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類自己

2020-12-05 太空記

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類自己,這樣的2020會給你什麼樣的思考?

引言

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已經有45億多年的歷史了,期間地球面臨過諸多毀滅性的災難,地球上的生物一次次瀕臨滅絕。

自從人類發展工業化以來,地球上的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損壞,海洋汙染,動物們備受牽連,物種消失的頻率不斷加快,令很多人對於地球的前景而感到憂心忡忡,呼喊著要「拯救地球」。事實上地球從不需要我們拯救,因為真正應該拯救的是人類自己。

一、2020年的重大事件

1、2020年4月,波蘭流感爆發以後,導致4萬隻禽類受到了人類的「蓄意」宰殺,也令35萬隻家禽的性命受到了威脅,令人詫異的是,流感爆發初期,竟沒有人真正意識到這場災難的惡劣程度。

當我們回憶起5個月以前,發生在澳大利亞境內的火山事件時,你能想像它造成了怎樣的後果嗎?此次事件竟然令40萬人無家可歸,也令近乎5億的動物葬身火海、在地球上徹底銷聲匿跡,人們竟可笑的認為這不過是一場無情的火山危機。

那麼,發現在一個多月以前的、東非25年以來爆發的最大蝗災事件,人類又是怎樣認為的呢?大多數人給予的答覆是冷漠的,部分人甚至認為這不過是一場十分罕見的旱災罷了。

同樣發生在一個月以前的,令數千名居民不得不逃離此處的塔爾火山噴發事件,它甚至令生存在地球上的一個物種徹底走向滅絕,也令不計其數的野生動物面臨重創。

還有半個月以前發生在土耳其東部地區埃拉澤省的6.8級地震,它令地球的一座城市毀於一旦,更驚人的是,這場地震在撕裂地球表面的同時,還讓地球為此付出了血的代價。

地球這個年輕的生命甚至為了人類吐出了鮮血,就連科學家們也對這一超自然現象拋出了問號。

二、2020年的災難,可怕的疫情

提到2020年的災難,人們更多地會想到可怕的疫情,數月以前,不僅中國爆發了嚴重的病毒疫情,包括美國在內的多數國家也是如此,中國境內約有3萬以上的患者確診,而美國境內竟有12萬人不得不搬進醫院。

這場災難也讓所有人深刻領會,生命的弱小,也讓人們真正的對「危在旦夕」的地球感到重視,因為,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當人類見識到大自然的威嚴時,才真正明白大自然並非悄無聲息,它只是不想過早的讓人類自食其果罷了,在這樣的2020年,你會怎樣思考?是在漫天的噩耗中自怨自艾,還是在碌碌無為的生活中無比憤慨、亦或是渴望著即將到來的名為希望的「明天」?

三、2020年的環境問題已然不是單純的環境問題

或許人類應該看的更遠一些,或是說我們應該看的更透徹一些, 譬如,2020年的環境問題已然不是單純的環境問題,它涉及了經濟、政治、科技、歷史等範疇,這一系列的問題是否源於大自然的責備,顯然,已經不再重要,因為每一位人類都需直面這些後果。

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無論人們是否擁有充足的物質條件亦或是穩固的經濟基礎,無論你是否滿足當下的「渾濁」的空氣和生活質量,對於人類重獲新鮮空氣一事的觀念總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現象並非意味著每一類群體為此付出的代價也是一致的。

顯然,當西方發達國家針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問題進行探討時,他們很難顧及到全球所有階層人的立場,他們甚至很難理解發展中國家底層勞動人民的難處,甚至無法深刻領會他們在拯救地球的同時,卻令自己深涉險境,這一現象也很可能引發另一項嚴重的社會問題,人們很可能在「拯救」地球的同時失去維繫生活的工作,面對所剩無幾的收入時,他們又該如何?他們下一代的希望又該如何打造?

