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高華:公立醫院為民分憂是使命擔當

2021-01-11 瀟湘名醫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高華(中)、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院長肖紅軍(左),武漢大學健康學院教授李十月(右)參加「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院長訪談」。記者柯志剛 攝 訪談嘉賓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 王高華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院長 肖紅軍 武漢大學健康學院教授 李十月 「重大創傷性事件發生後,往往會有5%—10%的人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其中又有三分之二的人能自我修復,另外三分之一的人病情會慢性化,需要幹預和治療。」 近日,作客長江日報策劃推出的「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院長訪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高華就疫後心理幹預問題提出一系列見解。 「公立醫院姓『公』,為民分憂是使命擔當」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高華。記者柯志剛 攝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自元月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武漢大學、各級防控指揮部領導下6500名員工全員投入、全力以赴,在本部院區、東院區、武昌方艙、武漢體育中心方艙、武漢市九醫院、金銀潭醫院重症病房、核酸檢測並支援吉林北京、心理抗疫、網際網路醫院及遠程醫療、地市巡診等10餘條戰線並行作戰,共收治患者5510人次,為武漢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作出了應有的貢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作為重症救治醫院,曾是新冠肺炎救治的溫暖之地、希望之地。 李蘭娟院士和全國14省自治區直轄市21支醫療隊2801名醫療隊員在此駐守;那張感動全國的「落日餘暉」照片出自此處,醫務人員和老人王欣共指夕陽的溫馨畫面,帶給人們無限的治癒信心;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人肺移植手術,在此進行,目前病人老崔已出院進一步康復。 王高華2019年11月才接任人民醫院院長,今年初就帶隊打這場「世紀硬仗」。訪談現場,當初的個人壓力只變成了淡淡一笑,他不斷強調的是人民醫院中的「人民」兩字賦予醫院的使命感。「我們是以『人民』命名的醫院,必須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我們也是湖北最大的公立醫院之一,公立醫院姓公,首先要堅持公益性。戰勝一切困難為黨和群眾分憂,是公益性醫院的擔當和使命。」「每一名患者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我們的治療應該有溫度、有情懷。」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院長肖紅軍。記者柯志剛 攝 在東院區院長肖紅軍看來,人民情懷和家國擔當體現為「東院區1600名醫務人員,全程、全線參與武漢保衛戰,無一人退縮,無一人掉隊」。疫情發生以來,東院區5天內完成設計改造,累計收治危、重症患者1624人。肖紅軍記得,收治患者那天,全院戰鬥了10個多小時,冒著雨,大家都被淋透了。 醫療救治中,東院區12樓一直由人民醫院本院醫護守衛,這是一段佳話,也是王高華的「驕傲」。1月28日,各地援漢醫療隊到達人民醫院,此前堅守數日的本院醫護本可與援漢醫療隊員混編,減輕壓力。但12樓的本院醫護「堅決不撤」,將病區整建制保留。 最終,12樓共收治90多位新冠肺炎病人,其中70多位重症、危重症。12樓的醫務人員主動亮出共產黨員的身份,形成多個醫療救治小組,一個小組救治一名重症病人。經過努力,12樓無一例病人死亡,無一例工作人員感染。 預防、治療、康復同等重要」 王高華認為,隨著科學進步,我國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升,人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三大主要健康指標不斷向好,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臨床醫學的進步。 「實際上,預防、治療、康復應該一體化,無法割裂。預防醫學、康復醫學應該放在與臨床醫學同等重要的位置。」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公衛事業發展存在「重醫輕防」現象,這是因為疾病預防相當於「幕後工作」,效果不顯性,老百姓難以感受到,且需要公衛機構長期堅持,因此整個社會對預防的重要性沒有充分認識。在王高華看來,這正應是我們從此次疫情中得出的重大反思之一,也是亟需補上的主要短板。 王高華認為,疾病預防是整個社會的事。醫療機構可通過講座、醫患溝通增強患者的防病意識;醫學院校要抓好醫學生的公共衛生知識教育;家庭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掌握疾病預防知識;個人要樹立預防為主的觀念,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事實證明,預防疾病行之有效,比如近半年來呼吸道疾病、兒童急性傳染病患者大幅減少。 在新冠肺炎病人救治中,人民醫院等定點醫院將患者的康復環節「前置」,從患者住院開始即考慮其肢體力量、心肺功能、心理健康的恢復,康復科醫生提前介入治療,儘量減少疾病的後續影響。

