在臺灣的朋友,像張學良、張鎮等人。
  • 誰說毛主席不懂科學?他提出了粒子可分學說!!
    你信不信,你們不信,反正我倌。」 半年後,美國第一次發現了反質子;一年後,又發現了反中子,正電子,證實了毛澤東的預言。對此,有科學家說,毛主席,有時比我們這些搞專業的物理學家還厲害!60年代初,日本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坂田昌一提出坂田模型,在國際上很有影響,也引起了毛澤東對物質無限可分說的重視。
  • 毛主席兩次視察黃石,有一點少有人知!
    兩次視察,主席在黃石的礦山和鋼廠留下了令人難忘的身影。如今,毛主席視察黃石的眾多經典瞬間已定格黑白的老照片中,成為我們對那個時代的共同記憶。在這眾多的照片中,有一張毛主席笑容可掬,手託著一塊大石頭的經典形象廣為流傳,深入人心,但這張照片是在哪裡拍攝,在什麼情況下拍攝的,主席手裡為什麼拿著石頭,拿的又是什麼石頭,恐怕就極少有人知道了。
  • 為何蒙哥馬利會說:如果巴頓是螢火蟲的話,那麼毛主席就是太陽
    毛主席是中國近代一個非常厲害的軍事家,他指揮戰鬥都是不安常理出牌,比如說紅軍長徵的時候四渡赤水,無論怎麼看都是犯了兵家大忌,但是毛主席就敢於這麼幹,最後把敵人耍的團團轉。毛主席的軍事戰略也是十分厲害,比如說他的遊擊戰、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都是非常厲害。
  • 最著名的毛澤東頌歌——《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
    詞作家付林在回憶自己的這首「最得意之作」時說:「就想寫出一種毛主席還沒走,還活著的那種感覺。」歌曲不是要簡單、單純的去變現一種悲情、沉痛,而是想回歸一種對毛主席的熱愛和敬仰,這種真實感情的流露,是一種很平實很樸素的想法,他把自己對毛主席這種無限熱愛和敬仰之情寫了出來,完全摒棄語錄似的口號,所以,這首歌一出場就得到群眾的認可。
  • 傳歌詞諧音「殺了毛主席」
    有人傳聞說,就是因為他寫的歌曲《薩拉姆毛主席》的諧音是「殺了毛主席」所以才被判刑。本文摘自:天山網,作者:海成,原題:《王洛賓和〈薩拉姆毛主席〉》1959年,新疆話劇團以新疆于闐縣維吾爾族農民庫爾班·吐魯木老人要騎著毛驢到北京看望毛主席的感人事跡為素材,編寫了一部音樂話劇《步步跟著毛主席》,
  • 特型演員「形神俱似」偉人:一生只演毛主席(圖)
    我之所以選擇潞寶集團舉辦的紀念活動,一是它是我們山西的著名企業舉辦的紀念活動,我是山西人,應該為我們山西弘揚紅色文化做點事;二是我真的被他們企業對毛主席的熱愛所感動,你肯定聽說過,他們不僅建立起資料豐沛、藏品眾多的毛主席紀念館,還於前年修建了據說是中國最大的毛主席紀念園,將韶山毛主席故居、中共一大會議嘉興南湖舊址、井岡山茅坪毛主席舊居、遵義會議舊址等多處紅色景觀都按1:1的比例收入園中,供各界人士參觀
  • 他是開國大將,毛主席稱他為王鬍子,也是唯一可以帶槍見主席的人
    毛主席當然也不例外,建國以後,無論是誰,見毛主席不準帶槍。但是毛主席為一個人開過例外,他就是王震將軍。曾經毛主席要見王震一面商量事情,王震全副武裝地來了,門衛把他攔在外面不讓進。毛主席在裡面囑咐身邊人放他進來,說王鬍子不會傷害我,不要阻攔他。
  • 李錦華回憶在毛主席身邊的特殊任務
    去廣州歸來時車窗被打了一個洞  1954年10月30日,王諍部長找我交代任務。他說:毛主席要到廣州去,你帶電臺保障毛主席外出的通信聯絡。他對工作、保密、安全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特別強調要和中南軍區通信處密切配合,取得他們的幫助支持,並當場給中南軍區顏吉連處長寫了封信交給我。
  • 胡錫進遭方方女士怒懟:「你以為你是誰」,我聽我一個朋友說的!
    導語:看來胡總編和方方是懟上了。胡總編新發微博:看來方方女士對遭到批評不太適應,還要問我「你以為你是誰」。我不認為我「罵」方方了,但方方對我的文章使用了「低級而陰暗」的定性,還要讓我的名字留在「記憶的恥辱柱」上。還好,她沒管我叫「胡不群」。
  • 一場比賽扭轉世界格局,毛主席這個決定為何震動世界?