更可怕的是,他們面臨的慘狀,很可能是無人問津的,不難想像,全世界範圍內,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類的數量十分龐大,對他們來說,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因為他們的溫飽本身就已經存在了巨大的問題,環境問題在他們看來,則顯得有些「不切實際」。

簡單來說,當部分人類認為眼下我們的發展已經足夠了,所以他們更希望保護地球的環境,讓如今的生活現狀不再惡化亦或是得到略微的改善,那麼,亞非拉地區人們的生死就真的不重要了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如此看來,人類發展至今,無論消耗了多麼龐大的資源,亦或是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

從地球發展至今的過程來看,人類與地球上的物種大同小異,二者都會在消耗完可供自身生存所需的資源後在地球上銷聲匿跡,或許,對於年輕的地球來說,環境的問題令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失去養分的速度。

結語

值得注意的是,人類不是這個星球的主宰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反而是人類本身,因為能夠拯救人類的是人類本身。

那麼,當人類包容自身的同時,就可以對環境肆意妄為了嗎?顯然,答案也是否定的,人類對地球的善意,是力所能及的、也是發自內心的。

感謝觀看本期,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地球不需要我們拯救,我們只需要拯救我們自己
    地球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就尤為重要,為此我們經常說要保護環境,拯救地球。有人說人類目前擁有的核武器能夠毀滅地球幾十次,是嗎?人類真的有能力毀滅地球嗎?到現在為止,世界上最深的人為鑽孔也才一萬多米,而地球直徑達到了12756千米,拋開直徑不談就光地殼都有17千米。如果把地球比作雞蛋,地殼就相當於雞蛋殼。人類現在連雞蛋殼都鑽不破拿什麼去毀滅地球呢?
  • 地球根本不需要人類拯救!
    等到人類自然滅絕的那一天,地球開始自我修復。若干億年之後,地球將不再叫地球,因為會有新的物種文明給它重新命名。人類相對於自然太渺小,我們消耗的不是地球的生命而是自己的生命線。地球根本不需要人類拯救,我們要拯救的只有我們自己葉落歸根,新芽再生地球循環往復,生生不息人類一個神奇的稱呼,我們是這個星球上最智慧的生物然而我們也是最差勁的生物
  • 電影《2012》:地球不需要人類拯救,人類要拯救的是自己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原本新的一年應該象徵著希望,但是我們好像是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的魔盒,世界各地的各種天災人禍接踵而至,澳洲的大火、豐非洲的蝗災,以及南北極氣溫的升高,看似沒有任何聯繫的幾件事,其實背後都是我們人類活動引發的蝴蝶效應,生態平衡的天平正在傾斜,大自然已經給人類敲響了警鐘,忠告人類要時刻認清自己的位置,克制欲望,養成良好的習慣,達到整個宇宙,
  • 《幽靈公主》自然不需要被拯救,真正需要被拯救的是人類!
    原來和這個地方的人民在艾伯西的帶領下正在與白狼神所帶領的野獸們進行交戰,雙方都為了這片森林的所屬權而結仇,於是戰鬥逐步升級演變成了現在不死不休的仇敵!這其實就代表著人與自然不可調和的矛盾,人類想要生存就需要從大自然中獲取資源,而獲取資源的同時就不可避免的要進行破壞!
  • 你拯救的不是地球而是你自己!
