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看來胡總編和方方是懟上了。胡總編新發微博:看來方方女士對遭到批評不太適應,還要問我「你以為你是誰」。我不認為我「罵」方方了,但方方對我的文章使用了「低級而陰暗」的定性,還要讓我的名字留在「記憶的恥辱柱」上。還好,她沒管我叫「胡不群」。
這幾天她火了,是因為美國義大利要出她的書《武漢日記》,《武漢日記》很大程度上是一本小說,它不是紀實文學,也許你說,我沒看過她的日記,怎麼能評價她,小編可以告訴你,我是學她的:我聽我一個文學朋友說!估計老胡也沒想到他眼裡的這位「文人」居然會對他客觀中立角度的評判,做出這樣的定性,主要還是老胡天真的以為方方是個善茬,可以理解,不先入為主,不過小編相信方方後面會有更多的狗血操作,會讓老胡重新認識這位「作家」。
方方是個作家,寫過啥,自己看得不多,唯一看了她寫的一篇日記,裡邊說豬肉的事,讓小編這個和養豬相關的人事,覺得她在瞎說豬肉,是武漢封城引起的。她代表了正義,揭露著不公。她簡直是一呼眾應,以一己之力,照亮黑暗。小編不爽的是,英文版對書推介語言,小編更不喜歡義大利版的書面設計,你也許說我是黃皮膚黑眼睛的人。老外厲害,開始說封城是不講人權,現在自己為啥要封?或許沒有左派說的那麼反動,也沒有右派說的那麼偉大,無非就是一個軟弱哀怨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一個特殊時期的隨筆手札,而軟弱哀怨一直以來始終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特質。
如果《武漢日記》,是一個記錄事實而不是聽靠朋友說的事,估計社會價值和文學價值會更大。很好奇,如果封城而沒有冒死奮鬥的人,包括快遞小哥,她會不會餓死?答案是不會,她有關係,她一邊利用關係,她一邊又批判利用關係的人,以博取沒有關係的人的同情和點讚。對於重大事件,真實記錄,不管自己認為的好還是壞,才是對事件的最大尊重,只有這樣,才會產生名著,比如紅樓夢。方方日記,成了老外指責中國人的工具。
小編之前對方方日記是持包容態度的,因為方方日記是一個以個人記錄方式保留的獨有記憶,那確實是封城百態下豐富感受中的一份,不管是真是假、是悲慘還是悲壯小編都能接受它,相信許多人也是這個態度。但4月8日方方日記英文版預售後,這本日記的性質就變了,這份獨有的記憶成了代表武漢乃至中國人的集體感受,我們抗疫取得的成就是悲壯的,在方方筆下的我們多數是悲慘的,這是小編不能接受它的原因,日記裡很多敘述是聽來的,憑這一點這本日記已經缺少了事實性和客觀性。
小編不認同不經修訂、注釋、事實確認、以偏概全的日記描述代表多數人的集體感受,更不能容忍我們偉大、悲壯、史詩般的抗疫被污衊,如果這份日記不附帶虛假、資本、集體綁架、客觀的敘述我們不會如此反感,我們多數認可的抗疫感受是悲壯的,並不想被一本悲慘的個人感受日記所代表,只可惜所有的質疑到了方方那裡,都成了「極左」、「網絡暴力」,一個健康的社會確實應該能容得下各種不同聲音,遺憾的是到了方方自己,就變成了只能容得下她自己的聲音,也不知道她哪裡來的自信和底氣?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她的日記會充滿扭曲和陰暗!
質疑和反駁已經開始,也不會就此結束,只要方方一直用這種偏激思維和傲慢態度與不同意見讀者網友交流,相信她在網絡、社會的空間也會越來越小,一部方方日記可以讓她在海外出名、盆滿釙滿,但這種踩著人民傷痛牟利的行徑,一樣也可以讓她在國內社會名聲狼藉,再無立足之地。
結束語:小編認為這把年紀了,還學不會全面客觀、心平氣和,估計接下來也學不會了,所以也只能祝福她晚年平安了!
(本圖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