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五洲:在「追風」中實現新能源製造「海陸」雙棲布局

2021-01-08 新華日報

風,是流動的寶藏;風,吹來大自然磅礴又慷慨的能量。如今,風能資源已成為我國能源安全和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為國家級風電關鍵構件綠色設計平臺和江蘇省第一批綠色工廠,中建五洲近年來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已累計製造風電塔筒近4000臺套,在新能源裝備製造細分領域的業績及產品質量位居全國前列,並實現「陸上」到「海上」的雙棲布局。

近日,河南省新蔡陳店50兆瓦風電場項目成功併網發電,中建五洲承擔19套風機塔筒製造安裝任務,總裝機容量達50MW,年發電量將達1.39億千瓦時,可滿足近20萬居民綠色用電需求。

雙棲布局

鑄造新能源製造品牌

中建五洲堅持差異化發展戰略,在新能源裝備製造細分領域,塔筒製作業績及產品質量綜合排名全國前五;大型陸上塔筒出口東南亞,市場佔有率穩居全國第一;分片式預製裝配式混塔製作能力全國第一。近年來,中建五洲積極布局拓展機組運維服務市場,業務模式從產品製造向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轉變。

作為國內最早從事風電塔筒製造的專業廠家之一,中建五洲從2005年起製造第一颱風電塔筒,迄今為止累計製造塔筒近4000臺套,總裝機容量超5000MW(5GW)。成功實現大型陸上塔筒的出口,先後建造了泰國WED、GNP、KWE、EA4個風電場,以及巴基斯坦、越南、希臘風電場等項目,其中,2017年建造了當時全球最高153米的鋼製柔性風電塔筒——泰國GNP項目。

不僅在本埠加工基地擁有雄厚的生產實力,中建五洲在內蒙古、湖北、河北、吉林等地先後承接441套風電塔筒製作任務,開闢了7個製作加工基地,有效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經過多年「開拓實操」,整合優質資源,中建五洲不僅錘鍊了一支專業過硬的「輸出型」核心管理隊伍,市場佔有率和品牌影響力也不斷提升。

精工匠造 將專業做到極致

塔筒結構看似簡單,但是技術要求高,尤其大型塔筒的專業門檻要求高,焊縫餘高要求控制在2毫米內,橢圓度需控制在3毫米內,法蘭平面度則要求控制在1毫米內。中建五洲在不斷的實戰中練就「三大核心技術」,憑藉專業實力在新能源裝備製造的熱潮中踏浪前行。

預製裝配式混塔技術屬於風電行業前沿技術,在低風速風力發電領域具有巨大優勢。中建五洲應用140m免灌漿乾式螺栓連結技術,採用分片預製裝配式製作模式,有效解決了混塔預製精度要求高、運輸受限等難題,成功完成了國內首個分片預製裝配式混塔製作項目,為混塔市場的開拓奠定了專業基礎。

在塔筒焊接過程中,無碳刨焊接工藝成為了中建五洲團隊的「殺手鐧」,它省略了背面碳弧氣刨清根流程,減少了車間空氣、噪聲和光汙染,大大縮短了焊接周期,節約焊材的同時,又能提高生產效率。

法蘭平整,意味著風筒吊裝時的高效和安全,在法蘭平面度控制上,中建五洲製造團隊同樣得心應手。通過優化工藝,免去以往烤火帶來的筒體損傷,實現了法蘭平面度合格率100%。即便塔筒高度在百米以上,法蘭平整度也可保證塔筒整體的絕對穩固。

2018年,中建五洲申報了「風電關鍵構件綠色設計平臺系統集成項目」,獲得工信部2018年工業轉型升級資金綠色製造方向1200萬元補貼。2019年,《一種便捷的埋弧焊接機械臂系統》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放眼國內,風電整機行業競爭水漲船高,但在風電塔筒這樣的風電關鍵零部件領域,優質企業依然鳳毛麟角。中建五洲目標就是為更多用戶提供一鍵式製造解決方案,全力打造風電塔筒的「拳頭」產品。

揚帆海上 轉型升級再出發

「機會只垂青有準備的人」,這是中建五洲人在與時俱進、精益建造中達成的共識。隨著國家海上風電的政策的持續深化,中建五洲將「新能源做優」列入產業製造重點方向,驅動「自主創新+精工細造」的兩輪雙翼,大步流星追風而去。

遠望苗條的風機塔架,在中建五洲加工基地的生產車間裡,卻是直徑7米的龐然大物。在這裡,一根根巨大的塔架鱗次櫛比,焊接的火光十分耀眼,各種機器同時運轉,整個廠房繁忙熱烈、秩序井然。這批塔筒是中建五洲新承建的一個海上項目——奉賢海上風電,這是中建五洲承接的單套兆瓦數、直徑最大的風電塔筒項目,也是國內首個競爭性配置海上風電項目。

