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8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今日封面】
10月7日,紐西蘭雷恩加角燈塔。雷恩加角位於紐西蘭北島最北端,是貫穿紐西蘭全境的1號公路的起點,也是塔斯曼海和太平洋的交匯處。(來源;新華網)
消息站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法國生物化學家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化學家珍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 Doudna),以表彰這兩位女性科學家「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CRISPR /cas9基因剪刀」,她們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76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來源:科技日報)
●進入10月,多個流星雨開始活躍。天文預報顯示,10月8日20時30分前後,適合北半球觀測的十月天龍座流星雨將可能達到極大,我國感興趣的公眾可在當晚進行觀測。(來源:新華網)
看天下
●美國東部時間10月6日7時29分,因天氣和地面系統問題多次推遲發射的SpaceX第13批60顆「星鏈」衛星終於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升空,一級火箭和半個整流罩均3次重複使用並成功回收。目前SpaceX已累計發射773顆「星鏈」衛星。(來源:澎湃新聞)
●當地時間10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近年來,南極上空每年的臭氧層空洞都是歷來最大、最深的。分析表明,空洞目前已達到其最大範圍。這是由強大、穩定且寒冷的極地渦流驅動的,該渦流使得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溫度始終保持低溫。2020年的南極臭氧空洞自8月中旬開始迅速增長,並在10月初達到約2400萬平方公裡的峰值。該空洞現在面積為2300萬平方公裡,高於過去十年平均水平,並遍及南極大陸大部分地區。(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純科技
●近日,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進行合作,確定「超宜居」標準,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他們最終從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24顆「超宜居」行星。值得一提的是,所謂宜居並不意味著這些星球上一定擁有生命體,僅表示它們的條件有助於生命體生長。(來源:新華國際)
●2020年10月1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北山林場護林員和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浪士當景區例行更換紅外相機存儲卡和電池時,意外發現相機內拍攝到一對雪豹母子在該區域內的活動影像。這一發現,令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專家和北山林場工作人員沸騰不已。這是北山林場乃至青海省海東市首次記錄到雪豹「大貓」實體影像。(來源:科技日報)
大觀園
●據金氏世界紀錄官網6日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名17歲少女打破了世界最長腿紀錄(女性)。這名17少女名叫MaciCurrin,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州。據報導,她的左腿長135.267釐米(53.255英寸),右腿長134.3釐米(52.874英寸)。而她身高208釐米,也就是說,她的腿長實際上佔據她總身高的60% 。(來源:環球網)
●北京飛控中心火星團隊,國慶一直堅守崗位。這支組建不到3年的團隊,平均年齡僅30歲。目前,「天問一號」已完成兩次軌道修正,它即將通過深空機動脫離地球軌道,天問一號節後將向火星軌道靠攏!這是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重要關鍵節點。(來源:央視新聞)
原標題:《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丨科技早新聞》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