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
每種動物都有特殊的骨骼結構,那如果把這些特殊的骨骼安在人類身上,會是什麼樣?比如烏龜…人:
沒錯,這個胸腔變大,圍繞著身軀,只剩半張臉和四肢伸出來的奇行種,就是人類擁有龜殼後的樣子。
估計進擊的巨人們看完,都覺得找到了同胞:
其實要說為什麼會有如此奇葩的形象,還得從烏龜一直被誤解的身體結構說起。龜殼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樣,類似硬殼或衣服的存在,而是它們自身骨骼結構的一部分,主要是由肋骨組成的大胸腔,裡面還藏著肩胛骨和骨盆。將這樣的特點套到人體上,就需要把原本的胸腔放大再放大,最終從理論上得到和龜殼一樣的骨骼結構。
就問你,這樣的科普硬不硬核,要知道如果單說各種骨頭部位,很難想像到烏龜身體結構的奧妙,而直接拿人比喻就完全不一樣了。當你摸龜殼的時候,也就相當於在摸烏龜的胸腔…
網友大多和我的感受差不多:
但也有網友表示,不太能接受這樣的詭異畫風:
一張科普插畫能讓人又愛又怕,還真是不多見。而這樣的傑作,正是來自日本的科普插畫師川崎悟司。
他的拿手絕活就是用人體科普各種動物的骨骼結構,令人在san值狂掉的同時,一眼就能明白其中差別,收穫一大波知識。最開始的畫風還有所收斂,只進行局部位置的比喻。就像狗子、馬、火烈鳥這三隻動物的特殊腿骨,放在人身上,其實長這樣:
老鼠是齧齒動物,它們的門牙為了保持一直生長,會和後面的牙錯開:
長頸鹿的脖子長是因為單塊的頸椎更長,那如果把這樣的頸椎結構放到人身上,大概就是這樣:
其實是因為第四根手指的變異,加上從身體側面衍生出的皮膚膜才構成了翅膀:
老實講,雖然明知道這只是用人體進行對比,但我還是忍不住端詳了一下自己的手指。
比如長著鳥類骨骼的人類:
具體的骨骼怎麼分配,他也進行了解釋。想要飛得高,發達的胸骨不能少:
還有企鵝人現身說法,當然頭部骨骼除外:
同樣,火烈鳥的完整骨骼是這樣的:
如果單純讓人類模仿站立姿勢還差點味道,但修改成火烈鳥的骨骼,一下就能看出骨骼結構上最大的差別:
馬在進化過程中只保留了一根手指,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馬蹄:
只靠一根手指就能站立奔跑,才是正兒八經的馬男:
鯨魚的鰭也可以理解為手臂的變種,手掌骨更大,臂骨更短,從而可以用最小的動作幅度帶起最大的動力:兔子的骨骼放到人身上改變不是很大,只是手臂骨變粗,腹壁凹陷下去起到保護內臟的作用。
道理我都懂,但這兔耳朵和兔尾巴的裝飾又是幾個意思?
從最開始的水生動物,到陸生動物,再分支成爬行類動物、哺乳類動物以及鳥類。魔性的畫面,展示最直白難忘的科普知識:
但要說最吸引人眼球的,還要屬那條穿越幾億年進化史的黑褲衩:
怎麼說呢,這可能也是奇行種生物學插畫大佬留給他筆下這位模特,最後的體面。
近期微信正在調整公眾號的排序規則
沒有給「狂丸科學」標記星標的話容易走散
現在就一起動手設置一下:
(文中圖片素材均來源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今日秒殺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