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又名百足蟲、千足蟲、金頭蜈蚣、百腳、蝍蛆、吳公、天龍、嗷高姆《本草綱目大全-虫部》

2021-01-13 本草綱目大全

點   ●●●   分享 |  關注  公眾號 



「入藥部位」

少棘巨蜈蚣的乾燥體。


「性味」

辛,溫;有毒。

《本經》:"味辛,溫。"

《別錄》:"有毒。"

《玉楸藥解》:"味辛,微溫。"


「歸經」

入肝經。

《綱目》:"厥陰經。"

《醫林纂要》:"入肝、心。"


「功效」

息風鎮痙,定驚,通絡止痛,攻毒散結。


「主治」

治肝風內動,痙攣抽搐,小兒驚風,中風口,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溼頑痺,偏正頭痛,瘡瘍腫毒,瘰癧,蛇蟲咬傷,驚癇,百日咳,結核,症積瘤塊,風癬,白禿,痔漏,燙傷。


「附方」

1、治中風抽掣及破傷後受風抽掣者。

生箭芪六錢,當歸四錢,羌活二錢,獨活二錢,全蠍二錢,全蜈蚣大者兩條。煎湯服。


2、治口眼歪斜。口內麻木者。

蜈蚣三條(一蜜炙,一酒浸,一紙裹煨,並去失足),天南星一個,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一紙裹煨,一生用),半夏、白芷各五錢。通為末,入麝少許。每服一錢,熟(酒)調下,日一服。


3、治中風口眼歪斜。

蜈蚣一條。焙乾研末,豬膽汁調敷患處


4、治驚癇。

蜈蚣、全蠍各等分。研細末,每次三至五分,日服二次。


5、治小兒急驚。

蜈蚣一條(全者、去足,炙為末),丹砂、輕粉等分。研勻,乳汁和丸,綠豆大,每歲一丸,乳汁下。


6、治破傷風。

蜈蚣頭、烏頭尖、附子底、蠍梢各等分。為細末。每用一字,或半字,熱酒調下。如禁了牙關,用此藥,斡開灌之。


7、治破傷風邪在表,寒熱拘急,口噤咬牙。

蜈蚣二條,江鰾三錢,南星、防風各二錢五分。共研細末,每用二錢,黃酒調服,一日二服。


8、治瘰癧潰瘡。

茶、蜈蚣。二味炙至香熟,搗篩為末,先以甘草湯洗淨,敷之。


9、治丹毒瘤。

蜈蚣一條(幹者),白礬(皂子大),雷丸一個,百步二錢。秤、同為末。醋調塗之。


10、治蛇頭疔初起,紅腫發熱,疼痛徹心者。

大蜈蚣一條,全蠍七個,雄黃三錢。共為末。用雞子清調敷患處,外以豬膽皮套上。


11、治蛇頭疔。

蜈蚣一條,雄黃二錢。共研細末,用雞蛋清調敷。


12、治便毒初起。

蜈蚣一條。瓦焙存性,為末,酒調服,取汗即散。


13、治聤耳出膿。

娛蚣末吹之。


14、治趾瘡,甲內惡肉突出不愈。

蜈蚣一條。焙研敷之。外以南星末醋和敷四圍。


15、治痔瘡疼痛。

㈠赤足蜈蚣(焙為末)。入片腦少許,調敷。

㈡蜈蚣三、四條。香油煮一、二沸,浸之,再入五倍子末二、三錢,瓶收密封,如遇痛不可忍,點上油。


16、治風癬。

大蜈蚣一兩,烏梢蛇二兩。共焙研細末,體強者每服一錢,弱者每服五分,日二次,開水下。


17、治蛇咬。

白芷一兩(取白色者),雄黃五錢,蜈蚣三條,樟腦三錢。各為極細末。以香油調搽腫處,隨幹隨掃。


18、治下肢慢性潰瘍。

患部用紫金牛煎洗後,撒上蜈蚣末適量,用藥膏覆蓋,日換一次,十天為一療程。


19、天吊驚風。

目久不下,眼見白睛,及角弓反張,聲不出者,雙金散主之。用大蜈蚣一條去頭足,酥炙,用竹刀批開,記定左右。又以麝香一錢,亦分左右各記明,研末包定。每用左邊者吹左鼻,右邊者吹右鼻,各少許,不可過多。若眼未下,再吹些須,眼下乃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5錢,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調敷。


