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混沌全息的,是無數個小宇宙的集合

2020-12-06 德道經學堂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人類一直在探索發現。當哥白尼的「日心說」代替託勒密的「地心說」,人類在天文學上總算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之後克卜勒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當物理學界還沉迷於萬有引力定律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於1905年寫出了令人費解的質能定理E=mc^2(即狹義相對論),於1915年發現了廣義相對論。由此,人類對宇宙的探索認知有了指路燈。

物理學開啟了由理論指導探索發現的時代。在浩淼的太空中,即使擁有高精尖的科學儀器,也未必能認清一切,須要運用哲學與理論。「事件視界」裡的黑洞、轉瞬即逝的反物質粒子、飛碟與外星人之謎之謎、靈魂與鬼神之說、太空膨脹的緣起、地球北緯30度之謎等等,諸多的自然之謎與物理現象仍未能作出合理的解釋或找到準確的答案。

物理學家不可能全通,而宇宙奧妙無窮,探索之路雖然曲折,但總是有新發現。物理學須要有哲學作指導,哲學須要有準確的領悟。沒有哲學與數學,就沒有科學。

「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出自《文子自然》),在時空之中是無所不包的。「有狀混成,先天地生,蕭寥獨立不改,可以為天下母」(見楚簡本老子文。有一種混沌一體的狀態,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了,荒涼遼闊,獨立而不改變,可以作為天下的本源),這說的是「道」。「道法自然」,「道」與宇宙本就是同時存在的,如果將此言形容宇宙,也是適用的,從而可以得知宇宙處於混沌的狀態。

在中國古代的神話中,盤古在混沌中開天闢地。《莊子》中有一則寓言,講的是「倏」與「忽」給「混沌」穿鑿七竅,結果「混沌」死了,其涵義是揭示主觀人為的危害。混沌是客觀自然的狀態,而帶有主觀意願的人為是不符合自然之道的。

「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出自《陰符經》),這應是宇宙一詞最早的出處,蓋始於商末。其涵義是宇宙運行千變萬化,身手行動變化萬千。將宇宙與人聯繫在一起,也首創於此。這揭示了一個重要的理論——宇宙全息論。全息的涵義是任何一部分都包含著整體的全部信息。宇宙全息論由諾貝爾獎得主霍夫特於1993年正式提出,仍處於發展階段,尚不成熟。古人所說的「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鍋內煮山川」即是全息論,宇宙遠比這複雜。

宇宙無內外之分,無遠近之別,空間與時間如流水般在轉化著。當宇宙射線轟擊黑洞時,會產生出粒子與反粒子。粒子生成物質,反粒子一瞬即逝不留痕跡。反粒子的這一特性與人體五藏的特點相符,也就是說精靈魂魄意是反物質。不僅人體是物質與反物質的結合,所有生物也是。要想捕捉到反物質,除非能用科技手段捕捉到人的意念。問題是當意念以電波形式顯示在儀器上時,沒有人意識到電磁感應就是反物質,精靈魂魄意能夠以生物電的形式顯現。「萬物負陰而抱陽」,以此推及太空中的各種星體,也是由物質與反物質組合而成的。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由此可以斷定,光與電磁場(引力場)就是太空中的反物質。空間的立體容納了物質與反物質,物質運動相對於光產生出時間,意念活動能超越時間。通過質能定理與光的波粒二象性可以得知,時間是光的附屬物。空間是宇宙第三維,而光是第四維。當物理界突破這一認知局限之後,將會開啟新的局面。七維宇宙會完整地顯現出來,「世有七玄」(出自《玄女經》)。

種種跡象表明,宇宙大爆炸理論是不成立的,至今科學觀測也沒有發現宇宙的邊界,而宇宙壽命138.2億年也是不準確的。確切地說,太空膨脹是存在的,但不是宇宙膨脹。「爆炸」存在於宇宙之內,如超新星爆發、星系的誕生與滅亡等,而非宇宙本身。黑洞作為大星系的核心,是時空的奇點(即時空的創造者與終結者),也是大星系引力場、電磁場的核心。這就是說大星系具備獨立的時空,每個大星系就是一個小宇宙。宇宙由無數個小宇宙組成。

人體是一個小宇宙,一粒種子是一個小宇宙,一顆恆星是一個小宇宙,一個黑洞是一個小宇宙,一個大星系是一個小宇宙,全息論就是如此奇妙。宇宙的混沌狀態類似於人的大腦,類似於雲朵,類似於流水。

