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6月13日中午,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召開幹部大會,宣布新院長任命決定。浙江省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張平、委黨委副書記夏建成、委辦公室主任傅志敏、中科院院士譚蔚泓教授出席會議。醫院領導班子和全體中層幹部參加會議。會議由於恩彥書記主持。
委黨委夏建成副書記宣讀聘任文件,正式宣布譚蔚泓院士為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院長。
省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張平同志作重要講話。他認為,今天的幹部大會翻開了浙江省醫學發展,尤其是腫瘤醫學發展歷史性的一頁。這是浙江貫徹國家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深化公立醫院改革,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相關要求,提升浙江醫學發展水平,打造醫學高峰作出的重要決定。為了致力於腫瘤臨床研究,譚院士來到浙江,帶領我們一起謀劃,為浙江醫學發展助力,體現了譚院士作為科學家,對人民健康的強烈追求和使命擔當。
張平主任表示,今天會議的召開,標誌著中國科學院腫瘤與基礎醫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醫院、中國科學院大學杭州臨床醫學院的建設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開啟了醫院發展新階段。
他對醫院今後工作提出具體要求:一是要找準定位,提高國家隊的戰略意識。作為一體化運作的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承載著中國科學院優質資源和載體,將帶動與中科院的科技合作,也標誌著醫院邁入了國家隊的序列,要準確把握新機構的新任務和新使命。我們這個機構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新平臺;是省委省政府建設兩大創新高點的新載體;也是我省打造醫學高峰的新地標。
二是搶抓機遇,加快補齊競爭力短板。省腫瘤醫院這幾年經過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縱向橫向比較,醫院面臨著不進則退的嚴峻形勢,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抓住機遇,乘勢而上。要加大科研的投入和產出,厚植研究基礎,激發創新力量;要建設人才高地,對標中央級研究機構,積極研究建立高精尖人才引進和培養體系;要抓緊集聚高端要素,如成果、項目、創新能力,以及重離子治療等高精尖技術。
三是對標一流,聚力高質量的發展。瞄準世界一流,突出最好最優,是邁入高質量發展目標的先決條件,也是我省與中科院深入合作的最大前提。各項工作都要高標準、爭一流,從原來跟跑並跑向領跑邁進。廣大幹部職工要在理念上堅決克服小步慢跑、小富即安的小院意識;在行動上要更高一層,更進一步,在新時代、新機遇面前,要以十年磨一劍的態度,在臨床、科研、教學上拿出一流的成果;在隊伍建設方面,要激活力、增動力、強實力,既要大力引進人才,也要發揮好現有人才的作用,讓所有人才各得其所,在這個平臺上有獲得感、有幸福感、有安全感。
張主任要求,全院幹部職工要在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支持和配合譚院長在行政管理、科研、臨床業務等工作,在新平臺上,胸懷全局,在院黨委和行政班子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抓住機遇,推動醫院高質量高水平發展,創造腫瘤醫院新的輝煌。
譚蔚泓院長在發言中首先衷心感謝省衛生健康委黨委的信任和關心,感謝全院幹部職工的支持和厚愛,他深情表態:「今天接力醫院院長一職,能為醫院未來的發展盡職盡力,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一定會倍加珍惜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和省衛生健康委的關心和關懷,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好形勢和好局面,在醫院黨委的領導下,團結醫院行政領導班子,依靠幹部群眾,解放思想,務實作為,把腫瘤醫院的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決不辜負組織的重託和全院幹部職工的期待!」譚蔚泓院長認為,現在是我們醫院的轉型發展期,已經有了清晰的發展定義、清晰規劃發展路線、明確指引創新方向,不僅要打造腫瘤基礎研究領域的前沿陣地,更會努力探索各類成果及產業的落地。相信中國科學院腫瘤與基礎醫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和中國科學院大學杭州臨床醫學院這些機構,在省衛生健康委的領導下快速向前發展,努力邁向新高度,塑造腫瘤治療模式的新名片,成為杭州的新力量,提升我們的幸福感,也為杭州這座城市乃至浙江省帶來更多的健康獲得感。讓我們一起共勉,以更好的姿態擁抱新環境、為新時代到來做好充分準備。
院黨委書記於恩彥同志代表醫院領導班子表態。他表示,醫院對委黨委的決定表示堅決擁護和全力支持,定不辜負省衛健委黨委和張平書記等委領導的殷切希望,把握時機,勇於擔當,為醫院的轉型升級和快速發展,作出我們的貢獻。他也向委領導和全院職工作了表態:一是院領導班子會一如既往地坦誠團結,院黨委將全力支持新院長工作,發揮引領帶頭作用,帶領全院職工苦幹實幹,推進醫院各項工作又好又快開展。二是各位中層幹部要全力配合譚院長儘快熟悉各項工作,在醫院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作為醫院發展的中堅力量,對每一項工作要一件件抓落實、抓成效,同時也要敢想、敢闖、敢幹、敢擔當,為醫院發展出謀劃策。三是每位職工要堅守各自崗位,做好本職工作。未來任重而道遠,希望大家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以頑強拼搏、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著追求,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工作熱情,緊緊圍繞醫院新領導班子,秉持「兩為一擔當」的發展理念,不畏風雨,同舟共濟,共建我院美好的明天!
譚蔚泓個人簡介
譚蔚泓,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生物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腫瘤與基礎醫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 上海交通大學分子醫學研究院院長。現任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南大學)主任,中國化學會副理事長,湖南省院士諮詢與交流促進會會長,教育部科技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部諮詢委員會委員等。現任美國化學會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CCS Chemistry雜誌副主編,ACS Nano、國家科學評論等國內外雜誌編委。在Science、PNAS和Nature系列等國際知名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60餘篇,H-index 133。2014-2018連續五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研究人員名單。研究成果獲2011年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12年美國化學會Florida獎,2013年湖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6年湖南省光召科技獎,2018年何梁何利科學技術獎, 2018年美國化學會「光譜化學分析獎」,2019年美國PITTCON分析化學成就獎、2019年Ralph N. Adams生物分析化學成就獎。
譚蔚泓教授長期致力於生物分析化學,化學生物學和分子醫學的研究與開發,提出了核酸適體活細胞篩選的新概念,建立了以活細胞為靶標的核酸適體篩選方法,利用獲得的分子探針實現了癌症等多種重大疾病細胞的特異性識別,為解決細胞研究缺乏分子探針的難題開闢了全新的途徑;提出了系列核酸適體化學和生物醫學應用的新原理:利用核酸適體發現了胰腺癌等癌症的疾病相關蛋白,測定了這些蛋白的結構參數,建立了這些蛋白的定量分析和光學成像方法,系統研究了核酸適體細胞識別的分子基礎;探索了分子醫學,納米生物學和化學生物學的交叉研究新方向:構建了新型氧化矽螢光與磁性納米顆粒,開發了DNA膠束、DNA水凝膠等生物納米新材料。結合核酸分子工程發展了多種信號放大新策略,為生物分析化學, 化學生物學和分子醫學提供了新原理, 新材料與工具和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