「禁忌」

本品有毒,用量不宜過大。血虛生風者及孕婦禁服。

《本草衍義》:"畏蛞蝓。"

《綱目》:"畏蜘蛛、雞屎、桑皮、白鹽。"

《本草經疏》:"小兒慢驚風,口噤不言,大人溫瘧非煙嵐瘴氣所發,心腹積聚非蟲結蛇瘕,便毒或膿將潰,鹹在所忌。"


「性狀」

1、少棘巨蜈蚣,本品呈扁平長條形,長9~15cm,寬0.5~1cm。由頭部和軀幹部組成,全體共22個環節。頭部暗紅色或紅褐色,略有光澤,有頭板覆蓋,頭板近圓形,前端稍突出,兩側貼有顎肢一對,前端兩側有觸角一對。軀幹部第一背板與頭板同色,其餘20個背板為棕綠色或墨綠色,具光澤,自第四背板至第二十背板上常有兩條縱溝線;腹部淡黃色或棕黃色,皺縮;自第二節起,每節兩側有步足一對;步足黃色或紅褐色,偶有黃白色,呈彎鉤形,最末一對步足尾狀,故又稱尾足,易脫落。質脆,斷面有裂隙。氣微腥,有特殊刺鼻的臭氣,味辛、微鹹。以身幹、條長、頭紅、足紅棕色、身黑綠、頭足完整者為佳。

2、多棘蜈蚣,體形稍大,此棘較多。均以身幹、條長、頭紅身黑綠色,頭足完整者為佳。


「原形態」

1、少棘巨蜈蚣,體形扁平而長,全體由22個同型環節構成,長約6~16釐米,寬5~11毫米,頭部紅褐色;頭板近圓形,前端較窄而突出,長約為第一背板之2倍。頭板和第一背板為金黃色,生觸角1對,17節,基部6節少毛。單眼4對;頭部之腹面有顎肢1對,上有毒鉤;顎肢底節內側有1距形突起,上具4枚小齒,顎肢齒板前端亦具小齒5枚。身體自第2背板起為墨綠色,末板黃褐色。背板自2~19節各有2條不顯著的縱溝,第2、4、6、9、11、13、15、17、19各節之背板較短;腹板及步肢均為淡黃色,步肢21對,足端黑色,尖端爪狀;末對附肢基側板端有2尖棘,同肢前腿節腹面外側有2棘,內側1棘,背面內側1~3棘。

2、多棘蜈蚣,本種與少棘蜈蚣是兩個近似的地理亞種。在形態上大體相似,主要區別是:個體較大;尾足的前股節背面內側棘數、腹面外側棘數、腹面內側棘數均較少棘蜈蚣為多;顎肢齒板的齒數亦多。


「生長環境」

棲居於潮溼陰暗處;食肉性。

1、少棘巨蜈蚣,棲息於丘陵地帶和多砂土的低山區,喜歡在溫暖的地方。以小型昆蟲及其卵等為食。

2、多棘蜈蚣,棲息於自然村落附近的山坡、田畔、路旁巖石間,或朽木及草叢中。


「分布地域」

全國各地多有分布。主產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河南、陝西等地。

1、少棘巨蜈蚣,分布很廣,主要以陝西、江蘇、浙江、河南、湖北等地產量較多。

2、多棘蜈蚣,分布於廣西、雲南等地。


「採集收藏」

人工飼養的蜈蚣,一般在7-8月採收;4~6月間捕捉,捕得後,用兩端削尖的竹片,插入頭尾兩部,繃直曬乾;或先用沸水燙過,取長寬和蜈蚣相等,兩端削尖的薄竹片,一凋插入蜈蚣的頭部下顎,另一端插入性端,借竹片的彈力,使蜈蚣伸直展平。然後曬乾或烘乾。有些地區於冬季在陰溼處埋下雞毛、雞骨等物,引誘蜈蚣在此產卵繁殖,至翌春捕捉。置乾燥處,防黴,防蛀。


