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科普」大腦智力進化有極限嗎

2020-09-03 遼瀋晚報遼陽時刻


如果說大自然是神奇的發明家,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地創造了世間萬物,而人腦一定是其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人腦並非橫空出世,而是經歷了自然界億萬年的演化歷程。

原始的單細胞動物(如變形蟲)和低等的多細胞動物(如海綿)沒有神經系統,它們只能夠被動地適應環境,環境適合就生長繁殖,環境不好就死亡。到了腔腸動物(如水螅)才出現神經網,這是最簡單的神經系統,它增強了水螅捕食和躲避傷害的能力。

環節動物(如蚯蚓)的神經元開始集中,形成了神經節並組成了神經鏈。神經鏈的產生使蚯蚓有更敏銳的觸覺和運動能力。蚯蚓可以根據樹葉的形狀採取不同的方式來拖拉,對窄樹葉會抓其柄部,對寬樹葉則抓其尖端,更有效地把樹葉拖入洞中。

螃蟹、蜜蜂和螞蟻為代表的節肢動物出現了腦神經節、足神經節和腹神經節。其中腦神經節特別大,已經有能力「領導」全身的行為了。

距今4.8億年的奧陶紀出現了原始的脊椎動物——魚。魚類出現了比較成型的腦,但是容積很小、表面光滑。魚類中鰻鱺的腦僅佔體重0.005%。爬行動物出現了比較發達的大腦半球,鳥類和哺乳動物的腦功能越來越複雜精巧,適應環境的能力也更強。

哺乳動物當中有一些相當聰明的物種,比如,海豚的腦重約1600克,佔體重0.9%,它的神經元分布的密度也和人腦相似。海豚被認為是目前地球上智力最高的生物之一。但是,海豚為什麼沒有進化得更加完美?很大的原因是海洋生活造成的限制——沒有靈巧的能夠製造工具的雙手。

黑猩猩的腦重佔體重0.7%,它們有較高水平的感知能力,有哭和笑這類面部表情,會利用簡單的聲音進行交流,會利用工具取食。它們為什麼沒能進化成人類?這和食性有關,它們只吃植物和少量昆蟲,而吃魚類等含有豐富蛋白質和脂類的食物,對人類大腦的進化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和環境有關,它們停滯在熱帶森林裡相對安逸,而不像人類祖先那樣走出森林,在複雜多變的環境裡物競天擇。

大約250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會製造工具、從事勞動的原始人類(能人)。能人的腦重只有現代人的1/3至1/2,他們已經學會了使用工具,並漸漸開始直立行走。大約25萬年前至3萬年前是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繁榮的時期,他們分布於歐洲和中亞等地區,以狩獵為生。尼安德特人的腦重與現代人相當,他們會製造並使用各樣的石制工具和木製長矛,埋葬死者,照料生病或受傷的人,具有了和現代人相似的理性和情感。2.4萬年前,他們神秘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支從原始人類進化而來的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是當今世界四大人種共同的祖先。他們的腦重約1250克,稍低於現代人,也稍低於尼安德特人。他們生活於距今1萬到5萬年前,過著原始部落那種茹毛飲血、逍遙自在的生活。男人打獵捕魚,女人採集植物和管理氏族的內部事務。他們的智力進化到與現代人幾乎相等的水平。如果讓1萬年前的人類突然跨入我們的社會,他們一定驚訝無比,不知所措,但是他們能夠慢慢理解我們這個社會的科學、藝術、宗教、道德、法律……從腦功能的角度來評價,已經是聰明的人類。

地球的進化用了46億年,人類的進化用了250萬年。人類真正的文明歷程卻不過區區1萬年。這1萬年裡,人類上天入地、遨遊深海、探索外星,卻無法解開自己的大腦之謎,它比宇宙中的繁星更神秘,既精巧又脆弱。

未來人腦會如何進化?是否會出現智商遠高於我們的人類?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從生物進化的角度是不可能的,但是科技的發展又使其具有可能。智力的無限上揚未必是好事,就個體幸福和社會和諧而言,我們已經有足夠的智慧來使用自己的頭腦,並善用科技、文化等無數人類智慧的結晶。

(作者 王欣 系華中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中國神經科學學會會員)