    看完這些口號,我們會覺得,很好,這種環保的方式很利於我們保護地球。但是,我們想一下,地球,需要我們用這些方式來拯救嗎?答案顯而易見是否定的,需要拯救的不是地球,而是我們人類自己。億萬年來,地球一直存在,消失的只有地球上的物種而已(像是恐龍)。人類在經歷了近300年的工業革命後,逐漸變得狂妄自大起來,將自己視為地球的主宰,人類幻想著自己成為了地球的「威脅」,幻想著自己能夠將這顆藍色星球陷入困境。但是,現實卻狠狠地打了人們一個耳光。
  • 紀錄片《地球的力量》:所謂的拯救地球,不過是拯救自己而已
    這部紀錄片是一部相當有意義的紀錄片,人們所謂的拯救地球其實不過是為了拯救自己而已。地球從來都不是依賴地球上的生命而存活,正如那句話所說的,地球不會因為你而停止轉動,地球也不會因為沒有人類而停止轉動。人們站在生物之巔已經太久了,好像忘記了自己是依賴地球而活,而非地球依賴人類而存在。 通過紀錄片的推演,地球形成之初是散落的很多宇宙碎片相互吸引而成,形成之初其實是一顆溫度很高的火球。
  • 人類是沒有能力去拯救地球的
    人類可以拯救地球嗎?顯然不可能。地球按照自身規律運行,不需要人類拯救。人類需要的是自己救自己。這個世界原本就不是屬於你所擁有,因此你用不著拋棄世界,更不用在乎輸贏,要拋棄的是你一切的貪嗔痴與執著。佛說的沒錯,明心見性,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宇宙是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 人類如何才能拯救人類?
    當人類成功將自己作死之後,相信地球也不會停止它的自轉公轉,消失的僅僅只是在地球生存的一代又一代生命。地球需要良好的環境嗎?火山噴發、地質重構、磁暴等的時候,環境可比現在惡劣的多。地球需要資源嗎?在空氣、石油、天然氣等還未形成的時候,它依然逍遙的轉著。
  • 疫情之下看《流浪地球》:末日時刻拯救人類的英雄,只有人類自己
    《流浪地球》上映時曾引起很大爭議。畢竟對於習慣了米國科幻大片的人們來說,《流浪地球》講了一個不一樣的故事,一個中國版本的,末日時刻拯救全人類的英雄故事。當時人們討論的焦點不少,例如科學設定不合理啊,人物刻畫和演員演技有問題啊,故事情節有漏洞啊,最後韓朵朵關於希望的演講刻意煽情等等。想起曾經大家坐在影院安心觀影或者在網上激烈辯論,不禁感慨當時真稱得上歲月靜好。
  • 拯救動物拯救人類自己—BBC紀錄片《穿山甲:被捕殺最多的動物》
    穿山甲是世界上唯一真正有麟哺乳類,在地球上生活超過了4000萬年,在地球上有8個物種,4種在非洲,4種在亞洲。穿山甲以螞蟻為食,一隻穿山甲一年可以吃幾百萬隻螞蟻,保護250畝森林免受白蟻的威脅。可是因為鱗片有膠原蛋白,具備所謂的食用和藥用功能,它們正遭受著人類致命地殘殺。平均每五分鐘就有一隻穿山甲被捕,也就是,每年有10萬隻穿山甲在地球中消失。
  • 不必以「拯救地球」為藉口,因為地球並不在乎,我們是在救自己!
    2019年初,一部《流浪地球》的電影火熱上映,掀起了保護地球,拯救地球的熱潮。但其實,看我們所經歷的種種災難就知道,我們不必打著「拯救地球」的口號節能減排,因為地球並不在乎,我們是在救自己!東非各國的災情不容樂觀,目前世界各國正忙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威脅,各國紛紛出臺「居家隔離」政策,很多國家已關閉出口,各國進出口業務均受影響,非洲的蝗災使原本不富裕的地區雪上加霜。
  • 南方爆發暖冬,氣候正變暖,但科學家為何說地球無需人類拯救了?
    地球本身的自我修復能力非常強,所以,現在有的科學家才認為地球不需要人類拯救了,人類需要拯救的是自己的文明,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我們的地球自身也在進化,地球生命的歷史與地球自身的歷史,並不是兩個毫不相干的故事,而是緊急相連的故事。
  • 地球需要我們拯救嗎?
