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地球的力量》:所謂的拯救地球,不過是拯救自己而已

2020-12-07 騰訊網

這是一部相當震撼的紀錄片,配樂也是超級喜歡,很多畫面不由自主的開啟了截屏模式,因為畫面實在太美。要說這部紀錄片有啥缺點的話,最想提的一點就是有好幾個鏡頭重複的次數太多了。這部紀錄片是一部相當有意義的紀錄片,人們所謂的拯救地球其實不過是為了拯救自己而已。

地球經過數十億年才形成如今的狀態,地球上的生命至今已經經歷了很多年的歷史演化。地球從來都不是依賴地球上的生命而存活,正如那句話所說的,地球不會因為你而停止轉動,地球也不會因為沒有人類而停止轉動。人們站在生物之巔已經太久了,好像忘記了自己是依賴地球而活,而非地球依賴人類而存在。

通過紀錄片的推演,地球形成之初是散落的很多宇宙碎片相互吸引而成,形成之初其實是一顆溫度很高的火球。隨著表面的溫度逐漸降低,形成了內部溫度極高,但是表面溫度低很多的小行星繞著太陽旋轉。隨著內部高溫溶液的運動,造成了火山噴發讓地球有了最原始的大氣結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二氧化碳(CO2),因為二氧化碳(CO2)的溫室效應讓地球表面的溫度能夠維持在一個適合液態水形成的溫度。

感謝地球的演化讓空氣中出現了讓生物淨化賴以生存的氧氣,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上出現了生命演化的過程。因為地球表面環境的急劇變化,生物為了適應地球的變化,開始了快速的適應過程。種種的結果讓地球的表面環境得以保持長期穩定,讓人類這種有高級智慧的生物得以演化出來。

在地球的幾十億年的演化過程中,地球上的生命經過多次毀天滅地的災難,曾經地球的霸主恐龍就在一次災難中滅絕了。但是地球的生命依舊發展到如今這樣豐富多彩的狀態。如今這般的環境已經穩定了幾百萬年,但是最近幾百年來人類科技的發展,用幾百年的時間對地球環境造成的影響比地球幾百萬年造成的影響還要巨大。

地球的力量這部紀錄片前四集分別給我們介紹了對地球生命十分重要的四種力量:火山、大氣層、海洋和冰川。火山是地球表面環境能夠形成如今這般的最原始的動力,因為如果沒有火山,地球的表面將不會有空氣和水。大氣層給了地球生命最重要的保護,它能夠調節地球表面的溫度,阻擋很多致命的宇宙輻射(比如紫外線等),還能削弱隕石撞擊地球表面時的威力,最關鍵的一點是有大氣層,地球表面才能有各種氣候的形成,地球的一切生命都離不開空氣和水。海洋,地球生命的起源,地球最原始的生命誕生於海洋中,有研究顯示,海洋的生態結構如果遭到破壞,陸地的生態系統也難以倖存,海洋對於地球的生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冰川,冰川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影響到了地球大氣的氣體組成比例,最重要的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不到整個大氣的1%,但是對於地球表面的溫度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高,地球表面的溫度也開始升高,地球上很多冰川跟著加速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正在一步步縮小人類自己的生存環境。第五集:珍稀地球。講述的是人類遙望可觀測宇宙這遼闊的空間卻得不到回應,顯得地球的生命是那麼的孤獨,更加說明地球的生存環境是如此的珍稀,世上有眾多的奇珍異寶都沒有地球重要。

起初,人類把地球當成一個無限索取的機器貓的口袋,同時也把地球當成了一個無限大的垃圾箱。不斷挖取煤炭開採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不斷砍伐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的森林資源卻不想辦法重新種上。為了飛速的科技發展,不斷將汙染氣體和二氧化碳等不加處理排放到空氣中,把生活垃圾直接排放到水中。這種情況以幾百年的時間就影響到了穩定了幾百萬年的地球環境。這就像人吸菸一樣,溫水煮青蛙,你不會意識到危險的逐漸靠近,當你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患上了重病卻難以恢復。

