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普|大腦智力進化有極限嗎

2020-09-04 遼瀋晚報營口時刻

如果說大自然是神奇的發明家,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地創造了世間萬物,那麼人腦一定是其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人腦並非橫空出世,而是經歷了自然界億萬年的演化歷程。

原始的單細胞動物(如變形蟲)和低等的多細胞動物(如海綿)沒有神經系統,它們只能夠被動地適應環境,環境適合就生長繁殖,環境不好就死亡。到了腔腸動物(如水螅)才出現神經網,這是最簡單的神經系統,它增強了水螅捕食和躲避傷害的能力。

環節動物(如蚯蚓)的神經元開始集中,形成了神經節並組成了神經鏈。神經鏈的產生使蚯蚓有更敏銳的觸覺和運動能力。蚯蚓可以根據樹葉的形狀採取不同的方式來拖拉,對窄樹葉會抓其柄部,對寬樹葉則抓其尖端,更有效地把樹葉拖入洞中。

螃蟹、蜜蜂和螞蟻為代表的節肢動物出現了腦神經節、足神經節和腹神經節。其中腦神經節特別大,已經有能力「領導」全身的行為了。

距今4.8億年的奧陶紀出現了原始的脊椎動物——魚。魚類出現了比較成型的腦,但是容積很小、表面光滑。魚類中鰻鱺的腦僅佔體重0.005%。爬行動物出現了比較發達的大腦半球,鳥類和哺乳動物的腦功能越來越複雜精巧,適應環境的能力也更強。

哺乳動物當中有一些相當聰明的物種,比如,海豚的腦重約1600克,佔體重0.9%,它的神經元分布的密度也和人腦相似。海豚被認為是目前地球上智力最高的生物之一。但是,海豚為什麼沒有進化得更加完美?很大的原因是海洋生活造成的限制——沒有靈巧的能夠製造工具的雙手。

黑猩猩的腦重佔體重0.7%,它們有較高水平的感知能力,有哭和笑這類面部表情,會利用簡單的聲音進行交流,會利用工具取食。它們為什麼沒能進化成人類?這和食性有關,它們只吃植物和少量昆蟲,而吃魚類等含有豐富蛋白質和脂類的食物,對人類大腦的進化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和環境有關,它們停滯在熱帶森林裡相對安逸,而不像人類祖先那樣走出森林,在複雜多變的環境裡經歷物競天擇。

大約250萬年前,地球上出現了會製造工具、從事勞動的原始人類(能人)。能人的腦重只有現代人的1/3至1/2,他們已經學會了使用工具,並漸漸開始直立行走。大約25萬年前至3萬年前是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繁榮的時期,他們分布於歐洲和中亞等地區,以狩獵為生。尼安德特人的腦重與現代人相當,他們會製造並使用各樣的石制工具和木製長矛,也會埋葬死者,照料生病或受傷的人,具有了和現代人相似的理性和情感。2.4萬年前,他們神秘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支從原始人類進化而來的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是當今世界四大人種共同的祖先。他們的腦重約1250克,稍低於現代人,也稍低於尼安德特人。他們生活於距今1萬到5萬年前,過著原始部落那種茹毛飲血、逍遙自在的生活。男人打獵捕魚,女人採集植物和管理氏族的內部事務。他們的智力進化到與現代人幾乎相等的水平。如果讓1萬年前的人類突然跨入我們的社會,他們一定驚訝無比,不知所措,但是他們能夠慢慢理解我們這個社會的科學、藝術、宗教、道德、法律……從腦功能的角度來評價,已經是聰明的人類。

地球的進化用了46億年,人類的進化用了250萬年。人類真正的文明歷程卻不過區區1萬年。這1萬年裡,人類上天入地、遨遊深海、探索外星,卻無法解開自己的大腦之謎,它比宇宙中的繁星更神秘,既精巧又脆弱。

未來人腦會如何進化?是否會出現智商遠高於我們的人類?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從生物進化的角度是不可能的,但是科技的發展又使其具有可能。智力的無限上揚未必是好事,就個體幸福和社會和諧而言,我們也許已經有足夠的智慧來使用自己的頭腦,並善用科技、文化等無數人類智慧的結晶。

