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幾十年來,科學家和環保人士一直對全球變暖的影響發出警告。我們現在已經越過了臨界點。隨著洪水、風暴和極端氣溫成為我們的日常現實,人類長時間採用的「減少、再利用、回收」的策略已經不夠了。在《黑科技拯救地球》一書中,《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託馬斯·科斯迪根(Thomas M. Kostigen)將讀者帶到了地球工程項目的前線,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企業家、工程師和其他有遠見的人正在開發這些項目,以解決與氣候變化有關的問題。
從巨大的遮陽傘在地球上空盤旋,保護我們不受無情的太陽的傷害,到雷射射入雲層以引出急需的水,科斯迪根向讀者介紹了這部鼓舞人心的作品,以及引領它的人們。這些未來主義的、高瞻遠矚的、改變世界的思想將拯救我們,而《黑科技拯救地球》則為讀者提供了對未來的新展望。
《黑科技拯救地球》展示了我們所處的世界,以及我們可以通過前瞻性的解決方案來做些什麼。
我們必須利用我們與地球上其他生物最大的不同之處:我們的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及人類依靠自己的能力開闢自己的道路。只有我們擁有與一個日益充滿敵意的星球講理的能力,才能讓我們擁有未來。
但是這個運動僅僅依靠非科學技術的手段是萬萬行不通的。現在是把我們的集體注意力轉向支持工業和鼓勵商界、科學家和技術人員這些創新者的時候了。鼓勵和資助他們站出來做他們最擅長的事:發明、開拓、打破舊有的做事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拯救地球。工業是社會的一部分,它首先要對人類造成的全球變暖負責,它必須扭轉局面,帶頭幫助改善我們的氣候。
幾十年來,環保人士一直對氣候變化的影響發出警告。該計劃旨在促使公眾改變自己的需求,通過公眾的節能以及個人行為迫使企業改變他們的做法,進而帶來對社會有利的氣候政策和法規。這是一個長時期的艱難計劃。這計劃必須建立在環境教育的基礎上,激發公眾的行動,進而迫使企業做出改變,促使政府採取更好的政策。
現在看來,那個計劃難以實現。人類現在仍然有機會按下按鈕,敲響警鐘,但在不可逆轉的災難之前,我們永遠無法讓氣候變得適宜居住。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表示,我們只有在2030年之前採取行動,社會各個方面才會出現前所未有的變化。在過去的年代裡,有遠見的人迅速改變了社會。氣候變化需要這種權宜之計,而且現在就必須採取行動。
亨利·福特在造汽車之前,沒有對馬主進行調查,也沒有達成共識。如果他試過,人們會認為他瘋了。想像他這樣說:「你看,這是一臺有輪子的機器。這將花費你一大筆錢,順便說一下,你需要石油來運轉它。所以,我們必須對此進行訓練。然後我們還得修路。汽車不會比你騎的那匹馬跑得快。為了大批量生產汽車,我們必須建造大型工廠。結果帶來的是社會、城市規劃、自然資源開採、勞動力和基礎設施的徹底轉變。「但他做到了。瓦特讓紡織工只需按電鈕就可以進行紡織,愛迪生讓我們丟掉煤油燈生活在更光明的世界,比爾·蓋茨用網際網路開闢了一條類似的道路連接了人類。創新和個人技術迫使世界快速改變。今天,我們仍然需要工程師、投資者和具有顛覆價值的遠見卓識來打破我們所處的氣候束縛。
(作者 李大光 系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國際科學素養促進中心研究員)
來源:科普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