「炮製」

蜈蚣:拭淨,除去頭足,剪斷用。

酒炙蜈蚣:將蜈蚣除去失足,折斷,酒潤後,微火焙乾。

《雷公炮炙論》:"凡使蜈蚣,先以木末或柳蛀末於土器中炒,令木末焦黑後,去木末,去足、甲用。"

《綱目》:"今人惟以火炙,去頭足用,或去尾足,以薄荷葉火煨用之。"


「藥理作用」

1、抗腫瘤作用,蜈蚣水蛭注射液能使小白鼠的精原細胞發生壞死、消失,說明對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利用死亡癌細胞易被低濃度的伊紅著色的特點,體外實驗證明,蜈蚣水蛭注射液對癌細胞紅染率為陽性。蜈蚣水蛭對小白鼠肝癌瘤體的抑制率為26%,屬於微效,對網狀內皮細胞機能有增強作用,但長期應用對肝臟有損傷。化癌丹(內含昆布、海藻、龍膽草、全蠍、蜈蚣、醋炒大米等)對小白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用灌胃法較藥物混入飼料中餵食的方法所得效果為好。

2、止痙作用,止痙散(全蠍、蜈蚣)每天1克,連服1、3、9天之後,對卡地阿佐、士的寧、純菸鹼的半數驚厥量引起的小鼠驚厥均有對抗作用,在同劑量時蜈蚣抗上述3藥的驚厥效價比全蠍高,而對鹽酸古柯鹼性驚厥則無效。

3、抗真菌作用,蜈蚣水浸劑(1:4),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許蘭氏黃癬菌、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紅色表皮癬菌、緊密著色芽生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抗菌作用,本品水浸液對多種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體外試管法表明,本品水浸液,乙醇、乙醚提取液對葡萄球菌,八疊桿菌、綠膿桿菌、白色念球菌並不顯示直接的抑制作用。

5、促進免疫功能,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服藥前血清IgG和E玫瑰瑰花環形成率分別為0.034±0.025mg/L和0.213±0.022mg/L。服蜈蚣後,血清IgG和E玫瑰花環形成率明顯升高,早晚唾液中IgG、IgA均高於正常人P<0.05,0.01。


「毒性」

小鼠口服給24hLD50為9.90g/kg(9.63-10.18g/kg);小鼠腹腔注射24hLD50為6.66g/kg(6.48-6.84g/kg)。用18-20g小鼠共60隻,劑量為1g/kg,觀察lwk,無死亡。亞急性毒性:50-55gWistar大鼠,每日1次ig給藥的最大劑量為2g/kg,連續15d,分別死亡動物,檢查血象、NPN,臟器病理切片光鏡檢查等均未見異常。蜈蚣毒液ip小鼠的LD50為22.5mg/kg。大劑量時小鼠表現為極不穩定、抽搐,然後在幾分鐘之內死亡。小劑量時表現為站立不穩呼吸急速和衰竭,驚厥等,可能逐漸恢復或死亡。


「臨床應用」

1、治療結核病,取蜈蚣去頭足焙乾研末內服,每次量約為3~5條,每日2~3次。治療7例不同類型的結核病:結核性胸膜炎、結核性肋膜炎、肺結核、散發性結核、肋骨結核、乳腺結核與頸淋巴結結核,均治癒。服藥2周後,首先見到食慾增加,面色轉紅;其後體重、體力亦見增加。服藥期間未發現毒性反應。