    在炮火威脅和極度貧困下拯救冰川「世界上只剩下一個冰川了,它消失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在場」。保護著委內瑞拉洪堡冰川的科學家說道,她這麼說是因為,她也無法阻止冰川的消失,20年後,它一定會在地球上消失。他們發現了冰川的根部在升溫,在阿爾卑斯山上也很多物種在滅絕,也產生了以前地球上從未出現過的物種。如果沒有紀錄,這樣的「進化」或「退化」無人知曉。物種瀕危與我們有何相干?地球需要我們救嗎?
  • 《全球風暴》,拯救世界,男人再強也需要女人幫忙
    人類為控制氣象災難開發了全球氣象衛星網絡。當然是以美國為首的,但為了照顧中國,電影中有說受到了中國的大力協助。人類攜手建立的這個精密的人造衛星網絡,可以控制地球氣候,確保人類安全。可是原本應該保衛地球的卻被壞人控制,開始攻擊地球,阿富汗冰封、香港熱浪襲擊致煤氣管道爆照、東京夏季下冰雹、孟買迎來超強龍捲風、巴西熱帶海岸被冰封、世界第一高樓杜拜塔竟然由於海嘯被水淹了、莫斯科在冬季也被酷暑襲擊……,浩劫席捲全世界。科學家傑克(男主)與政客麥克斯(男二)兩兄弟,摒棄前嫌,一個在空間站排除衛星故障,一個在白宮挫敗邪惡的國務卿的陰謀,最後成功的拯救了世界。
  • 地球不需要人類,但人類不能沒有地球
    災難來臨的時候,人類才知道自己的渺小。25億人被迫隔離後,地球開始恢復盎然生機,可見即使人類終結,地球依然會重生。公益紀錄片《大自然在說話》中說道:「我並不需要人類,人類卻離不開我。是的,你們的未來取決於我。如果我繁盛,你們也繁盛;如果我衰敗,你們也衰敗,甚至更糟。」人類在亙古綿長的歷史長河裡,不過是物種進化的結果,野心勃勃的人類妄圖打破自然的規律,必定要付出違背自然的代價。
  • 「遼陽科普」黑科技拯救地球 助人類改變未來
    隨著洪水、風暴和極端氣溫成為我們的日常現實,人類長時間採用的「減少、再利用、回收」的策略已經不夠了。在《黑科技拯救地球》一書中,《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託馬斯·科斯迪根(Thomas M. Kostigen)將讀者帶到了地球工程項目的前線,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企業家、工程師和其他有遠見的人正在開發這些項目,以解決與氣候變化有關的問題。
  • 同樣是拯救人類,《流浪地球》和《星際穿越》哪個更靠譜?
    >一樣,關於這一點我們也在思考:《流浪地球》和《星際穿越》兩者之間哪一個拯救方式最靠譜?而《星際穿越》只需要離開地球找到一個適合植物生長的星球就可以,首選當然是火星了(畢竟影片中曼恩的飾演者馬特·達蒙還在火星上種過土豆/手動滑稽)。由此看來《星際穿越》中人類面對的困難比起《流浪地球》不算太大,按理說應該算是《星際穿越》的拯救方式更靠譜一點,結果恰恰相反。
  • 不要說「拯救地球(原創)
    不要說「拯救地球         nbsp;      佚風 「拯救地球
  • 兩極冰川正在融化 救救北極熊 也拯救一下人類自己
    就近幾年的時間,兩極冰川正在加速融化,其實從很早之前開始,兩極冰川就已經在融化,只不過速度沒那麼快而已,但隨著溫室效應的加劇,兩極冰川融化的速度也在加劇,冰川損失速度也達到了每秒萬噸的恐怖程度,融化之後注入海洋的水,同時也在威脅著人類,不斷注入的水正在使海平面升高,而一旦海平面升高,會鑄成什麼樣的後果
  • 果然,能拯救地球的,只有中國人
    但歐美人的思路和中國人十分不一樣。比如《星際穿越》中,歐美人的想法是派出一隻探險隊去尋找能拯救人類的辦法,或者探索人類的新家園。我們看慣了「一人開掛,拯救人類」的歐美好萊塢科幻片,看膩了各種「不到最後一秒絕對不剪斷炸彈電線」的俗套劇情,也看煩了各種「不,為了愛情,我可以不要一切」的男主救女主而把全人類置於危險境地的惡俗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