所以大家突然意識到人類不能這樣不加節制的索取和汙染。開始想辦法改善地球逐漸惡化的環境。所謂的拯救地球不過是拯救人類自己而已,地球經歷過數次生物大滅絕依舊能夠走到今天,但是人類滅絕一次就不會再出現。地球有著難以想像的自我調節能力,但是奈何人類的汙染程度遠遠超越了地球能夠自我調節的極限,所以人們開始呼籲所有人為了改善地球的環境而努力。但是我們好像喊錯了口號,我們哪是為了保護地球而做出的努力,我們是為了保護自己而不得不努力罷了,如果發現第二顆適合的星球,我們會不會毫不猶豫的捨棄地球呢?

其實地球根本不需要人類來保護,就算地球再糟也不可能變到沒有大氣沒有水之前的狀態,地球花個幾百萬年依舊可以重新恢復過來,地球還有很多億年的壽命。地球在整個宇宙中不過是一粒塵埃,人類在地球面前也不過是一隻螞蟻,螞蟻雖能讓地球變得瘙癢,但是並不會影響它的生命。所以螞蟻想要活得更久,就得好好保護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

我們在享受空氣,海洋,森林等給我們帶來的便利和美好的同時,不要讓破壞的速度大於地球的自我修復速度,畢竟我們還得需要依賴地球的環境而生活下去,為了保護我們自己,必須保護地球的環境。

這是一部十分喜歡的紀錄片,大家如果感興趣的可以看看。謝謝你的閱讀,我的朋友和陌生人,這次的文章說的有點亂,實在很抱歉,不過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這部紀錄片,真的很好,相當推薦。後面有個小互動,感興趣的可以看看,拜拜,下次再見!

我是:wanttoknowmore,今天繼續給大家留一個題:

一間屋裡有足夠多張桌子,有很多個人。如果3個人一桌,多2個人;如果5個人一桌,多4個人;如果7個人一桌,多6個人;如果9個人一桌,多8個人。如果11個人一桌,正好。請問這一間屋裡一共有多少個人?