「2020年是陸上風電的搶裝年,2021年則是海上風電的搶裝年。」塔筒製造廠經理段永軍說。比起陸上風電,海上風能具有資源儲備豐富、發電穩定、電網接入便利等優勢,而中建五洲已為即將到來的「海上時代」做好充足準備。2018年,製造團隊攻克了防腐、精度控制等難題,完成了上海臨港海上風電項目製造任務,並獲得「2020年中國風電產業十佳優秀產品」。隨著越南海上風電、嘉興1號海上風電過渡段、上海奉賢海上風電項目的成功承接,中建五洲塔筒製造實現了從「陸上」向「海上」轉型的重大突破。

將新能源做優,化工設備做專,金屬裝飾做響,鋼結構做精,在中建五洲的「四張王牌」裡,新能源業務正迎風而上、厚積薄發,取得轉型升級長足發展。「我們要持續優化市場布局,提升資源配置,加強優勢板塊建設,落實新發展舉措,緊緊圍繞國家戰略要求,不斷擴大中建裝備製造品牌影響力」。中建五洲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程江江信心十足。

以科技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推動裝備製造業務實現綠色轉型,中建五洲追求專業極致,在「新藍海」領域持續創造新價值,為中建集團全產業鏈提供有力支撐!

徐海燕

相關焦點

  • 做高端釩產品行業領導者 陝西有色五洲礦業高純金屬釩進入規模化生產
    【鋁道網】陝西五洲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高純金屬釩項目今年初試生產啟動以來,先後實現了真空釩鋁合金反應爐運行、電子束特別是隨著軍工和國防新興戰略工業的發展,金屬釩越來越多被用作原子能反應堆的防護材料,用於太空宇航、航空工業製造、高溫合金和核反應堆等多個領域。新材料作為國家重點支持的新興產業之一,在經濟社會轉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高端釩產品作為新材料的一員,也將迎來新一輪發展空間。
  • 中建科技集團落戶花溪
    本報訊 近日,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在花溪區落戶,成立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貴州分公司。  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國有特大型骨幹企業世界500強第24位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以新型建築工業化、建築節能與環保、集成房屋、被動式建築、未來建築和新型建築材料為核心業務,是集科研、設計、工業製造、建造、運營、服務和投資於一體的科技集團。與住建部合作成立全國唯一建築工業化集成建造技術研究中心、全國第一家專屬裝配式建築工業化設計研究院。
  • 五洲會海購
    優勢1、強大的供應鏈系統五洲會目前在廣州、杭州與5個保稅倉進行了合作,特值一提的是廣州南沙倉,五洲會在此的倉儲面積已超過5000平米,採購商品總額超過2億元,與京東、網易考拉等平臺的規模不相上下。五洲會緊跟用戶習慣,所以在PC站官網上線之後,就馬不停蹄的開發M端和APP,公眾微信和微博端也在更新完善當中,隨著這些版塊的動作,五洲會線上全網的營銷布局會逐漸展開,如果再結合線下的營銷,將會是全網網羅客戶的完美營銷戰線。
  • 布局全產業鏈 遠東智慧能源的新能源戰略
    隨著近年來聚焦主業,智慧能源加大在清潔能源、綠色建築、核級電纜、新能源充電樁電纜等細分領域的研發投入,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在國家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加快智能電網、微電網、新型儲能等新能源產業跨越式發展,大力推動風電發展的大趨勢下,公司從清潔能源電纜產品、清潔能源發電和輸配電項目等縱深布局,提供整體解決方案,開創低碳發展模式,形成風、光、氣、生、儲等清潔能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鏈布局。
  • 「追風者」的標杆意義
    5月6日,中國國首條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低速磁浮商業運營示範線——長沙磁浮工程正式啟動載客試運營,中國成為世界僅有的4個掌握中低速磁懸浮列車技術的國家,全國矚目、世界關注。媒體、輿論界毫不吝惜賜予長沙中低速磁浮線「追風者」的美名。「追風者」,搶佔潮流、奮勇當先之謂也。
  • 中國石化資本投資布局光伏發電新能源新材料領域
    近日,中國石化集團資本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石化資本」)宣布投資入股常州百佳年代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百佳年代」),布局光伏發電新能源、新材料領域。此次投資是中國石化資本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中國石化集團「打造世界領先潔淨能源化工公司」願景目標和「一基兩翼三新」發展格局的具體實踐,兼具財務投資和產業協同效應,將助力中國石化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邁出更大步伐。太陽能光伏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清潔能源。
  • 何錄春部署新能源電動車及船舶製造產業鏈發展
    、船舶製造產業鏈發展。何錄春強調,要堅持「工業興市、工業強市」戰略,緊扣奮力建設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城發展目標,按照「強龍頭、聚集群、補鏈條」要求,堅持市場導向,注重研發創新,拉長產業鏈條,加快發展新能源電動車、船舶製造產業,推動我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何錄春指出,隨著新能源的推廣應用,電動車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新能源電動車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 小桔充電牽手金固股份,布局新能源汽車充電領域