    「接到通知後,我一開始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後來去了才知道因為中國桌球隊要去日本參加世乒賽,因為我比較熟悉日本的情況,就讓我給咱們桌球代表團介紹日一下。」那天,王泰平一口氣給大家講了兩個多小時,國家體委的運動員和工作人員都非常感興趣。
  • 陳伯達之命運:獄中高呼「我救過毛主席」後夥食改善
    在交談中,陳伯達講述了當年拯救毛澤東的事情:1948年春天,國民黨飛機轟炸阜平,那天早上我聽到飛機響,趕緊跑到毛主席那裡,他正在猶豫,我說飛機就在頭頂上,要趕快走,他聽我一說,就走了。他繞過一道牆,聽警衛員說我還未走,回頭喊了我,我催他快走。看到他已到安全地方,我趕快離開,剛跑到院子外,炸彈就已經投下來了,正好炸在院子當中,房子玻璃全被彈片打碎了。
  • 聽說天降隕石,逝世前的毛主席激動不安,思考良久,提起兩個人
    此時,垂垂老矣的毛主席,正處於人生中最後的5個月。在他寬敞的臥室裡,這位視力不佳、行動遲緩的老人,正讓秘書孟錦雲給他讀報。「報上都有些什麼新聞啊?讀一段聽聽。」毛主席緩緩地說,「不過,我可不要聽什麼大批判的成果,要聽新聞。」28歲的小孟是毛主席晚年的貼身秘書,也是陪伴他走完最後生命歷程的人。
  • 林彪曾欲用火箭筒或高射炮平射炸毛主席專列
    列車領導回答說,主席工作很忙,一上車就開始工作,要有合適的機會才能向主席提出請求。幾天後的一個下午,列車仍在運行,主席公務車上的列車員張玉鳳來到宿營車,對列車領導說:「主席聽說來了新同志,現在要見見她們。」我們這些農村女孩從小唱著《東方紅》長大,只見過牆上的主席畫像。想到馬上要面對面見到毛主席了,我們的心情格外激動。我盡力抑制著心跳,和幾個夥伴一起跟張玉鳳來到了主席的公務車上。
  • 毛主席表哥王季範:不僅幫毛主席墊付學費,還掩護毛主席躲避抓捕
    1950年10月27日,毛主席在中南海豐澤園,設宴隆重招待王季範等諸位親戚,並且鄭重的介紹:「這是我九哥,要是沒有他,就沒有我的今天!」為什麼毛主席對王季範這位「九哥」能有如此高的評價?且聽我一一道來。王季範是毛澤東的表哥,因在族中排行第九,所以毛澤東經常稱呼王季範為「九哥」。
  • 部分月球土壤將保存在湖南告慰毛主席
    毛主席曾說過「可上九天攬月」,現在我們實現了「九天攬月」,要把月土放到湖南是對毛主席的告慰。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中國科技的快速發展,嫦娥五號、「奮鬥者」號依然實現毛主席的期願。這則新聞下許許多多人都發表了對偉大的毛主席和為了國家富強犧牲的英雄的懷念和敬畏。毛澤東主席雄才大略,高瞻遠矚!
  • 從毛主席與科學家交往細節中感受偉人科技情懷
    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教授。1955年,在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爭取下回到中國。,滿含激情地說:「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國。現在,我終於回來了!」祖國人民熱烈歡迎他回來,毛主席、周總理對他更是格外珍視和厚愛。
  • 彭德懷談廬山會議:主席無中生有編造出兩罪名
    彭德懷沉沉地望著侄兒、侄女,靜默了一會兒,聲音沙啞地說:「我要告訴你們,在廬山會議上,伯伯給主席寫了封信,犯了錯誤,是反黨集團的性質……我,成了右傾機會主義分子……」彭正祥只覺得鼻子一酸,眼淚湧出,打死他也不能相信伯伯「反黨」、「反毛主席」。伯伯對毛主席的濃厚感情溢於言表,他怎麼會反對毛主席呢?
  • 大家來評評,毛主席這話是不是夠霸氣,是不是改寫了國際規則?
    主席認為我們的海岸炮能打12海裡的射程,完全可以控制12海裡內的範圍不受外來任何勢力的侵犯,他笑了笑,說:「老先生們的意見很好,很可貴,使我們可以從另外的角度多想一想。但是,研究來研究去,海牙協議不是聖旨,還是不能按海牙協議辦,我們的領海線還是擴大一點有利。從各方面判斷,仗一時半會兒打不起來,我們不願打,帝國主義就那麼想打?我看未必。一定要打,我們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