相關焦點

  • 「遼陽科普」大腦智力進化有極限嗎
    爬行動物出現了比較發達的大腦半球,鳥類和哺乳動物的腦功能越來越複雜精巧,適應環境的能力也更強。哺乳動物當中有一些相當聰明的物種,比如,海豚的腦重約1600克,佔體重0.9%,它的神經元分布的密度也和人腦相似。海豚被認為是目前地球上智力最高的生物之一。但是,海豚為什麼沒有進化得更加完美?很大的原因是海洋生活造成的限制——沒有靈巧的能夠製造工具的雙手。
  • 「科普時報」大腦智力進化有極限嗎
    神經鏈的產生使蚯蚓有更敏銳的觸覺和運動能力。蚯蚓可以根據樹葉的形狀採取不同的方式來拖拉,對窄樹葉會抓其柄部,對寬樹葉則抓其尖端,更有效地把樹葉拖入洞中。 螃蟹、蜜蜂和螞蟻為代表的節肢動物出現了腦神經節、足神經節和腹神經節。其中腦神經節特別大,已經有能力「領導」全身的行為了。
  • 人類智力:進化未終結
    而在眾多爭議中,又以對大腦的研究最甚,思維、創造力,也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根本。然而,經過上萬年的進化,人類大腦是否到了極限,智力是否達到了最大值?按照達爾文的理論,人類從猿人進化為現代人歷經了漫長的時間。在被時間洗禮的過程中,人類被改變的不僅僅是外形,更重要的是大腦容量的擴充、智力的進化,才最終讓人類站在食物鏈的制高點。
  • 大腦已進化到極限,科學家表示人類不能再聰明,你的智商如此高?
    大腦是人類文明出現的基礎,如果人類大腦沒有繼續進化,那文明就不會出現,這就足以看出頭腦的重要性,然而科學家表示,人類已經不能再聰明。這就是說,人腦現在的發展已經到了極限,不能再繼續進化,這是怎麼回事呢?
  • 人類的進化已經到了極限?人類的智商被限制,以後或越來越笨
    有一種觀點認為,人類的大腦開發,其實只有10%左右,如果人類未來可以將剩餘的90%大腦全部開發,人類的文明必將迎來質的飛躍,或許成為宇宙中最厲害的超級文明,也指日可待,真的是這樣嗎?人類誕生在地球上已經500多萬年的時間,這段漫長而又短暫的時間裡,我們的大腦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也正因如此,我們的社會發展才會進步。不過,一部分科學家卻表示,從最早的森林古猿到現代人類,人類的進化已經抵達了極限,無論是身體結構還是智力方面,我們都沒有辦法再繼續進化下去,特別是人類的智力,猶如被鎖上了枷鎖,再進化下去,或許只能越來越笨。
  • 研究稱人類大腦超負荷消耗能量 以致進化停止
    據英國《每日郵報》今晨報導,英國劍橋大學的專家稱,現在人們因為大量的思考而十分疲憊,超負荷的能量消耗可能使大腦停止進化,從而限制人類智力的發展。甚至有專家指出,人類智力不但停滯不前,甚至可能出現倒退。大腦進化受限 人類智力「就到這兒」了?
  • 這些「智力題」 至今依然難解
    這些「智力題」 至今依然難解  近日,曾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有「DNA之父」稱號的美國著名學者詹姆斯·沃森因在節目中公然宣稱,基因導致了黑人和白人在智力方面的差異,涉嫌種族歧視被其就職的研究所剝奪了榮譽頭銜。由此,關於人類智商的討論也再次升溫。  智商究竟由哪些因素決定?這些因素各自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智商有沒有極限?
  • 為什麼人類進化出那麼智慧的大腦,卻只開發了一小部分呢?專家給出...
    人類進化只開發百分之十的大腦,是為了讓腦袋大的人更聰明嗎?在生活中,有兩個和人類智商有關的荒誕說法,其一是腦袋大的人更聰明,其二則是人類的大腦只有10%被開發利用。我很好奇這樣的結論是如何得出的,如果強行關聯這兩個說法,那可能是這樣的:如果一個人的大腦只有10%的部分會被開發,那麼,那些腦袋大的人的這10%會大於一般人?人類「僅」使用了大腦的10%,這種說法是在普通人的口中及一些「非正式」的科普文章中出現率極高。
  • 聰明人的大腦反而比較懶惰,專家:智力與大腦工作效率有關
    聰明人的大腦反而比較懶惰,專家:智力與大腦工作效率有關人類有不同的膚色有不同的種族,但是我們的大腦容量基本上就相似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智力水平基本上是差不多的。這說明我們的進化速度沒有分別,至少不會出現智人與尼安德特人那樣大的區別。
  • 為何動物不能像人一樣擁有智力,是什麼阻止了動物的進化?
    如果進化使人類更聰明,動物的進化也會使它們更聰明嗎?人是由動物變得。為什麼動物不能進化成像人類一樣聰明?是什麼阻止了動物的進化?科學家發現,雖然動物可以通過增加大腦的大小變得更聰明,但它們可能會付出繁殖能力下降的代價。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正是這種「代價」限制了動物大腦容量的增長。