來源:科普時報

相關焦點

  • 「科普時報」大腦智力進化有極限嗎
    神經鏈的產生使蚯蚓有更敏銳的觸覺和運動能力。蚯蚓可以根據樹葉的形狀採取不同的方式來拖拉,對窄樹葉會抓其柄部,對寬樹葉則抓其尖端,更有效地把樹葉拖入洞中。 螃蟹、蜜蜂和螞蟻為代表的節肢動物出現了腦神經節、足神經節和腹神經節。其中腦神經節特別大,已經有能力「領導」全身的行為了。
  • 每日科普|大腦智力進化有極限嗎
    神經鏈的產生使蚯蚓有更敏銳的觸覺和運動能力。蚯蚓可以根據樹葉的形狀採取不同的方式來拖拉,對窄樹葉會抓其柄部,對寬樹葉則抓其尖端,更有效地把樹葉拖入洞中。螃蟹、蜜蜂和螞蟻為代表的節肢動物出現了腦神經節、足神經節和腹神經節。其中腦神經節特別大,已經有能力「領導」全身的行為了。
  • 變態「三角戀」?世界知識、大腦和計算是AGI的新「三駕馬車」
    研究表明,「有效的學習和有效的泛化來自於歸納偏見,而構建人工智慧是一種尋找正確的歸納偏見的練習,這種歸納偏見使快速學習成為可能,同時又足夠通用」。人類和動物的大腦就有很多「偏見」,每個大腦都在進化和優化,以靈活的方式解決它遇到的問題。但是研究人員建議不要直接對大腦進行逆向工程,而是從功能的角度來看待思維的機制。
  • 大腦已進化到極限,科學家表示人類不能再聰明,你的智商如此高?
    大腦是人類文明出現的基礎,如果人類大腦沒有繼續進化,那文明就不會出現,這就足以看出頭腦的重要性,然而科學家表示,人類已經不能再聰明。這就是說,人腦現在的發展已經到了極限,不能再繼續進化,這是怎麼回事呢?
  • 人類智力:進化未終結
    而在眾多爭議中,又以對大腦的研究最甚,思維、創造力,也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根本。然而,經過上萬年的進化,人類大腦是否到了極限,智力是否達到了最大值?按照達爾文的理論,人類從猿人進化為現代人歷經了漫長的時間。在被時間洗禮的過程中,人類被改變的不僅僅是外形,更重要的是大腦容量的擴充、智力的進化,才最終讓人類站在食物鏈的制高點。
  • 人類是如何進化出超級大腦的?
    最終,直到這些專家親眼看到「湯鎮小孩」,一些類似發現漸漸浮出水面,大家的態度才開始慢慢改變。20世紀50年代,人類學家已經承認了「湯鎮小孩」確實是人猿,並且認為大腦尺寸大小並不能作為判斷是否是人類的唯一標準。來自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對人腦進化有卓越貢獻的人類學教授 Dean Falk將「湯鎮小孩」稱為「二十世紀人猿發現史上最重要的幾大發現之一。」
  • 人類的進化已經到了極限?人類的智商被限制,以後或越來越笨
    有一種觀點認為,人類的大腦開發,其實只有10%左右,如果人類未來可以將剩餘的90%大腦全部開發,人類的文明必將迎來質的飛躍,或許成為宇宙中最厲害的超級文明,也指日可待,真的是這樣嗎?人類誕生在地球上已經500多萬年的時間,這段漫長而又短暫的時間裡,我們的大腦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也正因如此,我們的社會發展才會進步。不過,一部分科學家卻表示,從最早的森林古猿到現代人類,人類的進化已經抵達了極限,無論是身體結構還是智力方面,我們都沒有辦法再繼續進化下去,特別是人類的智力,猶如被鎖上了枷鎖,再進化下去,或許只能越來越笨。
  • 第一批造訪地球的外星生命——「章魚」會是它們的後代嗎?
    ,那就是人類和「章魚」都進化成為高智商的生物。」的神經系統非常獨特,一共有9個像人類大腦那樣的神經中樞,分別長在頭部和8條觸手上,我們都知道,大腦與其他器官的關係是通過大腦來發送具體指令的,其他器官完成大腦賦予的具體任務,但是「章魚」則完全不同,它們的每根觸手上都相當於有一個大腦能夠思考。
  • 計算神經科學家,大腦黑箱的「電工」?|「神經漫遊」EP.4
    」是一檔由神經現實團隊聯合主持的節目,我們試圖通過跨學科視角探討大腦、認知和心智,以及科技、醫學和哲學。接下來的每個月,「神經漫遊」都將保持更新。我們期待討論的話題包括:記憶和學習,決策,時間感知,腦機接口,腦科學的倫理問題等。與此同時,我們也將努力嘗試不同的內容形式,例如訪談、專訪和特輯,希望能帶給大家更加豐富的收聽體驗。Stay tuned.
  • 李飛飛對話頂級神經學家:大腦做「微積分」,最高效GPU但很浪費
