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絕,當然恐龍並不是因為小行星撞擊產生的爆炸瞬間死亡的,科學家認為恐龍和當時滅絕的大部分生物,都是因為一些列的連鎖反應導致的環境劇烈變化後,無法適應環境變化而滅絕。
小行星撞擊地球會導致強烈的地震和火山爆發,隨後氣溫發生變化,植物枯萎導致生態鏈斷開,大部分生物都被波及,整個過程甚至會持續數個世紀,對倖存下來的生物進化產生巨大的影響。
從恐龍的遭遇就可以看出來,如果地球被較大的小行星碰撞,會對地球上的生命產生很大的影響,就算人類科學不斷發展,面對這樣的自然災難時,人類還是很難去阻擋的,比較糟糕的是我們對於地球整體的環境變化沒有太好的解決方法。
但是地球擁有整整46億年的歷史,小行星真正對地球造成的威脅可以說很少,幾乎可以忽略,為什麼在太陽系中存在那麼多的小行星,卻很少真正有小行星撞擊地球呢?
其實,撞擊地球的小行星並不稀少,但是大部分的小行星體型很小,進入地球的大氣層後就被摩擦力給燒了個乾淨,只有一些體型較大的的小行星可以留下殘骸被我們發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隕石」。
太陽系中有多少小行星呢?截止2018年,科學家在太陽系中發現了至少127萬顆小行星,基本上小行星都在小行星帶中緩慢運動,如此大批量的小行星存在於我們的星系中,並且在火星和木星之間就存在一個小行星密集的區域。
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太陽系在很久之前是一片星雲,隨後緩慢的形成了如今的太陽系,在星系形成的早起,發生了大量的碰撞,最後才形成了今天的星系,可說這些太陽系中的小行星,有一部分和地球有關係。
這些小行星之所以可以安然無恙的徘徊在火星和木星附近,還是多虧了引力,如果宇宙中沒有引力,地球早就變得千瘡百孔了,並且因為不斷的爆炸,宇宙中很難保存大量的星系存在,總會在不斷的碰撞中製造更大的引力源。
雖然太陽系中的一切都受到引力的束縛,可是在小行星帶附近的小行星,更多是被木星強大的引力吸引,如果沒有木星或者木星的體積小很多的話,地球和火星就會被大量的小行星襲擊。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稱呼「木星」是人類和地球的保護神,這個稱呼並不是隨便給的,也不是因為它讓一大批小行星安穩的存在於小行星帶中。
在1994年,也就是26年前人類在宇宙中發現了驚人的一幕,一個彗星和木星相撞,這顆衛星被稱為蘇梅克-列維9號,如果這個彗星撞擊地球,後果要遠遠比造成恐龍滅絕的災難嚴重,因為這個彗星體積巨大,擊中地球會直接導致整個星球滅亡。
這顆彗星因為距離木星太近,被木星的引力拉扯,撕成碎片後撞向木星,最大的一個隕石坑要比地球還要大,這次碰撞產生了大約20億顆原子彈爆炸的能量,讓巨大的木星整整三個月大氣層中都漂浮著大量的塵埃。
對於我們來說,這次膨脹是超乎我們想像的,因為彗星和木星的體積都遠遠超過地球,如果不是因為引力,那麼地球或許真的要面對一次巨大的災難了。也正是因為這次震驚全球的天文事件,木星成為了我們口中的「保護神」。
其實對於人來來說,擔心小行星或者是彗星撞擊地球,遠遠不如擔心地球本身的環境變化,因為小行星撞地球是一件概率極低的事情,隨著我們科技的發展,也很容易解決,可是地球本身環境的變化,對於人類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最近幾年的全球變暖越來越嚴重,人類卻不能停止溫室氣體的排放,導致今年的冬天是一個暖冬,南極出現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溫度,喜馬拉雅山上出現了植物,這些反常的現象都在告訴我們,地球的環境正在發生變化,或許下一個氣候拐點正在到來。一次暖冬,就可能讓地球出現蝗災,如今席捲非洲大陸的蝗災,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溫暖的冬季,讓這些蝗蟲的幼蟲可以很好的生存。
如果人類不採取措施,在未來地球的氣候變化會給我們帶來更多麻煩, 你認為是小行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還是因為全球變暖造成的連鎖反應更可怕呢?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