解題思路下次和大家分享。

相關焦點

  • 你拯救的不是地球而是你自己!
    這幾年,我們耳邊不斷充斥著有關「拯救地球」的言論,為了「拯救地球」,我們不得不對自身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做出改變;為了「拯救地球」,我們要改變出行方式;為了「拯救地球」,我們要節約用水;為了「拯救地球」,我們要儘量做到循環利用......
  • 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類自己
    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類自己,這樣的2020會給你什麼樣的思考?引言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已經有45億多年的歷史了,期間地球面臨過諸多毀滅性的災難,地球上的生物一次次瀕臨滅絕。自從人類發展工業化以來,地球上的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損壞,海洋汙染,動物們備受牽連,物種消失的頻率不斷加快,令很多人對於地球的前景而感到憂心忡忡,呼喊著要「拯救地球」。事實上地球從不需要我們拯救,因為真正應該拯救的是人類自己。
  • 拯救動物拯救人類自己—BBC紀錄片《穿山甲:被捕殺最多的動物》
    貪婪的人類對穿山甲進行了無情地大屠殺紀錄片一開始就是老爺子大衛·愛登堡的解說「This is a pangolin……」(這是一隻穿山甲),有著「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之稱的老爺子,他解過很多眾所周知的紀錄片《藍色星球》《地球的脈動》,最近熱播的《七個世界,一個星球》也是老爺子解說的,特別震撼,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 流浪地球結局是什麼意思?地球被成功拯救了嗎?
    而《流浪地球》是一部關於死亡與希望的電影。 對每個人說,死亡是最終極的哲學命題。生命的可朽性與有限性為人生追求提供了意義和限度。無論通過繁衍後代,還是著書立說名垂青史,個人總歸有可能讓自己的生命以某種方式得到延續。而很多人想知道影片的結局是什麼意思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們吧。
  • 淺談迪迦奧特曼:真的只有光之力量,才能夠拯救地球嗎?
    不過在迪迦奧特曼最終在超古代文明滅亡之後,自己的意識通過了以另一種形式離開了地球,只留下了一具石像,可以說迪迦奧特曼自身可以說已經離開了地球,這個石像根本體現不出迪迦奧特曼自身原本的強大。大古是具有光之血脈的地球人,無意之中以自身的生命和迪迦奧特曼的石像融合在一起,從而能夠變身成為迪迦奧特曼。
  • 地球不需要我們拯救,我們只需要拯救我們自己
    地球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就尤為重要,為此我們經常說要保護環境,拯救地球。有人說人類目前擁有的核武器能夠毀滅地球幾十次,是嗎?人類真的有能力毀滅地球嗎?到現在為止,世界上最深的人為鑽孔也才一萬多米,而地球直徑達到了12756千米,拋開直徑不談就光地殼都有17千米。如果把地球比作雞蛋,地殼就相當於雞蛋殼。人類現在連雞蛋殼都鑽不破拿什麼去毀滅地球呢?
  • 不必以「拯救地球」為藉口,因為地球並不在乎,我們是在救自己!
    2019年初,一部《流浪地球》的電影火熱上映,掀起了保護地球,拯救地球的熱潮。但其實,看我們所經歷的種種災難就知道,我們不必打著「拯救地球」的口號節能減排,因為地球並不在乎,我們是在救自己!與大自然相比,人類的力量真的很微小,當地群眾們徒勞地消滅蝗災,積極與蝗蟲作戰,企圖保護自己的糧食作物。非洲不僅面臨著糧食供應的風險,同時他們也面臨著感染新冠病毒的危險,甚至很多當地人稱,此次蝗災比新冠病毒更具毀滅性。
  • COVID-19是地球的反撲?8部氣候變遷紀錄片,掌握拯救地球所需資訊
    從時尚紀錄片《真正的成本》到大衛·愛登堡的Netflix系列《我們的星球》,以下是能夠讓你宅在家裡提升氣候IQ、最富教育意義、掌握拯救地球未來所需的所有實用資訊的影片。在2014年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製作的紀錄片《奶牛陰謀:永遠不能說的秘密》Cowspiracy: The Sustainability Secret中,導演吉普·安德森質疑為何沒有人在談論此議題。縱然片中某些論點會引發爭議,但其所發揮的重大影響力,讓大眾開始注意到肉製品產業對環境的影響。
  • 不是拯救地球,就是在拯救地球的路上《地球停轉之日》
    克拉圖來自外星球,其科技及認知水平超前於地球。其處境類似於尼採哲學中的「超人」,人們因「超人」宣布的「上帝死了」的言論而恐懼,進而懷疑、憎恨甚至不惜處死「超人」。同樣,如克拉圖所說「人類以恐懼代替了理性」,將其視為威脅、怪物。
