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譚蔚泓:回國發展 夢想之路更順暢

2020-11-26 儀器信息網

  今天我們來認識中科院院士,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譚蔚泓。學化學出身的他,長期致力於從分子領域尋找治療癌症等疾病的良藥和良方,並取得突破性研究進展。他最大的夢想是研製出真正用於癌症靶向治療的新藥,推動人類健康事業的發展,而回國發展,讓他的這條夢想之路,更為順暢。

  今年以來,譚蔚泓帶領科研團隊在《自然·納米技術》、《自然·通訊》等世界著名學術期刊上接連發表了20多篇論文。其中,發現跟蹤癌細胞表面疾病標誌物快速運動的新療法,在全世界都還是首次。

  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譚蔚泓:相當於給了這個疾病的標誌物一個標籤。跟蹤運動規律,可以使我們對於癌症的發生、發展的機制、擴散運動規律和怎麼樣去跟蹤治療的效果提供非常有效的信息。

  長期以來,化療是治療癌症的主要方式。然而,傳統的化療藥物無法將癌細胞和正常細胞區分開,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將正常細胞殺死,毒副作用大。尋找一種能夠識別病變細胞的「聰明」的分子,來做「探針」,成為譚蔚泓和團隊追尋的目標。

  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譚蔚泓:只有當識別產生的時候,才能夠做精準治療。要在分子層面上去做,我們化學家是責無旁貸。

  當生物醫學學科逐漸走入「分子時代」,學化學出身的譚蔚泓敏銳的意識到,和醫學碰撞將產生的作用,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時,他就在世界著名學術期刊《科學》上發表文章,開始了化學和生物醫學的跨界研究。他解決了分析化學與生物醫學交叉領域中的一些關鍵科學問題,在國際上有著重要的影響。

  得知國家實施「千人計劃」,號召海外知識分子回國報效,2009年,在美國工作生活了20多年的譚蔚泓回到了湖南大學。

  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譚蔚泓:每一個人把自己的事業發展和國家的需求緊密地聯繫起來,這樣的決定是一個最好的決定。我們國家科研隊伍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科研的支持也是非常可觀的,科研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給我們科學家提供很多的條件,可以大幹一番事業,為自己國家做建設。

  回國後,他在湖南大學成立了生物學院,並成為首任院長,填補了學校在這一學科上的空白。他擔任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領銜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基於核酸適體的蛋白質研究新技術和新方法」。他組建了多學科交叉的課題組,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利用核酸適體研究癌症等疾病發生、發展的分子基礎的新概念。在建實驗室同時,他還開創了湘雅合作研究室。

  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譚蔚泓:這個研究室對湘雅的醫生全部開放,我們的成果能夠第一時間讓醫生知道,然後在臨床上進行實驗。大家知道,基礎研究的成果與臨床之間有很大的鴻溝,這個鴻溝一定要靠基礎科學家和臨床醫生來共同努力來把它填起來。

  回國7年間,譚蔚泓全身心的投入科研和團隊培養。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是他對學生的基本要求。

  團隊成員 譚蔚泓的學生:譚老師對我最大的影響是他對科學的熾熱追求。他強調,我們做科研一定要清楚認識自己的課題是對社會、對人類有什麼價值,而不是為了為了追求熱門話題、追求發文章,追求一個短平快的效應。

  在譚蔚泓營造的良好氛圍裡,僅7年時間,團隊就迎來了收穫的季節。目前,他和團隊已經尋找到針對白血病、肺癌、胰腺癌等10多種癌症細胞的300多個探針,研發出了一種能向腫瘤細胞靶向輸送抗癌藥物的DNA納米火車。

  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譚蔚泓:火車頭就是由我們分子探針擔任的,它能夠指引方向,到哪種細胞裡面去;火車的概念是指分子後面可以掛一節車廂及一百多節車廂。每個車廂裡面放的是要運送的藥物分子,一個指南分子帶上一百個藥物分子形成強大的殺傷力,但不會對周圍的正常細胞產生任何的影響。