  • 人類大腦2萬年中不斷縮小 科學家稱是進化表現(圖)
    資料圖片深圳新聞網訊 最近一項新的研究指出了一個我們都不願接受的事實人類的大腦在過去的2萬年間逐漸縮小,體積由1500立方釐米,下跌至1350立方釐米,減少的大腦足有網球大小。這意味著我們變得越來越笨嗎?
  • 研究稱大腦反應速度決定智商升降 35歲後智力下滑
    對此,有網友反駁:人腦只開發了10%,到人類大腦潛能全部開發時,人工智慧再牛,也不是對手。外行看熱鬧。在這裡,有必要搞清楚幾個關於人腦和智力的真相。  人腦功能受制於供血供氧量  「愛因斯坦為什麼比別人聰明?因為他大腦的開發度比常人高几個百分點。」這是網上流傳甚廣的說法。一些經典電影的劇情也建立此理論基礎上。
  • 恐龍有沒有像人類一樣進化出智力,它是怎麼統治地球的?
    恐龍有沒有像人類一樣進化出智力,它是怎麼統治地球的?雖然恐龍化石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數千萬年,但直到19世紀,人們才知道地球上曾經有這麼奇特的動物存在過。那麼,恐龍有沒有像人類一樣進化出智力,它是怎麼統治地球的?
  • 《大腦的故事》:BBC備受讚譽的科普紀錄片同名圖書
    [編輯推薦]● 拓展自我認知、實現自我進化,培養創新思維,識破創造力本質,伊格曼「自我進化」系列重磅推出!曾登上義大利《魅力先生》雜誌封面,被稱為世界上有頭腦又能產生新點子的人,此前封面人物有布拉德·皮特等。[各方讚譽]科學家對大腦生理結構的探究已經深入到基因與神經元層面,我們卻仍然難以解釋大腦如何產生意識、思維、情緒等。
  • 大腦是可重塑的!這樣閱讀能提升智力,讓你變得更聰明
    而通過科學的閱讀,就可以有效刺激這些大腦區域,重塑大腦,提升智力水平,增強大腦信息處理能力。01 大腦是可塑造的,重塑大腦可改變智力(一)大腦是智力的生理基礎智力是人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感知、注意、記憶、觀察、思維等許多能力。
  • 5道智力題,測試你大腦的思維和智慧,最後一題難度太高
    小磊君今天就給大家帶來5道題目,這5道題目都是具有很強的挑戰性、科學性和趣味性的思維名題,希望通過這5道題能夠測試你大腦的思維和智慧,當然,這些題目也具有一定的難度,據說,答對3道以上智商有160,尤其是最後一題,難度太高。第1道智力題:停在中央的瓶塞眾所周知,一個木製的瓶塞一般不會停在杯內水的正中央,如上圖所示。
  • 腦力開發與智力開發竟然是有區別的!
    迄今為止,人類對大腦的使用只佔到大腦機能的6%~10%,即便是人類有史以來最聰明的愛因斯坦,也僅僅使用了大腦機能的18%!如何激活沉睡的大腦,激發人類更大的智力潛能呢?腦力開發是指通過結構化的方式實現腦力增強和控制,這是一個高級過程,幫助個人將現有腦力組合形成體系化,從而具有更有社會競爭力的成功基因,走上社會競爭的高峰。
  • 女科學家講科普 | 別人家的孩子更聰明?認識智力和智力障礙疾病
    女科學家講科普 | 別人家的孩子更聰明?在家長心目中,總有一些別人家的孩子好像更聰明,尤其是當孩子明明表現的很努力,卻沒有獲得很好的成績,都會簡單粗暴地歸結為智力的高低。那麼,如何科學地理解智力以及智力障礙疾病(簡稱智障)?01何謂智力?對於個人智力水平的高低每個人都有自己粗略的判斷標準,比如學習記憶能力的高低、觀察分析能力的強弱等。
  • 進化論只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假設,人類真的是從猿進化來的嗎?
    人類並沒有停止進化,反而是可能產生了分極進化,智力進化越來越明顯,身體進化模糊,推測未來人類通過智力方式改變身體結構或組成形式,以達到最佳生存狀態。或許這就是宇宙本身發展的某種規律。現在的疑問是宇宙的發展僅僅就是毀滅嗎,假設宇宙是周期性存在,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感覺不應該是存在即是毀滅。
  • 大腦越大的人越聰明嗎?
    ◆◆◆ 編譯/周曉林 從進化角度來看甚至在現代人類中,腦容量解釋了人與人之間智力差異的10%。較大的大腦可能有更多的神經元,因而有更好的加工能力;另外,這些神經元之間可能有更大體積的絕緣性白質,因而讓神經元之間有更快的信息交換。 儘管如此,腦的大小並不能完全說明問題。「尼安德特人比我們有更大的大腦,但他們滅絕了。」榮格說,「男性的大腦也比女性的大,難道這意味著男性比女性更聰明嗎?顯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