2、治療百日咳,取蜈蚣、甘草等分,焙乾研末口服,每日3次,每次1~2歲1.5克,3~4歲2克。連服5~7天為一療程。治療500餘例,有效率90%。

3、治療癌症,蜈蚣曬乾研末,每日量約2~3條蜈蚣,分次服。或以蜈蚣100條製成200毫升注射液,每天用2~4毫升,於病灶基底部浸潤注射。以上述方法治療胃癌7例,治癒1例,顯效2例,有效2例,無效2例;食道癌11例,顯效4例,有效5例,無效2例;肺癌3例,無效;乳腺癌3例,顯效2例,無效I例;皮膚癌3例,治癒2例,無效1例;唇腺癌1例,無效;子宮頸癌5例,有效5例。總有效率為65.12%。實踐中觀察到,本藥對於癌腫潰瘍患者療效較明顯,多在用藥後1月內見到潰瘍明顯縮小。有2例皮膚癌患者經用蜈蚣注射液治療(其餘癌症均口服給藥)25~30天後,即出現癌組織壞死脫落,病理科複查見癌細胞萎縮退化,代之以炎性細胞和結締組織,可認為已達臨床痊癒。蜈蚣用量最多有每日用至6條者。亦未見到毒性反應。

4、治療頜下淋巴腺炎,取幹蜈蚣2條,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一般3~4天即可治癒。治療6例,皆有效果。本藥對急性與早期效果好;對慢性或晚期化膿性者能控制其擴散而加速局限,並有消除疼痛與腫脹的作用。

5、治療骨髓炎,取蜈蚣焙乾研末,以0.5克裝入膠囊或壓片內服,每次1克,每日3次,小兒減半;同時用凡士林紗條拌藥粉敷於瘻管內,每天1次。治療慢性骨髓炎28例,治癒3例,好轉25例;急性骨髓炎1例,病情好轉。本藥對急慢性骨髓炎有抗炎、促進骨包殼新生,及使瘻管癒合的作用。但必須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急性期及時切開排膿,慢性期取出死骨,始能提高療效,縮短療程。

6、治療甲溝炎,取蜈蚣1條,雄黃、枯礬各5分,共研細末;另取新鮮雞蛋1隻,一端打破,傾出部分蛋白以手指插入不溢出為標準,然後將藥粉裝入蛋內攪勻,患指即從蛋孔處插入,用小火沿著蛋殼圍烘1小時以上。以患指有溫熱感為度,根據病情輕重每日烘烤1~2次,烘治後用無菌紗布包紮。治療12例,均獲滿意效果。一般烘治後疼痛很快消失,炎腫亦隨即消退。多數病例治療1~5次症狀即可痊癒。如圍烘後局部迅速形成膿腫,可以無菌操作切開排膿。

7、治療燒燙傷,取活蜈蚣若干條,用麻油浸泡半個月。油以浸過蜈蚣面為度。Ⅰ度燒燙傷用蜈蚣油塗患處,Ⅱ~Ⅲ度用紗布浸蜈蚣油敷患處,繃帶包紮。治療13例燙傷,4例燒傷,多數用藥1~2次(最多3~4次)即愈。


「相關論述」

《本草綱目》:小兒驚癇風搐,臍風口噤,丹毒禿瘡瘰蛇傷。

《本草從新》:善走能散。治臍風撮口。

《本經》:鬼疰蠱毒,啖諸蛇、蟲、魚毒,殺鬼物老精溫瘧,去三蟲。

《本經》:"主啖諸蛇蟲魚毒,溫瘧,去三蟲。"

《抱樸子》:"末,以治蛇瘡。"

《別錄》:"療心腹寒熱結聚,墮胎,去惡血。"

《日華子本草》:"治症癖。蛇毒。"

《綱目》:"治小兒驚癇風搐,臍風口噤,丹毒,禿瘡,瘰癧,便毒,痔漏,蛇瘕、蛇瘴、蛇傷。"

《本草述》:"治癘風。"

《玉楸藥解》:"撥膿消腫。"

