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廣播公司12月4日報導,印度政府的市場改革政策引起了當地農民的憤怒。如今成千上萬的農民與莫迪政府正處於僵持狀態,30萬印度農民聚在首都附近集體示威,要求廢除三項市場法律。為此美媒直言道,莫迪的改革構想很差。
印度農民大鬧首都
近幾年來,印度的農民已經陷入困境。在印度,一半以上的人都在農場工作,數算下來人數至少6億,但耕種產生的經濟價值僅佔該國GDP的六分之一。生產力的下降和缺乏現代化技術的支撐是阻礙印度農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此外,因為耕地面積的縮小,耕作收入也在萎縮。福布斯富豪沙爾瑪說:"對農民不公的怒火正在蔓延。現在,已經發生了抗議新法律的示威活動,人們的情緒正在發酵"。
近一個星期以來,抗議的農民們拖家帶口,頂著水炮和催淚瓦斯,在印度首都邊界建立了營地。還有一些菜農將農產品拋灑在地以示抗議。
表面上看,印度的農民不應該抱怨。
新法律表明,要向農民提供補貼,免徵所得稅和農作物保險,並且為23種農作物提供價格支持,如果無法償還貸款,則免除債務。但是政府要求該國農民直接與大企業打交道。
總之,改革將放寬農產品銷售、定價和存儲方面的法規,這些法規數十年來一直保護印度農民免受自由市場的束縛。
但是據印度農民拉克什·維亞斯表示,就像大魚吃小魚一樣,大企業會把我們吃幹抹淨的。
憤怒的根源在於印度農民對市場改革的深深不信任
印度的農民大多為小規模或邊緣農民:其中68%的農民擁有不到6畝的土地。實際上,只有6%的人獲得了政府價格保障,而超過90%的農民都在市場上出售他們的產品,毫無保障。用經濟學家的話說,超過一半的農民"連賣的都沒有"。
對於大量的農民來說,收入一直在減少。根據一項調查發現,在印度一半以上的城邦中,一個農業家庭的平均年收入僅為2萬盧比,折合人民幣約為1778元。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沙爾馬問道,"如果收入如此之低,人們將如何對市場充滿信心?"
印度主要領導人之一古爾南·辛格·查魯尼表示:"農民不信任大企業,如果您讓大企業決定購買農作物的價格,他們將失去土地、失去收入"。
改革仍面臨挑戰
印度的農業改革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挑戰。一方面,需要確保大大小小的農民以及在農場工作的失地農民,擁有體面的收入。
另一方面,關於糧食安全和農業對環境的影響,存在很多問題。例如旁遮普邦、哈裡亞納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的農民需要避免種植耗水量大的作物,例如小麥、水稻和甘蔗,這些作物會耗盡地下水。
3月,莫迪封鎖印度以阻止冠狀病毒擴散,數以千萬計的失業工人湧出城市返回農田。儘管生產力低下,土地仍然是許多印度人唯一的安全保障。美媒表示:現在很明確是,莫迪的改革構想很差。疫情期間農民的最大需求不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改革又引發了農民的不滿。
文/了不起的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