首張黑洞照片 黑洞為玄色

相關焦點

  • 全息宇宙,如是我聞
    影像的立體感不是全息唯一的特殊之處,更神奇的是,全息相片每一小部分都包含著整個相片的完整影像。如果我們把一朵玫瑰的全息相片分割成兩半,會發現每一半都有整個玫瑰的影像。如果我們把這一半再分為兩半,然後再分下去,每一小塊相片中都會包含著一個較小的、但是完整的原來影像。只不過這越分越小的相片,其影像逐漸模糊而已。
  • 詳解宇宙全息理論
    被我們認為「無生命」的電子竟然也會在距離如此遙遠時互通聲氣,一起運作,這實在像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幻覺。這個駭人的現象使很多物理學家著迷,他們都試圖用複雜的方法來解釋這個現象。但是享譽當代的美國量子物理學家和科學思想家戴維·玻姆拋出了一個大膽卻十分直接、簡單的想法:此發現意味著客觀現實並不存在,儘管宇宙看起來具體而堅實,但其實它只是一個幻象,是一張巨大而細節豐富的全息攝影相片!
  • 幻覺宇宙:驚人的全息宇宙理論
    影像的立體感不是全息唯一的特殊之處,更神奇的是,全息相片每一小部分都包含著整個相片的完整影像。如果我們把一朵玫瑰的全息相片分割成兩半,會發現每一半都有整個玫瑰的影像。如果我們把這一半再分為兩半,然後再分下去,每一小塊相片中都會包含著一個較小的、但是完整的原來影像。只不過這越分越小的相片,其影像逐漸模糊而已。
  • 全息宇宙 | 我們的宇宙是一張全息圖嗎?
    全息對偶原理表明,包含引力的高維空間可以從不含引力的低維量子理論中像全息圖一樣產生。這一原理使物理學家們自然地聯想到,我們的宇宙是不是也只是一張「全息圖」呢?這是一個十分誘人的想法;它意味著,我們所處宇宙中的各種豐富現象,大到星系形成、小到電子躍遷,都可以用一個低維的、不含引力的量子場論加以描述。
  • 萬物皆為一體,全息宇宙假說
    從那個"超級宇宙"裡觀看我們的宇宙,一切事物都是相互關聯的,所有的基本粒子都不是分離的"獨立部分",而是更大整體的一個小片段。分類是一種假象,萬物皆為一體。量子理論告訴我們,所有的粒子都是相連的,或者說是一個粒子,是不可分的。
  • 多元宇宙是科學理論嗎?霍金的「全息宇宙論」又是什麼?
    費曼大反彈宇宙理論我們的宇宙處於起始與終結之間反彈,宇宙從生到死的過程已經發生無數次了,在不同的輪迴中,宇宙可能有不同的宇宙常數,因此也被視為平行宇宙的一種。費恩曼的CPT對稱認為順著時間軸運動的物質時間順序是從宇宙大爆炸→宇宙大滅絕。
  • 原創:全息宇宙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李小託,關注我的原創文章《全息宇宙》 作者:李小託在一個魚缸中放進一條魚,假定我們不能直接看到這條魚,我們找來兩臺相互垂直的攝像機"觀察"魚的活動,圖象直接在兩臺電視機上播放出來由此科學界提出了一個全息宇宙的概念,儘管宇宙看起來具體而堅實,但它本質上不過是個幻象,一個巨大而細節豐富的全息圖。全息論的核心思想是,宇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間緊密關聯的整體,任何一個部分都包含整體的信息。
  • 平行宇宙理論-不同時間點的無數個我自己
    多元宇宙是一個理論上的無限個或有限個可能存在的宇宙集合,包括了一切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事物:所有的空間、時間、物質、能量以及描述它們的物理法則和物理常數。    通常所說的平行宇宙,是指在已知宇宙之外還可能存在的相似的其他宇宙。
  • 道教宇宙觀:混沌宇宙與果殼宇宙
    我們先來看一下關於這兩個詞:混沌宇宙、果殼宇宙,的解釋混沌古代傳說中指世界開闢前元氣未分、模糊一團的狀態。《天殼》:「渾天之說:天地如雞卵,卵中之黃白未分,是混沌也。卵中之黃白既分,是開闢也。」果殼宇宙「果殼中的宇宙」典出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在劇中吟唱道:即便把他關在果殼中,他仍然是無限空間之王。藝術和科學是息息相通的,莎翁和霍金本就是他們各自領域中的無限空間之王。
  • 全息的宇宙
    全息的宇宙  所謂全息,即全部信息,本意是指在二維照片底版上記錄了三維物體的全部信息。通常的照相底版上只記錄了光的強度,而全息照相不僅能記錄光的強度,還記錄了光的相位,所以可以用相干光從中提取三維物體的全部幾何信息。但你可曾想過,我們身處的宇宙也是張全息圖。   說宇宙是張全息圖,是指宇宙具有類似全息圖的性質。這一發現源於黑洞物理的研究。黑洞是一類特殊的天體,其引力非常強,以至於連光也被吸引住了。