《綱目》:"按楊士瀛《直指方》雲,蜈蚣有毒,惟風氣暴烈者可以當之,風氣暴烈,非蜈蚣能截能擒,亦不易止,但貴藥病相當耳。設或過劑,以蚯蚓、桑皮解之。又雲,瘭瘡一名蛇瘴,蠻煙瘴雨之鄉,多毒蛇氣,人有不服水土風氣,而感觸之者,數月以還,必發蛇瘴,惟赤足蜈蚣,最能伏蛇為上藥,白芷次之。然蜈蚣又治痔漏、便毒、丹毒等病,並陸羽《茶經》載《枕中方》治瘰癧一法,則蜈蚣自能除風攻毒,不獨治蛇毒而已也。"

《醫學衷中參西錄》:"蜈蚣,走竄主力最速,內而臟腑,外而經絡,凡氣血凝聚之處皆能開之。性有微毒,而轉善解毒,凡一切瘡瘍諸毒皆能消之。其性尤善搜風,內治肝風萌動,癲癇眩暈,抽掣瘈瘲,小兒臍風;外治經絡中風,口眼歪斜,手足麻木。為其性能制蛇,故又治蛇症及蛇咬中毒。外敷治瘡甲(俗名雞眼)。用時宜帶頭足,去之則力減,且其性原無大毒,故不妨全用也。""有病噎膈者,服藥無效,偶思飲酒,飲盡一壺而病癒。後視壺中有大蜈蚣一條,恍悟其病癒之由不在酒,實在酒中有蜈蚣也。蓋噎膈之證,多因血瘀上脘,為有形之阻隔,蜈蚣善於開瘀,是以能愈。觀於此,則治噎膈者,蜈蚣當為急需之品矣。"