  在微信上,譚蔚泓建了一個群,取名「科學與夢想 永恆的追求」。他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實現研製出真正靶向治療癌症新藥的目標。今年,他們還成立了分子醫學研究院,近期將會有幾種藥物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譚蔚泓:過去6、7年我在國內所能做的科研,好多項目在美國都很難這麼快完成的。我覺得我們國家已經到了這麼一個時期,不僅僅有國力,我們也有人才,為世界的醫療水平的提高,為人類健康事業,在新藥創治,還有癌症診斷的新方法、新材料、新的手段方面做貢獻,推動偉大事業的發展我們責無旁貸。

相關焦點

  • 譚蔚泓院士:逐夢「聰明分子」精準抗癌
    新華社長沙5月25日電題:譚蔚泓院士:逐夢「聰明分子」精準抗癌  新華社記者鄭欣、謝櫻  他擔任美國佛羅裡達大學傑出教授卻毅然選擇回國,他致力於用「聰明」分子來識別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他連續3年入選湯森路透全球論文引用率高的研究人員名單……湖南大學譚蔚泓院士歸國
  • 專訪譚蔚泓院士:逐夢「聰明分子」精準抗癌
    他擔任美國佛羅裡達大學傑出教授卻毅然選擇回國,他致力於用「聰明」分子來識別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他連續3年入選湯森路透全球論文引用率高的研究人員名單̷̷湖南大學譚蔚泓院士歸國7年裡,國內科研的「黃金時代」讓他成果豐碩,一大批海外學者被他影響投身國內科研,而最讓他高興的是「遍布各地的學生們」。
  • 築巢引鳳,發展未來 ——譚蔚泓院士到訪時代集團考察交流
    (原標題:築巢引鳳,發展未來 ——譚蔚泓院士到訪時代集團考察交流)
  • 譚蔚泓院士:逐夢精準抗癌
    1985年,譚蔚泓碩士畢業於著名物理化學催化專家彭少逸門下,科研生涯自此開始。兩年後,他赴美國密西根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學習最前沿的技術,最終是為了把這些技術帶回祖國。在譚蔚泓獲得美國密西根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後,一次回國探親期間經朋友介紹,他認識了湖南大學的王柯敏教授。王柯敏教授邀請他回國協助其在湖南大學的研究工作,他毫不猶豫同意了。    傳統的化療藥物無法將癌細胞和正常細胞區分開,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將正常細胞殺死,毒副作用大。為了破解這一難題,譚蔚泓團隊研發出一種能向腫瘤細胞靶向輸送大量抗癌藥物的DNA「納米火車」。
  • 人事調整:譚蔚泓院士任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
    浙江省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張平、委黨委副書記夏建成、委辦公室主任傅志敏、中科院院士譚蔚泓教授出席會議。醫院領導班子和全體中層幹部參加會議。會議由於恩彥書記主持。委黨委夏建成副書記宣讀聘任文件,正式宣布譚蔚泓院士為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浙江省腫瘤醫院)院長。
  • 走近科學家|譚蔚泓:分子抗癌路上的「金剛狼」
    2000年開始,譚蔚泓在湖南大學開始進行合作研究。2009年作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到湖南大學。針對湖南大學沒有生物醫學學科的現實,他提議成立湖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中心,2010年他成為湖南大學第一任生物學院院長。 談及自己的求學、科研之路,譚蔚泓說:「我總認為自己還有無限的可能去做一些事情。」骨子裡透著不安現狀和不服輸。
  • 上海交大譚蔚泓院士獲頒拉夫·亞當生物分析化學成就獎和匹茲堡...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項大獎是自2004年譚蔚泓院士首次拿到匹茲堡成就獎(Pittcon Achievement Award)之後再度榮獲大獎,成為匹茲堡會議歷史上第一位在同一年拿到這兩個科學成就大獎的科學家。
  • 譚蔚泓院士ICG-15重磅報告:Aptamer-Drug Conjugates vs. ADC
    譚蔚泓院士ICG-15重磅報告:Aptamer-Drug Conjugates vs.、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譚蔚泓先生出席在武漢開幕的第十五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5),並做精彩報告。
  • 中國科學院院士譚蔚泓:從分子角度看病、治病的時代已經到來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基礎醫學與腫瘤研究所所長譚蔚泓發表了以《分子醫學力推健康中國》為主題的演講。譚蔚泓提到,「截至 2019 年,中國大約有 100 萬個醫療機構,但真正的醫院只有 3.4 萬個,其中三甲醫院僅佔 8%。」 由此而來的是,預防醫學也未能得到足夠重視。分子醫學:在分子水平看病和治病譚蔚泓認為,要解決上述問題,分子醫學將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 湖南大學譚蔚泓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分享—   紅網長沙11月17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範典 通訊員 蔣晶麗)近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第27屆院士大會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開幕