  • 流浪地球-這次輪到中國人拯救世界
    中國的科幻電影在過去並非一片空白,不過在科幻大片的意義上,在能夠與好萊塢科幻電影有可比性的範疇裡,《流浪地球》是中國電影的第一部——正因苦盼良久,也才有了這篇喜出望外後的溢美之詞。
  • 地球根本不需要人類拯救!
    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而人類不過存在了區區幾百萬年。這樣的我們在地球面前不過就是小嬰兒到了成年人面前。人類不是地球的癌細胞,充其量算是皮蘚,而且是地球抖一抖就能完的那種。地球上所有的核武器加起來都不足以毀滅地球,頂多使人類滅絕,更別說目前的環境能對人類造成什麼威脅。
  • 不要說「拯救地球(原創)
    不要說「拯救地球         nbsp;      佚風 「拯救地球
  • 《流浪地球》拯救中國的科幻電影?最後的飽和式救援有什麼原因?
    我覺得很棒覺得這點做的很反一貫的套路 這裡面提到的很多國家細節我就不一一講了,你可以去看,也可以去查,像他們與其他國家的對話,也都是各說各的語言,不過是戴了同聲傳譯而已,點火的時候,除了中國,還有兩個國家呀,至於他們是因為聽到了中國的廣播,還是他們那裡也有人有一樣的想法我們也不能確定,像那個之前他們與隊長運送火石的時候,也是歷經了一大番波折,結果被其他的隊搶先,讓我意外了一番,這明明很有集體感的好嗎
  • 《拯救地球》這真的是一部科幻電影
    李秉伍告訴女友:來自仙女座的外星王子將會在下個月蝕前來到地球,為拯救地球,他必須要抓到宇際製藥集團的執行總裁康文植,一個狡猾的偽裝者,也是地球上唯一擁有皇室遺傳DNA密碼的外星人。說完,兩人相擁而泣,恍若末日即將來臨。
  • 電影《2012》:地球不需要人類拯救,人類要拯救的是自己
    小到地球上的一片樹葉,一滴水我們都要懷著一顆敬畏之心去看待,要知道地球可以沒有人類,但是人類不能沒有地球。當然了地球也不需要人類拯救,人類需要拯救的永遠都是自己,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就是末日災難電影《2012》這部電影是2009年上映的,在當時的影響非常大,電影中的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是電影總的瑪雅人預言卻是真的,所以這部電影在全球上映之後,人們的心中也埋下了一顆末日的種子,還記得那一年的12月21日大家都是怎樣過的嗎?
  • 果然,能拯救地球的,只有中國人
    而《流浪地球》也絕對不是《戰狼2》的太空科幻版。這裡沒有強調什麼「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也沒有強調什麼「中國人拯救世界」的情節。人們看完後會發現,原來,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是貫穿全劇的英雄,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成功的結果,也不是所有失敗的任務就徹底沒戲了,更不是說拯救地球只是靠著誰的一腔熱血和愛情激情就可以辦得到。
  • 《流浪地球》遭惡意差評:難道吳京就不配拯救地球嗎?
    似乎在崇洋媚外的人眼裡,這些才是《流浪地球》真正的缺點:不是外國人拍的;拯救地球的不是外國人;對白說的不是英語。好在,有一批支持《流浪地球》的自來水,噴不過那些跪久了就站不起來的鍵盤俠,便自己走進電影院多看了幾遍,花很多時間搜集盜版資源並舉報。
  • 《流浪地球》裡不值得推敲的邏輯:劉啟偶然的流浪拯救了流浪地球
    而在小說裡,同樣被予以突出描寫的地球發動機,也先聲奪人地給人一種強烈的震撼。 不過,電影裡,把地球發動機改了一下,改成了「地球推進式發動機」,而還有一個更為巨大的建在赤道上的「轉向發動機」,才是真正的巨無霸。
  • 吳京被罵、《流浪地球》遭質疑:中國人難道就不能拯救地球?
    吳孟達更是讚嘆:我有點不相信是我們自己中國(拯救世界),劇本是中國人寫的。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功勞,要歸於吳京的仗義出手。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大過年的,卻被罵成了篩子。比如說《流浪地球》中,在各個國家都撤退的情況下,居然是中國人一直在堅持,而且拯救了世界,而不是美國,這個牛皮吹得太大了!甚至,網友們還發明一個詞——「含京量」來判斷一部片子是好還是壞。
  • 神秘力量再度拯救地球?日本隕石也被不明飛行物擊穿爆炸聲
    神秘力量再度拯救地球?日本隕石也被不明飛行物擊穿,爆炸聲響天徹地!2020年7月2日凌晨兩點三十分,日本關東上空,一聲巨響,響天徹地,驚醒了每一個睡夢中的日本人,被震裂的玻璃碎屑,飛濺了一地。那麼,這種我們分明能感受得到,卻無法看見的神秘力量,它們究竟來自於何處呢?是茫茫宇宙,還是地球深處的某個未知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