- End -

本文僅普及中醫常識,不做處方

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您點老闆給加菜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新型蜈蚣 軀幹竟然有多達750條腿
    俄羅斯新型蜈蚣 軀幹竟然有多達750條腿時間:2015-11-11 09:21   來源:新浪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俄羅斯新型蜈蚣 軀幹竟然有多達750條腿 蜈蚣為陸生節肢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每一節上均長有步足,故為多足生物。
  • 百腳山上養千隻大雄公雞散放,《西遊記》裡這個除妖方法最自然
    百腳山上養千隻大雄公雞散放,《西遊記》裡這個除妖方法最自然唐僧取經團隊中,齊天大聖孫悟空一路降妖除魔,功勞最大。因此,在這個團隊裡,除了師父唐僧成佛外,只有他被封為鬥戰勝佛。近來說有蜈蚣成精,黑夜傷人,往來行人,都十分的不便。「源易緣」查閱百科資料獲悉,動物界內稱作「百腳」的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百腳蟲」,也稱千腳蟲,有些在農村還被稱之為「線毛蟲」。
  • 蜈蚣怕什麼東西?
    、掠食性的陸生節肢動物,別稱叫天龍、百腳蟲、少棘蜈蚣、吳公、蝍蛆等,常見的有紅頭、青頭、黑頭三種,多出沒於潮溼的牆角、磚塊下、爛樹葉下、破舊潮溼的房屋中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蜈蚣怕什麼東西吧!在自然界蜈蚣的天敵其實很多,比如說公雞,這是眾人皆知的事情,其實食蟲的鳥類、哺乳類、爬行類、兩棲類都會吃蜈蚣,就連蠍子都會捕食蜈蚣。還有一種大家可能都感覺會有些不可思議的傢伙,那就是螞蟻,螞蟻也是蜈蚣的天敵,是蜈蚣蛻皮與孵化期的最大敵害。
  • 通絡止痛千足蟲——蜈蚣
    蜈蚣又名天龍、百腳、百足蟲、千足蟲等,為典型的肉食性動物。性兇猛,食物範圍廣泛,尤喜食昆蟲類。在早春食物缺乏時,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蘚的嫩芽。喜歡在陰暗、溫暖、避雨、空氣流通的地方生活。白天多潛伏在磚石縫隙、牆腳邊和成堆的樹葉、雜草、腐木陰暗角落裡,夜間出來活動。
  • 蜈蚣(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中藥大辭典》:蜈蚣拼音Wú Gōnɡ別名蝍蛆(《莊子》),吳公(《廣雅》),天龍(《綱目》),百腳(《藥材學》),嗷高姆(朝名)。出處《本經》來源為大蜈蚣科動物少棘巨蜈蚣或其近緣動物的乾燥全蟲。4~6月間捕捉,捕得後,用兩端削尖的竹片,插入頭尾兩部,繃直曬乾;或先用沸水燙過,然後曬乾或烘乾。有些地區於冬季在陰溼處埋下雞毛、雞骨等物,引誘蜈蚣在此產卵繁殖,至翌春捕捉。
  • 【中藥典故】漲姿勢:以毒攻毒的【蜈蚣】,真能解蛇毒?
    【蜈蚣】從前有個貨郎,每天趕集串鄉,要跑許多路。這一天,他又起得挺早,看老婆睡得正香,就自己動手燒飯。貨郎把飯燒好,天還沒亮。主人把茶壺捧出來,找開蓋兒一看,裡頭有一隻蠍子和一條死蜈蚣。主人吃驚地說"看看,這都是有毒的東西,你快去看醫生吧!貨郎心裡一動,說:這就對啦!
  • 世界上最大的蜈蚣有那些·?
    世界上最大的蜈蚣有那些·?大自然造就了很多奇怪的物種,它們很小卻有毒,但是有些呢卻身形很大,不同於同類,它們究竟是那些呢?我們一起探究下。少棘蜈蚣金頭蜈蚣少棘蜈蚣,別名金頭蜈蚣,是模棘蜈蚣的近似種。體長110~130毫米,喜居於潮溼陰暗的處所,多以其他節肢動物為食。
  • 千人捉蜈蚣 林場很頭疼
    很快,一條長約5釐米的蜈蚣就從枯葉下刨了出來,村民立即用鐵鏟將其摁住,一手捉住蜈蚣的頭,熟練地將其毒牙剔除後裝入隨身攜帶的袋中或塑料瓶中。林場附近平山社區的一名村民告訴記者,當地人捉蜈蚣已有二十多年了,現在每天都有幾百名村民上山捉蜈蚣,每個人至少也能捉20多條,最多時捉到過300多條,現在蜈蚣價格比去年降了不少,每條1.7元上下,村民每天捉蜈蚣的收入在80元上下。
  • 湘西保靖苗家百蟲宴:打屁蟲水蜈蚣全上桌/組圖