武漢大學健康學院教授李十月。記者柯志剛 攝 武漢大學健康學院教授李十月認為,「預防、治療、康復一體化」體現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是真正的以人為本,從人的健康出發來開展醫學行為。 疫情「退潮」,心理問題「浮現」 王高華說:「疫情期間,武漢市民的心態經歷了幾個階段變化。剛開始是模糊階段,即對這個疾病的認識較為模糊;接著是恐懼階段,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為標誌,恐慌心理主導了老百姓的情緒;第三個是焦慮階段,以方艙醫院開始收治病人為時間節點。由於『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的問題得到解決,恐懼情緒逐漸淡化,但人們對疾病的焦慮沒有解除,如擔心被傳染、患者擔心治療效果,同時也擔憂工作、生活、收入等;第四個階段,以武漢『解封』為標誌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生活進入再適應階段。」 儘管恐懼焦慮大大緩解,但人們的生活方式、社交活動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工作方式如學習、開會等都採取了新的方式並將成為新的模式。 他認為,湖北疫情的「潮水」正在退去,而心理「抗疫」逐漸進入主戰場。當大部分人生活重回正軌,部分群體的心理創傷卻會逐漸呈現。這部分人群就是PTSD患者,包括少量醫護人員、康復患者、基層工作者等特殊人群。 出現PTSD症狀,人們會不時地去回想和回憶,並不斷閃現那些造成創傷的事情。一般來說,半年到一年之間會出現PTSD發病高峰。 「如果沒有及時進行心理幹預,PTSD症狀可能會轉換為慢性心理問題並伴隨患者多年。新冠肺炎患者的心理康復關係到他是否能順利回歸社會,這是精神衛生工作人員未來三至五年的工作重點。」 王高華介紹,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今年2月牽頭研發了在線戰疫心理支持系統綜合平臺——「強肺心理支持系統」,為公眾提供全面系統專業的在線心理支持。團隊由全國800多位精神科醫師和心理諮詢師等組成,會根據評估結果提供適當的在線心理幹預措施。 6月12日,「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湖北分中心」落戶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該院將進一步開展高質量的精神心理疾病臨床研究,構建遍布湖北全省的心理支援網絡。 (記者黃琪 通訊員杜巍巍) 【編輯:戴容】 【來源:長江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在武漢當醫院院長
    一位是武漢本地醫院的院長,一位是陝西援鄂醫療隊的隊長,在與新冠病毒鬥爭的這一個多月時間裡,他們究竟經歷了什麼?「驚心動魄」的緊急任務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武漢疫情嚴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被確定為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定點收治醫院。
  • 21支援鄂醫療隊與武大人民醫院共植「感恩林」
    【來源:科技日報】3月23日上午10時,李蘭娟院士和21支援鄂醫療隊的代表,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醫護人員一起,在該院東院區共同栽下了一片「感恩林」。「『桂樹』寓意『貴人』,我們感恩全國人民、特別是全國各地逆行的白衣天使們對湖北、對武漢、對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抗疫事業的傾力支持。」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長王高華表示,這片「感恩林」將被確定為醫院重要的職工教育基地,人民醫院全院職工、包括每年新入職職工,都將來這裡接受感恩教育。
  • 抗疫一線勇擔當 高青縣人民醫院取得過硬戰果
    作為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高青縣人民醫院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醫療用房緊張的情況下,將住院二部一樓康復科搬遷,改造內部結構,形成了三區兩通道,單設預檢分診,設置留觀病房5個,增加呼吸緩衝病床20張,留觀病人200多例。
  • 人事調整:譚蔚泓院士任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
    這是浙江貫徹國家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深化公立醫院改革,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相關要求,提升浙江醫學發展水平,打造醫學高峰作出的重要決定。為了致力於腫瘤臨床研究,譚院士來到浙江,帶領我們一起謀劃,為浙江醫學發展助力,體現了譚院士作為科學家,對人民健康的強烈追求和使命擔當。
  • 全國人大代表唐金海: 發揮公立醫院擔當,為奪雙勝利作貢獻
    全國人大代表唐金海: 發揮公立醫院擔當,為奪雙勝利作貢獻 2020-05-24 1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啟動肝硬化幹細胞治療,已招募患者82名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獲悉,日前,該院正式啟動人臍帶源間質幹細胞治療B肝肝硬化(代償期)臨床研究項目,並面向社會招募82名B肝肝硬化患者免費接受幹細胞治療。所謂的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群體,也被稱為「種子細胞」。
  • 武大中南醫院院長王行環當選「最美科技工作者」
    武大中南醫院院長王行環當選「最美科技工作者」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29日電 (高翔)由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防科工局遴選出的10位「最美科技工作者」,於12月28日在北京公布,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王行環被授予「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 諾貝爾獎得主麥可·萊維特博士受聘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客座教授
    11月11日,受邀來武漢參加第二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的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Michael Levitt)博士,受聘擔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客座教授。麥可·萊維特(Michael Levitt)是世界著名生物物理學家,現為美國史丹福大學結構生物學教授。2013年,因「為複雜化學系統創立了多尺度模型」,他榮膺當年諾貝爾獎化學獎。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新形勢下DRG運用於醫院質量安全...
