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蜈蚣大軍。
提起蜈蚣,很多人都避之不及。可在南京六合的平山林場山腳下,卻有不少專捉蜈蚣賣錢的人。其中許多村民靠山吃山,被稱為捉蜈蚣「神手」,最多時一天能捉300多條。不過,很多村民為了經濟利益不顧自己的安危,這讓管理方犯了難。
手法嫻熟
每天能賺80元
昨天,記者在六合區平山腳下看到,許多村民正拿著鐵鍬在山上的枯枝和碎石中刨蜈蚣。很快,一條長約5釐米的蜈蚣就從枯葉下刨了出來,村民立即用鐵鏟將其摁住,一手捉住蜈蚣的頭,熟練地將其毒牙剔除後裝入隨身攜帶的袋中或塑料瓶中。
林場附近平山社區的一名村民告訴記者,當地人捉蜈蚣已有二十多年了,現在每天都有幾百名村民上山捉蜈蚣,每個人至少也能捉20多條,最多時捉到過300多條,現在蜈蚣價格比去年降了不少,每條1.7元上下,村民每天捉蜈蚣的收入在80元上下。去年蜈蚣價格最高,每條漲到2元。當地村民最多時一天有1千人上山捉蜈蚣。
「蜈蚣一般藏在陰暗潮溼的地方,如石頭或大樹下。」村民告訴記者,捉蜈蚣是件危險活,蜈蚣有兩個毒牙,被咬傷後,得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將魚腥草、蒲公英搗爛外敷,如果嚴重還得去醫院治療。
記者在現場看到,村民手中捉蜈蚣的武器其實很簡單,農家都有的一根木製鐵叉,村民將木製鐵叉頂部折彎,方便刨開石頭。手裡還有一個用竹片製作的夾子,用來夾蜈蚣。另外還有一個裝蜈蚣用的大塑料瓶或者一個方便袋。他們一般上午上山捉蜈蚣,中午回來後將捉到的蜈蚣用開水燙死,放進冰箱,下午等人來上門收購。
安全隱患多
林場很犯難
野生蜈蚣能不能捉?記者了解到,蜈蚣不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也不屬於國家保護的「三有」(有益的或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所以對捉野生蜈蚣並沒有規定。眼下不少地方還出現了養蜈蚣的熱潮。
但是,每天這麼多人上山捉蜈蚣,作為平山林場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確有苦難言。
林場辦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據林場護林員反映,每天上山捉蜈蚣的附近村民都在500人上下,由於蜈蚣大都藏在山上石頭縫隙下面。捉到蜈蚣必須掀開或移動山上草叢裡的石頭,每年都要被上山捉蜈蚣的村民來回翻動幾次,造成山上草坪植被破壞嚴重。
其二,每天有500多人從不同方向上山,有的上山捉蜈蚣的村民躲避檢查,帶著香菸和打火機上山,這給林場森林防火帶來隱患。
其三,上山捉蜈蚣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婦女,林場又大都是原始森林,山高坡抖,茅草2米多深,極易發生墜落事故,他們經常提醒一些老人不要獨自上山,可是,他們根本聽不進去。
林場方面希望通過媒體呼籲,上山捉蜈蚣的村民一定要注意安全。
蜈蚣是種中藥材
蜈蚣的價值在哪裡呢?隨便捉來的蜈蚣如果入藥到底有沒有危險?記者查詢發現,《中國藥典》對蜈蚣這樣解讀:蜈蚣,又名天龍、百足、百腳蟲等,品性辛、溫,有毒,有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的療效。而《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裡對蜈蚣的藥效均有記載。
而蜈蚣泡酒,則有解釋稱「藥酒既有藥物之防病治病作用,又有酒的辛散興奮之功能,可內服也可外用,可用於治療因寒溼引發的關節筋骨疼痛等疾患」。