    來源:一財網近日,滴滴旗下北京小桔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小桔充電」)與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002488.SZ)等合作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設立合夥企業,就新能源汽車充電場站建設和經營領域展開布局合作。
  • 特斯拉謀求新能源全布局
    特斯拉謀求新能源全布局  塔西陀 • 2016-10-31 17:07:16 來源:前瞻網 E913特斯拉正在追求的,不僅僅是電動汽車行業的成功,更是要通過垂直整合,在主要的新能源領域垂直細分市場上都插上特斯拉的標旗。
  • 湖北隨州:「追風逐日」有效利用新能源
    8月5日,據國網湖北隨州供電公司電力調控中心統計數據,截至今年7月,隨州市新能源(風電和光伏)累計發電量138.18億千瓦時,佔全省新能源累計發電量的27.99%,位居第一。截至今年7月,隨州新能源發電從零發展到總裝機246.09萬千瓦,躍居全省市州首位,全市共有315天新能源發電量大於當日用電量,富餘發電量外送到湖北電網。2019年7月9日,隨州新能源發電量首次突破百億大關,據隨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100億千瓦時新能源發電量,相當於該市從2012年發展新能源至今,全社會用電量的41.37%。
  • 新能源汽車板塊向好:多重驅動力助推 圍繞三方面布局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 多重驅動力助推 新能源汽車板塊向好□本報記者 牛仲逸 在近期上證指數圍繞2900點震蕩之際,新能源汽車板塊保持活躍。從11月18日以來,Wind新能源汽車板塊指數累計漲幅接近8%,板塊內華友鈷業、寧德時代等個股階段表現亮眼。
  • 風力、太陽能資源豐富的西北地區成為新能源企業布局重點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產業迅速崛起,風力、太陽能資源豐富的西北地區成為新能源企業布局的重點。不過,由於種種原因,新能源發電的消納問題一度矛盾凸顯,引發各界關注。  國家電網稱,甘肅酒泉至湖南湘潭特高壓直流工程長期送受電合作協議的籤訂,將進一步提升輸電通道利用效率,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華南城集團執行董事兼集團主席鄭松興一行到訪中建鋼構
    中建鋼構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宏,副總經理葉國新,副總經理徐重良出席活動   11月8日,華南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南城集團)執行董事兼集團主席鄭松興一行到訪中建鋼構。
  • 這,才是真正的追風者!
    國內也有一些「追風者」,或是狂熱,或是僅僅假借追風的引申含義。但真正的「追風者」同樣不少,他們利用先進的「高端武器」,追蹤颱風甚至趕在前面,預警路線和危害,提醒人們防範躲避,挽救國民經濟損失。 這些「追風者」的名字聽起來炫酷,背後卻承載著萬千人的希望。颱風變幻莫測,且移動速度極快,若是沒有這些「追風者」,傷亡損失實在難料。
  • 中建八局打造華為首個晶片廠房封頂,光工廠造的是什麼晶片?
    平地一聲雷,怎麼不聲不響地,華為國內首個晶片廠房已經被中建八局造出來了? 項目概況 中建八局建設的是位於武漢光谷的華為光工廠項目(二期),佔地面積20.89萬平方米,建築群包括FAB生產廠房、CUB動力站、PMD軟體工廠及其他配套設施。根據中建八局官網消息,這將是華為在中部地區最大的研發基地。
  • 通洋氫燃料電池向「高科技新能源製造」邁進
    近年來,在全球低碳環保、節能減排壓力加大的共識下,我國大力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完全實現零汙染、零排放,被國際汽車行業公認為「終極新能源汽車解決方案」。而山東通洋新能源汽車用氫燃料電池系統及氫燃料動力總成系統項目的建設,實現了從傳統新能源汽車部件生產製造向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延伸的轉型升級,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 上海電氣深度解析:布局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和鋰電產業鏈
    新能源裝機佔比提升,電力行業發展從"發好電"向"用好電"轉型。同時隨著可再生能源佔比在一次能源的佔比中逐步提升,風電、太陽能發電的隨機性和波動性也在影響著整個電力系統。電力系統自身的靈活性也得到了調整。同時隨著新需求的增加,電力行業發展從過去簡單的發好電,向未來的綜合能源服務,用好電轉型。拓展能源應用場景,布局儲能、新能源車和氫能源。
  • 鄭家齊赴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考察交流
    鄭家齊赴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考察交流 2018-09-12 0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搶抓新能源汽車機遇 華鋒股份成立子公司布局華南市場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興彩)華鋒股份11月20日午間公告,為布局華南市場,加快實現戰略發展目標,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北京理工華創電動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稱「理工華創」)擬選址佛山市南海區成立全資子公司北理華創(佛山)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最終名稱以工商登記為準)。
  • 【氣候變化】「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能源央企密集布局新能源!
    第三,上文說過,在未來一年內,全球主要經濟體均會參與到實現碳中和的進程中來,尤其是歐盟和美國當前都非常重視碳中和,所以在當前貿易摩擦反覆的大背景下,推動碳中和、發展新能源就是加強國際合作、推動新一輪全球化的突破口,意義重大。在這三個深層次意義的驅動下,實現碳中和必然會成為我國長期國策,具有政策持續性。1、中國核電收購中核匯能!布局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