    醫療質量是醫院發展的重心,新形勢下醫院管理需要統一、科學、客觀的管理工具並採取規範、精益、有效的措施,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充分利用DRG作為質量管理工具,完善醫療質量管理指標體系,建立醫療質量內部公示制度,合理運用質量安全數據預警,形成質量安全管理新機制,提升醫院管理科學化、精益化、信息化水平。
  • 湖北醫院曬帳本 查出縣級醫院讓胃病患者做腦部CT
    湖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王高華告訴記者。  「醫療費用管控,是世界性問題。從物價角度來看,成本始終是上升趨勢。上漲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診療技術不斷進步、就醫環境不斷改善等等。」王高華說,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關鍵是推進合理診療、合理收費。  記者了解到,湖北省衛生計生委確定的醫療費用控制主要監測指標有24項,其中10項為公示指標。
  • 公立醫院在道義與營利間徘徊
    去意徘徊間,本報特派記者分赴各地,深入調查公立、民營醫院和社區服務中心在上輪改革中的得失與最新動態,作出系列報導。「政府沒有什麼投入,怎麼來考核?」廖新波一邊接受記者的採訪,一邊端詳著設計公司送過來的設計圖板。廖新波是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設計的圖板是即將興建的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新醫院大樓。
  • 武漢同濟醫院用責任與堅守書寫醫者使命
    3個院區,2025張重症床位,3110名醫務人員,已經持續工作40多天,這是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中堅力量。同濟醫院在院黨委的領導下,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用行動踐行著白衣的使命,用實幹演繹著醫者的擔當。   以黨旗為戰旗:關鍵時刻,黨員幹部就得衝上去  「作為共產黨員,我們一定要將入黨誓言化作保護人民安全健康的行動。
  • 海鹽縣人民醫院「牽手」浙大二院 打造全省縣域公立醫院改革的標杆
    原標題:海鹽縣人民醫院「牽手」浙大二院 打造全省縣域公立醫院改革的標杆   昨天,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與海鹽縣人民醫院籤署緊密型合作協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海鹽分院揭牌成立
  • 14省市支援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的21支醫療隊全部已凱旋而歸
    自此,全國14省市支援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的21支醫療隊全部已凱旋而歸。在圓滿完成1600多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任務的同時,他們全部實現了「零感染」的目標。今日返川的162名醫護人員中,有141名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他們中間大部分是從2月7日抵達武漢的,至今在武漢戰鬥了60天,還有10餘名醫護人員工作的時間更長。其中,華西醫院院感專家喬甫共在武漢工作了74天。
  • 「原創」圓桌論壇:人民至上是永恆使命擔當
    這些防控舉措雖然讓社會經濟暫時陷入「停擺」,但為防控救治工作贏得了主動,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贏得了主動,更好地呵護了人的生命、人的價值、人的尊嚴。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理念的最好詮釋,是中華民族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證!堅持人民至上宗旨理念,就是要不斷造福人民,把保護人民福祉放在第一位。
  • 縣在起航:縣級醫院管理能力提升項目之現代醫院管理與公立醫院績效...
    公立醫院如何加強資產管理分享嘉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總會計師 劉宏偉良好資產管理是公立醫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的管理同等重要。醫院品牌、院長、醫務人員、患者都是醫院寶貴的無形資產。
  •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院領導視頻連線慰問援武漢醫療隊、南湖院區...
    【新華網】3月18日,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院長崔樹森、書記高繼成與院領導班子召開遠程視頻會議,連線慰問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前線援武漢醫療隊和南湖院區重症醫療隊全體隊員。 遠程視頻連線中,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第一批援武漢醫療隊隊長韓志峰、護理副隊長劉啟迪就前線的醫療及護理工作做了匯報:目前醫療隊整建制接管的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共收治患者109人,其中治癒出院95人,工作成果獲得了醫療同行及患者的一致好評。
  • 菏澤市中醫醫院有了新「身份」經濟開發區人民醫院今日揭牌
    現場,菏澤市政府副市長侯婕與菏澤市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國珍共同為菏澤市經濟開發區人民醫院揭牌,儀式結束後,菏澤市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練建軍為菏澤市中醫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郝敬忠頒發聘書,正式聘請他為菏澤市經濟開發區人民醫院院長。菏澤市政府副秘書長劉芸,市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陳寶華,菏澤市醫保局局長王鐵軍參加活動。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2019十大新聞正式揭曉
    二、全國人大代表史偉雲教授返魯,傳達會議精神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眼科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山東省眼科醫院)院長史偉雲教授返回工作單位,第一時間召開全體職工大會傳達兩會精神。會議由山東省眼科研究所副所長、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山東省眼科醫院)副院長高華主持。
  • 郭東生出任鹹寧市中心醫院院長
    本報訊(記者 夏鹹芳 通訊員 王彪)11月27日,記者從鹹寧市中心醫院幹部大會上獲悉,武漢同濟醫院神經外科教授郭東生任市中心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郭東生,原同濟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博士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委員。留學瑞典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