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是現今網絡上非常流行的一句話,告訴大眾的是,我們能夠輕鬆地去追求自己夢想,實際上也有人在背後支持我們,為我們的進步保駕護航。
其實這句話放在任何時候,也都是合適的,只要我們不脫離群體,我們就會感受到群體的溫暖,即使脫離群體,我們依然能夠受到國家的保護,除此之外,地球現今還安安穩穩的存在於宇宙中,也與其他星球有不小的關係。
26年前的那一夜,若不是木星「出手相助」,地球或許成了一片火海。1993年3月24日,有三位美國天文學家在美國加州帕洛瑪天文臺發現了一顆彗星,他們根據國際星體命名規則,將該彗星命名為「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
三位天文學家通過對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更多的了解,發現彗星正朝著地球而來,甚至有專家做過預測,這顆彗星要是與地球相撞,其威力相當於超6萬億噸TNT炸藥同時爆炸,比6500萬年前「恐龍大滅絕」的影響更大。
許多科學家認為6500萬年前,有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撞擊威力相當於人類史上發生過最強烈地震的100萬倍,從而導致地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得約75%~80%的物種滅絕,後來地球經過了至少300多萬的「恢復」,才重新煥發生機。
可想而知,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若是直直撞向地球,那麼地球將再一次經歷末日,不過「末日」並沒有發生在地球上,因為有木星的「挺身而出」。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是氣體行星,有外號為「太空吸塵機」。木星的磁場強度是地球的14倍,是太陽系中除太陽黑子以外最強的磁場。
木星用其強大的引力將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吸向了自己,然後把這顆彗星分解成了21個碎塊,1994年7月16日,彗星開始以21萬公裡每小時的速度陸續撞向了木星的南半球,並且形成了彗星撞木星的天文奇觀,在天文界也是炸開了鍋。
在此之前還從未有天文學家見證過太陽系的天體撞擊,因此那天是地球難忘的一天,也是許多人振奮的一天,並且因為彗星撞擊木星時會把木星內部的大氣及其其他釋放出來,因此也是難得機會,讓天文學家能夠窺探到木星內部的大氣。
還有科學家及天文學家通過研究了解到,木星的強大引力能夠吸掉不少彗星和小行星,而木星發生彗星撞擊的機會率是地球的2000至8000倍,假設沒有木星這個「清道夫」,這些小型天體撞向地球的機會就會增加很多,那麼後果是不得而知。
而且不論是科學界提出的「宇宙熱寂理論」,還是「宇宙大撕裂理論」,木星的壽命都要比地球和太陽的壽命長,而且木星會始終圍繞著太陽公轉,即使太陽的壽命走到了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