  • 不思議迷宮宇宙魔方怎麼得 混沌域宇宙魔方什麼用
    18183首頁 不思議迷宮 不思議迷宮宇宙魔方怎麼得 混沌域宇宙魔方什麼用 不思議迷宮宇宙魔方怎麼得 混沌域宇宙魔方什麼用 來源:網絡
  • 用全息宇宙理論假說解釋「心靈感因」
    當代的美國量子物理學家和科學思想家戴維·玻姆提出了全息宇宙理論假說。宇宙萬物皆為連續體,萬物歸一。外表看起來每一件東西都是分離的,然而每一件東西都是另一件東西的延伸。創造了無數物體--原子、生命、海洋以及宇宙中閃亮的星座,都是某種東西的延伸。萬物歸一,時間歸一。宇宙在空間上是全息的,每一個物體,不管大小,它都代表全宇宙。宇宙在時間上是全息的,每一刻都代表全宇宙。
  • 中國科學家力證:宇宙確實是全息屏幕
    或許,宇宙本身就是一塊巨大的屏幕,我們生活在二維全息影像之中?這些聽上去猶如天方夜譚的觀點,不但有科學理論依據,而且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有著密切關係。「廣義相對論否定了牛頓經典力學,認為萬有引力是時空彎曲表現出的結果。從中,我們又推演出了宇宙學全息原理以及全息暗能量模型。」
  • 將宇宙縮小到極限,最終的結果是:宇宙竟然是個「人」,它是誰?
    引言宇宙浩瀚無垠,誰也不知道宇宙當中到底存在著什麼?不過,我們這幾年對外太空的探索,也讓我們有了一點眉目,有不少科學家猜測宇宙可能是一個巨大生物,而整個宇宙有可能是一個巨人,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星系可能只是構成細胞的一個小小的分子而已,而所有宇宙加起來有可能是一個巨人。
  • 全息宇宙中的信息
    相關結果表明,我們認為具有三個空間維度的宇宙可能會被寫在二維表面上,就像全息圖一樣。我們每天對世界的三維認知既可能是一種深刻的幻覺,也可能只是觀察現實的兩種替代方式之一。一粒沙子可能不會包含我們的世界,但平面屏幕可能會。形式信息理論起源於1948年由美國應用數學家Claude E. Shannon撰寫的開創性論文,他引入了當今最廣泛使用的信息內容量度:熵。
  • 宇宙大同文化第二大學說——宇宙全息統一說
    1.宇宙全息統一說宇宙萬有是一個全息統一的整體,萬有中的任何部分都與整體相互聯繫。宇宙中的任何部分皆是宇宙整體的全息縮影。宇宙整體潛含在任何部分之中。,但其開發應用的實踐已初步顯示出廣闊無限的前景,全息照相術與生物基因複製的運用已展示出宇宙全息統一技術的神奇力量!
  • 我們的宇宙,是一個全息投影
    我們的宇宙?願景已經存在。你應該聽說過全息投影。所謂全息投影是指將物體保存成三維圖像的技術。然而,可笑的是我們的宇宙是這樣的,我們眼中的一切和感知都是幻覺。我們只是這個超全息投影圖像的一部分。這一駭人聽聞的現象,吸引了許多試圖用複雜方式解釋宇宙的物理學家。當代美國著名量子物理學家、科學思想家大衛·玻姆提出了一個大膽、直接、簡單的觀點:這一發現意味著客觀實在不存在。雖然宇宙看起來具體而堅實,但它只是一個幻覺,一個巨大而詳細的全息圖!為什麼玻姆會做出如此驚人的假設?
  • 宇宙是一張全息投影圖?
    弦理論中,有個基本概念,宇宙可能是一張全息影像圖,人類每天在三維空間所感受到的一切只是宇宙最遙遠的地方的全息投影,我們感受到的宇宙其實是外界的信息,所以有可能我們的生活真的只是在宇宙這張廣闊的畫布上表演繪畫而已。你的人生就是一齣戲,是不是很浪漫。
  • 致道絕學:萬物皆道與宇宙全息論的一段闡述
    那是因為它有宇宙全息論作支撐。全息理論說的是每一相對獨立的組成部分與整體相同,是整體的成比例縮小的規律。道生無極,無極為混沌,混沌中生太極,太極產生陰陽兩極,陰陽相化相生,化生宇宙萬物。宇宙萬物皆是道的衍生,萬物皆有陰陽,太極無處不在,這裡的太極和陰陽都是全息元。萬物都是全息元組合而成,所以萬物一體,萬物皆道。
  • 2、如是我聞:宇宙全息
    宇宙像一顆樹,由種子在營養能量撫育下發芽,慢慢長成參天大樹,有根、有幹有枝、有葉有果,繼續再幹枝葉繼續生長。如果果實落在土壤中又成一顆樹。分形循環下去,無邊無量。這種分形循環才造就豐富多樣的宇宙。當下的形態是整個分形的一部分,誕生宇宙觀「宇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間緊密關聯的整體,任何一個部分都包含整體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