    ,一臺歌舞獨龍戲,一席苗家百蟲宴,一處風情邊邊場」,其中,「一席苗家百蟲宴」,讓人心生好奇,百聞不如一見,農曆臘月二十二、二十三,記者一行來到呂洞山腳的夯沙鄉,見識一番苗家百蟲宴。記者一路相隨,苗家阿媽們告訴記者,百蟲宴可不能以字面意義去理解,吃100種蟲子,而是指苗家山青水秀,溪溝、田間的昆蟲、幼蟲、小魚兒的種類、數量多,一年四季都有蟲兒,比如春季有桃花蟲、桃花魚、瓢瓜蟲,夏季有螃蟹、蝦米、草鞋蟲,秋季有打屁蟲、白漂蟲等,冬季有水蜈蚣、蜂蛹、趴巖魚等,百蟲宴以時令蟲兒菜為主菜,輔以苗家酸魚、臘肉、酸湯等配菜。
  • 中藥的故事 [ 毒蛇·蜈蚣·蠍子 ]
    蜈蚣【出處】《本經》【拼音名】Wú Gōnɡ【別名】蝍蛆(《莊子》),吳公(《廣雅》),天龍(《綱目》),百腳(《藥材學》),嗷高姆(朝名)。【來源】為大蜈蚣科動物少棘巨蜈蚣或其近緣動物的乾燥全蟲。4~6月間捕捉,捕得後,用兩端削尖的竹片,插入頭尾兩部,繃直曬乾;或先用沸水燙過,然後曬乾或烘乾。有些地區於冬季在陰溼處埋下雞毛、雞骨等物,引誘蜈蚣在此產卵繁殖,至翌春捕捉。
  • 《精靈寶可夢》圖鑑543:性格很粗暴,會麻痺對手——百足蜈蚣
    小夥伴們好呀,本篇我們要介紹的寶可夢就是百足蜈蚣啦,百足蜈蚣也算是五代的家門蟲,所以五代也是有著兩家家門蟲的世代,類似於一代的綠毛蟲和獨角蟲以及二代的圓絲蛛和芭瓢蟲,那麼,百足蜈蚣到底是怎樣的一隻寶可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美少年耳中長蜈蚣 急拽之下竟有10多釐米長
    美少年耳中長蜈蚣,這駭人聽聞的一幕發生在美國阿肯色州。據報導,當地一位14歲的美少年耳中長蜈蚣,竟長達10多釐米!少年隨即將蜈蚣拽出,並送入醫院。美少年耳中長蜈蚣,據推測蜈蚣可能是在戶外遊泳時鑽入耳朵的,所幸沒有釀成大禍。
  • 蟲系的蜈蚣王一樣能做到
    它就是我們這期的主角蜈蚣王!記得之前有小夥伴問過我蜈蚣王的可玩性,我並不是講的太清楚,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見證吧!蜈蚣王的初始形態為百足蜈蚣,出現在橙華森林之中,還是比較容易好抓的。大家可以在遇到百足蜈蚣後,看它本身有沒有觸發加速效果以此來判斷是不是加速蜈蚣!
  • 首次發現蜈蚣也可作為鼠肺蟲宿主
    蜈蚣可不得了。它們可以殺死本身15倍大小的動物,甚至可以吞食整條蛇。
  • 被蜈蚣咬傷還是有一定風險的,醫生建議這樣處理
    福州的夏季,不少市民家中陽臺的陰涼處,常常會看到長著上百隻腳的蟲子在「散步」。有的是帶毒的蜈蚣,有的卻是吃素不咬人的馬陸,還有長著細長腳的蚰蜒(yóu yán)。絕大多數市民都會被它們的醜陋長相嚇到。今天的《談天說地》,就來聊聊這些百足蟲。
  • 《寶可夢劍盾》鎧之孤島蜈蚣王怎麼樣 蜈蚣王屬性圖鑑
    那麼就來看看這篇《寶可夢:劍/盾》鎧之孤島蜈蚣王圖鑑吧,看看該寶可夢到底有哪些獨特之處。 寶可夢名蜈蚣王 鎧之孤島編號 76 屬性 蟲/毒 分類 巨蜈蚣寶可夢
  • 俄羅斯驚現750條腿新型蜈蚣如果被蜈蚣咬傷如何救治?
    俄羅斯驚現新型蜈蚣,這蜈蚣長得著實嚇人,因為它們竟然長有多達750條的腿,真是要刷新吉尼斯紀錄了,因為一般的蜈蚣只有幾十對足,據外媒報導,該種新型蜈蚣由阿爾泰生物保護區科學研究員米洛斯拉夫·薩赫涅維奇首次發現,並命名為Sibiriulusbaigazanensis。此種蜈蚣身長几毫米到20釐米不等,其代表性特徵就是多足,甚至可擁有多達750條腿。
  • 馬陸、蚰蜒、蜈蚣你更喜歡哪一款
    所以蜈蚣是除了蚰蜒目的四個目的統稱,蚰蜒只管自己的蚰蜒目。而昆蟲屬於昆蟲綱,大家還記不記得a !不是所有的蟲都叫昆蟲百度說這個叫土馬陸(Julus terrestris),俗稱:草蛩蟲,圓馬陸科中的一種,是最常見的小型馬陸。我沒找到資料不知真偽。既然不是蟲,為什麼我們要說這個?
  • 蜈蚣傷人之謎:原來是多肽分子在作怪|鏈科技
    想必許多人已經猜到了,沒錯,就是這種個頭雖小但是殺傷力極強的小生物——蜈蚣。鏈科技小編今日要和大家聊的話題就和蜈蚣有關。眾所周知,蜈蚣是一種陸生節肢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每一節上均長有步足,因此又被稱為「百腳蟲」。蜈蚣雖然體型不大,最長的也只有不到20公分,但是卻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