  • 後疫情時期醫院如何高質量發展?李蘭娟、吳朝暉、譚蔚泓諸院士專家...
    圍繞這個中心,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朝暉,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譚蔚泓,國家衛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所長葉全富,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傅衛,浙江省醫院協會會長馬偉杭分別就智慧醫院改變未來醫療、疫情之下AI推動醫療健康新變革、創新臨床研究推動健康中國、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在整合型服務體系框架下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 譚蔚泓教授受邀成為《美國化學會志》(JACS)副主編
    日前,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譚蔚泓教授受邀成為美國化學會志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副主編。
  • 美國化學會頒獎 湖大教授譚蔚泓捧回"光譜化學分析獎"
    美國化學會頒獎 湖大教授譚蔚泓捧回"光譜化學分析獎"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2018-08-22 15:08:21
  • 譚蔚泓受邀成為《美國化學會志》(JACS)副主編
    湖南日報3月24日訊(記者 左丹 通訊員 符婷)今天,記者從湖南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譚蔚泓受邀成為美國化學會志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副主編。
  • 譚蔚泓:「納米火車」精準殺死癌細胞---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省政協常委、民盟盟員,湖南大學生物學院院長、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譚蔚泓,笑著說起自己的科研心得。    譚蔚泓原是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的正教授(「正教授」為美國職稱一種),2000年被湖南大學作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牽頭組建起生物學院。    譚蔚泓團隊長期致力於核酸適配體研究,最近5年開始將其應用於抗癌研究。
  • 譚蔚泓院士Angew. Chem. Int. Ed.:核酸適體/納米金生物傳感器用於...
    現有的質譜、免疫分析法、納米等離子體傳感等蛋白分析方法在快速篩選外泌體蛋白上都受到各方面的制約,因而發展簡單可靠的外泌體表面蛋白的分析方法對腫瘤早期診斷非常重要。近日,湖南大學譚蔚泓院士(通訊作者)課題組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發表了題為「Aptamer/AuNP Biosensor for Colorimetric Profiling of Exosomal Proteins」的研究論文。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譚蔚泓課題組招聘博士後
    ▎學術經緯/報導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譚蔚泓教授領銜建立,並依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實體建設
  • 中科院腫瘤與基礎醫學研究所計劃全球招收百名博士後
    張煜歡 攝中新網杭州5月8日電(記者 張煜歡)8日,中國科學院腫瘤與基礎醫學研究所重大人才項目籤約儀式在杭州舉行,籤約內容包括院士團隊引進、創新藥研發中心啟動、重大醫療產業項目落戶等。記者從儀式上獲悉,該研究所今年將招收研究生近50名,博士後100名,充實人才力量。
  • 譚蔚泓教授課題組在Nature Nanotechnology發表研究成果:開發了...
    日前,湖南大學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學化工學院和生物學院譚蔚泓教授所領導的"分子科學與生物醫學實驗室譚蔚泓教授團隊開發的基於DNA的新型分子步行探測器,表現出了捕捉活細胞膜脂分子相互作用的潛力。他們的策略簡單來說就是將每一次膜脂分子的瞬時相互作用轉化為可以累加的螢光信號。隨著越來越多的膜脂分子相互作用的發生,累加的螢光信號逐漸達到一個可以被檢測的量級。本文的第一作者授尤明旭博士解釋說,"受自然界馬達蛋白的啟發,我們最初給這類探針定名為DNA步行者。"
  • NSR專題 | 化學與分子醫學(特邀編輯:譚蔚泓)
    譚蔚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