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蝴蝶,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有常見的白色、黃色、黑色、藍色等還有多種顏色的花蝴蝶。當然在生活中去逛公園,在公園裡,可以看到各種顏色的蝴蝶,但是有一種極為少見的是藍色的蝴蝶。
有一種藍色的蝴蝶叫「藍色大閃蝶」這個當然在我們生活的地區幾乎見不到,因為它是熱帶蝴蝶!主要分布在蘇利南、委內瑞拉、法屬蓋亞那、巴西、委內瑞拉這些地方。

大閃蝶的翅膀差不多能夠稱得上是自然界最美的結構了。雖然大閃蝶的翅膀是藍色的,但裡面卻沒有包含藍色色素!我們都知道畫家們要畫畫,需要用到很多色彩,畫家們一般都是使用油漆、染料、墨水、來創作作品。而大自然裡呈現的天然顏色就是生物學上的色素了,也被稱為生物色素。

但還有一個產生顏色的方式,那就是「結構色」。它可以在納米級別利用光的物理性質。大閃蝶大多生活在熱帶,當休息時,它們會合上翅膀,展示出深土色的翅膀內面棕色、黃色和黑色是由色素產生的。但另一側面卻全是結構色產生的,這造就了活力閃亮的藍色,每個鱗片就像色素一樣,如瓦片般鑲嵌組合層層排列。

科學家們希望弄清結構色在翅膀上是如何形成的?但這通常在蛹內形成,但是蛹又不透明,所以他們想辦法將大閃蝶翅膀從蛹內移出來,並在培養皿裡培養。然後發現當鱗片的表面隨著時間發生轉變,圖案和色彩慢慢出現藻蒼白的翅膀上,每個鱗片表面的脊是影響翅膀伸展的重要部件,也像稜鏡一樣影響光線折射。當光線照射到這些脊,相互幹涉就會起作用,脊之間的空隙就像聖誕樹一樣,可在消除其他波長同時完美增強特定波長的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雙眼感受到了閃閃的藍光。看完這段有沒有夥伴感覺好像是溫習了物理課—光的折射?

總之呢,目前來說大閃蝶美麗的藍色可以被認為是結構色,這其中的原理包括了比較複雜的物理學。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真的很奇特,大家還有其他看法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