    另外,從更系統的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是一個至少已經進化了5億年的器官,哺乳動物的大腦大約有1億年,它有不同的部分,不同的模塊,今天的神經網絡還遠不能及。因此,一方面,這些巨大的深度學習模型做得非常好。另一方面,與大腦相比,它們也非常不自然。
  • Evologie「進化論」
    Evologie「進化論」是精準科技護膚品牌,倡導科學護膚,致力於用精簡有效的配方,降低對肌膚帶來刺激的同時增強肌膚自愈力,精準修復肌膚問題。Evologie「進化論」致力於運用科技智慧,打造肌膚的生態美學,構建肌膚的生態養護世界。
  • 吃「魚油」到底有沒有用?醫生實話告訴您:2類人吃了可能有害
    您或者您身邊的人,有在服用「魚油」嗎?帶有一丟丟魚腥味的魚油,是深海魚身體裡的體油、肝(gan)油等油脂的統稱。近些年來,隨著各種"養生專家"的大行其道,原本平平無奇的魚油也搖身一變,成了下能提高免疫和智力,上能防癌減肥降三高的神奇"液體黃金"。
  • 人類大腦僅僅開發了5%,是謊言還是真相?
    最近這些年,全腦開發中有一個觀點被傳得沸沸揚揚,那就是人類大腦只開發了5%,要百分百開發大腦。事實上,人類經過幾千年的進化,對大腦的使用是非常全面和徹底。正常情況下,雖然在做不同任務的時候,各種細胞的興奮程度不同,但我們一直在使用大腦裡所有的神經細胞,完全倦怠的細胞幾乎不存在。千百年來,人來在進化過程中經歷了不斷的自然選擇,而自然選擇遵循的原則就是——精簡。
  • 基於特殊大腦植入物,盲人可「恢復視力」?
    雷鋒網註:盲人能夠通過受到動態刺激的大腦刺激來「看到」M、N、U 和 W 等字母在古早時期,人類以打獵為生,視覺系統也因此不斷進化——當人類盯著靜態的風景時,大腦不會出於興奮狀態;當獵物在視野中運動時,視覺皮質會因為接受信息而「被點亮」。
  • 「極限短度get」網友戀愛了
    藝人小安(安婕希、Dabe)外型甜美,是女團「Dears」的其中一員。
  • Evologie「進化論」科技護膚之光
    其實這個社會確實應該多給女性一些包容度,例如化妝,不論是素顏、淡妝、濃妝,只要自己喜歡,不都能呈現出自己最美的樣子嗎?當然,擁有一副自然透亮的肌膚是前提,不然會受諸多困擾。所以一向專注於研究高級功能護膚秘訣的EVOLOGIE及時出現,遵從進化之初的東方本質,為亞洲女性打造無瑕肌膚。
  • 一部「最強大腦」的八季簡史,是如何練就的?
    這不禁讓人思考:《最強大腦》作為一檔已經步入第八季的綜N代節目,到底靠什麼實現持續「保鮮」?從「破圈」到「登頂」如果說上一季《最強大腦》的關鍵詞是「圈層賽制」,那麼第八季的核心關鍵詞則是「向上攀登」。「腦力天梯榜」的設置,讓本季節目猶如一場漫長的馬拉松。
  • 研究稱人類大腦超負荷消耗能量 以致進化停止
    據英國《每日郵報》今晨報導,英國劍橋大學的專家稱,現在人們因為大量的思考而十分疲憊,超負荷的能量消耗可能使大腦停止進化,從而限制人類智力的發展。甚至有專家指出,人類智力不但停滯不前,甚至可能出現倒退。大腦進化受限 人類智力「就到這兒」了?
  • 生命進化的躍升
    關於眼睛的進化,我們也早就讀過了不少科普文章或者傳教的文字。他們都會引用達爾文的原話「我坦率地承認,認為眼睛能夠通過自然選擇而形成的想法似乎是荒謬到了極致。」換言之,達爾文早就對眼睛的進化充滿了信心。當然,我們都知道,在很多科普書中,作為「達爾文的捍衛者」們,為了證明眼睛是進化來的,還常常會提起「眼睛並不完美」這一事實——例如人眼的光敏細胞在最裡面,人眼存在盲點等。但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視角,作者指出「這樣的理論爭辯是有危險的,那就是忽視了現實中無疑存在的諸多微妙之處。」「我們不應該過於草率地把我們自己的論點丟出去。
  • 你會用印象筆記,打造「知識管理+行動系統」的第二大腦嗎?
    今天,我們邀請@歡喜老師,來給你分享如何用印象筆記打造「知識管理+行動系統」第二大腦的方法,讓知識原料成為知識資產,讓行動效率快如閃電。  在我看來,主要分為以下三步:  ★第一步:知識提純形成模塊化的知識資產  託馬斯·斯圖爾特在《軟資產:從知識到智力資本》一書中提到資產這個概念,他說: 資產是什麼?資產是將原材料轉變成價值更高的東西,僅僅有數據並不是資產。  所以,我們必須對筆記進行一次提煉,將有價值的信息提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