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去世:一季櫻花祭醫魂)
據新京報報導,2月18日10時54分,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感染新冠肺炎搶救無效離世,享年51歲。他是自疫情暴發以來武漢首位因感染去世的在職院長。截至當日,在抗擊疫情工作中,武漢至少已有8位醫護人員因公殉職。
今日雨水,春色在望。畢業於武漢大學、「愛草愛花愛生活」的劉智明院長,沒能再見到盛開的櫻花。他51歲的生命時光,永遠定格在這樣一個草木萌動的日子。
斯人已逝,長歌當哭。疫情形勢下,這位儒雅溫和、以身殉職的劉院長,告別得太過匆忙。在網上,很多人滿是惋惜與悼念:「很難過,通過這樣一種方式知道您」。他的親人望著靈車向其淚別的畫面,更讓無數網民心碎。
每個被病毒奪走生命的個體,都是自己親人的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遭際和故事,而不只是「傷亡統計表」裡的一個數字。劉智明院長也是:「拼了命做事」、 「心地善良,單純,對病人很富有同情心」、 「醫術高明,態度好」……在妻子、老師、同事、朋友、患者的講述裡,他的形象豐滿。
受過良好的教育、為人謙和、對待工作盡職盡責,劉智明幾乎滿足了世俗標準對醫生仁心良術的所有想像。他的以身殉職,又為「仁」字做了最後的註解。
為眾人抱薪者,終會被銘記。武漢市衛健委的訃告中「他不顧個人安危,始終奮戰在抗疫一線」,世衛組織總幹事說的「他的去世是巨大的損失」,都是無形的授勳。
而這些讚許,是他應得的——他的職業擔當,配得上那些褒揚。
1月20日,他所在的武昌醫院就被列為定點醫院,開始接收第一批499名新冠肺炎病人,接收轉運病人、改造醫院、醫療資源短缺,劉院長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裡,即便作為重症患者、身處ICU病房,劉院長也一刻都「丟不下」 醫院的工作。這既是由於身處抗疫最前線的剛性需要,也彰顯著身為醫務人員的責任擔當。
李文亮、梁武東、柳帆……截至目前,在抗擊疫情工作中,武漢至少已有8位醫護人員因公殉職,而在他們身後,還有高達1700多名被感染的醫護人員。
草活一秋,留青滿地;人活一世,但求留名。該如何實現人生價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而在抗擊疫情的這場戰役裡,無數一線醫護人員用專業的技術水準、敬業的職業精神,甚至是生命的代價,給出了厚重、讓人動容的回答。
如劉智明一樣以身殉職的醫護人員,生命雖短暫如斯,但在他們毫不動搖堅守崗位、挽救無數人性命的同時,這份職業擔當,註定會讓他們生命的價值擴容。
修我矛戟,與子同行。如今,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不提倡英雄主義,首要是要保障醫護人員休息和健康」已成社會共識。但這無礙於我們對這些殉職醫護人員的緬懷與敬重——他們身上,確有英雄的擔當。
劉智明沒等到今年的櫻花盛開,但人們會在心中栽花祭醫魂。劉智明、李文亮、梁武東、柳帆……當疫情散去,當武漢櫻花爛漫盛開時,他們的名字仍會雋永。
同事評病逝的武昌醫院院長:待人誠懇且重情義
1992年,湖北十堰。23歲的劉智明剛剛從湖北醫學院(現武漢大學醫學院)畢業,被分配到外三病區專事神經外科。這個年輕的團乾熱情飽滿,性格外向,和其他年輕人一樣業務能力突出。太和醫院曾在歷史上出了很多院長,劉智明所在的科室,由鄖陽地區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王倫長帶領,同科室的塗漢軍、羅傑,也各自走上了領導崗位,外三科也被當地人稱為「院長科室」。
中央指導組向劉智明逝世表示哀悼
2月18日上午,武漢市武昌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智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幸感染,經全力救治無效,不幸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