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據國網湖北隨州供電公司電力調控中心統計數據,截至今年7月,隨州市新能源(風電和光伏)累計發電量138.18億千瓦時,佔全省新能源累計發電量的27.99%,位居第一。
隨州無油、無煤,缺氣、少電,曾經是湖北省唯一沒有大型電源點的地級市,一直依靠襄陽、孝感電網通過長距離220千伏線路供電。然而隨州新能源資源豐富,統計顯示該地區近30年平均年日照約1900小時,太陽能屬湖北一級可利用區;該市地處中緯度季風環流區域的中部,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風速分布頻率較集中,有利於風能資源的有效利用。
2012年,隨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用風、光發電來彌補能源供給,積極招引風、光「伯樂」開發本地新能源富礦。國內能源翹楚華能、華潤、中廣核等紛紛搶灘隨州,發展綠色經濟。從2012年首座風電場投運,到2015年首座光伏電站投運,進入「風」「光」雙腿走路時代。截至今年7月,隨州新能源發電從零發展到總裝機246.09萬千瓦,躍居全省市州首位,全市共有315天新能源發電量大於當日用電量,富餘發電量外送到湖北電網。
2019年7月9日,隨州新能源發電量首次突破百億大關,據隨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100億千瓦時新能源發電量,相當於該市從2012年發展新能源至今,全社會用電量的41.37%。如果將100億千瓦時新能源電能換算成標準煤,相當於累計節約400萬噸標準煤,減排272萬噸碳粉塵、997萬噸二氧化碳、30萬噸二氧化硫,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
為服務地方新能源發展戰略落地,國網隨州供電公司一方面開闢綠色通道簡化併網手續,上門為新能源項目實施全過程技術指導,積極開展相關科研工作實現新能源優化上網調度。一方面大力推進電網建設,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補齊隨州電網基礎薄弱的短板,打通外送通道,先後新建500千伏變電站1座,220千伏變電站2座,220千伏外送線路通道1條,形成從各電壓等級電網協調發展、覆蓋城鄉的輸電網架,與湖北電網緊緊相連,全網外送能力從57萬千瓦提升至110萬千瓦,目前實現新能源全額消納,沒有發生一例棄風(光)電現象。
當前正值電網迎峰度夏關鍵時期,高溫天氣持續。8月4日21時20分,隨州電網負荷達到97.7萬千瓦,大部分為空調負荷,已接近102.2萬千瓦的歷史高值並有望突破。據國網隨州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隨州電網極限供電能力為100萬千瓦,超過將影響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並進行限電處理,新能源發電則提供了有效的電源支撐,近幾年尤其在夏季高溫高負荷期間,極大緩解了隨州電網用電壓力,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社會用電需求。
據悉,目前湖北省多地已出現新能源外送接近或超過外送功率極限的情況,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已在隨州開展「100%可再生能源網際網路科技試點示範工程」,重點研究解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存在的電網穩定性降低、控制保護困難、電能質量下降等多方面問題,針對未來新能源需全部本地消納的極限情況,構建100%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運行場景與試驗基地,開展電網控制、運行方案研究,為未來電網更好地接入和消納新能源探索新路徑。(經濟日報記者 柳潔 通訊員 鄒平 鄭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